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K·視聽沙龍丨《好久不見,武漢》

2021-02-15 MPK黑膠書店

截至2021-01-21 13:00  全國數據統計

2020年1月23日,武漢開始封城

2020年4月8日,武漢開始解封

2021年1月23日,武漢封城一周年紀念


受COVID-19(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關閉了進出該市的全部通道,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有1000萬人口大城市因防疫需要被封鎖。

本周六適逢武漢封城一周年,我們通過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來回憶一年前,那個讓全國永遠銘記的日子,在當下疫情捲土重來的態勢下,我們少了一絲恐懼,多了一份必勝的信念!

「武漢太危險,最好你不要去」 「是不是現在還有很多隱瞞的感染者?」 我的日本朋友對武漢有很多偏見。

我是作為住在中國的外國人,作為紀錄片的導演,特別想去拍武漢,想給全世界介紹真實的武漢。

於是我在微博上募集了可以接受我們拍攝的武漢人,然後一百多個人報名了,最後我們選擇了十個人的故事。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現在的武漢。

為了確保影片的真實性,不被豆瓣8.3的評分所引導,小莫還是嚴謹的提前看了一遍該紀錄片,哈哈。

和竹內亮導演一樣,在紀錄片的開頭,那個跟華南海鮮市場有關的日料老闆見到竹內亮第一面兒的那第一句話(「我做過核酸檢測了,沒事」),讓人印象深刻。

即便武漢解封了,但受到疫情創傷的他們,害怕被國人標籤化。僅僅通過這句話,就可以感覺到武漢人心裏面的擔心,因為他們怕(擔心)我們(外地人)甚至鄰居怕他們,進而會疏遠他們。

倘若沒有這部《好久不見,武漢》,也許大多數「外地人」(非武漢人)會對「武漢人」三個字,聞風喪膽、面容失色、退避三舍。

在災難(疫情)面前,眾生都是平等的。作為身處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他們除了要面臨最危險的工作環境,還要最直接的接觸生離死別的內心煎熬。

即便自己是醫護人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自己的外公依舊未能如願安排上床位。外公穿著單薄的大衣被環衛車拉到醫院,在寒風中稍作停留,再被「原路退回」。

片中的莊園,每天要穿著密不通風的防護服在抗疫前線揮汗如雨,一邊要要鼓勵失去親人的病患堅強,一面又要自我調節因外公病逝帶來的痛苦。

眼看不斷有和外公一樣年紀的老人被治癒出院,一句「為什麼就不能多一個我外公?」,讓人潸然淚下,再堅強的人,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也會變得那麼的脆弱,那麼的無助!

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可謂是毀滅式的打擊。只要是實體行業,多多少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關店閉店潮,對於需要龐大客流養活的實體經濟尤甚。

餐飲業、影視業、實體書店等是首當其衝,其他領域的實體經濟也在苦苦支撐或正在前往閉店的路上。

就像紀錄片第一個採訪者(日料老闆)那樣,關店133天後想的不是會有多少盈利,只要能熬過2020年,虧損狀態下,店能活下去就好。

昔日繁華的戶部巷,變得那麼寂靜,唯一在營業的還是家連鎖品牌,可想而知那些獨立品牌的艱辛。相比親眼目睹自己為之奮鬥的店鋪在自己眼前一點點被拆除時的苦楚,只要店還在就有堅持下去的理由,即便同伴相繼離去,但我們「捨不得」放棄夢想!

剩下的小莫就不劇透了,61分鐘滿滿的武漢記憶,等您周六來記憶。疫情時,有悲歡離合、有生離死別,但疫情後,我們有我們的煙火氣,我們也需要美好的愛情,也是該吃吃該喝喝,悲痛的記憶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本周六,三個時間段:

場次①:12:00開始

場次②:15:00開始

場次③:18:00開始

北京MPK黑膠書店在MPK·遠來影廳等您,適逢武漢封城一周年之際,約上三五好友或者您的家人/愛人,做好個人疫情安全保護,來觀看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北京人民加油!

河北人民加油!

吉林人民加油!

黑龍江人民加油!

