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為什麼沒成佛?只因他有個做法突破了如來底線!

2021-01-08 蝸牛看西遊

(蝸牛看西遊第504期)

文/牽著蝸牛散步

取經成功之後,如來按功行賞——

唐僧加升大職正果,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加升大職正果,封為鬥戰勝佛;沙僧加升大職正果,封為金身羅漢。

唯有豬八戒和白龍馬加升汝職正果!小白龍封的是八部天龍馬,豬八戒封的是淨壇使者。

開始蝸牛還以為看錯了,或者書上少印了一個字,但對比了多個版本,才發現如來的封賞不僅有成佛與未成佛之分,還有大職正果與汝職正果之分(相當於正職和副職)。

豬八戒不僅沒成佛,甚至連大職正果也沒撈到一個,好不容易封了個淨壇使者,享受的還是副職待遇!

我們來看看,淨壇使者是個什麼官。

淨,乾淨。壇,祭壇。淨壇,就是把祭壇打掃乾淨。

使者,類似侍者,就是辦事人員。

通俗說,淨壇使者就是信徒在拜祭如來等佛時,送上很多供品,但如來等佛吃不完,時間長了又要過保質期,再吃可能就要拉肚子,怎麼辦?那就讓豬八戒去吃乾淨,這就叫淨壇。

在佛教眾多官職中,根本沒有淨壇使者這一職位。也就是說,這官完全有可能是如來臨時給豬八戒封的。比如現在的拆遷辦主任,拆遷完了,自己的官也就該拆了。

不像唐僧和孫悟空的佛,還有沙僧的羅漢,都是有編制的,豬八戒這官,就是個臨時工。

想當初,豬八戒可是天上威風凜凜的天篷元帥,掌管八萬水兵,而現在淪落到西天的臨時工,心中如何能服氣?

所以,他當場就嚷開了:「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如來告訴他——

「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最後一句「如何不好」,再加一個感嘆號,把如來極不耐煩的神色淋漓極致地表現了出來!

如來真的是照顧八戒能吃,才給了他一個「吃貨」的官?

當然不是!

要知道,豬八戒豐乳肥臀大肚皮可不是天生的。想當初,他當天篷元帥的時候,可是一個帥小夥。如來剿滅完妖猴準備走,八戒攔住他去路:「我老大玉帝說,你不要走,他馬上趕過來。」如來就不敢動。

如果八戒長得醜的話,玉帝不可能經常把他帶在身邊,更不可能讓他當傳令官——天庭可不是動物園。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紅頭文件通報是調戲婦女罪),豬剛鬣才變成了豬悟能,帥小夥才變成了豬頭人身大肚皮。

唐僧到了西天,就自動丟掉「臭皮囊」脫胎換骨了。豬八戒到了靈山,豬身也進化了。隨便變個小鮮肉,一點沒問題。怎麼說他肚子大,就該幹這事呢?

在原著第九十九回,取經團隊取完經踏上歸程,卻被觀音整落通天河。重回陳家莊,豬八戒只吃了一點東西,就再也吃不下去了。孫悟空問他:「呆子也不吃了?」八戒道:「不知怎麼,脾胃一時就弱了。」

這說明,到了西天后,取經團隊人人都丟掉了「臭皮囊」,連八戒的寬大食腸也自動改造,成了仙家肚皮。

所以,如來不給八戒封佛,把原因歸結於他太能吃,明顯是個藉口。

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來看如來對八戒的評語——

「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如來這個點評,給年終歲尾許多領導點評部下一樣一樣的,先是表揚全年除了遲到都準時了,除了沒來都上班了。正當部下心中一喜,以為有好事光臨時,一句「但是」,然後便歷數今年的問題。到了最後,領導的聲音越來越高,部下的頭越來越低。

如來表揚完八戒「喜歸大教」「保聖僧在路」,語氣一轉,立即嚴肅指出,「有頑心」「色情未泯」,不過,「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意思是,如果不是豬八戒挑了擔,連淨壇使者都撈不著。

豬八戒在取經路上只幹了挑擔一件事?當然不是!他打死的妖怪比孫悟空打的還多(不信大家可以翻原著數一數),幹的髒活累活比沙僧多幾倍!

多的不說,只舉兩例——

唐僧師徒來到荊棘嶺,被千裡野刺亂枝擋住去路,即便是孫悟空,也沒辦法在地上穿行。師徒幾人的僧衣很快被荊棘抓破了,再走下去就是裸奔了。

豬八戒主動請纓,捻個訣,念個咒語,把腰躬一躬,叫:「長!」就長了有二十丈高下的身軀,把釘鈀幌一幌,教「變!」就變了有三十丈長短的鈀柄,拽開步,雙手使鈀,將荊棘左右摟開:「請師父跟我來也!」

這一幹,就是兩天一夜,中途,唐僧提議休息,豬八戒也不肯:「師父莫住,趁此天色晴明,我等有興,連夜摟開路走他娘!」這哪是懶漢作風?簡直就是鐵人豬進喜啊!

