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時報在線:美國鷹與中國龍會和睦相處嗎

2021-01-08 環球網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6月23日文章,原題:鷹與龍美國和中國迥然不同。它們是兩個不同世界,兩種不同的威嚴動物:一個擁有不屈的勇氣,另一個神秘莫測。禿頭鷹象徵無畏的美國,而神話中的東方龍表現的是細膩的中國。這些象徵代表著兩國的個性、文化和政治行為,與什麼時候、何種政權無關。出於某種原因,兩國民眾也願以這種自然和想像中的動物,看待並塑造自身。

鷹棲息高處。它只翱翔天空,不願像下面的動物一樣在地面屈辱蹦跳。鷹目標專一、目光敏銳,飛行路徑明顯、方向單一,會瞬間向下猛撲。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目標何處,別人同樣清楚鷹的想法和籌劃。

龍在很多方面恰好與鷹相反。它行蹤隱秘、小心謹慎,總是從遙遠的雲端眺望觀察。它不像鷹一樣具有明確的目標,所以龍的行蹤幾乎不可能預測。它沒有清晰的行動路線,來無影去無蹤。

鷹只會為下一頓著想,大部分時間盤旋空中,擔當幼鷹最警覺的衛士。它身處自然秩序頂端,智慧和能力超越其他動物。它崇拜地位和實力,對膽敢破壞其巢穴者必當報復。龍則痴迷於人類對其的驚奇,有時也會操縱人類。所以它時而愛管閒事時而置身事外。它呼風喚雨,滋潤莊稼或帶來災難。龍屬於天庭秩序,高於自然秩序。龍相信自己優於其他但不會展現,因怕招來嫉妒。龍更願意遨遊天外,它不崇拜地位或實力,而是把自己隱藏起來。龍大多時候耽於沉思,鷹則忙於外務。鷹依靠霸權和實力來統治,龍通過等級和微妙藝術來主導。

鷹爪銳利堪當戰鬥之用。龍卻不願用爪牙當武器,而是通過詭計和秘術,以敵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發起攻擊。對鷹來說,唯一的死敵是獵鷹人,龍的軟肋則是當其智略失算、行蹤暴露和受到完全壓制時。

