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飲中八仙

2021-02-22 奧科遠電器

天寶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長安,而史載,李白賀知章、李适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俱善飲,稱為「飲中八仙人」。這八人都在長安生活過,嗜酒、豪放、曠達,彼此相似。杜甫詩興所至,寫成《飲中八仙歌》。此詩描繪生動,而「飲中八仙人」也成為一個經典題材,為後世畫家反覆繪製。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譯文

賀知章酒後騎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墜入井中,竟在井底睡著了。

汝陽王李璡飲酒三鬥以後才去覲見天子。路上碰到裝載酒麴的車,酒味引得口水直流,為自己沒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遺憾。

左相李适為每日之興起不惜花費萬錢,飲酒如長鯨吞吸百川之水。自稱舉杯豪飲是為了脫略政事,以便讓賢。

崔宗之是一個瀟灑的美少年,舉杯飲酒時,常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樹臨風。

蘇晉雖在佛前齋戒吃素,飲起酒來常把佛門戒律忘得乾乾淨淨。

李白飲酒一鬥,立可賦詩百篇,他去長安街酒肆飲酒,常常醉眠於酒家。天子在湖池遊宴,召他為詩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稱是酒中之仙。

張旭飲酒三杯,即揮毫作書,時人稱為草聖。他常不拘小節,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雲煙之瀉於紙張。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奮。在酒席上高談闊論,常常語驚四座。

八人中,賀知章資格最老,所以放在第一位。其他按官爵,從王公宰相一直說到布衣。寫八人醉態各有特點,純用漫畫素描的手法,寫他們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現了他們嗜酒如命、放浪不羈的性格,生動地再現了盛唐時代文人士大夫樂觀、放達的精神風貌。

賀知章(約659年-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唐代詩人、書法家。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名列「仙宗十友」,被杜甫列為「飲中八仙」之一,人稱「詩狂」。  賀知章以詩文知名,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695年考中狀元,先後任國子四門博士,禮部侍郎、太子賓客等職。其詩作《詠柳》《回鄉偶書》等膾炙人口,千古傳誦。

李璡,初名嗣恭,又名淳,唐汝陽王,加特進贈太子太師。為唐睿宗李旦之孫,讓皇帝李憲(原名成器)長子,唐玄宗李隆基之侄。雅好音樂而且姿容妍美,是皇族中第一美男,玄宗曾讚嘆說「姿質明瑩,肌發光細,非人間人」,稱其為「花奴」。大唐睿宗皇帝嫡孫,寧王李憲(唐玄宗李隆基長兄,諡『讓皇帝』)長子汝陽王李璡。李璡是唐朝玄宗時人物,是唐朝宗室讓皇帝李憲的長子。官至太僕卿,又得到釀王的封號。擅長於弓及羯鼓,深得唐玄宗喜愛。據聞他曾獲唐玄宗親自教授羯鼓。汝陽王亦是杜甫的詩作《飲中八仙歌》裡的人名,在詩中排名第二。

李适之(初名李昌,694年-747年[1]),字適之,唐朝隴西成紀人,唐太宗長子承乾之孫,「飲中八仙」之一。  

李适之性格豪爽、急公好義、不拘小節,酒量很大。他擔任河南尹時,治理谷水和洛水有功,被唐玄宗嘉許。他擔任幽州節度使時,守邊有功,後累官至左相。他與李林甫爭權失敗而罷相,後被貶為宜春郡太守。747年,皇甫惟明、韋堅兄弟等被賜死,李适之憂懼,仰藥自殺。後被葬於河南府河南縣龍門鄉溫泉裡。

崔宗之,本名崔成輔,字宗之,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縣)人,宰相崔日用之子,飲中八仙之一。  

