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開個會也是難!」限薪怎麼限?球隊名稱中性化怎麼改?還得看下周

2020-12-12 五星體育

在本賽季中超聯賽結束後,關於足協新政的相關話題就一直沒有停歇過。在11月25日,足協在蘇州舉行了中超投資人會議,而在那一場會議後,足協官方並沒有給出新政討論的最終方案。

今天有消息傳出,12月14日足協將在上海再度召開會議,這場會議結束後,大家關注的新政話題或將塵埃落定。

有媒體報導,足協此前原計劃於12月8日在廣州舉行第二次會議,決定新政的具體措施,但是上個周末又臨時通知會議改期,有消息稱,足協之所以會改變會議時間,是有會議相關的手續沒有完成。

足協這會為什麼這麼難開?很有可能還是因為此次新政的力度太大,涉及的內容牽涉太廣。在11月25日足協第一次召集俱樂部投資人開會後,就傳出了兩個重磅的消息,一個是將進一步限制球員薪資和俱樂部開支,另一個是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或將採取「一刀切」的方式。

根據媒體報導,足協將進一步加大球員限薪的力度。中超的國內球員頂薪將從此前的稅前1000萬人民幣,降低到稅前500萬人民幣 ,並且全隊平均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0萬人民幣;外援頂薪仍然維持在300萬歐,但是俱樂部外援工資總額將不能超過1000萬歐;並且規定中超俱樂部全年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中甲、中乙也將進一步縮減。

除了大家一直在討論的球員薪資問題外,這次俱樂部的總開支也將是實實在在的攔腰斬。

此前,在2018年年底,足協出臺過對俱樂部支出總額的限制:2019賽季中超俱樂部最高支出限額為12億元,並且這個限額將逐年降低,2020賽季的限額為11億元,2021賽季為9億元。

現在俱樂部總支出直接跳過了9億元這個選項,變成了6億。根據媒體報導,2019賽季中超俱樂部的平均支出是11.26億元,攔腰斬後也意味著不僅球員薪水,教練組的薪水及對其他開支也將大規模的減少,花天價請名帥的現象或將不復存在。

在此前我們的文章《中也提到過,進一步的限制球員薪水和球隊支出,的確能夠緩解許多中小俱樂部的壓力,也能讓低級聯賽更多關注國內本土球員。但是限薪只是一種緩痛的辦法,如何能讓球員薪資真實反應球員真實水平才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今,球員薪資和俱樂部開支的限制進一步加強,也就像把自己的門關了起來,無法請到世界級的強力外援和名帥,在亞冠等國際賽場上也將逐漸失去競爭力對於目前的中國足球來說真的合適嗎?

另外,關於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或將採用「一刀切」方法的消息曝出後,也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其實,中超球隊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改革早在2018年就已經提出,2019年年底,中超官方也發布了《2020賽季中超俱樂部公約》,在公約中也明確,各中超俱樂部將在2021賽季前完成名稱中性化改革。

根據此前的相關規定,如果目前俱樂部名稱原本就不是中性化的,但被俱樂部長期使用,並且已經形成俱樂部品牌和球迷文化的,例如:申花、國安、建業等,可被認定為是中性化名稱。

而此次傳出了中性化名稱的改革將「一刀切」,不僅與此前的規定有所不同,也讓許多球迷產生了不同意見。近日,申花、國安、建業、泰達和綠城五家俱樂部的球迷組織甚至還聯合發布了聲明,反對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一刀切」。

的確,俱樂部的名稱的中性化改革,有利於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品牌文化的發展,也有利於中國足球的職業化發展。不過中國職業足球在發展初期最缺錢的時候,就是依靠各大企業慷慨解囊,才使得中國足球能夠發展至今,俱樂部的名稱商業化,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想要完成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改革並不容易,並且將勢必將經過一個艱難的陣痛期,但是現在真的到了需要「一刀切」 那麼急的時候嗎?

