證監會同意2家公司創業板IPO註冊
證監會消息,近日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業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新鄉市瑞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億田智能廚電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十四五」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經濟!生態環境部剛透露 涉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新的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實際上釋放了綠色低碳發展的強烈信號。」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28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是我國實現2030年碳達峰時期,為實現新目標我國節能減排如何發力?李高回應稱,「十四五」要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形成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機制,從源頭上推動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根本轉型。
中國9月進口特斯拉註冊量激增達到2248輛
根據中國汽車信息網的數據,9月份進口特斯拉汽車登記量為2248輛,8月份僅為174輛,7月份為167輛。
交通運輸部:歡迎和支持有關城市和企業依法合規開展自動駕駛技術試點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交通運輸部始終把自動駕駛作為科技創新來支撐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點領域積極推進,我們始終堅持「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確保安全、反對壟斷」的總原則,積極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試點和應用相關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近期,百度和有關企業推出自動駕駛的計程車,這實際上是在實際道路交通環境下的技術性能測試,這些都是按程序經過當地政府批准後實施的,運行良好。我們歡迎和支持有關城市和企業大力開展創新,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合規開展試點,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最高檢出臺服務保障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15條意見
《意見》強調,要積極履行檢察職責,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依法打擊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人身財產權利及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等犯罪,嚴厲打擊破壞自貿試驗區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依法辦理損害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職務犯罪案件。強化企業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強化對涉及自貿試驗區經濟主體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強化對自貿試驗區社會公共利益的法律保護。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拓寬法律服務渠道。深入研究涉自貿試驗區案件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推動自貿試驗區綜合監管制度建設。
上期所: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調整為10%
上期所發布關於調整天然橡膠期貨交易保證金比例和漲跌停板幅度的通知。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調整為10%,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8%。
鐵路運價是否會改革?交通運輸部回應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表示,關於鐵路運價改革目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國家鐵路局在做專門的研究,也在積極地推進,鐵路運行機制的改革也在出臺相應的政策,指導地方做好鐵路項目的改革。
10月28日晚間央視新聞聯播財經內容集錦
「十三五」我國全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0月28日)舉行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全力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著力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十三五」期間,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2015年的76.34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基本醫保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推進藥品集中採購,藥品價格大幅下降;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2015年的40元提高到74元;免費向全體城鄉居民提供12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其他1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019年我國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了10.8%。
今年糧食總產量預計再創歷史新高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農業農村部今天(10月28日)發布,眼下,秋糧收穫接近九成,豐收已成定局。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秋糧收穫完成88.1%,據農情調度和各地實打實收的情況看,今年秋糧增產已成定局,加上夏糧和早稻已豐收到手,預計全國糧食總產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趨於正常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10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介紹,今年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總體呈現先降後升、趨於正常的運行態勢,特別是三季度以來,行業經濟運行加快回到原有發展軌道。儘管受疫情影響,但今年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始終保持高位運行,完成2.51萬億,同比增長9.8%,增速為近三年同期最高水平,其中三季度增速達15.5%。
此外,營業性客運也持續恢復。前三季度完成營業性客運量68.1億人,同比下降49.0%;9月份營業性客運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6.3%,36個中心城市公共運輸客運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1.7%。
港口貨物吞吐量實現累計正增長。前三季度完成貨物吞吐量106.1億噸,同比增長3.0%。
重慶用大數據智能化引領創新發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作為全國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近年來,重慶市用智能化引領高質量發展,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
重慶兩江新區的這家大型風力發電機生產企業近日發布了一個全國首創的大數據預警平臺,這個平臺可以實時監測全國幾十個風力發電場上千颱風力發電機的運行狀態。
正是藉助這個大數據平臺,這家發端於裝備製造的企業同時成為可以為用戶提供售後服務的運營商。智能經濟帶來的發展韌性為重慶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加了一把力。前不久,一批總投資1300億元的西部重慶科學城等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涵蓋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位造、高技術服務4大主導產業。
深耕智慧經濟的同時,重慶還致力於用智能化來支撐整個城市的高效運轉,包括智慧公交、智慧醫療、智慧紅綠燈等在內,2265個智能化改造項目正在推動實施,重慶正在向更開放、更智慧、更宜居的智慧城市轉變。
加速產業優化促進濟南高質量發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山東濟南通過改善營商環境,提升產業層次、優化產業結構,以新興優勢產業助推高質量發展。今年1—9月,全市GDP強勁增長3.1%。
前不久,凱傲叉車濟南工廠開工建設,這是總投資1535億元的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的首個外資項目。這個全球知名的叉車生產企業能夠落戶濟南,得益於當地為重點項目提供「點餐式供應」,讓「要素跟著項目走」的新舉措。
濟南在今年突發的疫情面前,經濟逆勢而上。前三季度濟南市生產總值達到7248.4億元,同比增長3.1%。
目前,濟南市正著力提升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投入,以量子技術研究院、中科新經濟科創園、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等為龍頭的十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在興起。
新經濟新業態助推順德高質量發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廣東順德將村級工業園改造作為突破口,實現了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這兩天,在順德廚電企業牽頭改造建設的工業園裡,首期9棟廠房封頂。由於土地連片,產業的上中下遊企業得以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產業新城。不僅「朋友圈」越來越大,資源也互聯互通,短短一年,招商已完成一半以上。
今年1—9月,順德GDP強勁增長3%。前三季度,順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1%,年度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
聯合國報告稱上半年中國外資流入保持韌性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滑49%,而流入中國的規模則相對保持了韌性。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規模為3990億美元,同比縮水近一半,其中上半年流入發達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同比縮水75%,流入發展中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同比減少16%。
報告顯示,受信息產品和服務、電子商務等領域跨境併購交易拉動,上半年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為760億美元,同比僅減少4%,規模相對保持了韌性。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還指出,實際上,截至今年9月,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規模相較去年同期已呈增長趨勢,增幅達2.5%。
貿發會議表示,維持該機構此前對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將下滑30%到40%的預測,但同時警告稱,隨著部分發達經濟體暴發第二波疫情,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縮水的趨勢可能持續更久。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