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員頂薪將減半至稅前500萬,俱樂部中性化名稱惹爭議

2020-11-25 中國青年網

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會議重點內容是此前外界廣泛關注的限制俱樂部投入和球員工資等問題。

同時,俱樂部中性名稱問題也在會上被提及——關於這點,目前爭議還比較大。

歸化球員的薪水該如何處理?

限薪問題達成廣泛共識

25日聯賽工作會上,中國足協與各中超俱樂部代表討論了進一步限薪和限制投入的具體細則。

之所以說進一步,早在2018年賽季後的總結會議上,足協就正式拋出了「四大帽」政策,當時規定中超俱樂部2019年投入不得高於12億元。

而在去年年底,中國足協也對本土球員和外援薪水進行了限制,規定本土球員最高薪水為稅前1000萬元(國腳1200萬元),外援最高薪水為稅後300萬歐元。

本次中國足協與各俱樂部討論的方案基本上和此前外界提前「吹風」內容完全吻合——俱樂部投入方面,要求中超每家俱樂部2021賽季的總支出額度最高不得超過6億元。

新賽季中超俱樂部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由此前的1000萬元(國腳1200萬元)減半至稅前500萬元,各中超俱樂部單季本土球員薪酬總額不得超過7500萬元——考慮到通常30人報名名單中有25名本土球員,這就要求本土球員平均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

而中超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各中超俱樂部單季外援薪酬總額不得超過1000萬歐元,如果單賽季俱樂部註冊7個外援,等於說外援平均年薪不足150萬歐元。

在處罰方面,俱樂部一旦單季支出總額超標,將面臨最多「扣除24個積分」的重罰;球員若未按規定申報收入(收益)情況,將面臨被停賽2年的重罰。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由於過去幾年的持續燒錢,目前投資人都已經不堪重負,因此降低俱樂部投入和降低球員薪酬這兩個主要問題,投資人之間是很容易達成廣泛共識的。

但至於未來會如何推進,只能說走一步看一步,並還要謹防陰陽合同以及貓膩。此外,歸化球員的薪水待遇是否不同,目前也沒有確定意見。

如果一切順利,所有方案將於12月正式公布。

俱樂部中性化名稱,有必要嗎?

聯賽工作會議上還討論了俱樂部中性名稱這個問題,這也是足改方案中涉及的一項內容。

俱樂部中性名稱這個問題之前就有過討論,當時一個各方可以接受的方案是——從2004年中超元年開始就已經成立的俱樂部,可以沿用現有的名稱。

不過有消息稱,25日會議上雙方討論的方案比原先嚴格很多,中超和各級別職業聯賽俱樂部名稱必須完全「去企業化」,否則俱樂部將無法註冊。

這意味著包括北京國安、山東魯能、河南建業、長春亞泰等一大批有著很長歷史的球隊都必須改名。

有分析人士稱,目前只有大連人俱樂部一家符合標準,不過申花新聞官馬悅在微博上表示,「投資方綠地集團下屬沒有用申花命名的企業,所以『申花』是合格的!請大家保持情緒穩定。」

對於企業名稱中性化,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很多投資人經營足球俱樂部的目的還是打廣告,因此名稱中性化會打擊投資人對於足球的熱情。

這樣的觀點並不是沒有道理,雖然日本俱樂部都是中性化名稱,但俱樂部的股東非常多元,而中超俱樂部結構和韓國K聯賽類似,比如K聯賽中就有全北現代、水原三星這些企業名稱的俱樂部。

這個問題其實和足改方案中俱樂部不得異地註冊有點相似——出發點是好的,為了足球可以更加職業和純粹化,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會有很大的問題。

