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崴了一下嘛!」崴腳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2020-12-14 丁香園

最近,小明有點憂桑。

他是學校籃球隊隊員,之前訓練時不小心崴了腳,休息幾天後有好轉,便又恢復了訓練。

沒成想前幾天剛一上場腳又扭傷了,而且這次比之前還要嚴重,疼痛非常。

同樣被崴腳困擾的還有美國當選總統拜登。

據報導稱,拜登在和愛犬玩耍時不慎滑倒扭傷腳踝,在接受骨科醫生檢查後,結果證實出現右腳輕微骨折,預計未來數周走路時或需穿助行靴。

腳崴了,這事很多人都經歷過。河南省直三院醫學運動科劉濤醫師特別提醒大家:崴腳非小事,處理需謹慎,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導致「二次受傷」!

不就是崴了一下嗎?有必要小題大做?!

「崴腳 」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踝關節扭傷,是日常生活中或運動中常見的損傷,也是骨科門診、急診中最常見的損傷。踝關節扭傷(崴腳)臨床常為內翻型和外翻型扭傷,其中以內翻型居多,它是外力使足踝部超過其最大活動範圍,令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甚至關節囊被拉扯撕裂,出現疼痛、腫脹和跛行的一種損傷。

劉濤醫師和崴腳患者的溝通交流中發現,很多崴腳患者缺乏基本的軟組織損傷處理概念,有人認為不就是崴腳,休息幾天就可以,卻不知道崴腳並不是小問題,如果不重視或是處理不當,很容易落下病根,這不僅不能正確的應對扭傷後腫脹疼痛的腳踝,還常常做出錯誤的舉動,加重損傷。

很多人認為崴腳後靜養一下就可以

在發生踝關節扭傷後,劉濤醫師提醒大家一定要牢記住一個處理原則,簡單易記——Police MM 處理原則:

P:Protection(保護)

OL:Optimal Loading(最佳負荷)

I:Ice(冰敷)

C:Compression(加壓)

E:Elevation(抬高)

M:Modalities(物理治療)

M:Medications(藥物治療)

總結來說踝關節扭傷後處理原則就是:保護—早期功能康復—冰敷—加壓—抬高—理療輔助—早期用藥

出現踝關節扭傷之後,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康復治療:

第一階段:48 小時內加壓、包紮、冰敷原則處理,保護踝關節,減少炎性滲出防止進一步腫脹;第二階段:第 3-7 天,輔助保持關節活動度、力量和穩定性;第三階段:逐漸恢復運動,進行本體感覺訓練、穩定性訓練,最終恢復體育運動。

如果損傷特別嚴重,最好到醫療機構就診,聽取專業醫生的建議。

醫生,我有個問題。OL:Optimal Loading(最佳負荷)是崴了腳還要負荷訓練的意思嗎?

專家解讀:

這個問題問得好!

其實大部分患者出現踝關節扭傷之後單純採用了制動處理,導致了傷肢的肌肉萎縮,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的攣縮僵硬,影響了踝關節的功能康復。而強調最佳負荷,實際上就是指導患者要在傷肢開始恢復後,無痛狀態下可以進行傷處臨近關節的鍛鍊,甚至是受傷關節的非負重鍛鍊,這對減少肌肉萎縮、早期恢復關節功能等非常重要。

崴腳情況穩定後,建議大家做運動康復訓練動:


脛骨前肌訓練


脛骨後肌訓練


臀橋


弓步蹲


本體感覺訓練


足底筋膜放鬆

注意:訓練過程中如有不適請及時停止或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康復

醫生提醒

踝關節扭傷若處置處理不當,內傷沒有充分癒合,約有 40% 以上的病例會進展為慢性踝關節不穩,讓患者陷入「扭傷→不穩→運動→再扭傷」的惡性循環。

所以,腳崴了一定要重視,切莫因早期處理不當,讓損傷得不到很好的修復,從而讓韌帶出現鬆弛或斷裂的嚴重後果。

 

*聲明:本內容僅代表文章來源方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內容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閱讀,不構成實際治療建議。

