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力
從盛大到騰訊,7年後,吳文輝再次選擇了出走。
4月28日,閱文集團一紙公告宣布,高管吳文輝、林庭鋒、侯慶辰、羅立、商學松5人集體離職。這5人曾經一起創立了起點中文網,吳文輝曾擔任盛大文學總裁和起點CEO。2014年初,因與盛大文學理念不合,吳文輝率隊轉入騰訊文學麾下。
戲劇性的是,吳文輝依靠騰訊的資本力量,回頭收購了盛大文學,合併為閱文集團,並出任聯席CEO。在消息傳出後,21Tech記者多次聯絡吳文輝,他都選擇了沉默。僅在朋友圈回應,「記得小時候看武俠小說,幾乎每一個大俠最愛的結局便是歸隱山林。我雖不是大俠,也不愛山林,卻也有個海邊讀書的夢想,今日便是這個夢想之始了。」
這場巨震,看起來與個人恩怨和公司內鬥並無太多關聯。自上而下的集團意志,與具體的子業務公司自主發展如何平衡?騰訊這條奔湧的大河,看起來並不會為細流停下腳步。
無論吳文輝最終去向如何,閱文集團都將面臨巨大的衝擊。這名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的畢業生,即便被外界稱為「網文教父」,在網文江湖的20年興衰裡,依然沒有找到夢想的安放之地。
出走
這場集體離職醞釀了多久,是否逼宮?不得而知。這一計劃之前看起來毫無徵兆。
閱讀小說是吳文輝最大的愛好。20年前,剛剛畢業的他通過網際網路論壇,結識了一批網絡文學愛好者。2002年,吳文輝參與發起並創立起點中文網,成為網絡文學的第一網站。在被盛大集團收購後,吳文輝曾擔任盛大文學總裁。並先後提出了網絡文學版權直營+分銷的渠道合作體系和規範,並形成了一整套閱讀、分成、支付的商業閉環。
第一次出走的場景,與今天的決裂依然有相似之處。
「吳文輝走之前,我讓CFO請他吃飯,這時我才知道他身體不好。當時,我就給他發了簡訊慰問,這也是我們最後一次聯繫。畢竟共事五年,我希望可以好聚好散。」2013年5月,時任盛大文學CEO侯小強接受21Tech記者採訪時,如此回憶他與吳文輝之間的糾葛。
但是,好聚好散顯然已經成為泡影。騰訊入局和吳文輝帶走的編輯和作者核心資源,直接導致了盛大文學的衰落。吳文輝投入騰訊懷抱後,打造了全新品牌「創世中文網」,該網站的前100多名員工,幾乎每個重要的部門負責人都是原來起點的核心成員。
除了團隊成員,兩家網站的業務模式目前看來也幾乎一致。由於起點核心團隊出走,一大批作者隨之「跳」至創世中文網。
再後來的故事,已經人盡皆知。2014年4月16日,在UP2014騰訊互動娛樂年度發布會上,騰訊互娛正式對外宣布,騰訊文學將以子公司的形式展開獨立運營,吳文輝擔任騰訊文學CEO,全權負責騰訊文學的管理和運營工作。2015年3月,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聯合成立的新公司閱文集團正式掛牌,吳文輝擔任閱文集團CEO。
這一次,吳文輝的出走毫無徵兆。但是,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潮下,PC時代網文用戶,為一篇「爽文」一擲千金的模式,是不是最有效的變現模式,顯然存在分歧。
分歧
娛樂產業的上下遊打通是行業大趨勢,阿里巴巴、小米、百度都在做相同的事。藉助閱讀、遊戲等娛樂方式來吸引用戶,撬動整個娛樂產業鏈,無疑也是騰訊的一步大棋。
「閱文剛剛成立的兩三年裡,其實整個團隊的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基本上在行業內也是一家獨大。要說個人矛盾不一定有,但是在免費模式上分歧無疑是很嚴重的。」前述接近吳文輝的人士表示,來勢洶洶的「免費」軍團突襲,閱文一家獨大的壟斷格局已被打破。無論是今日頭條、趣頭條還是連尚文學,都在用免費模式衝擊原來的格局。但是,閱讀付費是吳文輝一手打造的模式,難以輕易打破。
除了這一分歧之外,在IP開發被稱為「萬能靈藥」的時期,吳文輝的理性無疑也給行業潑了冷水。
2019年1月,吳文輝在接受21Tech記者採訪時認為,行業裡的IP開發模式過於粗放、原始,亟待通過創新模式,來提升IP改編的精品率。「一款經得起市場考驗的IP,作家及作品必須擁有強大的粉絲圈層能力,以粉絲粘性充分實現預期收益,最大化實現IP的價值。」
