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限薪令、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落地

2020-12-1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14日下午,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備受關注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政策落地。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抑制金元足球和投資泡沫,中國足協發布了2021-2023賽季中超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但不包括體育場和訓練基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一線隊國內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俱樂部一線隊國內球員的單賽季平均薪酬不得超過每人稅前3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俱樂部外籍球員單賽季薪酬總額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歐元。俱樂部主要賽事單場稅前獎金限額為中超聯賽及足協杯贏球獎單場不超過300萬元人民幣,亞冠聯賽贏球獎不超過600萬元人民幣。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說:「足球市場價格嚴重背離價值,廣大投資人、廣大有良知的從業者、廣大人民大眾都不滿意。中超俱樂部一線球員的工資薪酬是日本J聯賽的5.8 倍,韓國K聯賽的11.67倍,這些數字是觸目驚心的。我們難道還要繼續生活在這樣虛無的環境中嗎?潮水終將褪去,我們實行限薪限酬規定,不管是誰,名聲有多大,不管哪家俱樂部,俱樂部的牌子有多大,一經查實嚴肅處理。搞陰陽合同的球員停賽24個月,涉及到俱樂部的一律降級。」

從2021賽季開始,俱樂部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官方名稱應為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其中,俱樂部名稱不得超過四個漢字,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從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創立之初開始存在的企業化名稱俱樂部,將在下個賽季前,全部完成俱樂部名稱變更。