MPK月卡/年卡會員免費觀影

非會員店內消費任意飲品後進入觀影

進入書店配合店員做好體溫檢測

主動出示北京健康寶綠碼

謝絕自帶飲食進入MPK·遠來影廳

觀影全程請佩戴好口罩

前後左右請保持一米間隔落座觀影

本文疫情數據來源:搜狗搜索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豆瓣《好久不見,武漢》

本文部分文字來源:維基百科/豆瓣

相關焦點

  • MPK·視聽沙龍丨《大師之傅雷的一生》
    本期MPK·視聽沙龍周末放映活動,除了可以在本周六晚,觀看關於傅雷的紀錄片以此來緬懷傅雷外。還可以閱讀葉永烈先生著述的《傅雷與傅聰》,了解更多關於傅聰的信息,並且全方位的解讀《傅雷家書》。
  • 武漢解封:好久不見用英文怎麼說?
    4月8日零時,武漢正式"解封"。經過76天的堅守,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武漢與外界的通道重新開啟。" 這是激動人心的時刻,也是中國戰"疫"的高光一刻。""武漢,終於等到你。""武漢,好久不見。"
  • 《好久不見,武漢》:城市的煙霧又回來了
    在這個神奇的一年裡,一個相對低調的城市進入了全世界人們的視線武漢。武漢宣布封城,自春秋戰國以來,他一直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和商業歷史文化名城重鎮,牽動著中國人的心。那麼,從到城市因為關閉變成了一個島,發生了什麼事?
  • 對話《好久不見,武漢》導演:想讓世界看到真實的武漢
    6月26日,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上線。網絡截圖「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6月1日,在武漢開日料店的賴內初次見到日本導演竹內亮說的這句話,把人們一下子帶回了疫情之下的武漢。這是《好久不見,武漢》中的一個片段,由日籍導演拍攝的這部紀錄片打動了很多網友。
  • 日本導演竹內亮:我拍《好久不見,武漢》的理由
    作者 | 語境 編輯 | 楊晶 「我是武漢人。」「哪兒人?」 「我是武漢人。」「哪兒人?!」 在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武漢的英語老師「髒辮熊」這樣形容外國人在疫情前後對武漢態度和認知的變化。
  • 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外交部記者會上獲贊 日本導演:感謝武漢...
    竹內亮在武漢站□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6月26日晚,由日本導演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正式上線。而更讓網友們驚喜的是,在7月3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在提問中談及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中日兩國引發熱議,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回復提問時表示,「該片導演竹內亮先生通過實地走訪,以普通人的視角展現了武漢這座城市經歷疫情創傷之後的實景,以及武漢人民堅韌、豁達的精神。
  • 日本導演竹內亮:想讓世界看到真實的武漢——《好久不見,武漢》
    Long Time No See, Wuhan好久不見,武漢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過半,可能這一年註定是在所有人記憶中最難忘。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整個世界仿佛被凍結了。武漢作為最早被發現感染者的地方,一時間成為了世界的焦點這座城市和城中的人民承受了太多不該承受的東西。危險、恐懼、指責、汙名化為了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安危,武漢這座千年古城開啟了長達77天的封城。021.23—4.8這是武漢被封城的日子。
  • 武漢重啟發朋友圈的句子:你好,好久不見,甚是想念
    1、今天,一起感受武漢的美好春光~2、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好久不見!想念你,武漢。3、今天武漢就解封了,真好,春天真的來了!4、武漢解封了,熱乾麵,等著我!5、人間四月,武漢重啟,靜待雄起!6、我們終於一起熬過了76個彼此守望、共擔甘苦的日日夜夜。7、今天的武漢:明天會更好。8、武漢將解封。歷經風雨後,我們終於再次相遇,櫻花如約而至......你好,重啟的武漢!
  • 出鏡《好久不見,武漢》的英語老師把課上成脫口秀
    她在疫情防控期間,堅持拍攝關於武漢城市和文化的正能量視頻,並成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武漢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主角之一,該紀錄片發布後迅速成為「爆款」,更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讚:「展現了武漢人民堅韌、豁達的精神,內容感人至深。」熊怡珺是典型的「斜槓青年」。業餘時間,她喜歡拍視頻搞創作,每年暑假會專程去泰國學拳擊和潛水,還做著自己的公眾號。
  • 去武漢並非為尋找英雄,導演竹內亮講述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
    中新社·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外國人對武漢的了解一直停留在今年2月份,我想把武漢現在真實的樣子告訴給全世界。」這是旅居中國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的目的。隨著武漢的解封和世界其他地區疫情的嚴重,人們對武漢的關注度逐漸減弱,如果信息得不到更新,武漢將給人們留下一個「危險城市」的印象。