比如因為無法異地註冊,過去一年時間中有很多俱樂部只能消亡,因此有消息稱,中國足協已經準備在次級聯賽及以下放寬相關標準。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中超球員頂薪將減半至稅前500萬,俱樂部中性化名稱惹爭議
    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會議重點內容是此前外界廣泛關注的限制俱樂部投入和球員工資等問題。同時,俱樂部中性名稱問題也在會上被提及——關於這點,目前爭議還比較大。歸化球員的薪水該如何處理?
  • 中超本土球員頂薪500萬,多數俱樂部要改名
    中超再現腰斬式降薪與前一天的中甲俱樂部工作會議相同,今天中超俱樂部的與會代表們也在會議開始前將手機交給現場工作人員保管,會後再領回手機。職業球員進一步限薪和俱樂部支出總額下調是今天會議的最重磅內容。與此前政策相比,限薪在2020賽季後再次大幅度跨步,被外界稱之為「腰斬」:足協在今天的會議中強調,中超各俱樂部在2021賽季的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本土球員頂薪由1000萬元人民幣縮減至500萬元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俱樂部總支出中用於支付給本土球員和外援的薪酬總額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和1000萬歐元。
  • 中超本土球員頂薪500萬,多數俱樂部要改名
    今天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工作會議。在本次會議中,降薪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為重要議題,此前受到外界關注的「轉會鎖」問題沒有在會議上提及。中超再現腰斬式降薪與前一天的中甲俱樂部工作會議相同,今天中超俱樂部的與會代表們也在會議開始前將手機交給現場工作人員保管,會後再領回手機。
  • 本土球員頂薪減半至稅前500萬,違規者或被處降級重罰
    中超俱樂部「限薪」方案公布:新賽季本土球員頂薪由此前的1000萬元人民幣減半至稅前500萬元、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的最高分別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
  • 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 俱樂部將全部採用中性名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俱樂部將全部採用中性名12月14日,在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限薪新政,其中規定中超一線隊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元,平均年薪不超過稅前
  •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中超新政又要來了
    目前,中國足協和中超聯賽還沒有官方公布新政措施,但是,限薪、擴軍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等,在網上已經引起軒然大波。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限薪政策中,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
  • 足協公布「腰斬」降薪令 中超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
    而相比新賽季的開啟和賽制,會上討論的另外兩項議程:職業聯賽限薪令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更令外界關注。中超本土球員年薪直接從1000萬降到500萬按照現行的中超球員薪資規定,中超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為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國腳上浮20%,外援頂薪為稅後300萬歐元。
  • 中超雷霆新規,限薪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成下賽季準入A標!俱樂部被迫更名,更難的是如何做好限薪這道數學題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限薪還是中性化名稱,都是 2021 賽季俱樂部聯賽準入的 A 標,也就是說,一旦俱樂部無法達標,將無法參加下賽季職業聯賽。如今,中國足協又加大了限薪和限制投入的力度,按照足協的最新要求,新賽季中超俱樂部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由此前的 1000 萬元(國腳 1200 萬元),減半至稅前 500 萬元,中超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 300
  • 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俱樂部將全部採用中性名
    12月14日,在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限薪新政,其中規定中超一線隊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元,平均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元,外援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中超俱樂部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
  • 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俱樂部將全部採用中性名
    12月14日,在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限薪新政,其中規定中超一線隊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元,平均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元,外援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中超俱樂部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
  • 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有爭議
    關於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問題,並不是現在才提及,各俱樂部也都早有準備,不過,在如何對待老牌俱樂部的問題上,爭議不小。前兩年中國足協曾就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問題下發徵求意見稿,計劃將從甲A、甲B時期就參加聯賽的俱樂部的名稱視為中性
  • 足協會議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提上日程 明年聯賽3月開啟
    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足球報》消息,今日的會議重點討論降薪,與此同時,俱樂部名字中性化也被提上日程,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足協將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提上日程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按照「意見稿」提出的要求,俱樂部全稱應當為「地域名+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
  • 中超限薪令、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落地
    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14日下午,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備受關注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政策落地。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抑制金元足球和投資泡沫,中國足協發布了2021-2023賽季中超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但不包括體育場和訓練基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
  • 中超工作會議,關於降薪,關於球隊中性化名稱
    中國足協今天在蘇州召開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透露了一系列重要信息。中超球員進一步限薪基本坐實。從2021賽季起,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的最高分別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
  •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無轉會鎖
    其中,2021年中超各支球隊的投資限額為6億,中超本土球員的稅前年薪降到500萬、外援年薪降到稅前300萬歐元,外界盛傳的轉會鎖純屬子虛烏有。此外,按照足協此前的政策,2021年職業俱樂部全面實現中性化名稱。
  • 中超限薪方案公布:本土球員頂薪降至稅前500萬元
    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分別為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
  • 中超新政出臺:外援頂薪3百萬歐元,國內球員頂薪1千萬元
    12月25日,中國足協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會上足協公布了新賽季一系列最新政策。外援政策新賽季中超各隊單賽季總計最多可註冊外援7人次,最多同時註冊6名外援;單場比賽最多報名5名外援,同時上場4名外援。
  • 中超本土球員頂薪減半
    本報訊(記者 李立)昨天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限薪」的具體細則。其中,從2021賽季起,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人民幣和150萬歐元。此前,中超球員中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為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後300萬歐元。
  • 足協會議「劇透」中超俱樂部「限薪」方案:頂薪或減半
    未來國內球員頂薪可能縮水一半,而外援頂薪恐怕也會大打折扣。新一波「限薪令」是否已經箭在弦上?更嚴格的限薪又是否能一口氣降下聯賽的虛火?早在11月中旬中超聯賽落幕前後,「史上最嚴限薪令」的傳聞就在業內不脛而走。本土球員頂薪稅前500萬元人民幣一年、外籍球員頂薪稅前300萬歐元一年,是多被人提及的兩頂「限薪帽子」。
  • 明年中超初定採取賽會制打滿30輪
    按照既定的計劃,這次廣州會議,將發布2021賽季的相關政策,包括限薪政策(含投資帽等其它限制性政策)、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以及2021賽季籌備的相關事宜。不過,由於相關手續問題,會議將推遲召開,至於具體時間,足協將另行通知。此前在蘇州會議期間確定的相關政策,目前沒有更改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