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太監」竟然在榮華富貴中活到了1957年

2021-01-09 王謝奇談

1957年,是個神奇的年份,在寒冬剛剛過去的4月,一大波在日後的文體圈演藝圈如雷貫耳的名人紛紛出生,其中又以喜劇演員最多。

4月-

喜劇演員葛優

6月-

歌唱家蘇小明

演員張鐵林

7月-

喜劇演員潘長江

演員萬梓良

武打演員元彪

8月-

演員楊立新

許海峰,中國著名射擊運動員。

企業家孫正義

歌唱家閻維文

9月-

作家鐵凝

演員方舒

相聲演員陳寒柏

演員鄭裕玲

10月-

喜劇演員趙本山

體育解說兼喜劇脫口秀演員韓喬生

影視劇演員、相聲演員劉威

演員張瑜,美國籍華裔女演員。

喜劇演員鞏漢林

演員鄧婕

12月-

喜劇演員馮鞏

導演顧長衛

歌手蔡琴

演員、導演爾冬陞

還包括申軍誼、程煜、杜源、王伯昭、惠天賜、葉京等生日不詳的演員。

1957年掛曆

之所以提到了喜劇演員,我沒有對這些藝術工作者不敬的意思。因為本文主角的一生經歷,實實在在是一部可以載入歷史的大喜劇。

也就是在這個同年的春天,正在天津老家參加社會主義改造的張蘭德死了,他是如此的長壽,活了個九九歸一-整整81歲!

張蘭德是何許人也?

此人就是著名的晚清大太監「」小德張「」。在事業的黃金期時,先後經歷了八國聯軍進京、國民黨造反、光緒帝被廢、老佛爺駕崩、大清皇帝下崗、袁世凱稱帝、日本人入侵、新中國成立。除了最後這兩件事他沒咋參與,前面的幾件事他都摻和的挺深。他和馮國璋、張勳等巨頭都換帖子結拜過,與溥傑、袁世凱等人來往頻繁。甚至於清帝退位這種大事件,他都是主要的參與者之一!至於現在的人對他的一生行止該如何評論,實在是件很困難的事。說起來並沒有多少80後、90後知道他的名字,所以,絕對不會發生什麼激烈的爭執。但有一點是很有趣的,經歷了如此頻繁的社會變革,他卻能無驚無險的得了善終。

右一:小德張

其實說善終還真算是委屈他了,他在出宮之後活的那叫一個滋潤!

小德張在天津靜海買了一塊地,蓋了一大片房子頤養天年,還娶了四個貌美如花的媳婦。因為喪失了性能力,他就變著法兒的折磨人,幹了很多不堪入目的噁心事。其中最變態的,莫過於他吐痰的時候不用痰盂,這幾個媳婦要輪流用嘴接著,還不能馬上吐,需要在口中停留一會兒才能吐出去。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也是靜海人,算是小德張的老鄉,此人名叫孫耀庭,據說是因為家人們羨慕此時已經名利雙收的張蘭德,想把孩子送進宮當太監,可因為財務原因沒有成功,父親就親自動手把他「」閹「」了,準備等他傷愈後再運作到宮裡上班。

可倒黴的是,這邊傷還沒好,那邊袁世凱稱帝了!溥儀這個皇帝自然成了擺設,1915年,近2000名太監被遣散回家。雖然後來孫耀庭通過運作還是短暫的上了崗,可終究是沒有達到老鄉張蘭德的職業高度。其實就算讓他早些年入宮,他也註定無法與其相比,因為不夠狠!

本文主角可是自己動手,揮刀自宮。原因也是因為窮,因為入宮的淨身是要花錢的,要支付6兩白銀。這在當年可是相當於京城一戶工薪階層家庭的近半年生活費!

小德張的「」成功「」不只是靠著一股狠勁兒,他不但極其聰明,有非常的勤奮。入宮以後,他被選入後宮的京劇班裡成為學員,通過刻苦的練習,終於得以上臺表演並多次受到慈禧老佛爺的讚賞。過了幾年,作為宣戰者的慈禧太后為了躲避八國聯軍逃往山西,小德張一路上冒死陪伴,等到隨太后"回鸞"之後,一躍升為三品頂帶的副省級領導。等到1909年,他就取代了李蓮英,成為又一任皇宮大內總管太監!

