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次又火了!國際空間站建設已敲定,美國:能帶我一起嗎?

2021-01-10 明觀環宇

如果說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航天技術發展最迅速的國家,那就必然有中國、印度以及美國這多個國家,就中國而言,航天技術不斷的進行突破,各系列的長徵火箭針對各種情況,不斷的發射衛星對全球進行布局,形成天地一體化的通信網等等。

中國在去年一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很多令人震撼的航天大項目,首先肯定就是我們的嫦娥五號回歸地球,順利採樣成功,第二個大項目就是天問一號此事正在前往火星的路上,第三個自然就是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全面布局。

中國這次又火了!國際空間站建設已敲定,美國:能帶我一起嗎?在新的2021年,中國的航天事業又開始了新計劃,此次的規劃項目工程可以是目前中國航天最大的,正是準備建設屬於中國自己的「國際空間站」!並且敲定在今年春季的時候發射首個核心艙。

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表示,中國已經具備成熟建設國際空間站的實力了,預計未來時間裡通過11次發射任務完成中國國際空間站的搭建,此時最想要加入一起建設的莫過於美國了,美國在多年前的時候就已經與多個國家一起建設國際空間站。

不過當時中國沒有參與,如今中國的國際空間站更新更全面,未來服役在太空的主力,美國在這幾年對於航天科研的投入變少了,沒有大資金去投入建設國際空間站,因此如果能夠與中國取得合作,那麼將會是最好的結果。