相關焦點

  • 崴了腳,處理不對當心變「慢性病」!3個動作,遠離習慣性崴腳
    生活中,幾乎人人都有過「崴腳」的經歷——「下樓梯踩空、跑步時踩到小石子、打籃球踩到別人腳上……甚至沒站穩時都可能崴到腳。」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小問題,休息兩天就好了,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留下了後遺症:經常崴到同一隻腳,成了「習慣性崴腳」。
  • 第一次崴腳不好好處理,小心一崴再崴!
    相比較於其他人,自己崴腳的情況屬於頻發了,難道是第一次崴腳沒處理好的緣故?為什麼會出現習慣性崴腳,有這兩種原因:1、外韌帶鬆弛:如果在第一次崴腳後,就經常出現崴腳的現象,那很有可能是你在第一次崴到腳時,傷到了腳踝外側的韌帶,但是沒有治療或者治療不當。
  • 腳掌崴了?崴腳小心骨折,可能成為「習慣性崴腳」。關於崴腳的這些...
    那麼,作為患者該如何判斷呢?也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崴腳後如果按壓有明顯的疼痛感,同時不能堅持行走一分鐘,則需要高度懷疑是足踝部骨折。在簡單的自我判斷之後,患者還須到醫院遵醫囑拍攝X線片,以排除骨折、發現增生的骨贅。MRI能清楚地顯示軟骨、韌帶和滑膜的損傷,結合病史和體檢,醫生就能作出正確的診斷,並予以相應的治療,以消除致痛因素,增強關節穩定,緩解症狀。
  • 女子崴了個腳,命沒了!崴腳後這4原則千萬要記住!
    崴了個腳,命就沒了。 大部人都會想:怎麼可能! 崴腳不就是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事, 怎麼會把命丟了呢?
  • 腳崴了腫了怎麼辦 這些可以預防腳崴
    出門玩或者在運動時,如果不小心,有時就會崴到腳,崴到腳時千萬別不要不當一回事。那麼如果我們腳崴了發現腫了應該怎麼辦?在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我們腳崴呢,我們應該注意什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腳崴了腫了怎麼辦1、如果是崴到腳的情況下,腳就會立刻的腫起來,疼的會讓你汗珠都留下來,這時候建議去醫院拍一下片子,看一下有沒有傷到骨頭。傷到骨頭的話一定聽從醫生的話進行治療。2、輕微的扭傷只會疼一會就完事了,所以也就不要太當一回事。但是崴到的這隻腳暫時不要活動,可以坐著休息一下,用手慢慢的揉捏就好了。
  • 崴腳12天後,不治身亡,好好的一個人為何說沒就沒?真相告訴你
    很多人都會因為走路不小心或者被石頭絆倒而崴腳,但是只要休息一段時間,或者貼幾副膏藥就能夠夠好轉,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很尋常的事情,卻讓一個女記者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這名女記者因為腳抽筋,走路不小心崴了腳,去醫院開了兩貼膏藥就回家了,但是疼痛還是沒有減輕,12天後,居然因為肺栓塞去世了。
  • 逸仙科普 | 「習慣性崴腳」沒那麼簡單?警惕韌帶損傷!
    逸仙科普 | 「習慣性崴腳」沒那麼簡單?警惕韌帶損傷!醫生檢查後說小李的踝關節韌帶損傷並未癒合,導致踝關節穩定性下降,容易出現反覆崴腳,需要手術治療。許多人認為崴腳只是小問題,為什麼會發展成需要手術治療呢?我院運動醫學科宋斌副教授表示,崴腳若處置處理不當,會發展為「習慣性崴腳」,出現慢性踝關節不穩,這時就需要手術治療了。因此,崴腳可千萬不能輕視。「習慣性崴腳」不是巧合,真正的原因是這個!
  • 崴了腳,這樣處理才不會習慣性崴腳
    生活中,基本上每個人都崴過腳,有些人甚至經常崴腳,變成「習慣性崴腳」,導致踝關節的長期疼痛,那麼該如何保護踝關節,避免腳踝反覆受傷呢?崴腳後,先冷後熱利於康復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許學猛指出,崴腳後,先冷後熱利於康復。
  • 崴腳後用紅花油揉揉就好?小心越揉腫越大!
    人生在世幾十年,誰人不曾崴過腳~ 對崴腳這件「小」事 大部分人都是不甚在意的 「不就是崴腳嗎,養幾天就好了」 但崴腳若是處理不當 也是會要人命的!
  • 經常崴腳?不是走路不小心,是這裡出了問題,按1個地方妙招解決
    經常崴腳朋友們有時會在路上或廣場玩的時候碰到一種情況,家長帶著孩子在玩,忽然孩子正走著就把腳給崴了,這時家長會責備孩子說孩子走路不小心,讓孩子看路,孩子滿口答應,可是又過了一會,孩子又把腳給崴了,這種情況可能不是很常見,但是會或多或少的看到過,其實這不是孩子走路不小心,是孩子身體的某個部分出了問題,經常崴腳的其實不只是孩子,大人或者老年人也會有這種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 習慣性崴腳?沒那麼簡單,警惕韌帶損傷
    醫生檢查後說小李的踝關節韌帶損傷並未癒合,導致踝關節穩定性下降,容易出現反覆崴腳,需要手術治療。許多人認為崴腳只是小問題,為什麼會發展成需要手術治療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運動醫學科宋斌副教授表示,崴腳若處置處理不當,會發展為 " 習慣性崴腳 ",出現慢性踝關節不穩,這時就需要手術治療了。因此,崴腳可千萬不能輕視。
