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央視紀錄片《高考》中的「差生」如今怎樣了?

2020-12-27 騰訊網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沅沅,今天同樣給大家帶來優質內容。2005年,導演周浩拍攝了一部關於高考的紀錄片《高三》。這部紀錄片的拍攝歷經了一年的時間,拍攝了福建省武平一中高三(7)班的生活。

圖片均來源網絡

成績在班裡墊底,在宿舍曠課睡覺,半夜翻牆去網吧打遊戲,在父親與老師的對峙中摔門出走,鍾生明毫無疑問成為老師眼中的「差生」。但其實鍾生明上初中時也是班裡名列前茅的學生,只不過從農村初中考入縣城高中後,巨大的學習上的落差使他完全無法適應,成績一落千丈。

雖然成績不怎麼樣,但鍾生明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一個人,他曾在節目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龍生九子各個不同,我覺得既然有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的分別,像我一樣的差生可以做到不氣餒或者不放棄。有一句歌詞唱得好,也許有一天我們再相逢,睜開眼睛看清楚,我才是英雄。跟我一樣處在徘徊或者說處在茫然中的人,我送他們一句話: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事實上,他之前逃課去網吧也是為了賺錢。2005年高考失敗後,他選擇了復讀,他知道自己無法靠替別人打遊戲賺一輩子錢,最終考上了泉州的一所三本學校。畢業之後,他進入了當地一家物流公司。那時電商剛剛起步,物流業在泉州還沒顯現出繁榮,鍾生明是公司內為數不多的員工之一,靠著電商的高速公路,鍾生明成為副總經理,帶了一百多人。我們也應該從鍾生明的例子中得到一點啟示,一時的失敗並不算什麼,只要保持對未來的渴望,也一定能夠過上你想要的生活。