原著第六十七回,唐僧師徒來到七絕山,這裡只有一條稀柿同可通行,但路上全被爛柿子填滿,只要一刮西風,就有一股淘廁所的味道,路人無不嘔吐。(當然,對吸慣了霧霾的國人來說,可以用一句吐吐更健康來安慰自己。)

要順利通過這條三十多裡的路,只有把爛柿子清理乾淨,不然人就會像在糞池裡走路一樣,不被淹死,也會被燻死!

這等髒活,大英雄孫悟空是不屑幹的,沙僧奸滑,更不可能幹。最終,只能落在豬八戒頭上。

最開始,豬八戒同志也有意見:「哥哥,你們都要圖個乾淨,怎麼獨教老豬出臭?」

唐僧就對他說:「悟能,你果有本事拱開胡同,領我過山,注你這場頭功。」八戒這才答應。

我們看豬八戒是怎麼幹的——

好呆子,捻著訣,搖身一變,果然變做一個大豬。孫行者見八戒變得如此,即命那些相送人等,快將乾糧等物推攢一處,叫八戒受用。那呆子不分生熟,一澇食之,卻上前拱路。

這樣一拱就是兩日,(拱豬是不是這樣來的?)最後,「千年稀柿今朝淨,七絕胡同此日開」。豬八戒同志用他吃飯的嘴,硬是給大家開出了一條屎路。

取經路上,我們常常以為打妖最辛苦,其實,很多妖怪是天庭、西天派下來的群眾演員,打妖過程往往有驚無險。而這些髒活累活,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最後全是八戒幹了。

而沙僧呢,全程只打死了一名妖怪,還是假冒他的那名小猴,擔子也只在豬八戒去打妖怪的空隙才偶爾挑下。

沙僧最後也沒達到他的意圖,觀音連給他的「官復原職」承諾也沒實現。而豬八戒呢?幹了這麼多苦活累活,為何依然被如來、觀音選擇性地遺忘了?唐僧答應幫他請功,為何也緊閉著嘴不張口?

其實,最主要原因,還是壞在八戒這張嘴上。

什麼「頑性太大」,該他幹的活,他也沒少幹。什麼「色心未泯」,唐僧也有色心,但人家就不說出來。

豬八戒本質並不壞,只是幹得多,牢騷也多。很多時候,成績就被牢騷給衝淡了。

在比丘國的時候,唐僧聞知國王要吃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頓時悲痛得大哭,八戒偏多嘴——

「師父,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材抬在自家家裡哭!不要煩惱!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幹!且來寬衣服睡覺,莫替古人耽憂。」

很多人認為,這是他沒有同情心,也是他沒有成佛的關鍵。但是,孫悟空答應想辦法救小兒時,他立即與唐僧沙僧一起念:「南無救生藥師佛!南無救生藥師佛!」(他們為什麼不念如來名號,而念這名菩薩的名字?改天蝸牛將解讀。)甚至在孫悟空辦完事回來後,他還在念。

豬八戒還有一個習慣,動不動就提分行李散夥回高老莊。蝸牛在往期文章中也分析過,即使散了夥,八戒也不可能回高老莊。說散夥,只不過是他的一個口頭禪而已。

但是,這話聽在如來、觀音耳朵裡,卻是致命的,這不是典型的蠱惑人心嗎?這不是典型的不忠心嗎?這已經突破了如來的底線了!

任何一個組織,也不希望團隊的人有二心,哪怕是說說也不行!忠誠,絕對是第一位的!所以有領導愛說一句話:有本事不忠誠,本事越大,破壞越大!

豬八戒本事不大,提散夥也是圖個嘴快,但是,就是這個嘴快,抹殺了他全部功勞。

因此,年輕人進機關時,老司機都會告訴他們:管住嘴、邁開腿,少說多幹。但年輕人往往這看不慣那看不慣,讓他不說,比殺了他還難受。最後,管住嘴的都成熟了,當了領導了;沒管住嘴的,大多被淘汰後成了牢騷大王。

豬八戒當面頂撞如來,可以想像,他這個淨壇使者也未必能幹長久。反觀沙僧,人家即使沒成佛,也不聲不響,生生把話陰在了肚子裡,下來再慢慢找如來做工作。

八戒想在靈山機關成佛,路還遠著呢!