  • 習慣性崴腳?沒那麼簡單,警惕韌帶損傷!
    醫生檢查後說小李的踝關節韌帶損傷並未癒合,導致踝關節穩定性下降,容易出現反覆崴腳,需要手術治療。許多人認為崴腳只是小問題,為什麼會發展成需要手術治療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運動醫學科宋斌副教授表示,崴腳若處置處理不當,會發展為 " 習慣性崴腳 ",出現慢性踝關節不穩,這時就需要手術治療了。因此,崴腳可千萬不能輕視。
  • 經常崴腳的人,其實並不是「點背」,而是身體在向你發出健康信號
    很多人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走路的時候路很平卻崴了一下腳,下樓梯的時候崴了一下腳,站起來的時候崴了一下腳,崴腳簡直就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了。尤其是對於一些女士來說,崴腳更是普遍,因為很多女士工作要求要穿高跟鞋,一些女士日常生活中也愛穿高跟鞋,崴腳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哪天走路的時候一次沒崴反倒奇怪。人們總是習慣把崴腳成為是自己運氣不好,一崴腳就說自己「點背」。
  • 崴腳不治徹底會有後遺症
    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系主任、關節足踝創傷科主任王志堅提醒,崴腳如果處理不當,恢復不夠徹底,會導致踝關節的併發症,嚴重者甚至產生終身影響。習慣性崴腳有原因23歲的小張去年夏天跟朋友打羽毛球時腳崴了。當時沒在意,拿紅花油揉了揉,兩三天之後紅腫消退,不適感也消失了。不過,這之後小張經常崴腳,有時候是穿高跟鞋走太快,有時候是因為路不平,為此小張甩掉高跟鞋,改穿平底鞋和高幫鞋。即便這樣情況並沒有好轉,日前,小張下樓取快遞時又把腳給崴了,紅腫持續一周後小張來到市三院就診,經過醫生初步診斷,認定是習慣性崴腳。王志堅說,崴腳是個可大可小的問題。
  • 崴腳不是小傷,小心形成習慣性崴腳!
    這裡有專業的醫生為你講述健康知識、急救知識、以及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哦~在大多數人眼裡,崴腳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可以說,幾乎我們所有人都有過崴腳的經歷。所以,大部分人對於崴腳處理起來很簡單。只要自己感覺沒有傷到骨頭,在家休息幾天,養一養就可以走路了。但其實崴腳真的沒有那麼簡單,不注意的話,嚴重起來也是十分要命的。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的損傷中發病率是最高的。因為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在我們日常生活與體育鍛鍊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崴腳無小事,習慣性崴腳20多次後,關節廢了
    50多歲的高偉(化名)不小心一腳踩到坑裡,把腳崴了,當時沒當回事,從此之後,隔三差五,總是莫名其妙被崴腳。3年後,他已經無法正常行走。醫生診斷發現高先生的腳踝扭傷後沒有及時治療,導致反覆扭傷,出現了不可逆轉的嚴重損傷,只能手術治療,術後這隻腳也會跛。
  • 走路崴腳、踢球崴腳,為什麼我們的腳踝這麼容易受傷?
    崴腳,專業術語叫叫做"踝關節扭傷",一般症狀就是"腳脖子腫了"。在我們日常生活、運動,或者女孩子穿高跟鞋走路時都很有可能發生崴腳的情況。但是生活中有些人很容易就把腳崴了,有些人不管怎麼跑、跳,腳腕都好好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而且崴腳雖然是個小問題,對人的影響卻很大,不僅腳脖子會腫脹、疼痛,走路也不順當。
  • Will Smith夫婦承認「婚外情」:婚姻,原來沒那麼簡單
    最後她想通了,Will Smith 是她想要共度一生的對象,August 旋即與她斷了聯繫,而她理解對方的做法與想法。「我愛你,已經超越一切,可以一起克服所有事情。」面對妻子的誠實相告,Will Smith 原諒了她,「對我來說,這是幾年前的事了。」
  • 這3種原因是習慣性崴腳的罪魁禍首,醫生教你1個動作搞定
    來自網友疑問:來自網友疑問:我會經常崴腳,每次看到挺平坦的路,我走過去稍有不慎就會崴到腳。從第一次崴腳到現在已經有十次以上,每次都是毫無徵兆的突然崴到,所以我現在包裡常備膏藥和紅花油膏,這會不會成為習慣?醫生解答:你好,考慮習慣性崴腳的可能性較大。
  • 水中啪啪啪,真有想像中那麼爽嗎?
    本來,颯姐是打算閒下來跟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的,但是還沒開始探討,就已經有熱心的讀者主動投稿,為大家送來了不一樣的素材:這位勇敢的姐妹,可以說用生命體驗了一把「啪啪啪的時候不小心崴到腳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雖然颯姐我看完,覺得有點苦笑不得,但是為了姐妹的勇敢現身說法,這篇文章還是一定要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