鷹與龍存在於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如果它們走到一起,會和睦相處嗎?龍從不喜歡鷹的高傲,它會暫時操控鷹。而鷹終將意識到自己被騙,決心與已離開棲息地的敵人一決雌雄。龍則不斷變換形狀,使用詭計和魔術來對付鷹……美國就是鷹,中國就是龍。經過這番替代,你對這兩個國家會有深刻的領悟。▲(作者布雷特·丹尼爾·希哈德,喬恆譯)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時報》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美國鷹與印度象夾攻中國龍,中國龍如何騰飛
    毛主席當年為何想不到圍魏救趙啊,還是現在的庸才們小有聰明啊 三,美國鷹乘機夾攻中國龍 正當印度阿三在南面咬住中國之時,美國鷹乘機出動了,在東面夾攻中國龍了。 在雄才看來,美國鷹看準了中國龍身上的這個一直存在的傷口,已經等了好久了,現在時機到來,要下手了,從中國龍這個傷口下口,撕開中國龍的軀體,飽餐一頓。這讓人想起諾門坎戰役,日本倭狼一直在東北亞轉悠,瞄準北極熊的後臀,一直伺機想咬上一口,與德國夾擊,咬死北極熊。
  • 金燦榮:中國是龍美國是鷹,龍醒了其他都是點心
    、環球網、環球times客戶端主辦、環球輿情等聯合呈現的「2017環球時報年會」在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酒店舉行。作為環球時報年度重磅大戲,本屆年會共邀請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輿論界的百餘位權威人士、專家學者出席。與會嘉賓將圍繞「世界深陷窘境,中國加快轉型」的主題,留下他們對2016年的思考和對2017年的展望。
  • 這個說《環球時報》「鷹」的美國「鷹」,被川普「翻了牌子」?
    智庫學者說,這三個圈子對美國決策的影響力排名,是政策圈>智庫圈>學術圈,當然,大學老師對此並不認同。不論怎麼排,1945年出生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都算一號人物。在美國小布希政府時期,他做過防長拉姆斯菲爾德的高級顧問,被稱作「五角大樓裡一隻好鬥的鷹」,主筆起草過《中國軍力報告》。
  • 中國是龍美國是鷹,龍醒了其他都是點心!
    中國是所有工業化國家中規模最大的。所以一旦大陸決心要幹什麼,坦率來講是沒有對手的。金燦榮最後笑稱:「中國是龍,美國是鷹,英國是獅子。龍一旦覺醒,其他的都是點心。」附文:《「美國鷹」「中國龍」,未來誰主沉浮?》
  • 法國《歐洲時報》、美國《僑報》、俄羅斯《龍報》聚焦魅力安徽
    2020-12-11 21:39 來源:
  • 美國是鷹,俄羅斯是熊,印度是象,為何中國自稱「龍的傳人」?
    文/歷史九點半「遙遠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都是龍的傳人」,這首耳熟能詳的《龍的傳人》,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能哼唱幾句。大家都知道,自從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以後,龍就成了帝王專用,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帝龍袍繡的也是龍,普通人是不能使用帶有龍的標誌的。
  • 國內亞洲龍跟美版亞洲龍的區別
    豐田亞洲龍一直屬於北美特供車型,由於豐田亞洲龍的特殊即使在日本也是屬於進口車型。而日本的汽車市場都是以小型車為主,豐田亞洲龍的大排量與大尺寸在日本屬於豪華車類別,並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擁有的。引進於國內一汽豐田生產是在2019年,那麼我們來具體了解下一汽豐田亞洲龍跟美版亞洲龍的有哪些差別。1.美版亞洲龍和國內亞洲龍在車型數量上基本持平,但動力系統偏重不同。美版混動共有3個配置,汽油版有4個配置。國內版汽油版僅有2個配置,混動版有4個配置,總體來說亞洲龍在美國市場更加重視傳統燃油車,在中國市場更加重視混動車。
  • 你知道臺灣有個「中國時報」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就像紐約有個紐約時報,臺灣也有個「中國時報」,這個報紙的名稱就代表了臺灣人當年有多認「中國」這兩個字。「中國時報」在大陸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講到「中天電視」可能知道的人就多了點,如果講到中天電視出品的《康熙來了》那就無人不知了。
  • 羅馬帝國選擇狼還是鷹作為象徵?而中國龍激勵華夏兒女飛得更高!
    全世界人都知道,這隻起源複雜的神獸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象徵,而這支勝利之鷹則一直翱翔在古羅馬的天空中。我們能從這兩隻會飛的神獸身上解讀出怎樣的奧秘呢?在陝西歷史博物館中,有一件跟狼媽媽同一個時代的青銅雕塑,你一定想像不到,這居然是秦國時期的龍,這龍真大,秦朝的龍,包括秦朝的一切器物,它崇尚力量。帝國開基,雖然這兩隻龍還算威武莊嚴,但這個形象仍然和我們心中熟悉的龍差別很大。