但是目前而言中國應該不會答應美國航天局,畢竟很早之前就已經兩國航天局的互相分享了,目前中國公示的空間站合作國中並沒有美國的名字,至於在未來有沒有就不得而知了,對此各位讀者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空間站發射時間敲定,中國航天:史無前例的載人航天量
    當然不僅僅是這一些,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在不斷持續努力著,在嫦娥5號探月結束之後,於新的一年中國的航天事業又有了新的計劃,那就是全面建成屬於中國的國際空間站,啟程!中國空間站發射時間敲定,中國航天:史無前例的載人航天量。
  • 在國際空間站發射13年後,中國也開始了空間站的第一步,在首個空間...
    網易新聞:中國現在長二F火箭的推力只有9噸,大推力火箭可能也是影響中國空間站建設的瓶頸技術,以後建設空間站,中國有沒有進行大推力火箭的研發?影 響空間站規模的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起來,還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性價比」,假如這個空間站建得比較大,艙比較多,一次耗費的資金就會更多、建設周期也會更長,我覺得國際空間站給我們提供了經驗教訓,貪大求全、過於依賴太空梭,哥倫比亞太空梭失事以後,國際空間站原計劃
  •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空間站的作用對人類在太空中的科研工作擁有很大的幫助,當蘇聯自主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之後,美國立馬眼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又如何,如果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空間站稱霸太空才會更進一步。在1980年美國將建立空間站計劃在戰略防禦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到1994年開始建造「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階段。
  • 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龍飛船已將兩位美國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
    的龍飛船(Crew Dragon)的兩名美國太空人鮑勃·貝恩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利(Doug Hurley),於當地時間周日到達國際空間站。這標誌著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利用自己的宇宙飛船將太空人送入太空。龍飛船按計劃於美國東部時間周日下午1:25於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空間站機組人員有擁抱和握手對他們到達表示歡迎。他們可能將停留在空間站數月從事空間站在軌實驗。今年49歲的貝恩肯和53歲的赫利,成為近十年來第一個從美國本土發射升空到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太空人。
  • 拒美國項目加入 中國空間站最新消息曝光
    中美角力下,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同時,中國空間站建設進展披露。綜合10月27日消息,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中國官方媒體央視新聞10月初報導稱,為在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未來兩年內,中國將進行11次航天發射活動。據介紹,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建設完成。最新消息指,目前中國已經收到了27個國家的申請,中方在評核後,已批准了18個國家進駐中國空間站的資格,而美國申請遭拒。
  • 美國政府停擺會影響國際空間站或其他任務嗎?
    國際空間站(ISS)是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國家資產,它被人類「佔領」。這意味著運營國際空間站確實涉及到人類生命安全,也確實涉及到財產保護。對於每一艘到達國際空間站的貨物和人員交換飛船,人們都要提前幾個月為即將進行的任務做準備。幾乎所有人都將被視為「不例外」,並被法律禁止從事他們的工作。
  • 俄美合建的國際空間站為什麼不帶中國玩?
    我們將回顧這段難以置信的太空合作史,我們還了解為何美國會不信任中國的太空計劃,以及中國未來的空間站建設規劃。 冷戰時期的中葉,太空是美蘇爭霸的最前線。緊張的政治局勢加速了火箭技術的發展,而當阿波羅11號成功著陸月球時,這場太空競賽也最終落下帷幕。
  • 中國空間站與當年將中國拒之門外的國際空間站有何不同
    國際空間站由美國、俄羅斯、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個國家聯合建造,現在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
  • 美國後院著火,該國和中國合作天宮空間站
    就有這樣一個問題,擺在你面前的時候,我想你的回答肯定是否。你願意和不講誠信的人做朋友嗎?對於人是這樣子的,那麼國家和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也是這樣子的。就在最近這些日子裡面,中國在航天領域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傳出了讓人歡呼雀躍的消息。因為誰也沒有想到,我們用來做實驗的天空會在一瞬間成為國際化的空間站。
  • 中國航天史上的豐碑!「天宮號」空間站到底多強?美國已高攀不起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聊一聊我國的另一款國之重器---中國空間站。說起我們國家空間站研發之路啊,可謂一波三折,好在我們的空間站即將橫空出世!因為根據計劃,我國空間站將從2020年也就是今年正式開始發射建設工作,預計2022年前後建成投用。在歡呼雀躍的同時,我們依然不能忘記曾經遭受的各種阻撓各種欺凌。
  • 中國空間站對美國說不!我國設計師正面回應:美技術未達標
    如今,隨著我國實力的提升,我們在航空領域發展也變得非常迅速,除了北鬥導航之外,我國的空間站也頻繁傳出喜訊,而在這次我國空間站的名額對美國說了不,而真實的原因我國設計師也正面回應道:並非報復,而是美技術不達標。
  • 中國空間站同意16國申請後,美國卻被拒絕了,俄媒:原因太現實
    大家對於空間站,或許沒有什麼太大的了解,那麼我在這裡給大家簡單的述說一下吧!空間站的作用,我們接觸的最多的就是以前在新聞裡看到的各種超級大水果,太空蔬菜等方面的用途。
  • 「後國際空間站」時代怎麼辦
    伴隨著故障不斷的國際空間站接近服役末期,各國都開始考慮「後國際空間站」時代怎麼辦。俄羅斯近日提出建造新的國家軌道站計劃。根據構想,俄羅斯新一代空間站的內部空間將比「和平」號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都要大。俄新社7日稱,根據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公司提供的建造新軌道空間站構想文件,建設計劃將分為兩個階段。
  • 又漏氣了,國際空間站該退役了?--上觀
    對於國際空間站漏氣一事,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該公司必要時將在明年2月向國際空間站運送更多的氧氣,且空間站某些設施陳舊或該退役。羅戈津19日說:「首先,國際空間站本身就有氧氣儲備。如果有必要在空間站內部氣壓下降的情況下補充氧氣和氮氣,我們有相應儲備。
  • 美國下周發射巨龍號載人宇宙飛船,搭載兩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據報導,美國航天局NASA的管理人員當地時間周五已結束了為期兩天的飛行準備審查,做好了在當地時間周三發射巨龍號載人宇宙飛船的準備,該飛船將搭載兩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美國航天局副局長,戰備裝備評估主席史蒂夫·尤爾奇克說:「我們已經對所有系統和所有風險進行了徹底的評估,董事會一直認為我們可以進行發射。這是九年來第一次從美國本土用美國火箭發射美國太空人,這真是讓人興奮,我知道這是一條漫長而富有挑戰性的道路。我對美國航天局的SpaceX團隊的自豪無法用語言描述。」
  • 俄放狠話要撤出國際空間站單幹?最後可能還得合作,不過是和中國
    例如在2014年5月16日,俄羅斯就威脅要在2020年撤出國際空間站,並且向美國禁運火箭發動機;2015年3月1日,俄羅斯威脅要在2024年之後撤出國際空間站……2020年3月,俄羅斯再次提出,2024年之後要離開國際空間站合作機制,自己單幹。索洛夫耶夫最新一次的表態,理由是國際空間站的艙段和零部件已經開始老化,到2025年就要進入故障頻發的階段,不搞新站已經不行了。
  • 國際空間站響起警報,氨氣洩漏危機四伏,網友:中國才是未來的希望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國際空間站再次響起警報聲,美國艙時隔3年再次出現氨氣洩漏事故,幸運的是這次氣體洩漏的規模不大,所以並沒有影響到空間站中的航天員。早在2017年美國國際空間站就曾發生過類似事故,僅僅過了3年時間就再次重演,未來若是再次上演,很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專家預測,這次美國沒有幾百億是搞不定的。
  • 國際空間站老化嚴重,俄羅斯有意自己單幹,與中國合作或是良策
    另一方面,國際空間站的持續穩定運營,為人類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資料和參數,為未來人類大規模星際移民奠定了堅實基礎。當然,耗資巨大的國際空間站之所以能夠運營到今天,主要就是來自於國際化合作。特別是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NASA的空間站計劃因為受到預算削減的影響而處處受制。
  • 義大利加入天宮二號空間站項目,建立中意太空艙,美國「啞了」
    由於起步較慢,我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就要比美國等航天大國,要差上一點。而為了彌補這之間的差距,我國便努力學習和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與其他的航天大國進行合作。據義大利媒體4月7日報導,就在義大利和中國聯合抗擊病毒的時候,兩國又在航天領域展開了合作,準備共同建立一個中意太空艙,使其與中國的天宮二號空間站融合。大家都知道,天宮二號空間站是太空中唯二的空間站,而現在國際空間站離退役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一旦國際空間站退役,那麼天宮二號空間站,就是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了。
  • 美國開始急了,中國空間站進入倒計時,俄羅斯也宣布一項新計劃
    在航天事業的發展中,中國和美國近些年來已經把別的國家甩得很遠了,就算是同為大國的俄羅斯,在該領域也落後於中美兩國,前段時間中國的嫦娥五號登月採樣,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最新的航空實力,在快速前行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基礎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