相貌英俊,玉樹臨風,襲封齊國公。歷任左司郎中、侍御史,坐事謫官金陵,不知所終。

蘇晉(676—734),數歲能屬文,作《八卦論》。吏部侍郎房穎叔、秘書少監王紹,見而嘆曰:「後來之王粲也。」應進士,又舉大禮科,皆上第。先天中,累遷中書舍人,崇文館學士。明皇監國,每有制命,皆晉及賈曾稿定。數進讜言,以父珦年老,乞解職歸侍。開元十四年,為吏部侍郎。知選事,多賞拔。終太子左庶子。詩二首。李适之與賀知章、李璡、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共尊為「飲中八仙」。

李白鬥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為「大李杜」。  

李白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等。

張旭(約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唐代書法家。  

他擅長草書,喜歡飲酒,世稱「張顛」,與懷素並稱「顛張醉素」,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又與賀知章等人並稱「飲中八仙」,其草書則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絕」。他年長後通過應舉或薦舉、徵辟而入仕,釋褐為常熟縣尉;先後任左率府長史、金吾長史,因而被世人稱為「張長史」;大約在乾元二年(759年)逝世,享年大約七十五歲。

焦遂五鬥方卓然,

高談雄辯驚四筵。

袁郊在《甘澤謠》中稱焦遂為布衣,可見他是個平民。焦遂喝酒五鬥後方有醉意,那時他更顯得神情卓異,高談闊論,滔滔不絕,驚動了席間在座的人。

相關焦點

  • 中華上下五千年 範滂進監獄
    精彩文章推薦:中華上下五千年 取經求佛像中華上下五千年 班超投筆從軍中華上下五千年 張衡和地動儀中華上下五千年 跋扈將軍梁冀中華上下五千年 昆陽大戰中華上下五千年 劉秀重建漢王朝中華上下五千年 硬脖子的洛陽令
  • 有聲書 | 《中華上下五千年》071:四面楚歌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華夏始祖盤古開天闢地開始,將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朝漢代,三國西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兩宋遼金,元朝,太明王朝,大清帝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輝煌燦爛和滄海桑田都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接一代,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偉大的歷史人物。
  • 有聲書 | 《中華上下五千年》052:負荊請罪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華夏始祖盤古開天闢地開始,將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朝漢代,三國西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兩宋遼金,元朝,太明王朝,大清帝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輝煌燦爛和滄海桑田都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接一代,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偉大的歷史人物。
  • 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44蘇秦合縱聯六國
    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1盤古開天闢地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2神農嘗百草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3涿鹿大戰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4堯舜禪位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5大禹治水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6后羿奪權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7商
  • 飲中八仙
    《飲中八仙歌》是中國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
  • 少昊和顓頊的故事 | 中華上下五千年持續更新中
    《中華上下五千年》動畫歷史長篇故事嚴格按照中國歷史學界達成共識的斷代編年體,將380集分為八大部分:遠古及傳說時代、夏商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時期、明清時期。
  • 書畫丨飲中八仙
  • 飲中八仙歌
    杜甫曾寫過一首《飲中八仙歌》,描述八人不同的醉態: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聲朗讀版在線聽書MP3 第258集
    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間流傳有許多的神話,歷史故事等。故有書《中華上下五千年》。在華夏廣袤的大地上,我們的祖先以偉大的創造力、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歷盡磨難,從遠古走到現代,從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鑄成了燦爛的現代文明。
