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佬們一窩蜂地開啟買菜模式,遭到眾多網民詬病,本作者朋友進行也遇到這麼一檔事,夠糟心的。12月12號朋友在知名平臺拼多多自建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購買了一桶福臨門葵花籽油,結果就開始了糟心歷程,如下:
交鋒一首次溝通:多多買菜確屬商品配送錯誤,朋友等三天在收貨點沒有拿到油,並且在連續催促下多多買菜客服不予積極回復。
交鋒二再次催促:多多買菜客服反饋「商品配送到門店後,門店會給予通知」
交鋒三最後催促:朋友此刻有些事著急,連續詢問「什麼時候到貨……」,得到的回覆是:」你可以聯繫您的團長「。
由於作者本人確實沒體驗過社區團購,這個團長的身份才是後來朋友給我介紹後明白的,他是組織本社區進行協調配送/退貨事宜的這麼一個角色,但本人認為:即使你多多買菜(拼多多)組織再多的團長、營長什麼的,商品配送不到位以及在用戶未籤收之前出現的任何問題都與你拼多多脫不了干係。
交鋒四提出退貨:朋友在又等待三天仍沒有到貨後,於2020年12月18日向平多多平臺提出退貨申請,卻連續兩次得到的拒絕退貨。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朋友與今日早向全國12315平臺--@上海市長寧區市場監管部門進行的投訴:
接下來,就看政府管理部門的處理結果了,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評論:
就近期腦的沸沸揚揚的巨頭賣菜事件,#美團會員割韭菜背後的大數據殺熟#此類種種,本人感覺這種似新非新的事物急需政府給予約束和規範
& 就作者朋友買油事件本身而言
一、本來就是一個發貨錯誤、要麼換貨要麼退貨退錢的簡單事情,商品本身區區52元,正是因為社區團隊這種模式:用戶、平臺、商品提供方、中間配貨組織者(團長)……等等的複雜環節,讓本已很簡單的網上購物變得複雜重重,消費者的權益無法保障、體驗度一落千丈;
二、社區團購本是解決的那一把菜的問題,但朋友買油事件中的商品是葵花籽油,
不存在短時間的腐爛過期,退換貨有那麼難嗎?如果是一般菜來去折騰一周多時間,估計確實退貨有點過,不值當,但一桶油能鬧到今天這個地步,本作者只能想到一點:過渡的低價促銷,促生大量的購買需求、供不應求以致最後玩賴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目的壓根不純,低價賺了吆喝,壓根就沒想著搞後續送貨服務;
& 就社區團購本身而言
不管是數據殺青也好,搶佔用戶流量入口也罷,幹擾市場價格也罷……,本作者從一個小市民角度姑且也就忍了,但這種電商新鮮模式,最起碼的你在起初把用戶的體驗度給搞上來啊,先讓消費額者嘗到甜頭也行撒,你一上來就玩大的,店大欺客搞得人心沸騰,一肚子怒火無處發洩,本人覺得確實不能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