  • 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成「爆款」:讓世界看到武漢最真實的現狀
    6月26日,一部「想讓全世界的人看到武漢最真實的現狀」、由日本導演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網絡播出,不到24小時,播放量便超過2500萬次。連日來,該片持續在各大網絡平臺傳播,無數網友點讚留言:「謝謝竹內導演記錄下這個特別的武漢,讓全世界能夠知道武漢市安全了,武漢人是健康的。」「導演用鏡頭記錄了一個真實且有溫度的武漢。武漢現在很好,歡迎你來!」
  • 趙立堅評日本導演拍攝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感人至深、樸實無華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李京澤 黃鈺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7月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很多內容感人至深,它之所以能夠打動中日兩國廣大觀眾的心,關鍵在於它貼近公眾,樸實無華,透著真善美。
  • 對話爆款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導演竹內亮 我想讓全世界看見最...
    《好久不見,武漢》海報【對話背景】6月26日,由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正式上線,影片為全世界觀眾真實再現了10個武漢家庭的現狀,和無數武漢人對這座城市發自肺腑的愛。正如《南京抗疫現場》一亮相便引發共鳴,《好久不見,武漢》上線後也火速成為爆款,24小時內的播放量已高達1200多萬。有網友點評道,「在這裡,看到了最真實的武漢。」
  • 日本網友看《好久不見,武漢》:真想用日文寫成一本書出版
    原標題:日本網友看《好久不見,武漢》:真想用日文寫成一本書出版今年6月26日在網際網路上上映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至今為止在所有平臺的點擊量超過了3000萬,外語字幕被翻譯成了12種語言。這一部由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國內首部上映的記錄疫情過後武漢實景的紀錄片受到了國內網友廣泛的好評。
  • 新視界|武漢故事!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拍攝紀實
    6月26日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上線,在國內上線首日即為微博全站日榜第一名;在國外登上日本雅虎國際新聞第一名。數天之內,全網播放量逾3000萬人次。紀錄片講述了疫情風暴平靜之後,10個普通武漢市民重啟的生活,片中有笑有淚,既展現了武漢人性格中豁達、樂觀、不服輸的一面,也披露了武漢經歷疫情之後一時難以癒合的創傷。
  • ​《好久不見,武漢》的導演即將推出新作啦!他在粉絲見面會上...
    ​《好久不見,武漢》的導演即將推出新作啦!他在粉絲見面會上「劇透」了……  交匯點訊 《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爆紅後,定居在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行程爆滿。但每年12月,《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粉絲見面會都會如期與觀眾見面。12月19日下午,《我住在這裡的理由》五周年粉絲見面會在南京舉行。
  • 《好久不見,武漢》爆紅網絡,聽導演竹內亮講述背後的故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交匯點訊 6月26日深夜,《好久不見,武漢》上線,僅一天時間,微博閱讀量就超過了2800萬。武漢「解封」後,拍攝計劃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沒有臺本」,像探險一樣的拍攝方式在這次《好久不見,武漢》依然得到了沿用,唯一不同的是,主角不再是「搭訕」而來。5月15日,竹內亮在微博募集「住在武漢的人」作為此次的拍攝對象。「最後徵集到了100多個人物吧,但是不可能每一個都拍,最終我們選擇了10個受訪者作為拍攝對象。」
  • 我在中國的2020丨真實記錄武漢的日本人 爆紅半年後這樣說 →
    拍攝《南京抗疫故事》和 《好久不見,武漢》之前,竹內亮沒有想過會受到如此巨大的關注。「視頻播出後,很多中國人感謝我。有的日本人對我說,你肯定收了中國政府的錢,你是間諜。他們說的不對,我們只是自己想拍,所以去拍而已。」
  • 好久不見,想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好久不見,想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梨花風起好時節 最美人間四月天 時隔76天,武漢重啟,好久不見
  • 韓漫歪歪漫畫丨老師真棒,好久不見丨最新無刪減
    超級吸引力/窗外芳鄰/比鄰而交(原名:漂亮乾姐姐)/健身教練/她的秘密/我的美女上司/她的朋友們(原名:繼母的朋友們)/重考生/私密教學/熱情的維納斯/兼職奶媽/睦鄰/秘密文件/屍去本性/壞朋友/魔幻手機/雨聲漫漫/真實的我們/真愛詛咒/代號7762/失憶兼職生/獨家培訓/歡樂小姐姐/神秘關聯/假戲成真/難以自拔/克制悸動/臨時家教/健身教練/老師,好久不見/我和上司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