目前,閱文旗下有810萬名創作者,以及1220萬部作品儲備。唐家三少、貓膩、我吃西紅柿等大神級作者都是誕生於閱文的平臺。一些浸淫寫作之道十多年的網絡寫手們,在網文生態逐漸成熟的背景下,他們的堅持得到了商業的認可。他們與吳文輝一樣,依靠情懷和熱愛,共同迎來了網文的黃金時代。
「無論是對閱文還是對行業來說,吳文輝的離開都是巨大的損失。五巨頭都是無可置疑的人才,他們的能力和經驗是非常寶貴的,可以說是網文行業的財富,而且是真正熱愛網文的人,否則不會堅持這麼久。從年齡上來看,他們還遠不到退休的時候。」
網絡文學大學常務副校長血酬在接受21Tech採訪時分析稱,閱文與騰訊之間可能存在三個問題:
第一、IP的運營衝突。閱文與騰訊體系的融通肯定存在問題,否則閱文不至於收購新麗傳媒,並成立自己的閱文影業。這些資源在騰訊內部已經存在,遊戲、動漫畫領域的打通可能也是如此。「在主要渠道上遲遲不能形成合力,誕生出圈的大IP,走通從網文到IP全版權這條路,在騰訊看來可能是個大問題,也影響股價。」
第二、免費平臺吸走了大量用戶,使得閱文的活躍用戶數下降。但是,閱文又面臨著左右互搏的問題,需要有個平衡度。「這種平衡度顯然五大佬最容易把握,也容易妥協,這一點我認為不構成離職的主因。」
第三個,騰訊改變了對控股集團的運營手法,不僅僅是對閱文,可能對其他旗下的控股集團也變更了運營手法,閱文可能只是其中之一。
但是,局外人並不了解真相。對網文行業來說,是否過去的模式不再行得通?
變革
在商業模式與網文邏輯上的博弈,吳文輝並不陌生。實際上,在過去多年,起點團隊對抗盛大集團的統一意志早已有先例。據21世紀商業評論報導,盛大創始人陳天橋有意嘗試起點免費化,因吳文輝團隊反對只好作罷。後來,在推行全公司接入盛大通行證體系時,起點也曾竭力反抗,最終陳天橋親自力壓才得以執行。
面對集團利益的意志,吳文輝和他的團隊做出反駁,似乎在意料之中。尤其是在閱文上市之後,這一衝突更加明顯。其一路走高的營收數據,並不能拯救日漸下跌的股價,也就是說資本市場對吳文輝治下的閱文經營模式並不看好。
2017年11月8日,閱文集團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大漲後每股報於90港元,市值達到816億港元。如今徘徊在20-30港元之間,遠低於當初55港元的發行價。騰訊一名內部人士對21Tech記者直言,「從公司給到的資源和用戶來看,閱文做的不夠好。至少二級市場不太滿意。」
目前,網文第一天團的出走,對於騰訊集團是好是壞還不得而知。但是對網文這個行業來說,絕不是個好消息。近日,閱文與作者新籤的合同,引起了大部分創作者的不滿,天蠶土豆、我吃西紅柿等大神作者紛紛發文抗議。5月5日,閱文平臺旗下作者集體發起「5.5斷更節」,宣布全面停止更新,以維護自己的版權和著作權。
「網絡作家都是吃青春飯的,最近一兩年確實遇到了瓶頸期。如果網文盜版和免費不去治理的話,平臺必然會遇到天花板,另外,版權的問題也需要正視。」起點一名白金大神對21Tech記者表示了對於未來的擔憂。
作為2013年就與起點平臺籤訂了長期合同的作者來說,無疑享受到了平臺的紅利。「吳文輝打造的收費模式,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這個理念養活了很多作者。」
如今,變化來的猝不及防。吳文輝可能也想不到,長篇連載玄幻小說走遍天下,付費閱讀的運營模式時代可能正在成為過去式。讀者付費,撐不起平臺和資本的野心,IP影視轉型、遊戲開發是必然的趨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吳文輝的夢想在這個移動的、商業的時代仍然無處安放。無論是盛大還是騰訊,網絡文學早已不再像多年前,由「寫手」一篇一篇來積累,資本的競爭才是看不見的手。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 王鳳枝_NT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