相關焦點

  • 15年前,央視紀錄片《高三》中的「差生」鍾生明,現狀如何?
    15年前,央視紀錄片《高三》中的「差生」鍾生明,現狀如何? 2005年,導演周浩拍攝了一部關於高考的紀錄片——《高三》。這部紀錄片用時一年,跟拍了福建省武平一中當年高三(7)班的真實生活,真實記錄了班主任、學生和家長們圍繞高考的喜怒哀樂。
  • 央視紀錄片《高三》裡面的鐘生明,被稱為差生。他現在生活怎樣?
    央視紀錄片《高三》裡面的鐘生明,被稱為差生。他現在生活怎樣?這幾年由於綜藝生活類節目,非常的受歡迎。生活紀錄片也越來越受人們喜愛了。比如舌尖上的中國這類生活類節目,就廣受人們所關注。誰的中國可以說得上是當時最受人們歡迎的一個紀錄片欄目了。其中一句話被人們廣泛流傳,忙碌了一天,陳師傅準備,,這句話成了網絡上網友們調侃的句子,但也就是因為這樣啊這一類節目可以算得上是非常的讓人們所喜愛了。所以紀錄片兒這個節目為人們廣泛的熟悉,曾經在05年的時候,央視就拍攝了這樣一個名叫《高三》的生活類紀錄片。
  • 15年前,央視紀錄片《高三》裡的學渣鍾生明,高考失利後去哪了?
    在高三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教科書」,那時的生活簡單而純粹,全體學生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但是也有不學習的差生。而鍾生明就是15年前央視紀錄片《高三》中的「差生」。2005年央視紀錄片《高三(16)班》就展現了甘肅省會寧縣會寧二中高三16班的狀況。班主任侯小兵為了完成64個學生上二本的要超過40人這一硬性指標,給學生制定了最苛刻的作息規劃,一絲不敢懈怠,但是臨近高考學生們卻狀況百出,雖然最後目標完成,但是過程並不是那麼美好。
  • 7年前,浙江女孩高考770分,摘理科狀元考上清華大學,如今怎樣
    直至7年前的高考,她以770分的成績拿下了浙江大學的理科冠軍,並成功考上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實現了自己年少時期的夢想,同時成為了無數人仰望的對象。毫不誇張地說,她這樣的天才大腦,真的是無數人都仰望的,畢竟誰不想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眾人仰望的光芒呢?
  • 央視最「真實」紀錄片,揭示人生的殘酷
    自恢復高考以來,第一次把高考延期,在這僅剩的一段時日中,沒有一個人放棄,炎炎酷暑抵擋不住他們的激情,病毒的侵襲打亂不了心中的目標。畢竟高考是人生獨立完成的第一件大事,這可是決定你人生的大事。央視最「真實」紀錄片,揭示人生事實:讀書是苦,但是最容易的路在2015年上映了一部歷史紀錄片《高考》,這是央視歷經15年完成拍攝的一部高考紀錄片,真實的還原了每年高考常態。每天6:20開始晨讀、上課、模擬考和晚自習,直到晚上10點結束。
  • 2020高考倒計時,英語中差生該如何自救?快來學習提分精品方法
    ……你只需要記住「扔掉詞彙書,死磕高考真題」這一真言。是的,沒錯,有且只有往年高考真題,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備考資料!尤其是近三年全國卷共9套試卷。對於英語成績較好的同學來說,做高考真題是個錦上添花的行為,因為他們也熟知大大小小的英語考點並掌握的相當不錯。但對於中差生來講,做高考真題就是個雪中送炭的行為,做做真題你會更好的掌握英語出題難度和方式。
  • 央視主持人李佳明,因徐小平一句話辭職央視遠赴美國,如今怎樣了
    央視主持人李佳明,因徐小平一句話辭職央視遠赴美國,如今怎樣了我們在說起主持人的時候,首先會想到的是央視的主持人,因為每一位央視主持人,都是我國主持界的最高水準。可想而知,能進入央視,必定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而央視,則成為了很多人奮鬥的目標。
  • 那個倡導「取消高考英語」,認為英語150分太高的鄭強,如今怎樣
    那個倡導「取消高考英語」,認為英語150分太高的鄭強,如今怎樣?近日因為努某的事件,浙江大學再次登上微博熱搜。在今年浙江大學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登上熱搜了。上一次登上熱搜,是因為一位著名的學者,鄭強教授。
  • 8.4分《高三》,還原現實,一部觸及中國高三學生的紀錄片
    每到高考,有關讀書,應試教育以及讀書所帶來的更多可能性都會被人討論一番。一直以來被人抨擊、質疑的應試教育是農村山區孩子與大山外孩子競爭的唯一機會,在脫貧攻堅中,教育脫貧同樣被賦予了一代人脫貧,代代人脫貧的厚望。說應試教育不好,但更現實的情況是我們還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壞的制度。
  • 央視最「真實」紀錄片,揭示人生殘酷:讀書雖苦,卻是最容易的路
    高考對於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次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高考這個字眼,我想每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高考到底是一個怎樣般的存在?是命運?希望?殘酷?還是……,2015年央視播出的這部紀錄片會給你最直觀的感受。它就是被彈幕稱作「史上最恐怖紀錄片」。這部片子被認為迄今為止中國最好的關於高考的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0。
  • 從學渣蛻變成學霸:一部紀錄片,揭秘「差生」逆襲的關鍵
