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曾是新中國第一座甲級體育場,
這裡,曾創造了新中國第一個百米世界紀錄,
這裡,曾見證了重慶足球奪得的第一個冠軍,
這裡,是幾代重慶人的青春記憶,
這裡的每一個坐椅,都見證了許多重慶人的笑與淚,悲與喜,
那條跑道,那個草坪,鐫刻了足跡,留下了故事,
這就是重慶大田灣體育場。
如今,這個已快70歲的歲月老人,即將煥發青春。
大田灣體育場,全面修繕啟動了!
1
前兩天,重慶市政府網站發文,重慶大田灣體育場保護與利用工程非文物工程開始動工,加上之前動工的文物保護修繕工程,大田灣體育場已經進入全面修繕環節,工程實現整體開工建設。
作為重慶人,大田灣體育場可是一代人的記憶,這裡承辦過很多專業球賽,走出過重慶足球首個全國冠軍,很多熱愛運動的人都在這裡揮灑過汗水。
就好比解放碑對於重慶而言是一個特別的存在,說到和重慶體育有關的記憶,大田灣體育場總是會出現在老重慶人的記憶裡,它是一代重慶人承載青春的地方。
不過,時過境遷。從2005年起,大田灣體育場作為一個區域性的群眾運動場,不再承擔主要比賽。其功能由重慶洋河體育場、重慶奧體中心代替,曾經輝煌一時的體育場就這樣空閒了下來。
重慶第一座體育場——大田灣體育場逐漸荒廢,一些居民在場地內開闢出了菜地。而大田灣體育場殘破不堪的看臺,也到處長滿了雜草。
大田灣,新生之門的開啟,成為了許許多多人的期待。
2
事實上,從大田灣體育場於2019年10月28日正式封閉後,將以怎樣的面貌重現於世?什麼時候開始動工,什麼時候能開放?這些問題都牽動著許許多多重慶人的心。
大田灣體育場佔地面積40680.1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20329平方米,建築修繕面積8059.03平方米,根據招標公告顯示,將在2022年8月30日完成竣工驗收。
未來的大田灣體育場外廣場將打造體育生態公園,突出體育等生態文化建設,為周邊群眾創建更加舒適的健身休閒環境,實現體育與環境的完美結合。
而修繕後的大田灣體育場健身項目多樣,運動環境改善,健身服務優質,能更好地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滿足群眾多層次的健身需求。
不僅如此,根據招標公告中的資料顯示,工程總投資估算約6億元,除保護修繕屬於市級文物部分,還將新建約70000平方米的生態體育文化公園以及約41000平方米建築。
新建建築中包含了體育場內新建地下車庫約35000平方米和體育場地上配套用房約6000平方米。
此次改造將新建35000平的地下車庫,有望增加上千個停車位,將大大緩解停車難的問題。 此外,這裡還將建7萬平方米的生態體育文化公園,對於重慶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3
其實,大田灣體育場的改造利用只是渝中母城蛻變的一個縮影。
作為重慶「母城」渝中區的「提檔升級」和「騰籠換鳥」,一直備受矚目。
自從5月份時兩江四岸核心區概念推出之後,似乎表面一片平靜沒什麼太大的動靜,沒有看到什麼實質性的動作,也沒有其他比較重磅的關於兩江四岸的利好出現。
但是從細節處觀察,完全可以看到近幾年核心區的規劃狀況。
穿過大坪-菜園路-黃沙溪的18號線渝中延伸段,彌補了渝中下半城缺乏軌道站點的弱項;
10號線穿過江北進入曾家巖連通七星崗,同樣加強了渝中半島縱向的軌道交通網絡;
屆時,整個渝中區將形成密密麻麻的軌道網絡,輻射重慶主城各區,使得渝中半島成為交通核心。
同時,目前渝中區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改造中,規劃實施解放碑—朝天門步行大道品質提升工程,打造解放碑—朝天門文商旅通廊,使其成為城市級人文旅遊觀光目的地、世界級步行大道、全域夜間消費長廊。
而與大田灣體育場相鄰的鵝嶺—李子壩一帶的改變、十八梯、白象街景區的打造等等,能看出母城渝中已經在舊城改造和旅遊升級的路上一直穩步前行。
除此之外,渝中從外圍開始拆遷或者舊改,改造進程一步步進入半島核心位置。未來更多房屋改造或新樓盤、新商業崛起,相信今年之內,渝中的蛻變還將迎來更多的利好消息。
相信隨著渝中舊城改造的完成,未來的渝中將不僅是重慶的城市核心,還將承擔起旅遊觀光核心等更多的功能,渝中的核心區域價值也將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