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兩年、股權障礙掃除!這家資產近萬億的銀行IPO要上會了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全國資產規模第三大農商行——上海農商行終於排上了IPO上會日程。

證監會20日晚間披露的信息顯示,上海農商行首發事項將於下周四(11月26日)上會。這距離其首次披露招股書,已過去兩年。

此前,上海農商行為上市已籌備了較長時間,近些年該行一直在優化股權結構,以解決其IPO所遇到的主要障礙。

據此前招股書,上海農商行擬發行不超過28.93億股,募資淨額全部補充資本金。若在今年完成上市,其將是A股今年的第2家上市銀行,也是第9家農商行。

資產規模逼近萬億

上海農商行成立於2005年8月25日,是在上海農村信用社基礎上整體改制而來,主要由上海國資控股。

從資產規模來看,上海農商行是全國規模第三大農商銀行,僅次於渝農商行和北京農商行。截至2019年末,該行資產總額為9302.87億元。

從經營指標來看,該行整體保險穩健,盈利連年增長,不良率連降,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至2019年,上海農商行營收從179.21億元增至212.7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8.95%;歸母淨利潤從67.69億元增至88.4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4.31%。不良貸款率為0.90%,低於大多數上市農商行;撥備覆蓋率為 431.31%,遠高於監管紅線。

業務結構上,上海農商行以對公業務為主,雖然該項業務佔比近年來逐年下降,但截至2019年末,公司銀行業務佔營收比重仍有48.54%。

值得注意的是,該行個人貸款中主要是住房按揭貸款,截至2019年末,按揭貸款在個人貸款中的佔比雖有下降,但仍高達75.11%。

資本充足性方面,上海農商行雖然滿足監管要求,但也面臨一定補充壓力。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持續下降。

清障股權

證監會關注理財業務整改等

上海農商行上市進程主要受制於股權結構問題。近些年該行一直在清理股權,為上市做準備。

公開資料來看,從2017年開始,該行股權優化邁出實質性步伐。先是,2017年1月,澳新銀行宣布出售所持上海農商行20%股權,綠地控股也宣布將完成對該行股權的清理工作。

此後就是今年的關鍵變更。7月6日,上海銀保監局發布公告,同意上海久事集團受讓上海國際集團持有的上海農商行4.13億股股份,受讓上海國際集團資管持有該行的3.20億股股份,合計受讓7.34億股股份。本次股權變更完成後,上海久事集團持有上海農商行7.34億股股份,佔該行總股份的8.45%。

本次股權變更完成後,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與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持有上海農商行的股份比例將變為10.01%。符合此前上海銀保監局對其上市提出的要求。

截至目前,上海農商行持股5%及以上的股東還有7個,分別為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盛集團資產有限公司以及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4月,證監會披露對上海農商行IPO的反饋意見,共計53個問題,就包括上述股權關係等。此外還被重點問詢是該行理財業務整改、貸款結構等。

記者查閱上述反饋意見,證監會要求上海農商行說明理財產品是否滿足有關嵌套、結構化安排等方面的最新監管要求,是否存在需要整改及具體整改情況,發行人對應的權利義務,是否存在潛在兜底約定,未納入表內的依據是否充分,對理財產品穿透至底層標的資產情況,需說明是否存在違約風險,是否需要計提相關風險準備等。

上海農商行最新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末,上海農商行發行的保本理財產品金額為 183.64億元,非保本理財產品規模為1124.92億元。其中淨值型產品249.49億元,佔比22.79%。

上市農商行陣營來了「巨頭」

對於當前A股大多數上市農商行而言,上海農商行無疑是個「巨頭」。

截至目前,在A股上市銀行中,共有8家農商行,分別是江陰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蘇州銀行、張家港行、紫金銀行、青農商行、渝農商行。這些上市農商行大多資產規模不大,在1000億至2000億元。

第一梯隊,也是唯一一家資產過萬億元的農商行——渝農商行。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渝農商行資產規模為11081.6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83.74億元,增長7.61%。

因疫情影響、計提撥備等原因影響,渝農商今年前三季度表現也是增收不增利。今年前三季度,渝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209.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4%;歸母淨利潤為77.69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9.95%。

資產質量方面,渝農商不良餘額、不良率雙增。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渝農商行不良貸款餘額為64.1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55億元;同期,該行不良貸款率1.29%,較上年末增加0..04個百分點。

資產規模排名第二的是青農商行——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資產規模已接近4000億元。