  • 豐田亞洲龍銷量穩步上升,亞洲龍是臺什麼車?會成為豐田新旗艦嗎
    作為豐田的旗艦車型皇冠如今已經沒落,為了不影響豐田在國內的汽車空缺,豐田從北美引進了一款中型車進行國產,也就是如今的豐田亞洲龍。不得不說,豐田亞洲龍在國內的銷量表現非常優秀。的確有那麼點替代了豐田皇冠的味道。那麼豐田亞洲龍的表現到底如何呢?能否成為新的豐田旗艦車型呢?
  • 亞洲龍 vs 歐洲龍:誰會贏?
    如果歐洲龍飛在我的屁股上面,那會發生什麼?如果歐洲龍在雲層上面飛,也許他很強大但沒有智慧和意識,怎麼去和躲在雲層中或雲層之下的中國龍打架?但如果戰鬥發生在雲層上面,中國龍能贏的唯一辦法就是使用蛇形機動(和一些幸運)進行迴避然後咬住歐洲龍的頸部。
  • 紐約時報:拜登稱不會立刻撤銷與中國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據《紐約時報》12月2日報導,美國前副總統拜登表示,他不會立即撤銷川普總統與中國籤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與此同時,他將與主要盟友磋商,對美國的對華政策進行全面評估。亞洲交易博覽,30餘展商、60位嘉賓、5000名觀眾在線,一鍵參會>>(來源:CNA)「我不會立即採取任何行動,對關稅也一樣,」拜登在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採訪時說。「我不會對我的選擇產生偏見。」
  • 《環球時報》:央視3月8日復播NBA 從全明星賽開始,周一荷乙:阿爾克馬爾青年 VS 前進之鷹
    據《環球時報》英文版報導,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將於今年3月8日起復播NBA比賽,第一場直播就是2021年全明星賽。
  • 說說韓國龍,日本龍與中國龍-真有龍嗎?證據不只是營口墜龍事件
    《軒轅黃帝族酋長禮天祈年圖》如此說來,印第安人是殷商後裔,殷商是黃帝後裔,所以印第安人知道龍的秘密也就無可厚非啦。中國真的有龍嗎?在貴州省安順市興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展出的「新中國龍」化石,經專家精心剝離,龍頭上竟驚奇地出現對稱的一對「龍角」,與神話中的中國龍一致,這條「新中國龍」是生活在2.2億年前三疊紀海洋中的水生爬行類動物,水陸兩棲均可生活。很可能它的後裔進化成了被奉為圖騰的中國龍。
  • 電競淘金熱:亞洲明星選手湧向美國 | 紐約時報
    十一月,在電競界人稱SwordArt的胡碩傑表示將離開作為世界電競中心的中國,前往《英雄聯盟》界的落後之地:美國。美國已經習慣了世界體育中佔據統治地位,但在職業電競領域的最熱門項目《英雄聯盟》上,美國戰隊跟亞洲的對手相去甚遠。為了拉近差距,美國戰隊拿出高薪吸引這些超級明星,就像職業足球大聯盟千方百計吸引歐洲球星來美國踢球。
  • 一般什麼人會開豐田亞洲龍?多少年薪開得起?豐田亞洲龍的小毛病多嗎
    正如豐田亞洲龍。兩位用車者是我的朋友,接下來,就讓他們為我們解答!車主一:一般什麼人會開豐田亞洲龍?多少年薪開得起?豐田亞洲龍的小毛病多嗎顏值:外觀上很喜歡它的格調。不過無所謂,反正只看臉不看屁股,外觀即正義。如果尾部中間那一段可以亮燈,那樣更拉風。
  • 美國的超級鷹,都蔫了
    沒等A股反應過來,川普逼著這位鷹派大佬「自扇嘴巴」,表示之前電視上的講話不作數,川普自己還對此專門發了推特,表示中美貿易協議「完好無損」(fully intact),但願(hopefully)中國能夠繼續遵守協議。看著幾天前還在嚷嚷著「完全脫鉤」的川普,像對「摯愛」一樣守護著貿易協定,讓人深刻的認識到什麼叫做「男人的嘴,騙人的鬼」。
  • 豐田亞洲龍,會成為凱美瑞降價的推手,看樣子會
    說起今年話題度最高的車型,豐田亞洲的龍佔壓倒性多數,作為面向北美市場開發的車型,銳志和王冠退場後,亞洲的龍第五代車型打開了國產之路,20.88-28.98萬的銷售價格和近5米的車長、豐田品牌的光環加持,這輛車推出了爆炸性的車型,引導了B級車的新潮流,很多人都有疑問,亞洲的龍市場佔據了凱美瑞的市場嗎
  • 紐約時報又黑中國 但這回卻被這個美國人啪啪打臉
    原標題:紐約時報又黑中國,但這回卻被這個美國人啪啪打臉!昨天下午,B站上出現了這樣一條高能視頻……發布視頻的是一個叫「NathanRich火鍋大王」的網友,是一枚居住在中國的美國人:
  • 《紐約時報》,臉疼嗎?
    @rach_w:  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如此辛勤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國家會因其努力而受到指責。美國不是第一個受到影響的國家,但卻是最沒有準備的國家!難道現在美國政府不應該醒一醒,好好想想怎麼應對這場大流行病嗎?  同樣的事件,差不多的措施,《紐約時報》的觀點卻大相逕庭!還有什麼能比「雙重標準」更貼切的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