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這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在高樓大廈崛起、公路鋪陳的時候
赤峰正變得熟悉又陌生
一些東西正在崛起
有些東西卻永遠的消失了...
曾經大街上那些習以為常的畫面
熟悉的地方,想念的味道
如今何在?
老赤峰人對於這裡的記憶,已經隨著那些消失的標誌性建築慢慢淡化了...有的地方,再也找不到了。
▲赤峰火車站 || 攝於1959年
▲赤峰青年商店 || 拍攝年代不詳
▲赤峰糧市副食商店 || 拍攝年代不詳
▲牌樓 || 攝於1955年
▲赤峰市醫院 || 攝於1959年
▲赤峰工人文化宮 || 攝於1959年
▲赤峰東龍王廟 || 建於清鹹豐年間,今無存
▲赤峰蒙族中學 || 攝於1959年
▲赤峰市紅山區五道街 || 攝於1959年
▲赤峰劇院 || 攝於1959年
▲赤峰賓館 || 攝於1959年
▲大白馬轉盤 || 拍攝80年代
▲赤峰百貨商場 || 始建於1956年,攝於1959年
▲赤峰東旱河 || 攝於1959年
▲赤峰製藥廠 || 攝於1959年
▲赤峰站前廣場 || 攝於1959年
▲赤峰橋 || 建於1959年,解放後又加修補
▲赤峰昭烏達路 || 攝於1959年
▲赤峰製藥廠 || 攝於1959年
▲望火樓 || 建於1933年,是赤峰當時最高的建築物
▲赤峰市昭烏達路 || 攝於1959年
▲赤峰新華五金商場 || 拍攝年代不詳
▲鳳鳴朝陽 || 拍攝年代不詳
▲赤峰二道街 || 拍攝年代不詳
▲昭烏達盟(赤峰)|| 拍攝年代不詳
▲赤峰火車站 || 拍攝80年代
▲赤峰向秀麗商場 || 拍攝年代不詳
▲赤峰衛校 || 拍攝80年代
▲標準件門市 || 拍攝80年代
▲盟醫院 || 拍攝80年代
▲赤峰人民商場 || 拍攝80年代
▲赤峰工業品貿易中心 || 拍攝80年代
▲園林路商店 || 拍攝80年代
▲站前廣場 || 拍攝90年代
▲文化廣場 || 拍攝90年代
▲赤峰白馬 || 拍攝於1999年5月
冰棒、爆米花、糖瓜粘不知不覺,那些好吃鬼們曾經喜聞樂見的小零食,已經只存在於大家的腦海之中。
水冰棒、豆沙冰棒
那時候的夏天,冰棒只有寥寥幾種:水冰棒、冰袋、豆沙冰棒,但這就是童年應該有的顏色.
爆米花
黑色葫蘆狀的「炮筒」爐子在不停旋轉,「砰」的一聲,爆米花就做好了,不同於現在的裹滿奶油的爆米花,那時候吃起來卻是格外的香甜。
糖瓜粘
小時候就有這樣的順口溜:二十三,糖瓜粘...那時候還是整塊的,要用錘子敲下來,買一塊半天都捨不得吃完,黏黏的粘在牙上,舔不下來。
那些年,家門口有修鞋的、剃頭有上門剃的、刀鈍了有磨刀匠、有收廢銅破鐵紙國箱酒瓶的、有時候還有來你家門口照相的……
上門剃頭匠
剃一個頭一塊錢,絕不多收,師傅手藝好,平頭剪得那叫一個順,如今已被各種高消費的理髮店替代了。
倒小鋁鍋
小時候喝完的易拉罐要留著,放在那裡攢的多了,等師傅上門了就可以倒一口小鋁鍋了。
釘秤匠
做秤是個精細活兒。在這「斤斤計較」之間,釘秤匠付出了他的青春與汗水。精工細作,毫釐必究,只為了手藝人的那份承諾。
修鞋匠
路邊的修鞋鋪,和繁華的現代都市,和快速的機械化時代如此不同,它們的存在是一個城市的懷舊,也是上一個時代價值觀的迴響。
彈棉花
小時候家家戶戶要做被褥都會去找彈棉花的工匠,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一堆棉花被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
磨刀匠
「磨剪~~子,菜刀~~~~",長吆喝似乎總會或近或遠的響起。老大爺扛著一條板凳,上面有磨刀石,齒輪什麼的,看他拿著菜刀在磨刀石上譁譁譁的來回磨著,不一會兒菜刀就像新的一樣了!