據青農商行今年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資產總額為3922.14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14.79%;吸收存款餘額2555.31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2114.81億元,較2019年末分別增長16.78%和18.34%。

營收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青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70.66億元,同比增長7.39%;實現歸母淨利潤24.73億元,同比增長4.91%。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46%,較年初持平;撥備覆蓋率298.23%,較去年末下降12個百分點。

從數據來看,上市農商行整體業績彈性還是較強的。據業績報告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單季營收環比增速均超過40%。淨利潤增速方面,除了渝農商行,其他上市農商行今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均已恢復正增長。

相關焦點

  • 牛眼IPO|廈門銀行IPO上會在即,18家銀行仍在排隊
    廈門銀行IPO申請本周上會 去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2.69%近日,證監會官網顯示,廈門銀行IPO將於7月16日上會,若其順利過會,廈門銀行或將成為今年首家登陸A股的銀行。早在2017年11月,廈門銀行便向證監會遞交了IPO申請材料,目前已候場接近1000日。
  • IPO上會前夕,萬億農商行突然撤材料,上市計劃有變?公司...
    撤回A股發行申請此前,證監會12月25日披露,廣州農商行將於30日上會。如果順利過會,這家萬億級農商行將成為第二家「A+H」上市農商行。不過就在上會前夕,廣州農商行突然撤回了IPO申請。事實上,此前擬上市公司在上會審核前夕撤材料並不罕見。譬如,2019年底在深交所上市的斯迪克,就曾在2015年6月上會前向證監會申請撤回了申報材料;廈門縱橫集團也在2018年11月上會前一天臨時撤回申報材料。然而,同一情況從未發生在擬上市銀行群體中。
  • 萬億資產農商行叩開A股大門!16家銀行仍在候場
    (原標題:萬億資產農商行叩開A股大門!資產規模近萬億作為年內第三家過會的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成色幾何?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2020年9月末,上海農商銀行資產總額9718.71億元,已接近萬億規模大關。
  • 北京農商行股權變更獲批:10.6億股「易主」 IPO或提速
    當前,多家農商行正在A股排隊候場,上海農商行、廣州農商行等頭部農商行IPO近期迎來提速。有市場人士分析,北京農商行連續調整股權結構,或為謀求IPO掃除障礙,可參考近期上海農商行的股權變更。關於IPO,北京農商行在2019年年報提出,要穩步推進。事實上,早在2012年的年報中,該行就提出IPO為其主線工作,但至今8年仍未有明確進展,股權結構或是「攔路虎」之一。
  • 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達55.6萬億元
    本報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王俊嶺)記者28日從銀保監會了解到,截至2020年6月末,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55.6萬億元,佔全部銀行業金融機構的18.7%,成為中國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銀行機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IPO年末衝刺,18家企業跑步上會!這家巨頭頂格申購中籤率或達這個數...
    其中周三上會擬登陸中小板的廣州農商行早在2017年已在香港上市,如這次順利過會,有望成為「A+H」上市農商行。另外,本周還有4隻新股發行,投資者們需倍加珍惜。最後一天12月31日發行的大塊頭重慶銀行,總資產高達5500億,頂格申購中籤概率較高或達10%。
  • 工商銀行資產託管規模近20萬億元
    隨著全國城鄉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和資產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的資產託管業務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作為國內最大的託管銀行,工商銀行開辦資產託管業務20多年來,始終堅持服務國家重點戰略、保障投資者權益、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截至2020年末,工行資產託管業務規模近20萬億元,在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和保障資管業務健康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上海農商行IPO今日上會 還有16家銀行候場
    又一家資產規模近萬億元的頭部農商行有望登陸A股市場。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上海農商行A股IPO今日上會,作為資產規模和淨利潤均位列農商行陣營前三甲的上海農商行,其距離A股上市邁出了一大步。