無論是此次可能發生的腰斬限薪,還是「一刀切」中性化名稱改革,都傳遞出足協是想要拿出「大刀闊斧」的信號,也看得出足協的改革決心。但是正如我們一直在說的,中國足球最缺的是耐心,走一條符合足球發展規律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

而究竟這一切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一切還得等到下周足協會後,看看會拿出什麼樣的一個最終方案。

相關焦點

  • 限薪!擴軍!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中超新政又要來了
    目前,中國足協和中超聯賽還沒有官方公布新政措施,但是,限薪、擴軍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等,在網上已經引起軒然大波。不過,不少球迷認為,限薪可以讓球員尋求留洋機會,但也有球迷認為,一再限薪會讓更多人不敢送孩子去踢球。這次限薪還明確規定了外援的工資,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目前,中超很多強力外援的年薪都在稅後1000萬歐元以上,有些甚至能達到稅後2000萬歐元,與目前限薪的稅前300萬歐元相比,豈止「腰斬」!很多球迷認為,這一政策或許將讓中超外援「大逃亡」。
  • 足協會議主題:限薪令年薪對半砍!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無轉會鎖
    其中,2021年中超各支球隊的投資限額為6億,中超本土球員的稅前年薪降到500萬、外援年薪降到稅前300萬歐元,外界盛傳的轉會鎖純屬子虛烏有。此外,按照足協此前的政策,2021年職業俱樂部全面實現中性化名稱。
  • 中超雷霆新規,限薪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成下賽季準入A標!俱樂部被迫更名,更難的是如何做好限薪這道數學題
    11 月 25 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集中超投資人會議,會議的核心主題有兩個,一是近日被外界廣泛熱炒的限薪問題,另一個是俱樂部中性化名稱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限薪還是中性化名稱,都是 2021 賽季俱樂部聯賽準入的 A 標,也就是說,一旦俱樂部無法達標,將無法參加下賽季職業聯賽。
  • 中超限薪令、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落地
    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14日下午,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備受關注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政策落地。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抑制金元足球和投資泡沫,中國足協發布了2021-2023賽季中超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但不包括體育場和訓練基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
  •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號令「綠地」要改,「申花」可留
    昨天,在蘇州進行的中超聯賽工作會議上,除了限薪這一議題之外,還有一大核心話題就是俱樂部名稱的中性化。由於名稱中性化是明年中超的準入標準之一,因此絕大多數俱樂部在新賽季將不得不改名。2018年年初,中國足協宣布要用3年的時間完成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工作。
  • 中國足協下達限薪令,你怎麼看
    長江網12月14日訊(記者馬萬勇)12月14日,中國足協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再次重申限薪的重要性,並公布了一系列新政。
  • 足協推動名稱中性化改革!魯能或叫回泰山,你是否會習慣?
    會議確定,國內球員頂薪由此前的1000萬人民幣降至500萬元人民幣,為保障細則正常實行,足協已聯繫公安部等部門,準備多管齊下嚴格監管。此外,會議還對俱樂部中性化名稱作出討論,「魯能」二字或因不符合中性化名稱的規定而退出中超江湖。會議上確定2021賽季聯賽開幕時間為明年3月份,將由「職業聯盟」主導。
  • 足協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大限將至 四川三支職業隊將如何應對?
    據悉,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已經確定更名廣州足球俱樂部,北京國安在向足協申請延續「國安」的名字,河北華夏幸福正在網上向球迷徵集新名稱……大家都為改名忙得不亦樂乎,四川目前的三家足球俱樂部在改名上有什麼樣的進展呢?
  • 「體壇熱話」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利弊幾何?
    「中性化」這次是硬性規定趙亮晨(以下簡稱趙):足協推進球隊改中性隊名,現在進展如何,實行的機率大嗎?林本劍(以下簡稱林):這次是硬性規定,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將在2021賽季成為俱樂部中超準入必須達成的A標,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除了大連人俱樂部外,其餘的都不得不動起來。
  • 限薪+改名 足協本周下發新賽季方案 兩大懸念將揭開謎底