修表匠
修表師傅神情自若,用那一雙靈巧的手,治好了多少塊表。現在就算修表的地方也難見那時候修表匠的身影了。
補鍋
以前誰家的鐵鍋燒穿了,又不捨得丟的話,就拿出來給師傅補一補。很多人家的鍋都是補了再補,一用就是好幾年。
。。。。。
在赤峰生活多年的我們
看著自己熟悉的老樹舊房不斷消失
難免會感慨時光不再
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
在這些老街古樹消失
迎來的是新的開始
這就是一個城市發展變遷的過程
赤峰一些人事物的消失確實令人可惜懷念
同時也有新生的人事物令人期待
赤峰一步步的崛起,使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了赤峰。相較於上個世紀的赤峰,可謂是翻天覆地。
2015年GDP總值為1861.27億元,是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之一。
有軌:線路全長11.42km,橋梁段約0.69km,其餘均為地面線,共設車站14座。
輕軌:1號線(北窪六路站—赤峰火車站)線路長度13.949km,設車站13 座。計劃於2017年開工建設,2020年底建成,工期4年;
2號線一期(信息產業園站—維信路站)計劃於2019年初開工建設,2022年底建成,工期4年。
具體線路布置為「L」型線路,覆蓋了城市東向西發展軸,線路主要沿天義路、西拉沐淪大街、哈達西街、哈達東街、衛星路、三道東街、紅燁大街敷設,串聯了市行政中心、體育和金融中心、老城商業中心。
線路全長21.835km,共設車站 19 座;全為高架站。
列入規劃:林西支線運輸機場、左旗上京機場、克旗經棚機場、克旗烏蘭布統機場、克旗阿斯哈圖機場
擬建:右旗大板通用機場、寧城縣通用機場、翁旗通用機場、喀旗美林通用機場
已開工:阿旗天山機場
準備開工:敖漢羊場機場
現有:玉龍機場
赤喀高鐵在我市境內設赤峰西站、平莊西站、寧城站。按照設計,赤喀高鐵開通後,赤峰至北京的高鐵線路路程為502.776公裡,列車運行時間為116.7分鐘,赤峰至瀋陽的高鐵線路路程為499.232 公裡,列車運行時間為117.4分鐘。截至目前已經投入13.5億元。
一期項目:總投資2939萬元,主要覆蓋了紅山區、松山區、新區三大片區,共計建設175個站點,安裝4200套鎖車器,投放自行車3500輛。
赤峰市中心城區批准建設6座跨河橋梁工程,計劃總投資5.7億元
1、規劃一街跨銀河橋梁(園林路—濱河路)
2、寧瀾路跨錫伯河橋梁(哈達街—錫伯河街)
3、外環路跨半支箭河橋梁
4、大板路跨半支箭河橋梁
5、外環路跨陰河橋梁(園林路—濱河路)
6、松州路跨陰河橋梁(環城高速—松山商貿城)
赤峰新老城區20座橋梁美化、提升(15座橋梁及5座下穿鐵路通道橋)
計劃投資: 約9900萬元
項目計劃投資額:16800萬元
建設概況:紅山沿城市主要展示面及主山峰光景觀設計,山體垂直高度約為100米,長度約為1500米
建設地點:本工程位於赤峰市中心城區,從西到東沿錫伯河及英金河,起點大板橋,終點平雙橋;從南向北沿半支箭河,起點玉龍大橋,終點臨潢大橋。項目計劃投資額:約1900萬元
工程內容:綠地面積82236平方米,新建臺階36處,擋牆7476延長米。方格形骨架植物護坡82236平方
建設地點:赤峰市松山區北城內,北鄰友誼大街、東至銀河路、南至松七街、西至松四路。項目計劃投資額:約1.709億元
建設概況:項目建設綜合場館一棟(城市規劃展示館、博物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館、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館、新聞傳播中心、松山區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及配套附屬設施。總建築面積約37941平方米,地上功能用房建築面積26200平方米,地下功能用房建築面積11741平方米,地上五層,地下一層。
赤峰「鳥巢"體育館成為了赤峰市的一大亮點景觀
該項目擬從秦沈天然氣管線朝陽支線建平末站接氣,管線經建平縣、寧城縣天義鎮、喀喇沁旗、元寶山區、終點到紅山區。
總投資:10.6億元,該工程全長約151公裡。
赤峰的新變化還有很多很多
可以說,赤峰每天都在蛻變
這也意味著,赤峰每天都有「老東西」在消失
所以
赤峰是一座新城,也是一座老城,
有人說,
捨不得赤峰的那些老地方
總有著難以割捨的回憶和情感。
但是,
城市總在不斷的發展和擴張,
我們需要更好的居住環境,
渴望更好的生活條件。
老赤峰迴憶與新赤峰生活,
有時候我們只能握住其中一樣,
這是生活必須要我們做出的選擇。
逝去的終究已流逝,但回憶永遠活著
城市在瞬息萬變,新的潮流越來越多
赤峰,
是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也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版權、合作等事宜請添加微信:vn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