小德張

要說這個人的德行也並非一無是處,就是對母親非常好。這對母子有長壽基因,都活到了80歲以上。他事業有成以後,把老母親按照慈禧的標準來奉養。真可謂是頓頓山珍海味、渾身穿金戴銀、身邊奴婢成群、出門車拉轎抬。

後來母親去世,葬禮也辦的名動京城。新政府的副總理和前朝的狀元做主持,各種儀仗器具在大街上排列了幾千米長,慈禧生前採購的德國汽車也被他徵用,當時還在天津擔任司令長官的傅作義甚至還給他派了一個連的士兵當保安。

他這一輩子都仿佛處於一個法律教條文字所不能及的地方,離開皇宮後,他錦衣玉食,每天都有一大群僕人伺候,雖然做不到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卻也能研究美食、遛狗、抽大,還有包養美女,沒錯,這傢伙娶了好幾個漂亮媳婦。有一位受不了他的虐待,偷偷的逃跑了,結果被小德張派人半路截殺了,據說還是分屍。即使如此,卻沒有形成一個引起全國注意的爭端,到底是快快活活的活到了1957年,雖然他仍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地主。

太監當差

晚年的張蘭德,不喜外出,更願意在院裡養魚、養狗、種花、練字。說起他的名字,倒是頗有意思。前幾年聽河南大學的王立群先生講過中國古代的「比德說」。剛才突然把二者聯繫起來。

「」正所謂「君子比德」,中國古人的美學理念常常能把人的美德和花草樹木聯繫到一起。子曾經曰過:「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又曰:「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從此,梅、蘭、菊、竹就有了「四君子」之意,具體說來就是:與梅同疏、與蘭同芳(梅蘭芳)、與竹同謙、與菊同野、與蓮同潔。就是把自然植物的美學特質和君子不同凡俗的品格、德行聯繫到一起。說到蘭德,在《說文解字》就有解釋:「蘭,香草也。」《孔子家語》解釋孔子的話:「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這是說在當時不遇於時而自抱堅貞。屈原在《楚辭》中說:「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芝蘭成了心靈美和客觀事物的美的象徵。蘭花原生深山幽谷之中,不與群芳爭豔,即使無人,也依然含苞吐露。「」

小德張做了不少驚世駭俗的「大事」,卻能得到善終,朋友也是相當的多,這一輩子說是轟轟烈烈亦不為過,雖然他的一生行止和真正的「」蘭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論在太監這個職業上的歷史影響力,小德張是無法與劉瑾、王振、魏忠賢、安德海、李蓮英等前輩相比的,但是,和這幾位晚景悽慘的前輩們相比(劉瑾被千刀萬剮),他的幸福結局可算是奇蹟了。

葵花刀

前幾天我寫過一篇關於「」口述史「」的文章。由於小德張的工作涉及到兩位皇帝和兩位太后,又和袁世凱等聲名顯赫的政治巨頭們交往極深,所以後來常有文史研究者登門求教。他倒是死了也不忘記大清國的好,從頭到尾一句話都不說。

