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支付寶App,首頁中間位置醒目地顯示著「消費券又又又又來了」;打開京東手機客戶端,沒多會兒就收到提示,「一份神秘大禮包砸中你了」。登錄各種電商平臺App時就會發現,總能收到各大平臺發來的優惠券。除了感慨平臺財大氣粗、有錢任性之外,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人會想,為什麼電商平臺總想給我們發券呢?
(圖片來源於相關軟體APP內截圖)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參與到網購生活中,「先領券、後下單」已經成為許多網購消費者的共識。因為自己本來就有消費的需求和網上下單的習慣,領取平臺的優惠券還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減免,對消費者來說應該是非常方便也非常划算的事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無論是線上電商平臺還是線下實體店,發放消費券都是一種促銷的好策略。發放優惠券,可以讓有購買需求的消費者不再猶豫,讓搖擺不定的消費者蠢蠢欲動,讓隨意看看的消費者激發起用券薅羊毛的興趣。
特別是今年以來,受疫情原因的影響,大量消費需求被抑制,經濟增長乏力。各地政府部門和有關商業企業主動自發或聯合發起各種發放消費券、福利券、優惠券的促消費活動,各具規模、形式多樣的活動撬動消費的意圖很明顯,當然促銷費的成效也十分明顯。
相比於線下實體店,線上平臺的促銷活動顯得尤其的多。除去各種「造節」促銷,電商平臺發放優惠券、福利券的活動可謂是品類多、頻率高、額度算法多樣。今年大火的直播電商帶貨,主播們在直播過程中通過秒殺、限時搶購、抽獎等活動形式,也不斷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和參與。
有一些消費券和優惠券屬於平臺讓利額度高、熱門緊俏型的,受到消費者的追捧;還有一些屬於平臺後臺無差別「空投」的消費券,人人都有份。似乎對平臺而言,券肯定是要發的,買不買是消費者的事,萬一真的下單了呢?
不僅如此,近年來電商領域還產生了眾多發放優惠券和購物返利的平臺,並形成相對穩固的發展模式。通常的運作方式如下:消費者原本購物是直接通過電商平臺網站或App進行選購下單,現在則可以通過返利平臺下單,購物後享受返還部分減免或津貼的實惠;或通過直接點擊購物連結領取優惠券後直達購物頁面進行選購下單。
從好的一方面來說,在這種購物模式中,消費者可以省錢、代理或中間商賺佣金、商家銷量能夠有所提升、平臺獲得流量和交易額,平臺也多標稱是屬於網際網路創新業態。當然這種模式也面臨著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如攫取消費者個人隱私信息、擴大宣傳過程中的營銷轟炸、用戶增長裂變模式中的網絡傳銷苗頭、實時交易中充斥的各種假冒偽劣等,特別是作為一種附屬於具體電商平臺和社交平臺的工具,相關返利平臺具有很強的依賴性,獨立性和安全性比較飄忽。
不知道各有關平臺是否偶爾也會自查自問一下,就好像美女看多了審美水平會提升,消費者如果見多了消費券會不會有審美疲勞?全年都在搞促銷、搞拼團、發放優惠券,一年到頭每天都是最低價、跳樓價,是不是直接就拉到最低價就可以了呢?
對於有關平臺和企業而言,發放消費券,雖然也是迎合了市場的需求,滿足消費者的讓利的心態,但是也要注意不同消費者的體驗和預期,應該儘可能多地通過豐富消費場景、優化消費體驗、提升消費品質來贏取市場認可特別是消費者的錢包認可,不能總是讓消費者做算術題和玩數字遊戲,也不能總是搞大水漫灌,千萬別讓「優惠券」,變成「忽悠券」。畢竟再怎麼促銷,再怎麼補貼,各類促銷經營活動也很難超出商品和服務的底線價值。即便像拼多多宣稱動輒百億的「瘋狂」補貼行為,可以做賠本的生意,但是不能一直賠本做下去,這樣的商業模式,恐怕也要打個問號。
相比於平臺的反覆發券,消費者可以選擇不領,也可以選擇不花。但是一旦要選購支付,付出的可是真金白銀。一些消費者可能會覺得沒所謂,反正遲早都是要買的,有優惠券更好,沒有優惠券也沒所謂的。
還有一些消費者會比較在意。除了在意優惠券的額度多少、時間期限之外,更在意的是一種消費中被尊重和關懷的體驗。有消費者就曾吐槽,在某寶上購買一件標稱249元的衣服,領取200元的優惠券後,實際付款49元;但當消費者又在平臺上直接搜索時,發現有不少店鋪也有同款商品,其實不用券,只需支付49元也能直接購買。
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面對有關平臺和商家眼花繚亂的各種活動和福利,首先要看清各類消費券、福利券的使用規則、有效日期、適用品類和範圍等。其次,生活不是為了一次兩次的消費券而消費,而是看自己需要什麼,合理安排,理性消費。如果錯過了活動期限,其實也不必太過在意,平臺上的促銷活動結束得快但是新活動來得也快。最後,消費者查閱不同平臺商品信息源養成多方比價的意識和習慣,雖然貨比三家的過程略顯麻煩,但這也是讓消費更理性、更划算的一個好辦法。
最後,當我們再來回答開篇提到的那個問題,為什麼電商平臺總想給我們發券呢?其實是希望我們踴躍消費啊。
在2020年7月24日的文章中,我們也問到了類似的問題——《為什麼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們總想借錢給你花?》
要說答案也很簡單:消費者們不花錢,企業咋掙錢?
正所謂:
三天兩頭一促銷,看似都是錢在燒。
價格六下又七上,始終八九不離十。
優惠券來做文章,使用還把算術考。
消費者們多留心,生活可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