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應多些民族文化內涵:少學歐美,多學日本

2020-12-02 瑜說還休

按照足協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中國的各級足球隊,都要「一刀切」的使用中性名稱了。

因此,像廣州恆大、北京國安、廣州富力、上海上港、山東魯能、甚至是企業已經消失的上海申花等,都要改成中性名稱了。

雖然有人認為,在中國足球當下還不發達,還要依靠企業,球隊應是企業「廣告牌」的時代,現在就一刀切使用中性名,顯得有些倉促了些,這或會影響到中國足球的發展。

這雖有些道理,但也不得不說,如此一刀切,也自有好處:那就是相對平等,快刀斬亂麻地解決球隊名稱問題,省得有人在用企業名,有人卻不能用,會產生一些矛盾和質疑。

同時,要創造百年俱樂部,按國際足球慣例,不用企業名,也是常態化做法,也能免去企業更迭不斷,造成的球隊名稱朝起夕改亂象了。

不過,中國足球隊的名稱,到底如何起呢?當下才是最大的爭論焦點。

如今的足球隊起名法,歐、美各國的球隊也有所區別:

其一,在現代足球的起源英國,像用城市名,是一大習慣,如帶上「聯」和「城」字,是其一大特色,如曼聯和曼城等。

其二,在意甲,「英文縮寫+城市名」較多,如AC米蘭、AS羅馬等。

其三,在西甲,因國體原因,其球隊帶「皇家」字樣的不少,比如皇馬、皇社等;另外,還有城市名稱+競技,比如馬競、畢爾巴鄂競技等。

其四,在德甲,多是「地名+球隊成立年份」的形式,如沙爾克04、漢諾瓦96和慕尼黑1860等。

其五,在法國,多以巴黎、裡昂等城市名作為隊名。

其六,在美國的足球隊名,很像NBA的起名,多用動物或物品名作隊名。

而在東亞,我們的東鄰中,韓國人喜歡用「地名+足球俱樂部」,特別是對外宣傳時,多簡稱為「首爾FC」之類的「FC隊」。

這似乎也被中國的球隊借鑑了過來,據悉,像北京國安隊,已註冊了一個備用的隊名:「北京FC隊」,但這樣簡稱後,人們聽起來不中不洋,很有點「四不像」的感覺了。

而且,據說還有幾個中超球隊要起「城市名+FC」的形式,如恆大或起名為:「廣州FC」,但筆者認為,這種中文地名+FC的形式不可取,有違於象形文字的漢語之整體美觀性、純潔性,在內涵上也缺乏文化深意。

反倒是我們另一個東鄰的日本足球聯賽中,其也曾實行了一刀切的名稱中性化改革,且其起名的標準與做法,最值得我們學習——這或許與日本文字本就源於中國大有關係!

當時,J聯賽給出的起名建議是,「地域名+愛稱」。

則像浦和紅鑽、柏太陽神」、廣島三箭、清水心跳、川崎綠茵、磐田喜悅、大阪櫻花、仙臺七夕和甲府風林等,既聽起來悅耳,感覺上舒服,且富有地域特色、歷史和文化含義,這也同樣適合於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大國,在足球隊起名上使用。


在中國的足球隊中,像蘇州東吳、南通支雲,就極具如此文化特色,那麼,像山東魯能,如改回過去的「山東泰山」,就沒多大異議,且非常有山東的特色和內涵。

像廣州富力,就有人建議改為「廣東嶺南隊」;廣州恆大可以改為「廣州華南虎隊」;北京國安隊可以改為「北京京師隊(或北京御林軍隊)」……

如此富有漢語文字特點,且富有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的足球隊名,顯然要比一味地學歐、美名稱,特別是像韓國球隊,跟風簡稱成FC隊,顯然要更有中國足球文化特色了!【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相關焦點

