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回交可獲得理想性狀,動物回交會有什麼後果?

2020-12-22 三體使者

在中學的生物課本中我們學習了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從而對生物遺傳定律有了入門級的了解。在孟德爾那個年代,由於科技水平有限,他們絕對無法像現代人這樣通過先進技術來改變生物的性轉,但孟德爾發現有一種方法可以通過不斷實驗來獲得符合要求的品種,那就是回交。孟德爾是以豌豆作為實驗對象,因為這種植物具有形狀容易辨認、繁殖時間短的特點。後來孟德爾通過多次回交發現可以把子代和親本的優良性狀都集於一體,於是這種方法逐漸被應用到培育優良品種上。

什麼是回交呢?回交指的是讓子代和親本進行交配,多次重複這個過程,直到產出符合要求的品種。比如有一種產量較高且抗病能力強的小麥,但由於它的植株普遍比較高,因此大風吹過容易倒下。這時候就能夠通過回交的方法來達到這一目的,先讓親本交配產出子代,然後讓子代和矮株的小麥雜交。但由於植株高是顯性性狀,因此需要讓雜交子代和親本進行多次交配,從而得到存隱性的矮植株性狀。

當然回交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點,如果一種性狀由多種基因共同控制的話,那麼用回交的方式來獲取擁有理想性狀後代就十分麻煩了,這時候基因編輯技術則要更加方便一些。那麼問題來了,除了植物之外,動物能夠進行回交嗎?很多人會認為在動物身上運用回交技術會導致倫理問題,這是人類所不能容忍的。事實上,最早的回交育種還是在動物身上實現的。但回交對於動物來說,可能會存在更多遺傳問題。

如果一個人喜歡博美犬可愛的外表,同時喜歡折耳貓的耳朵,理論上確實可以通過雜交和回交來獲得一隻符合人類需求的寵物,但這麼做會讓寵物出現基因缺陷的問題,從而導致先天性疾病的產生。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動物身上出現的遺傳病普遍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當動物體內湊成一對隱性純合子後,遺傳病就產生了。就算親本交配得到的子代中不含遺傳病的隱性純合子,親本也有可能把致病的隱性基因遺傳給後代,因此近親結婚生育產出有先天性遺傳病孩子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翻閱歷史我們會發現,人類其實很早就發現近親結婚會對後代不利,因為近親交配繁殖出來的後代往往伴隨著遺傳病的出現。人們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開始避免近親通婚的做法。至於回交,在絕大多數人身上是行不通的,因為人類有別於自然界的動物,倫理道德使我們在做很多事時都有道德底線。但對於人類來說,動物並不存在倫理道德的問題,因此回交的方法應用在它們身上並沒有問題。而且現實中也有成功的案例,例如中國的山丹馬通過回交後能夠產下更具耐力的後代。