相關焦點

  • 限薪!擴軍!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中超新政又要來了
    目前,中國足協和中超聯賽還沒有官方公布新政措施,但是,限薪、擴軍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等,在網上已經引起軒然大波。此外,中超計劃在2022賽季擴軍到18支球隊,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也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內完成。限薪!中超精彩程度或大幅降低根據會議傳出的消息,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和外籍球員的總薪酬,分別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和1000萬歐元。
  • 足協會議主題:限薪令年薪對半砍!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無轉會鎖
    其中,2021年中超各支球隊的投資限額為6億,中超本土球員的稅前年薪降到500萬、外援年薪降到稅前300萬歐元,外界盛傳的轉會鎖純屬子虛烏有。此外,按照足協此前的政策,2021年職業俱樂部全面實現中性化名稱。
  • 中超雷霆新規,限薪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成下賽季準入A標!俱樂部被迫更名,更難的是如何做好限薪這道數學題
    11 月 25 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集中超投資人會議,會議的核心主題有兩個,一是近日被外界廣泛熱炒的限薪問題,另一個是俱樂部中性化名稱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限薪還是中性化名稱,都是 2021 賽季俱樂部聯賽準入的 A 標,也就是說,一旦俱樂部無法達標,將無法參加下賽季職業聯賽。
  • 中超召開聯賽會議,腰斬限薪令+中性化改名,金元足球正走向消亡
    就聯賽而言,縮短各俱樂部間的實力差距,聯賽競爭更加激烈。無法高薪引進外援,會讓俱樂部更加注重青訓的培養,加大青訓投入力度,挖掘年輕人才,只有青訓搞好了,中國足球才有持續發展的希望。國內球員也有了更多比賽鍛鍊的機會。限薪令的實行,讓足球更多回歸本質,球員將精力放在訓練與比賽上,中國足球的實力才能有更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同時也能減輕輿論給國內足球環境帶來的壓力,給球員帶來的壓力。
  • 足協會議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提上日程 明年聯賽3月開啟
    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足球報》消息,今日的會議重點討論降薪,與此同時,俱樂部名字中性化也被提上日程,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足協將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提上日程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按照「意見稿」提出的要求,俱樂部全稱應當為「地域名+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
  • 中超球員頂薪將減半至稅前500萬,俱樂部中性化名稱惹爭議
    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會議重點內容是此前外界廣泛關注的限制俱樂部投入和球員工資等問題。同時,俱樂部中性名稱問題也在會上被提及——關於這點,目前爭議還比較大。歸化球員的薪水該如何處理?
  • 中超球員頂薪將減半至稅前500萬,俱樂部中性化名稱惹爭議
    限薪問題達成廣泛共識25日聯賽工作會上,中國足協與各中超俱樂部代表討論了進一步限薪和限制投入的具體細則。之所以說進一步,早在2018年賽季後的總結會議上,足協就正式拋出了「四大帽」政策,當時規定中超俱樂部2019年投入不得高於12億元。
  • 中國足協下達限薪令,你怎麼看
    會上,中國足協再次重申限薪的重要性,並公布了一系列新政。對此,武漢卓爾俱樂部董事長田旭東在接受長記者採訪時表示,會積極支持足協的一系列新政,抵制「金元足球」,維護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自2010賽季開始,中超聯賽部分俱樂部開始大幅度提高球員年薪及比賽獎金,致使其他俱樂部不得不步步追趕,而一些中甲俱樂部在升入中超後不堪重負,很快降級,這也令中超聯賽越來越缺乏活力。因此,從上賽季開始,中國足協新班子就推出了限薪令,而今年賽季結束後則更為細化和強調限薪的重要性。
  • 限薪怎麼限?球隊名稱中性化怎麼改?還得看下周
    但是限薪只是一種緩痛的辦法,如何能讓球員薪資真實反應球員真實水平才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中超球隊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改革早在2018年就已經提出,2019年年底,中超官方也發布了《2020賽季中超俱樂部公約
  •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號令「綠地」要改,「申花」可留
    昨天,在蘇州進行的中超聯賽工作會議上,除了限薪這一議題之外,還有一大核心話題就是俱樂部名稱的中性化。由於名稱中性化是明年中超的準入標準之一,因此絕大多數俱樂部在新賽季將不得不改名。2018年年初,中國足協宣布要用3年的時間完成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工作。
  • 國內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國安魯能恆大要成歷史了
    足協公告截圖  在12日下午召開的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了一系列新政,除了限薪之外,另一大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則是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在一定程度上說,這項新政帶來的深遠影響,恐怕要比限薪更為巨大。
  • 中超限薪令升級在即
    本報訊(海河傳媒體育中心記者王梓)涉及中超聯賽的限薪升級計劃頗為惹人關注。中國足協今天召集各俱樂部代表齊聚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工作會議,就此事展開討論,相關結論極有可能在會後官宣。這意味著中國足球即將迎來新一輪的改革風暴。
  • 國內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 國安魯能恆大要成歷史了
    不過,隨著14日中國足協正式公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新政後,類似令人眼花繚亂的球隊演變史將不會重演。  在12日下午召開的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了一系列新政,除了限薪之外,另一大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則是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在一定程度上說,這項新政帶來的深遠影響,恐怕要比限薪更為巨大。
  • 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有爭議
    關於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問題,並不是現在才提及,各俱樂部也都早有準備,不過,在如何對待老牌俱樂部的問題上,爭議不小。前兩年中國足協曾就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問題下發徵求意見稿,計劃將從甲A、甲B時期就參加聯賽的俱樂部的名稱視為中性
  • 中超限薪令的組合拳講武德嗎?
    中國足協在11日24號召開的「蘇州會議」上就中超限薪令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政策:國內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本土球員和外援總工資,不超過7500萬人民幣和10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
  • 限薪+改名 新政必須執行
    天津日報上海12月14日電(記者 趙睿)中國足協今天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會議,正式公布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新政,限投限薪和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的細則落地。這兩項新規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沒有商討餘地。參加會議的俱樂部代表表態支持聯賽新政。
  • 中超「最強限薪令」,反對聲浪高
    對此,俱樂部以及輿論都有著各種不同的看法。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張晨瑆 孫雲嶽 張昊最初的「限薪令」是怎麼產生的?2018年底,中國足協在年末的聯賽總結會上公布了2019賽季各項投入的標準,其中中超球員薪資最高為稅前1000萬人民幣。參加2019亞洲杯、2022年卡達世界盃預選賽的國家隊球員,在個人最高薪的基礎上上浮20%,即最高限額1200萬人民幣。
  • 中超「最強限薪令」,為何遭反對?
    中超「最強限薪令」可能真的要來了。據相關媒體消息,2021賽季,中國球員薪資標準最高可能不超過稅前500萬,也有可能不超過稅後300萬。對比此國腳頂薪1200萬的標準,砍掉了50%還多;而外援的頂薪也可能限制在最高稅前300萬歐元。對此,俱樂部以及輿論都有著各種不同的看法。
  • 限薪令+改名+職業聯盟難產,中國足球到底想幹什麼?
    引言:中國足球最近因為「最強限薪令」以及改名鬧得滿城風雨,現在的中國足球已經不能說太多了,說多了都是淚。現在運營一家俱樂部對於企業來說已經成為一種負擔,20賽季開始20多支球隊退出職業聯賽就能看的出來,企業的發展已經遠遠趕不上足球泡沫的形成,「超級限薪令」以及足協強推俱樂部年預算不能超過6億的紅線標準,對於企業來說減輕了很多的負擔,國內球員年薪不能超過500萬人民幣,外援年薪不能超過300萬歐,過去十年間,中超聯賽之所以如此繁華,就是因為一大批超級外援的加盟,如今300萬歐的年薪,這可能也是足協想讓更多年輕球員得到上場機會而打壓外援這一政策的出發點
  • 足協會議「劇透」中超俱樂部「限薪」方案:頂薪或減半
    央廣網蘇州11月26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足協25日在蘇州舉行了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足協對未來一年中超聯賽的財務政策與各家俱樂部投資人進行了溝通。會議結束後,多家媒體曝出,醞釀了一段時間的「加碼限薪」政策可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