    最近看了一部韓國EBS紀錄片《差生》,才了解到,原來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內心,有著那麼多的無奈和委屈。01、「生為差生,我很抱歉」有一位學生,提到了自己4年級一次拿成績單的情景。言語中,透露出的無奈讓人心疼。父母害怕看到成績單,孩子又何嘗不是呢?「比起成績下降的感覺,我覺得看100部恐怖片更舒服一些。」原來,孩子表面看起來的雲淡風輕、不以為然,其實都是在掩蓋內心的恐懼和內疚。
  • 13年前與張斌偷偷生子,氣得其原配大鬧央視,程雨涵如今怎樣了?
    在這從事主持事業的8年中,胡紫薇為文藝部 影視部 科教部都主持過多檔節目。 比如談話類節目《為您諮詢》《北京熱線》 就這麼幾次的相處過程中,胡紫薇對張斌的愛慕之情又多了幾分。
  • 8.4分《高三》,還原現實,一部感人中國高三學生的紀錄片
    說到高考,人們會討論閱讀、應試教育以及閱讀帶來的更多可能性。備受詬病和質疑的應試教育,是山區孩子與大山孩子競爭的唯一機會,在扶貧的過程中,教育也被賦予了一代人和一代又一代的希望。據說應試教育不好,但更現實的情況是找不到一個不比高考制度差的制度。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卻是最不壞的制度。
  • 央視紀錄片全景再現70年前解放海南島戰役
    70年前,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兵團跨越瓊州海峽,同國民黨軍展開登陸奪島之戰,解放了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創造了解放戰爭史上的經典成功戰例。為紀念解放海南島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了三集文獻紀錄片《解放海南島戰役》,將於5月25日起在CCTV-4晚八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解放海南島戰役》海報該片全景再現了這場渡海登陸作戰的輝煌戰役,精彩呈現了戰地記者拍攝的大量珍貴影像,包括兵團搜集船隻、培訓水手、海上作戰訓練、海情敵情調查等內容。
  • 央視體育強調禁播NBA,電影頻道卻播詹姆斯紀錄片!未來會怎樣?
    今天,隨著喬丹紀錄片《最後一舞》最後兩集的收官,廣大籃球球迷再一次陷入到了沒有比賽、沒有節目可看的囧境。其實就算是拉出來籃球上帝麥可-喬丹來試圖拯救NBA中國市場,但是《最後之舞》在中國並沒有完全火起來,影響力遠不如美國地區。
  • 20年前的高考狀元,以滿分750分高分考入清華大學,現在怎樣了?
    20年前的高考狀元,以滿分750分高分考入清華大學,現在怎樣了?有很多孩子生下來就是神童,他們可以用一年的時間學習別人四年學的知識,能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參加高考還考出好的成績,但是神童確實在生活中不是隨處可見的,所以見到一個神童大家都還很吃驚很羨慕。
  • 9年了,曾是遊戲迷16歲摘奧賽金牌,上清華的浙江男孩,如今怎樣
    但是,一個差生一旦開竅,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得了他那股拼命學習的勁。9年前,一個浙江男孩陳立傑,曾經是遊戲迷,但是當他開竅之後,16歲的時候就獲得亞太地區信息學奧賽金牌,並且在同年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此時,他還是一名高一的學生。
  • 14年前故意「交白卷」,寫8000字作文噴高考女孩,如今生活怎樣?
    甚至有的孩子在考試中會交白卷。他們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學習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好處,也不理解什麼是知識改變命運。01故意「交白卷」,還寫8000字作文噴高考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獎多多」,她是河南南陽人,在14年前因為交白卷還寫了8000字作文反對高考而轟動全國
  • 第一部記錄高三的片子:高考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原創 周刊作者團 世界華人周刊 來自專輯教育經今天就要高考了,願所有學子都能得償所願。作者:熊十二紀錄片導演周浩說,高考是人生最大的一道坎,經歷過的人終身難忘。紀錄片的名字就叫《高三》,是恢復高考以來,第一部記錄高考的紀錄片。紀錄片裡,有嚴厲又善良的班主任,刻苦緊張的尖子生,逃避搖擺的中等生,放棄高考的差生……這些都是高三學子腦中揮之不去的記憶。據說,一個班級裡,尖子生因為學習成績好備受老師關注;差生因為調皮搗蛋被老師死死盯住,而中等生往往就是被忽略的那個。
  • 3年前選考落後,卻獲英語演講冠軍考上清華的浙江男孩,如今怎樣
    而入讀清華的人,通常是通過高考並獲得極高分數,或者在各類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還有就是通過清華自主招生考試。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途徑可以入讀清華嗎?有的,那就是通過語言類競賽獲得大獎。3年前,浙江就有這麼一個男孩陳逸賢,高考落榜之後,在參加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冠軍,讓他有能力敲開清華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