  • 廣州農商行董事長人選落定:蔡建已於昨日到任 掃除回A一大障礙
    界面新聞記者多方採訪獲悉,12月10日,廣州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行長蔡建正式任廣州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這一消息也得到廣州農商行相關人士的證實。  「昨天已經正式到崗,近期港交所那邊應該會發公告。」廣州農商行內部人士認為,新董事長人選落定後,掃除了A股上市的一大障礙。  目前正值廣州農商行回A股關鍵時期。
  • 廣州農商行董事長人選落定:蔡建已於昨日到任,掃除回A一大障礙
    界面新聞記者多方採訪獲悉,12月10日,廣州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行長蔡建正式任廣州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這一消息也得到廣州農商行相關人士的證實。「昨天已經正式到崗,近期港交所那邊應該會發公告。」廣州農商行內部人士認為,新董事長人選落定後,掃除了A股上市的一大障礙。
  • 銀行加速闖關IPO 資產質量成過會最大攔路石
    臨近年末,又一家銀行迎來IPO喜訊,證監會於近日下發了重慶銀行A股IPO批文,這意味著重慶銀行即將正式加入A股上市銀行團隊。2020年以來,銀行IPO審核進展緩慢,截至目前A股排隊銀行已達15家。
  • 西安銀行大股東股權集中質押,問題資產與「海航系」緊密掛鈎_產業...
    睿藍財訊的研究員在對西安銀行披露的信息進行研究後發現,這家銀行目前的經營水平並不理想,當其他城商行一面轉型一面擴張的同時,求穩經營的西安銀行犧牲了成長性換來了「偏安一隅」。  即便如此,西安銀行還是無法讓外界釋感到「放心」,無論是通過類「P2P」理財向海航系輸血,還是企業股東出現密集的股權質押,都預示著,西安銀行的情況不像表面上的顯示得那樣安穩。
  • 10萬億私行格局生變!這家銀行「一夜之間」超交行 直逼四大行
    原標題:10萬億私行格局生變!這家銀行「一夜之間」超交行,直逼四大行,原因竟然是... 摘要 【10萬億私行格局生變!
  • 這家近8萬億明星股份行換帥! 保險老將跨界履新,繆建民掌舵招行
    要參君  這家近8萬億資產的明星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不久將正式迎來新的掌舵人!  業內權威人士向「行長要參」透露,保險業界較為年輕的學者型高管繆建民已正式履職大型央企——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按照慣例,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會同時兼任旗下重要子公司——招商銀行的董事長。
  • 中信銀行背景有多強大?母公司年入超5000億,資產超7萬億
    一向低調的中信銀行,沒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登上熱搜。5月6日,藝人次子(真名王越池)在微博控訴中信銀行配合大客戶笑果文化,將其個人水流洩露出去。一石激起千層浪,事件迅速發酵,網友一邊倒的指責中信銀行私自洩露客戶個人信息,造成了極不好的影響。
  • 又一家萬億級資產規模農商行誕生!北京農商行總資產達10160億
    又一家萬億級資產規模農商行誕生。  10月16日,北京農商行在官網披露,截至9月30日,該行資產規模突破萬億元,達10160億元,是改制成立之初的8倍多。  此前,北京農商行披露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其總資產為9824.17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238.27億元。
  • 齊魯銀行首發過會!A股正在排隊IPO的銀行還有15家
    來源:澎湃新聞齊魯銀行首發過會!A股正在排隊IPO的銀行還有15家澎湃新聞記者 陳佩珍繼廈門銀行、重慶銀行、上海農商行之後,今年A股將迎來第4家銀行過會。12月10日,證監會官網公告顯示,齊魯銀行首發過會。
  • 這家遊戲公司要衝刺IPO!
    而提起這家公司,總免不了想到史玉柱和巨人網絡。2016年至2019年,史玉柱曾多次更改方案試圖收購playtika,卻未能成功。無奈之下,他只好「曲線救國」,今年以巨人網絡關聯企業的身份將Playtika納入麾下。而如今,這家折戟A股的公司,終於要被史玉柱送上美股了。
  • 齊魯銀行IPO過會或成A股第40家上市銀行 大零售轉型七年管理個人...
    A股銀行IPO在下半年進入擴容期。上周,齊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魯銀行」、832666.OC)首發申請順利過會,成為年內繼廈門銀行、重慶銀行及上海農商行後,第四家A股IPO過會的商業銀行。如果順利上市,齊魯銀行也將成為A股第40家上市銀行。作為新三板的「盈利王」,齊魯銀行的盈利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
  • 又一銀行暴雷,資產曾超過8000億,今卻一年巨虧56億,債務違約
    通常,大家認為企業倒閉是很常見的事,認為銀行會倒閉不太可能,畢竟銀行一直以來都是安全和富裕的代名詞,中國人都非常信任銀行,都愛把錢存進銀行。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居民存款增加15.36萬億元,存款總額為192.88萬億。我國一直都是儲蓄率最高的國家,特別是今年年初發生「黑天鵝」事件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