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01-21 13:00 全國數據統計
2020年1月23日,武漢開始封城
2020年4月8日,武漢開始解封
2021年1月23日,武漢封城一周年紀念
受COVID-19(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關閉了進出該市的全部通道,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有1000萬人口大城市因防疫需要被封鎖。
本周六適逢武漢封城一周年,我們通過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來回憶一年前,那個讓全國永遠銘記的日子,在當下疫情捲土重來的態勢下,我們少了一絲恐懼,多了一份必勝的信念!
「武漢太危險,最好你不要去」 「是不是現在還有很多隱瞞的感染者?」 我的日本朋友對武漢有很多偏見。
我是作為住在中國的外國人,作為紀錄片的導演,特別想去拍武漢,想給全世界介紹真實的武漢。
於是我在微博上募集了可以接受我們拍攝的武漢人,然後一百多個人報名了,最後我們選擇了十個人的故事。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現在的武漢。
為了確保影片的真實性,不被豆瓣8.3的評分所引導,小莫還是嚴謹的提前看了一遍該紀錄片,哈哈。
和竹內亮導演一樣,在紀錄片的開頭,那個跟華南海鮮市場有關的日料老闆見到竹內亮第一面兒的那第一句話(「我做過核酸檢測了,沒事」),讓人印象深刻。
即便武漢解封了,但受到疫情創傷的他們,害怕被國人標籤化。僅僅通過這句話,就可以感覺到武漢人心裏面的擔心,因為他們怕(擔心)我們(外地人)甚至鄰居怕他們,進而會疏遠他們。
倘若沒有這部《好久不見,武漢》,也許大多數「外地人」(非武漢人)會對「武漢人」三個字,聞風喪膽、面容失色、退避三舍。
在災難(疫情)面前,眾生都是平等的。作為身處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他們除了要面臨最危險的工作環境,還要最直接的接觸生離死別的內心煎熬。
即便自己是醫護人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自己的外公依舊未能如願安排上床位。外公穿著單薄的大衣被環衛車拉到醫院,在寒風中稍作停留,再被「原路退回」。
片中的莊園,每天要穿著密不通風的防護服在抗疫前線揮汗如雨,一邊要要鼓勵失去親人的病患堅強,一面又要自我調節因外公病逝帶來的痛苦。
眼看不斷有和外公一樣年紀的老人被治癒出院,一句「為什麼就不能多一個我外公?」,讓人潸然淚下,再堅強的人,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也會變得那麼的脆弱,那麼的無助!
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可謂是毀滅式的打擊。只要是實體行業,多多少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關店閉店潮,對於需要龐大客流養活的實體經濟尤甚。
餐飲業、影視業、實體書店等是首當其衝,其他領域的實體經濟也在苦苦支撐或正在前往閉店的路上。
就像紀錄片第一個採訪者(日料老闆)那樣,關店133天後想的不是會有多少盈利,只要能熬過2020年,虧損狀態下,店能活下去就好。
昔日繁華的戶部巷,變得那麼寂靜,唯一在營業的還是家連鎖品牌,可想而知那些獨立品牌的艱辛。相比親眼目睹自己為之奮鬥的店鋪在自己眼前一點點被拆除時的苦楚,只要店還在就有堅持下去的理由,即便同伴相繼離去,但我們「捨不得」放棄夢想!
剩下的小莫就不劇透了,61分鐘滿滿的武漢記憶,等您周六來記憶。疫情時,有悲歡離合、有生離死別,但疫情後,我們有我們的煙火氣,我們也需要美好的愛情,也是該吃吃該喝喝,悲痛的記憶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本周六,三個時間段:
場次①:12:00開始
場次②:15:00開始
場次③:18:00開始
北京MPK黑膠書店在MPK·遠來影廳等您,適逢武漢封城一周年之際,約上三五好友或者您的家人/愛人,做好個人疫情安全保護,來觀看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北京人民加油!
河北人民加油!
吉林人民加油!
黑龍江人民加油!
MPK月卡/年卡會員免費觀影
非會員店內消費任意飲品後進入觀影
進入書店配合店員做好體溫檢測
主動出示北京健康寶綠碼
謝絕自帶飲食進入MPK·遠來影廳
觀影全程請佩戴好口罩
前後左右請保持一米間隔落座觀影
本文疫情數據來源:搜狗搜索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豆瓣《好久不見,武漢》
本文部分文字來源:維基百科/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