相關焦點

  • 動物回交會有什麼後果?
    在1922年,為了改良植物的特性,生物學家提出了回交育種法。此後,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那麼,回交是怎麼回事呢?簡單來說,回交就是讓親本與其子代不斷進行交配。通過把輪迴親本進行多次回交,可以獲得理想的結果。
  • 動物回交會有倫理問題嗎?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
    在1922年,為了改良植物的特性,生物學家提出了回交育種法。此後,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那麼,回交是怎麼回事呢? 簡單來說,回交就是讓親本與其子代不斷進行交配。通過把輪迴親本進行多次回交,可以獲得理想的結果。 舉個例子,有一種小麥的產量較高,抗病能力較強,但這種小麥是高稈小麥,抗倒伏能力較差。為了保留這種小麥所具有的優良性狀,並且改進其高稈缺陷,就需要使其與矮稈小麥進行雜交。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為了得到較為穩定的性狀,育種師們通常會將F1與輪迴親本B進行回交,鞏固它的性狀。一般來說,輪迴回交次數越多,基因就會越接近輪迴親本。 於是,她從自家小貓中挑選了一隻毛髮最為稀疏的小貓,同母貓進行回交,最終得到了無毛貓。 無毛貓雖然很受市場歡迎,但很快回交繁殖的後果就暴露了出來。 由於回交也是近親繁殖的一種,所以回交時不僅會導致生物有利性狀被提純,一些隱性致病基因也會被提純。
  • 動物和植物的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進行回交?
    學過生物的人都知道近親繁殖的危害,古時候人們不知道近親繁殖有什麼危害,後代就有了一些遺傳病。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發現了自由組合定律和分離定律,知道了遺傳定律,我們就可以人工幹預植物,改良品種。常見的育種手段有雜交育種和分子育種,除此之外還有回交,起初人們讓植物進行回交,為的是突顯後代的某種顯性基因。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沒有倫理問題嗎?
    還有生物的性狀是由兩個基因共同作用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例如:AA、aa、Aa,如果以上生物個體的良好性狀抗倒伏是由Aa控制的,那麼在它們的後代中就會就會有一些作物具有抗倒伏和不抗倒伏的特徵,那麼這種作物就不利於農業生產。如果它們不抗蟲害的特性是由aa控制的,那麼在它們的後代中將有很大的可能不會獲得抗蟲害的特性。
  • 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近親」不會產生倫理問題嗎?
    在1922年,生物學家為了改良植物的特性提出了一種育種方法——回交育種法,這種育種方法廣泛應用於培養優良品種。什麼是回交育種?回交指的就是兩個品種通過雜交之後,產生的子一代與其任意兩個親本中的一個再次進行雜交的一種育種方式。通俗來說,回交其實是近親繁殖,讓親本與子代不斷進行交配,通過輪迴親本來多次回交,從而獲得理想的後代的育種方法。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植物回交呢?
    為了讓動植物能夠更好地服務人類,科學家們使用了各種育種手段改良動植物的基因,其中就包括回交。生物的回交行為回交是近親繁殖的一種,回交是親代和子代的繁殖,但是在《紅樓夢》中描寫的秦可卿和公公賈珍偷情,並不是回交,因為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真正的回交是有血緣關係的。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到底有沒有倫理問題,看完就知道了!
    可能大家也注意到過相關的字眼,那就是——回交,這就是一種生物原理。回交是指兩個品種通過交配之後,所產生的下子一代與它的兩個親本中的任意一個再進行雜交的方式,生物科學裡面,將這種方式叫做回交,用回交繁育的後代則稱為回交雜種。這就是在育種工作中,科研人員經常用的方法,他們利用回交的方法來加強某一親本的性狀表現,是用來進行檢驗子一代的基因型的重要方法。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回交有什麼好處嗎?
    生存和繁衍是動物的本能,但是很多動物在繁衍時,會本能地避免近親繁殖以及回交繁殖。以遠古時期的人類為例,早在母系社會時,人類就已經開始群居生活,甚至還組成了不同的部落。 但是部落內幾乎不通婚,當部落裡的小孩子成年之後,女性會留在部落之中,而男性會離開自己的部落,加入另一個部落。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呢,這難倒就沒有違背倫理道德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指的是兩個品種通過雜交以後,所產生的子一代與它的任意兩個親本中的一個再次進行雜交的育種方式,以此來加強後代某一特定的基因。很顯然,乍一看「回交」這個詞,想必對於很多不知道實際情況的人來說指不定會浮想聯翩,覺得這是一種有悖倫理綱常的事,但實際上這種育種方式不僅不存在這一方面的問題,相反還能較大程度上改變某一物種的特定性狀,以此來造福人類。
  • 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何為回交,為何回交但凡對生物知識有一定了解的,必然會知道生物雜交育種,即兩種不同的生物結合誕生「子嗣」。回交恰恰就是「子株」與「母株」中任意一方再次結合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在兩者均具有繁殖能力的情況下,為何還要讓兩者雜交,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 動物回交不是單純的「近親結婚」,擔心倫理道德問題,純屬想太多
    獅虎獸也用過回交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育後代是人這輩子的頭等大事。自詡萬物之靈的人類都這樣,那放在別的動物身上也一樣。生物界存在兩種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前者以動物為主,後者動植物都有。今天閒雲要說的,就是一種特殊的生殖育種方式:回交。
  • 人類為何不能近親通婚,動植物卻可以回交?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然而植物與動物界中卻可以存在這樣的方式。或許在它們看來都已經習以為常。比如說在培育種子時,育種工程師們通常會使用回交的方式來獲取自己想要的種子種類,而且除了轉基因的技術之外,雜交育種是這個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種育種方式,根據孟德爾的性狀分離的原理,育種公司工程師們可以通過1號與2號雜交,或許同時具有1號和2號優良形狀的下一代品種形態。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一聽父母與後代繁衍後代,我們腦子中第一反應就是不道德,而且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還是近親繁殖,難道不會有風險嗎?其實不然,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是回交,由於動物與人類文明社會有著十分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一聽到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會有點奇怪的聯想。但事實上,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
  • 狗狗會近親繁殖,甚至回交!它們認不出母親,兄弟姐妹?
    然而人類為了獲得某個特徵的品種寵物,會讓它們進行回交。難道動物之間認不出自己的親緣關係嗎?動物的繁殖事實上,在野外環境下,如果是群居生物,在該生物長大到一定年紀時,必須要離開家生活,然而有些生物是雄性離開家,比如:獅子;有些生物是雌性離開家,比如:古猿。
  • 為了利益,人類讓貓媽媽和小貓回交,寵物育種到底有多罪惡?
    1966年,加拿大多倫多市的一位貓咪愛好者家中繁殖了一窩小貓,其中就有一隻毛色稀疏的小貓。貓主人立即意識到這隻貓的可以作為一個新品種,為了獲得更穩定的性狀,貓咪的主人讓這隻貓和貓媽媽進行回交,培育出了一種沒有毛的貓,也叫作加拿大無毛貓。
  • 寵物沒有倫理道德嗎,而且近親繁殖疾病更多,為什麼還選擇回交?
    理論上來看純種犬或者純種貓的遺傳病的概率和其他動物的概率是一致的,但往往在純種貓或者狗繁殖時,基因突然變異出現了某種令公眾喜歡或者驚訝的特徵時,主導者就會實施一系列違反倫理的操作,最終獲得了某個特殊品種的寵物,當然導致的結果就是患遺傳病的概率劇增。
  • 連古人都不懂近親繁殖的危害,那動物又是如何懂得並規避近交的?
    如果說DNA是一本說明書,那麼基因就是書中的精華片段,基因可以決定一個生命體長什麼,不長什麼,按生物書中描述: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例如:孩子像爸媽就是因為孩子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因此表達出了與父母相似的性狀。那么爸爸雙眼皮,媽媽也雙眼皮,結果孩子卻是單眼皮,那孩子一定是隔壁老李的嗎?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