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克上」的日本戰國伊始,史上第一位戰國大名的創業之路

2020-12-14 史詩集

日本戰國時代雖然造就了日本近百年的混亂,但戰火紛飛中時勢造英雄,各路豪傑依次登場。其中,到底是誰率先成為領軍人物,引領戰國時代的開啟?

幕府將軍

矛盾激化,戰國序幕,誰是第一代豪傑

日本戰國時代有一個違背義理的特徵,那就是「下克上」,按照常規邏輯,應該是上級統治下級。

而日本由於鎌倉幕府時期矛盾積重難返,統治階級與底層的矛盾達到白熱化,導致地方開展與統治者進行鬥爭,各種反抗顛覆了舊秩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百草皆枯,只要有火星就會成燎原之勢,整個日本社會的矛盾達到頂端,就差個第一變革者。

如中國的陳勝、吳廣起義,一旦揭竿而起,各地就會紛紛效仿,形成全面引爆的局面,而北條早雲就是戰國時代的先驅。

經「應仁之亂」後,日本就開啟了頻繁戰爭的「戰國時代」。北條早雲作為最早「下克上」的人,他也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戰國大名,也是第一代後北條氏當主。

作為劃時代的人物,他的行動讓全日本各地爭相效仿,徹底打開「日本戰國時代」的潘多拉魔盒。

北條早雲晚年

放棄公務員,在艱苦創業中初見成果

北條早雲的年輕時其實就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他早年是將軍足利義視的專用引見人,雖然位置特殊,但也只是個小公務員。

可是,「應仁之亂」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隨義視將軍避居伊勢國後,就辭職創業,與六名浪人組成「七武士」開始創業之路,意圖奪取天下,這是他野心的萌芽。

七武士:北條早雲、荒木兵庫、山中才四郎、多目權兵衛、荒川又次郎、大導寺太郎與在竹兵衛

他真正開始嶄露頭角,是通過他的妹妹——今川義忠的侍妾,在今川家繼承權的爭奪戰中積極參與。

結果當然是北條早雲站在他外甥龍王丸(今川氏親)的隊伍,誅殺龍王丸的競爭對手——小鹿範滿,並讓兩家落寞的公方正式承認龍王丸為今川家正統家督,這為北條早雲取得在今川家的政治資本。

這有點呂不韋看贏異人為「奇貨可居」的意思,不同的是,呂不韋壓對寶後獲得的利潤是秦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而北條早雲卻放棄好處,只是要了駿河國內最貧瘠的興國寺城與周邊的十二鄉為獎賞。

這操作真讓人看不透,可人家已經「知天命」了,怎麼會看不透,56歲的北條早雲正是看中興國城的地理位置,以作為爭霸關東的落腳點。

北條早雲

勤修內政,精煉軍隊,徵戰關東無敵手

修內政。天命之年坐上城主之位的北條早雲,依舊是精力充沛,因為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在興國城實施了「與民休息」的政策,通過開田地,修水利,強建築,改稅制等系列措施以及推行大四公六民制,不僅降低農民生活壓力,也為他贏得威信。

另外,在安撫佔領的地區上,北條早雲能夠施捨治療熱病藥物給患病的領民,運積糧給貧農。通過收民心,聚土豪,快速降伏反抗者,強硬平定頑固派,其兼具嚴酷與懷柔成功收服各地民心。

日本武士

強化軍隊。北條早雲收編浪人成軍,通過練兵,建立起精悍部隊,並聯繫風魔忍眾協助,大幅度強化情報收集能力。

戰關東。北條早雲的用兵水平出神入化,每戰必勝,每攻必克。他能夠了解自己的軍力不足,將奇襲戰法用得戰無不勝,僅以500士兵,就能夠徵伐堀越公方、平定伊豆、奪取小田原、奇襲岡崎、打敗三浦義同、佔領鎌倉。

早雲使人言藤賴曰:「吾獵韮山,其獸逃箱根,願公以箱根假我,我得縱獮取焉。」藤賴許之。早雲率兵百餘人,被獵衣裳,逾箱根。先縱牛數十頭,鼓螺隨之,凴髙馳下,直入城內。藤賴惶駭,不知所為,出奔三浦。早雲遂取小田原,遂取大場。

日本戰國戰場

這種用兵在整個日本戰國時代已是巔峰之列,而最為經典是自然是「火牛陣大破小田原」,能夠在夜間以500人的軍隊奇襲小田原。

北條早雲以千頭在牛角上綁火把、牛尾灑燃油的牛衝擊小田原城,輔助火箭陣,直接結果就是讓整個小田原城及其周邊為火焰地獄,成功奪下成為後北條家百年來引以為傲的小田原城。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有田單「火牛陣」破燕軍,日本戰國時代有北條早雲「火牛陣」破小田原,一個守城,一個攻城,饒有趣味。在關東的徵途中,北條早雲一步步成為日本戰國初期舉足輕重的大名,當之無愧「戰國大名」的先驅。