終於,1957年春天,這位在後院擺弄花草的「史上最強太監」壽終,死在了百花叢中。

時間又過去了62年,今天的我們站在當下的思維來審視這個左右逢源、全身而退的大太監,就會發現另一件有趣的事。即使是袁世凱同志也被洗白翻案了,他也不會有什麼值得被大書特書的可能。雖然有野史說正式他倆設計逼迫小溥儀退位,才有了後面的一系列重大歷史變故。就算我們加上再多一點的感情色彩,他也很難被冠以「進步太監」之類的稱謂,畢竟,太監,就是太監。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活了81年,還娶了四個妻子
    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活了81年,還娶了四個妻子原創 | 林姐說動物,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小德張回到家之後,就去問自己的母親,究竟怎麼樣才能掙到錢,當時小德張的母親就告訴他,窮人家的孩子,就只有進宮才能夠掙的到錢,於是,年齡還不夠12歲的小德張就進宮做起了太監。
  • 玄幻小說4部,太監武帝,史上最強贅婿,滅世魔帝,東皇大帝
    玄幻小說4部,太監武帝,史上最強贅婿,滅世魔帝,東皇大帝親愛的讀友們好又見面了,首先非常感謝點開小編的文章,很高興今天為大家分享小說,作為一個書呆子的也是十分榮幸,也希望大家能夠對小編的文章多多的評論點讚呢!你的一個小指頭就是我的動力,好了廢話少說一起來看看吧!
  • 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跪著伺候主子,服侍皇后沐浴,活到1996年
    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跪著伺候主子,曾服侍皇后沐浴,活到1996年!在數千年的封建帝制中,皇宮是最神秘的地方了,裡面除了有皇帝的三千佳麗之外,還有一群身份特殊的男人,這便是太監。提起太監,人們馬上會聯想到尖聲、扭捏、蘭花指,還有怪聲怪氣的「有本奏來、無本退朝」、「嗻」、「奴才……」、甚至包括一些令人噁心或者恐懼的神秘。太監,按照百科的解釋,原本指的是宦官中的高級官員,現指古代中國被閹割生殖器後失去性能力,專門在古代皇城中役使男性中的官員。宦官制度最早起源於先秦時期,《詩經》、《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
  • 他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總管,權傾朝野富可敵國,還娶了四房姨太
    在中國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太監這一特殊「職業」佔據了尤為濃重的一筆。歷史上,不乏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太監」,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小德張就是其中一位。說到小德張這個名字,不少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總管。在清末的諸多太監之中,他可以說是最為傳奇的一位了。一小德張原名叫張祥齋,這個名字還是很有書香氣的。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一直活到1996年,生平經歷被改編成電影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皇宮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僕人,他們專門為都城皇室人員提供服務,他們便是古代的太監。在唐朝時期,只有地位較高的「內監」才被稱為「太監」。明朝時期,內廷十二監是主管皇室內務,其主官都被稱為太監,主官一下則稱為宦官。直到清朝時期,宦官才與太監完全同義。
  • 古代宮中的太監是怎麼練成的?揭秘真實的太監
    我們看到明清題材的電視劇,經常看到一種特殊身份的人群,他們在生理上有殘疾,心理上會扭曲,地位低下,說到這,有些朋友可能猜到了,我今天說的是古代太監。這時候天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感染,而到了春天,人的身體新陳代謝加快,恢復的比較快,這個過程還是有風險的,因為古代醫療條件差,有不少人做完手術之後,還是因為感染而送了命,所以想當太監還得先闖鬼門關。
  • 唐朝,太監的美好時代?到唐朝當太監可還好?
    最近駱駝一直在寫和唐朝相關的文章,捎帶著提到了太監這個職業,沒想到有位讀者竟然留言說「還是古代好,給自己一刀直接就進入體制了。」駱駝看完後,立刻點燃了八卦之火,在小範圍的閱讀了一丟丟資料後,駱駝決定給大家簡單聊一下如何在唐朝當太監。
  • 清末最後一位太監,要賣掉慈禧太后的鞋子,還開價五十萬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是清末的一個太監,這個太監幹了件事,他把慈禧太后的鞋都給賣了,還賣了五十萬。 這個人叫做小德張,是1876年生,本名叫做張祥齋,是天津人,在他12歲的時候就淨身入了皇宮,後來到了昇平署的戲班子裡,學習京劇武小生,因為他學的很好,所以慈禧太后就很是喜歡他,在1898年的時候,就進了後宮當了太監回事,在庚子事變中,跟著太后西狩,回宮就成了三品的御膳房掌案。
  • 史上最奇葩無限流小說,一個副本600章,200多萬字,堪稱史上最強
    今天推薦史上最奇葩無限流小說,一個副本600章,200多萬字,堪稱史上最強。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小說的名字叫做《諸天最強大佬》,可以說是很奇葩的一本書。開局主角所在主世界是個高武世界,之後主角覺醒金手指,可以燃燒氣運穿梭諸天,於是他就開始第一次旅程。