  •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應多些民族文化內涵:少學歐美,多學日本
    雖然有人認為,在中國足球當下還不發達,還要依靠企業,球隊應是企業「廣告牌」的時代,現在就一刀切使用中性名,顯得有些倉促了些,這或會影響到中國足球的發展。這雖有些道理,但也不得不說,如此一刀切,也自有好處:那就是相對平等,快刀斬亂麻地解決球隊名稱問題,省得有人在用企業名,有人卻不能用,會產生一些矛盾和質疑。
  • 名稱中性化請有點文化!別都跟風起名簡單粗暴:只想爭當「地主」
    中國足協實施球隊名稱中性化改革,當然自有其道理在——如:這樣會讓更多資本進入,促進球隊擁抱地方文化,形成球迷向心力,並為打造百年豪門俱樂部創造條件等。但從目前中超各隊改名,或預改名的情況看,足協要求的「多些文化內涵」,並沒有展現出來,反倒是大家一窩蜂地都朝著簡單粗暴化改名而去了:基本上都在直接用當地地名,或是用地名+「人」、「城」,這顯然都是想搶著要噹噹地的「足球代表」,都在搶著當「地主」了。
  •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是否為改而改?
    ,但明年中超各隊中性名稱全面上線已不可阻擋。不過,由於工商註冊的問題,俱樂部中性名稱的變更不能只有1個字。這讓包括中超「八冠王」廣州恆大在內的多家俱樂部頭疼不已。以廣州恆大為例,恆大此前非常中意的「廣州隊」和「廣州FC」這兩個新的中性隊名,就已經被提前否決。因為「廣州隊」只有一個「隊」字,自然不能進行工商註冊,而「廣州FC」裡因為隊名沒有中文漢字的存在,同樣也無法進行註冊。
  •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規則將確定,中超應有點內涵和意境
    中國足協將在下周召開俱樂部投資人會議,關於之前已經披露的削減投入、限薪、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事宜近日來,不少俱樂部都忙著醞釀新的名稱,有已經基本操作完畢但還沒有公布的,有正在面向社會、面向球迷徵集的,也有極力保留原有名稱的。足協最終會劃出怎樣一條紅線,是目前俱樂部、球迷最關心的問題。
  •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應禁用字母:使用北京FC廣州FC不可取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的規定中,要求下賽季各球隊名稱實行「一刀切」,即全部使用非企業名稱。而在亞洲,像韓國的球隊中,也有這樣所謂「趕時髦」的名稱:像首爾FC、慶南FC等。但是,筆者認為,中超球隊中性化改名,不要追隨此所謂國際化的「流行病」!
  • 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引爭議 如何解決?考驗著中國足協的智慧
    中超俱樂部全部需要在明年改為中性名稱的消息一出後即引來各界關注和熱議,甚至令到多家中超老字號俱樂部致函中國足協,申請延用原來的名字。對此,網友們的看法各有不同。有網友認為中國足球與歐洲足球的發展軌跡不同,不應完全照搬別人的做法;有網友則擔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後會對投資人造成損失,從而減少投資,令到中超發展受阻,精彩程度大打折扣。當然,支持改名決定的網友也不在少數。有網友並不贊成個別俱樂部獲得特殊的「照顧」,改中性名稱就應一視同仁,不應搞特殊化。在筆者看來,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是中國足球拋棄功利性的重要一步。
  • 當中國職業球隊都變成XXFC時,中性化名稱意義何在?
    但是像國安、建業、泰達、申花、綠城現在在改其他名稱,符合足協制度俱樂部球隊改中性化名稱的初衷嗎?之前出臺政策說從03年俱樂部名稱沒有更換過的可以保留,為何現在足協要這麼「野蠻」的一刀切呢?我想估計是足協想簡單幹脆一點一刀切,不然就算留住中超元年那幾家資歷老的俱樂部,那麼這些年新崛起的俱樂部估計也會說自己的球隊成績、影響力第來找到理由,所有就乾脆一刀切,管什麼球迷文化歷史底蘊,都給我換名稱。
  • 球隊名「中性化」,現階段合適嗎?
    但是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工作目前進展緩慢,以北京國安和天津泰達為代表的的傳統俱樂部要「死磕」,成立於1996年的長春亞泰也以亞泰名稱申報。除了大連人、廣州城、深圳市、廣州隊等幾支球隊改名外,其他球隊還一直沒有動靜,這足以說明中國足協的這個做法並未得到廣泛認同。  由於中性化改名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足協方面應該採取一些必要的溝通措施。
  • 中超7隊改名初定,但多以地名為隊名:只想當代表,卻最缺文化!
    中國足球隊名稱的中性化改革,顯然是勢在必行,不準有例外了,且足協的規定和要求中,有一條極為重要:要有文化內涵!但從目前來看,已基本初定的6家中超球隊的中性化改名看,只有保留了原隊名中部分名稱的兩隊,還有些文化底蘊。
  • 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各方博弈 更名究竟動了誰的奶酪?
    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一場「魔幻」博弈魯能俱樂部發布公告。關於中超俱樂部「中性化名稱」的問題,各方的博弈還在上演。11日,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發表官方公告稱:「因相關原因,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更名未能通過中國足協審核。目前俱樂部正在按照足協要求準備材料,對關聯企業進行更名,並儘快再次申報。」
  •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中超新政又要來了