  •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哪位皇帝是最作為的帝王?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哪位皇帝是最作為的帝王?在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中,浩浩蕩蕩地經歷了幾十個朝代。在幾十個朝代中,又誕生了上千位位帝王。那麼,在這上千位帝王中,哪位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帝王呢?首先小編作了一個資格排名。小編覺得最有作為的帝王將在以下五位帝王中產生。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真正中醫的大家都有誰?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中醫一直常伴左右,但是真正中醫的大家都有誰?我估計很多人知道並不多,大家對中醫大家的認知還是僅限於張仲景,李時珍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其實這個問題有兩本書已經給出了答案。第一本書就是《醫學三字經》。
  • 泱泱大國 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
    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中華大地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倫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 號嬰||飲中八仙
    飲中八仙文/號嬰  詩酒風流,是對文人解飲的一種絕妙寫照。在古代,文人作為一個社會文化水準的高層代表,是一個時代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化性格的主要承擔者和體現者。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此為唐代有「詩聖」之譽的杜甫所作的一首《飲中八仙歌》。
  • 北大附中為明重慶實驗學校第九屆運動會暨「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
    北大附中為明重慶實驗學校第九屆運動會暨「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節側記。    五千年悠悠歲月,留下了綿延不絕的歷史傳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氣天成的英雄讚歌。一首頑強抗爭的勞動人民的讚歌,一首慷慨激昂、懲惡揚善的浩然正氣之歌。    五幹年的滄桑巨變,五千年的興衰成敗,浩瀚的歷史皆濃縮於一個個盪氣迴腸的故事中。
  • 【中華上下五千年】魏晉南北朝——發明家馬鈞
    當時,用於絲織業的織綾機形制落後,使用時費時又費力,馬鈞家境貧苦,生活於民間親眼目睹了婦女繁重的紡織勞作,便決心改進,經過細緻的研究,他把織綾機原有的五、六十個綜(織布機上使經線上下交錯以受緯線的一種裝置)合併為十二個,將原有的五六十個躡(用以提綜的踏板)合併為十二個,大大簡化了織綾機的構造,簡便了其操作方法,生產效率提高了好幾倍。
  • 縱觀中國歷史,誰才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來的第一戰神?
    縱觀中國歷史,誰才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來的第一戰神? 誰才是中國歷史上的真正戰神? 縱觀幾千年的歷史,從古到今中華大地上出現過許多戰神,如蚩尤、刑天、孫武、韓信等等。 如果要論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神,則要分傳說和現實,古代與現代。
  • 八仙天池 詩詞賞析
    八仙天池,位於武宣縣城南6公裡處的馬步鄉官司祿村八仙山半山腰上,別名八仙寨。該池海拔313 米, 高出地面68米,—池碧水嵌鑲在8座山峰的環抱中。整個位置屬第四紀巖溶地層,但池水天旱而不涸,雨季不溢,水味甘可飲,水色依時變幻,著實令人驚嘆。
  • 中華上下五千年三國兩晉南北朝智勇雙全的拓跋燾
    打著打著,他一劍刺中了拓跋燾左肩。頓時,殷紅的血浸染了拓跋燾的戰袍,但他一聲未吭,繼續作戰。拓跋燾雖然不是大檀的對手,但他小巧靈活,大檀想置他於死地也不容易。大檀見久戰不勝,心裡著急,便有些浮躁。拓跋燾見狀,心中暗喜,瞧住機會,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布袋,向大檀身上撒去。北魏軍見主帥動了手,也紛紛效仿,扔出布袋,一時白粉飄飛,向大檀和他的柔然兵身上灑去。
  • 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傳承了多少代人?
    人們常說,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五千年歷史似乎非常漫長,但如果換一種比照的尺度,實際上也是彈指一揮間。為什麼這麼說呢?不說宇宙中的各種天文數字,不說太陽的50億歲,也不說地球的46億歲,我們只說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假如我們以100年為一區間,假如每25年生育一代,那麼每一百年大約是4代人。換句話說,人們能夠四世同堂,100年通常只是4代人共同擁有的時空區間。
  • 中國神話傳說中有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那牛郎織女屬哪八仙?
    在民間,傳說、雜劇戲談又跟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便越傳越廣,最後有了八仙過海的八仙。 發展到如今,基本上只有這八仙過海的八仙成為人們心中最認可的,但其實,在道教的體系中,還有上八仙、中八仙和下八仙一說。道教中,將神仙修行的道場分為上中下八洞,對應上中下八仙。上八洞修行的稱為天仙,中八洞的是普通神仙,下八洞則是地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