  • 古代女子嫁給太監後,獨守空房外還要忍受一件事,大多敢怒不敢言
    我們也常會在影視劇中看到這樣的場面,滿足了人們的各種幻想,奈何我們並不是故事中的主角,也只能白日做夢。如今,我們通過出土的歷史文物及記載的歷史文獻,對從前的封建社會也有一定的了解,或許人們很嚮往古代達官貴人的那種榮華富貴,但我們卻遺忘了在那個時候還有很多貧窮的人 。
  • 地球史上最強恐龍排名,竟然不是霸王龍,是它!
    特暴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亞洲的蒙古和中國,約7400萬年前到7000萬年前。特暴龍的化石大部分是在蒙古發現,而在中國發現了更多破碎骨頭。過去曾經有過許多的種,但目前唯一的有效種為勇士特暴龍(T. bataar),又譯勇猛特暴龍。特暴龍最長可達12米,最重7.5噸。和近親相比,特暴龍吻部較窄,腿雖然長但按照比例不如近親長,前肢比例是暴龍科裡最短小的,身體很粗壯。
  • 鬼滅之刃:史上生命力最強反派,活到漫畫尾聲也沒有完全領便當
    灶門炭治郎、禰豆子、嘴平伊之助,還有最強一屆的九柱,動畫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讓人心疼的過往。除了這些正面角色,反面角色的設計同樣精彩。鬼舞辻無慘,漫畫中的反派大boss,鬼王一般的存在,也是《鬼滅之刃》中的初鬼。
  • 《成華十四年》汪直顏值爆表雙商在線 圈粉無數 堪稱史上最香太監
    近日《成華十四年》熱播,該劇改編自夢溪石同名小說,作為一部耽改劇,擁有著大量的粉絲基礎網友評價本以為這部被寄予厚望的《成化十四年》會雖評分就此跌落,但劇中一角色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好評和追捧,他既不是官鴻扮演的推官唐泛亦或是傅孟柏扮演的錦衣衛隋州,而是另一位男主西廠太監汪直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總管:權勢滔天娶四個老婆,曾揚言要殺兩江總督
    晚清入關一統天下後,充分吸取明朝宦官亂政的教訓,對太監這一群體嚴格管理。滿清統治者第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大量削減太監的人數,從明末的9萬多人,一下子削減到9000人,到最後不到3000人。大總管下面的太監級別主要有副總管、帶班首領、御前太監、殿上太監、一般太監和下層打掃處小太監之分。到了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對太監實行官階制度的基礎上實行加銜制,即規定敬事房正四品大總管為宮殿監督領侍銜,八品首領為侍監銜。
  • 史上最強系列小說——《史上最強師兄》
    簡介《史上最強師兄》作者八月飛鷹
  • 史上第一大太監——魏忠賢
    他是明代熹宗時期的太監,而且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太監之一,被稱為「九千九百歲」。他組織了一個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閹黨,排除異己,專斷國政,達到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的地步,可見其囂張的程度及影響力之大。魏忠賢,原名李進忠,河間肅寧人,生於公元1568年。此人從小就是無賴品性,從來不務正業,鬥雞走狗無所不好,尤其是爛賭成性。
  • 高麗人為什麼要進中國皇宮當史上第一外籍太監?結果怎樣?
    原創:高麗人為什麼要進中國皇宮當史上第一外籍太監?結果怎樣?樸不花(也叫王不花)是來自高麗的一個宦官;而且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外國籍宦官;怎麼會跑到中國當了宦官呢?最後結局又是怎樣的呢?他為什麼自閹入宮?想學東方不敗練武功?不是的了。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的皇后奇氏,是個樸不花的同鄉,他們是青梅竹馬的一對。
  • 太監手上的「拂塵」有啥用?太監:非常重要,想活命就帶著!
    說到了「做活」,這裡就要提提「拂塵」對於太監的重要性了。 等級高點的太監一般能接觸到皇帝,平時為皇帝驅趕蚊蟲,拍打拍打灰塵,都需要這「拂塵」,所以這太監們一為了保命,二為了維持皇宮顏面,只得帶著「拂塵」,走哪打掃到哪。
  • 中國古代第一太監,害死兩位皇帝,專家:中國第一個封王的太監
    對於太監,大家對他們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冷血,殘忍,貪婪成性,心理扭曲,對他們的評價大部分都是負面。畢竟提起太監,大家的腦海中自然的會浮現出,秦朝的趙高,三國的張讓,唐朝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賢,清朝的李蓮英等太監,這些太監給眾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 《大明風華》中讓人痛恨的太監王振,在歷史上真這麼無恥囂張嗎?
    在電視劇中,王振的形象被塑造成了明英宗的兒時夥伴,貼心知己,對外整天飛揚跋扈,在朝臣之中更是到處收乾兒子,成為了整個電視劇中最壞的那個角兒,讓人看了,牙齒直痒痒,那麼歷史上王振真的就如同電視劇裡面那樣,整天飛揚跋扈,囂張至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