北條勢力地圖

總結

北條早雲作為日本戰國史第一位「戰國大名」,雖然是不斷地軍事擴張,但他對領地人民的生活、生產做出了巨大貢獻,更是一位明君。

而他在「知天命」的年齡,不斷開拓進取,統一相模、伊豆,更擁有小田原城,在關東地區確立了主導地位,以廣闊的領地、穩定的內政,強大的軍隊奠定了後北條氏的百年基業,為「魔王之子」北條氏綱、「相模雄獅」北條氏康留下雄厚遺產,確保後北條家稱霸關東。

而他「史上第一位戰國大名」的意義又影響了 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一個個戰國傳奇大名,讓整個日本戰國時代風起雲湧。

相關焦點

  • 下克上與大名混戰,小小的日本為何會出現戰國時代?
    「戰國」一詞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次第》第二十條中出現的「天下戰國之上,當然,這無疑是受了中國歷史上「戰國」一詞的影響。多年的混戰使得各地原有的守護大名有的被暴動擊潰,有的被守護代(守護的國內代理人,負責輔佐守護)所取代,這段時間,日本的封建集團內部下級代替上級、分家篡奪主家、家臣消滅家主、農民驅逐武士的局面「蔚然成風」,這就造就了一個日語歷史術語——「下克上」。
  • 「下克上」的大風口:日本戰國大名的主要來源都有哪些?
    在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自然是歷史舞臺的主角。而戰國大名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守護、守護代、國人、素浪人和外來戶。下面本鬼人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日本戰國大名的這些主要來源究竟是什麼。守護室町幕府在日本每個令制國設置了守護,負責裁判訴訟、領地分配、徵收稅賦、管理兵役等事務,是室町幕府權力最大的地方官職。應仁之亂後,有些守護將令制國據為己有,演變為戰國大名。比如甲斐守護武田氏、駿河守護今川氏等等。
  • 日本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大名?多少石領地才算大名?
    在這戰國時期,大名之間進行著戰爭,每一個大名都有自己的名號,具體有多少大名呢,其實在日本戰國時期之後的一個時期稱之為「德川幕府」時期,對大名的稱呼,必須是領地擁有10000石以上的武士階級。而「10000石以上為大名」的說法是後世德川幕府時代的法制,但是歷史上也把10000石以上為大名的說法用在了日本戰國史上。什麼是戰國大名?其實在日本戰國時代,要成為大名,那麼領地至少要在10萬石以上,所以說要想成為大名,也是很不容易的。
  • 「下克上」,日本戰國特殊的戰爭藝術之明智光秀
    下克上,在日本戰國時期,各大名的眼裡,非但沒有把它當作恥辱,反而把它當成一種生存的手段,頂禮膜拜。戰國時期各種勢力交錯生存,戰爭常年不予停歇。明智光秀,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個人。日本戰國時期大名攻城戰後來信長又許以其高位,諸如「織田家四大天王之首」「丹波國守護」「花實兼備智勇無雙之將領」「山陰方面軍團長」。
  • 「下克上」,日本戰國特殊的戰爭藝術之齋藤道三
    下克上,單單從它的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就是底層推翻上層的意思。但是在日本戰國時期,在各路大名的徵伐之中,下克上儼然已經成了一種普遍認知的戰爭藝術,日本戰國時期,經由下克上被推翻的大名數不勝數,經由下克上成為大名的也是數不勝數。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如何在7年內下克上成為諸侯?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如何在7年內下克上成為諸侯?織田信長,一位日本戰國時代只差一步就統一日本的諸侯,在他一生中遭遇各種背叛,終於在最後一次的背叛中丟掉了自己的性命。縱觀信長的一生,不斷發起各種挑戰,在磨難中前行,可謂是闖關達人。
  • 「下克上」,日本戰國特殊的戰爭藝術之松永久秀
    下克上者,其手段無不用之以極。在日本戰國時期,出現過許許多多以下克上的方式篡權的實際例子。之前我們講到過《「下克上」,日本戰國特殊的戰爭藝術之齋藤道三》,而目前,我們的主角則是「日本戰國時期三大下克上大名」之一的松永久秀。
  • 為了佔領政治高地,日本戰國大名巧借「姓氏」東風
    而在日本,姓氏也是有分三六九等的,簡單的姓氏,能夠體現出生以及在社會的地位,是超脫個人能力之外的重要評價標準。在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們都是沒有道義的擴張,純粹是為了稱霸天下的野心而發動戰爭,基本都是出師無名。但是,為了佔據政治高地,增加權威,以便於在各國中加強影響力,提高在領地的威望,強化統治力。