    目前,中國足協和中超聯賽還沒有官方公布新政措施,但是,限薪、擴軍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等,在網上已經引起軒然大波。此外,中超計劃在2022賽季擴軍到18支球隊,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也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內完成。限薪!中超精彩程度或大幅降低根據會議傳出的消息,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和外籍球員的總薪酬,分別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和1000萬歐元。
  • 國內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國安魯能恆大要成歷史了
    上海浦東、上海中遠、上海永大、西安滻灞、陝西滻灞、貴州人和、北京人和……  上邊羅列的一長串名字,代表的不是七支球隊,而是北京人和足球俱樂部這20多年裡的演變史,如果加上他們在各個賽季使用過的球隊名稱,這串名字還要更長。  不過,隨著14日中國足協正式公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新政後,類似令人眼花繚亂的球隊演變史將不會重演。
  • 福布斯雜誌: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將對中國職業足球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福布斯雜誌近日對中國足球的進行了報導,報導談到了近日正在推進的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政策。根據福布斯的介紹,16家中超俱樂部中,大多數都以贊助商的名字命名。比如,上個賽季的冠軍江蘇蘇寧就屬於蘇寧電器集團。
  • 國安上書保原名:開此先例,中超名稱中性化,一刀再難切出公平來
    國安的上書中稱:從1992年成立的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此品牌已深入人心,成為足球文化的傳承;其並不用於商業目的,現在入主的企業,也不是國安企業的主要大股東,對國安這個企業沒有任何商業推廣價值。因此希望足協考慮足球文化的傳承,將國安之名在中超予以保留。
  • 國安上書保原名:開此先例,中超名稱中性化,一刀再難切出公平來
    國安的上書中稱:從1992年成立的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此品牌已深入人心,成為足球文化的傳承;其並不用於商業目的,現在入主的企業,也不是國安企業的主要大股東,對國安這個企業沒有任何商業推廣價值。因此希望足協考慮足球文化的傳承,將國安之名在中超予以保留。 ……
  • 中超球隊要改名啦
    俱樂部更名的要求在今年曾一度引起熱議根據中國足協規定新賽季俱樂部名稱都要去企業化採取中性的名稱不如回過頭看看日本聯賽日本球隊採用還有清水心跳、磐田喜悅充滿文化內涵富有詩情畫意的名字支雲塔對於球隊中性化更名
  •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爭議依舊發酵:北京國安堅持不改名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體壇聯播|北京國安堅持不改名,易建聯仍需22周康復時間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的爭議,依舊在發酵。報告顯示,14支球隊共有24名傷員,其中山東隊球員丁彥雨航的恢復情況還有3周的康復時間;易建聯仍需要22周的康復時間;而遼寧隊的李曉旭還要要28周。北京國安主場的球迷北京國安堅持以原名申報一些中超俱樂部名稱在使用多年後,其實已經不止涉及到商業,更多是情感和城市文化的關聯。
  • 中超限薪令、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落地
    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14日下午,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備受關注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政策落地。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抑制金元足球和投資泡沫,中國足協發布了2021-2023賽季中超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但不包括體育場和訓練基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
  • 城市+FC「玩法」難通過 中超中性化隊名或可效仿近鄰
    2020賽季,中超聯賽將推行中性化隊名規定,「一刀切」的背後引發了激烈的議論,儘管到最終規矩落地還會有一定的「掣肘期」,但對於中超大多數球隊而言,恐怕已經到了必須做好改名準備的時刻。參考我們的近鄰日本J聯賽,或許能給各支中超球隊一些靈感。
  •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足球改革必要的陣痛之舉
    最近,中國足協出臺了兩項政策:一個是球隊的頂薪制;一個是球隊名稱的中性化。兩項政策的實施,都引起大家的爭議,甚至還有不少的謾罵聲。另一項政策,就是俱樂部球隊名稱中性化,這方面爭議非常大。足協的初衷是將職業球隊改中性名稱,是迎合了足球發展的潮流,也算是與國際接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