    本周,中國足協將會下發新賽季三級職業聯賽的相關方案,除了賽制外,包括限薪和中性化名稱的諸多細則,將公布於眾,中國職業足球是否會迎來真正的拐點,屆時將揭曉答案。據悉,足協有一個提案是,採取合同重籤+補充協議的方式,也就是說,足協提供一個統一的合同模板,所有本土球員全部重新籤合同,按照新的限額來定薪水,現有合同依然有效,超出部分將會籤一個補充協議,各家俱樂部在三年內補齊所有薪水。補充協議的薪水不在足協考核的工資帽和投資帽之內,便於足協對各家俱樂部進行嚴格管理,一旦超額就會進行嚴罰。但具體怎麼實施,尤其還牽涉到外援外教,還需要足協研究確定。
  • 廣州峰會推遲與中性化名稱無關!足協改名政策「一刀切」惹眾怒
    根據《足球報》消息,原定於12月8日召開的中超俱樂部總經理峰會延期進行,是因為手續問題,並非因為之前盛傳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爭議。此前在蘇州會議上定下的限薪政策、俱樂部中性名等目前並無更改跡象。相反,爭議較大的是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相關的問題。按照此前蘇州會議上提出的方案,中超中甲各支隊伍僅申花符合要求,這樣「一刀切」的方案,讓其他老牌俱樂部深感苦惱。
  •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是否為改而改?
    不過,日前有國內媒體曝料,下個賽季中超16家俱樂部的名字,或許將迎來巨大的變化,因為中國足協已經要求各俱樂部明年必須使用全新的中性名,而目前多隊正在斟酌自己的新隊名。不過,由於工商註冊的問題,俱樂部中性名稱的變更不能只有1個字。這讓包括中超「八冠王」廣州恆大在內的多家俱樂部頭疼不已。以廣州恆大為例,恆大此前非常中意的「廣州隊」和「廣州FC」這兩個新的中性隊名,就已經被提前否決。因為「廣州隊」只有一個「隊」字,自然不能進行工商註冊,而「廣州FC」裡因為隊名沒有中文漢字的存在,同樣也無法進行註冊。
  • 足協廣州會議推遲,中國足球限薪政策得到支持
    按照既定的計劃,這次廣州會議,將發布2021賽季的相關政策,包括限薪政策(含投資帽等其它限制性政策)、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以及2021賽季籌備的相關事宜。不過,由於相關手續問題,會議將推遲召開,至於具體時間,足協將另行通知。此前在蘇州會議期間確定的相關政策,目前沒有更改的跡象。
  • 中國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申請
    原標題:中國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申請中新網12月26日電 12月25日,中國足協發布公告稱,目前已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俱樂部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其中個別俱樂部對文件理解存在歧義,將及時與俱樂部溝通反饋有關情況,提出修改意見。
  • 中超球員頂薪將減半至稅前500萬,俱樂部中性化名稱惹爭議
    同時,俱樂部中性名稱問題也在會上被提及——關於這點,目前爭議還比較大。歸化球員的薪水該如何處理?限薪問題達成廣泛共識25日聯賽工作會上,中國足協與各中超俱樂部代表討論了進一步限薪和限制投入的具體細則。之所以說進一步,早在2018年賽季後的總結會議上,足協就正式拋出了「四大帽」政策,當時規定中超俱樂部2019年投入不得高於12億元。
  • 中超球員頂薪將減半至稅前500萬,俱樂部中性化名稱惹爭議
    限薪問題達成廣泛共識25日聯賽工作會上,中國足協與各中超俱樂部代表討論了進一步限薪和限制投入的具體細則。之所以說進一步,早在2018年賽季後的總結會議上,足協就正式拋出了「四大帽」政策,當時規定中超俱樂部2019年投入不得高於12億元。
  • 足協會議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提上日程 明年聯賽3月開啟
    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足球報》消息,今日的會議重點討論降薪,與此同時,俱樂部名字中性化也被提上日程,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足協將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提上日程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按照「意見稿」提出的要求,俱樂部全稱應當為「地域名+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
  • 馬德興:足協引入第三方監管限薪;下賽季之初完成中性化
    虎撲11月25日訊 據記者馬德興微博報導,足協將引入第三方機構,對中超俱樂部的資金使用進行嚴格的監管,而且要求在明年賽季之初,各家俱樂部就全部完成名稱更改。馬德興寫道:據了解,中國足協在出臺這些細則(限薪等)之前,在監管方面除了將引進第三方機構對各家職業俱樂部進行嚴格監管之外,已經聯繫公安部等相關部門,準備以多管齊下方式,從明年開始對中超各俱樂部實施嚴格的監管。而且,在這次會議期間,中國足協已經跟各家俱樂部「打過招呼」,希望各家俱樂部能夠嚴格執行,不要輕易「往槍口上撞」。
  • 中國足協提出球隊名稱中性化是否有利於國足發展?
    如果換個名字,就能有利於發展,我相信很多人都願意叫馬雲、馬化騰,但問題是可能嗎?中國足球其實同樣如此!足協這個規定,不是有利於國足發展,而是有利於自己的工作開展,雖然話很難聽,但的確是實事,足協只要文件一下,俱樂部如果不改名,就無法進行註冊,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簡單的工作嗎?
  • 國內外球員再限薪、球隊名稱去企業化最冷冬日裡中國足球在滬拋出...
    被稱為下半年以來上海最冷的一天裡,中國足協召開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發布的若干通知顯示,中國足協拋出了把限薪進行到底、俱樂部名稱要進行非企業化變更等等新政。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減費降薪對於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