  • 北條早雲:第一位日本戰國大名的突襲擴張策略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日本戰國大名隊伍的形成1476年的應仁之亂過後,大半個日本都陷入了持久性的內部對抗。大批舊的世家大族被逐步淘汰出局,而新的有能力者層出不窮。北條早雲就是走在時代前列的勝者,以至於被後人稱為「第一位戰國式大名」。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為了保證能夠正常運轉需要大量的資金。比如,維持軍隊產生的軍費、國內公共建設費用、公務員薪資、還有其他經費等。即使在日本戰國時代,也是如此。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如何處理與親族的關係?大名:很難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如何處理與親族的關係?大名:很難日本戰國時代,君臣之間缺乏信用,哪怕是送出人質也無法保證忠誠。為了能夠獲得足以信賴的家臣,親族成為戰國大名的選擇。遠親雖然不如近親可靠,但至少比外人要可信得多。
  •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是如何僱傭家臣呢?你知道多少?
    戰國亂世,在日本史上也是有的。不過說到日本戰國時期,那簡直就是亂世之中的亂世,各種勢力交錯生存,錯綜複雜,軍閥割據,不論是上層公卿,還是下層的平民,可謂是民不聊生,戰門之處,往往是血流成河,不忍直視,而且日本戰國和中國古代戰國時的「秦國」一樣,幾乎都是採用軍功制。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日本戰國時代是日本史上空前流行茶會的時代。據說茶道成立在室町幕府後期,由村田珠光創始。在早期,只有享受風流的戰國大名喜歡開茶會,一直要到織田信長將茶會利用在政治上後,才真正開始大為流行。在信長政權之下,開茶會是需要批准的,所以,能獲準開茶會是非常榮譽的事情,被織田信長麾下認為是一種極高的賞賜。
  • 日本戰國時代,什麼是上洛?戰國大名為何期望上洛?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上洛有區分?目的不同上洛方式也不同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除了對內穩定局勢,排除異己分子,對外逐步擴張增加自家實力外,最讓這些大名魂牽夢繞的就是上洛。當時,有實力的大名都希望通過前往京都達到目的,這才有了影響日本局勢的上洛。那麼,什麼是上洛?戰國大名為何期望上洛呢?所謂的上洛,意指朝日本京都移動的行為。當時日本的首度是京都,日本人模仿中國,稱呼首度為「洛」,因為周朝以後的朝代經常定都洛陽,這極大影響了日本。因此朝京都移動的行為就被稱作「上洛」了。
  • 日本戰國初期,群雄割據的中部地區情況如何?有武田氏足以
    摘要:日本戰國初期,群雄割據的中部地區情況如何?有武田氏足以日本戰國初期,各個地方都陷於群雄割據的局面中,但能夠從中脫穎而出的勢力,絕對能在戰國史佔據一席之地。而在當時,日本中部地區是否有戰國大名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一時的佼佼者呢?
  • 盤點那些有稱號的日本戰國大名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對應到中國的明朝時期。織田信長,稱號「第六天魔王」,織田家家主,是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戰國三傑之一。
  • 鐵炮作為日本戰國新型武器,各戰國大名是如何運用的
    善於模仿的日本人通過模仿其構造製作出第一把日本制火繩槍,就地命名為種子島銃,這種新型武器產生於日本後,正好碰上戰亂時期,就很快傳遍日本,作為重要武器開始運用於戰場。那麼,戰國大名們是如何發揮鐵炮作用的?
  • 日本戰國武將家紋之謎
    たとえば、田畑に生えるカタバミやオモダカ、別名「貧乏草」のナズナ、可憐なナデシコなどなど。徳川家でさえ、地味で目立たないフタバアオイを家紋のモチーフにしている。但是,日本戰國武將的家紋,多使用路邊的小草。比如在田埂上生長的酢漿草和野慈姑,別名「貧乏草」的薺菜,嬌弱的瞿麥之類。德川家更是使用土氣不起眼的雙葉葵作為家紋。
  • 日本戰國時期,百萬石以上的大名有哪些?
    日本戰國時期,大規模「檢地」是不存在的。所以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是不存在百萬石級別的大名的。但是在戰國亂世,土地兼併極其的快速和嚴重,每一天都有戰爭,每一個大名都有輝煌與落魄。一、九州大名—島津家島津家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的家族了,在日本戰國時期,島津家還未與豐臣家進行戰爭。巔峰時刻,島津家在「島津四兄弟」的戰門之下。曾領有九州地區最高10國的領地,而這十國領地哪怕經過輕易地計算也能隨隨便便超過一百萬石。所以戰國時期,島津家大名也曾做過百萬石級別大名。
  • 日本戰國時代:「上杉家」的亂世爭霸之路
    戰國名門上杉氏,出自「藤原氏」,本為生活在越後地區的名門大族。戰國亂世,上杉家自然不可避免捲入關東戰事之中,置身於權力的漩渦之中,先後與四面八方的對手對戰,並一直保留家門至戰國末世,在各種大河劇中我們都能看到上杉家的代表人物,有著「軍神」之稱的謙信公以及其後人的形象,上杉家的爭霸之路,就從這裡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