相關焦點

  • 豬八戒為何不願成佛?你看他的下場是什麼,難怪不走成佛獨木橋
    (蝸牛看西遊第4838期)文/蝸牛很多人認為豬八戒沒有成佛是因為他自己沒有達到成佛的標準,覺得如來看不上他,殊不知他自願放棄了成佛的資格。至尊寶說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他的面前他沒有珍惜,當這句話套在八戒的身上就是:曾經有一份成佛的機會擺在他面前他沒有收下。為什麼要說八戒放棄了成佛的資格呢?因為孫悟空在凌雲渡確切地告訴他成佛的方式——行者按住道:「這是什麼去處,許你駕風霧?必須從此橋上走過,方可成佛。」八戒道:「哥啊,佛做不成也罷,實是走不得!」
  • 豬八戒一句話,嚇得如來不敢回靈山,他究竟說了啥?
    這就是孫悟空能成佛,八戒沙僧卻不能的根因。 現實世界中的人與八戒沙僧還真有得一拼。沙僧的明哲保身,有吧?八戒的偷懶好色搶功勞,有吧?而像孫悟空這等敢於出頭,與邪惡勢力作鬥爭之人,也定是有的,但少,極為之少啊。 所以,生活中,能夠獲得大成功之人,極其罕見。
  • 真假美猴王事件後,孫悟空為什麼變乖了?你看如來對他說了啥
    如來佛祖 妙就妙在這,孫悟空為什麼會生二心?他又不是第一次被冤枉了,為何不按常規操作,找觀音姐姐解釋清楚,然後重新回歸,而要掩人耳目的搞出個「假悟空」呢? 唐僧頂著如來佛祖二徒弟的「光環」,牢牢佔據了一個成佛的名額,豬八戒參與取經是為了將功折罪,脫離災瘴,沙和尚可以功成免罪,官復原職,孫悟空呢,取經成功後,能獲得什麼福利?
  • 西遊記:成佛有什麼標準呢?唐僧和悟空做到了什麼?
    豬八戒為何要離開高老莊的幸福生活?這一切表面上的原因是要跟著唐僧去取經,然後帶回經書普度唐王治下的百姓。可是這對於唐僧還能說得過去,畢竟唐僧算是唐王朝的子民。可是對於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這些妖精來說呢?唐王是誰?他們認識唐王嗎?為何要替唐王效力呢?所以他們的目的肯定不是取經,而是修成正果。
  • 八戒打死不少妖怪,為何還不能成佛?這一切和八戒母親有關
    文/金寶講故事在大雷音寺裡,唐僧和孫悟空都成了佛,八戒卻成了個淨壇使者。一向麻木不仁的二師兄也對於這個結果非常不滿意,他當著雷音寺眾人的面直接跳了起來:「他們都成佛,為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如來很直白地告訴八戒:「你在取經路上有頑心,又色情未泯。」豬八戒聽如來開始揭他的短,於是只好閉口不言了。其實我們縱觀八戒的取經之路,雖然他愛偷懶且好色,但他在路上的的確確打死了不少妖怪。每個人都有缺點,唐僧黑白不分、孫悟空濫殺無辜、沙僧濫竽充數,為何如來卻好似拿了放大鏡一般看待八戒的缺點呢?
  • 各自成佛後,唐僧可以參加蟠桃盛會,孫悟空為何依舊被拒之門外?
    當孫悟空跪在大雷音寺聽如來封賞的時候,只聽如來佛祖朗聲說道:「孫悟空,汝封為鬥戰勝佛!」孫悟空聽到這樣的封賞之後自然是狂喜無比。需要指出的是,孫悟空師父唐僧的前身乃如來二徒弟金蟬子,他順理成章地成了旃檀功德佛。悟空自己當年犯下滔天罪行,不料居然也能成為靈山眾佛之一,還能和唐僧平起平坐。想著想著,悟空差一點手舞足蹈了起來,他只得壓抑住內心的激動繼續聆聽如來的講話。
  • 西遊記:如來連大鵬鳥都敢收,卻不敢動孔雀公主,只因她來歷特殊
    西遊記:如來連大鵬鳥都敢收,卻不敢動孔雀公主,只因她來歷特殊在《西遊記》中,除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以及沙僧這四個主要人物之外,還有很多的神仙和妖怪!也正是這些人物在一起,才讓《西遊記》更加的生動,而且每一個妖怪的形象都是立體的,他們每個人背景不同、也都有自己的來歷。所以,有的時候看《西遊記》,覺得真的是非常的精彩!
  • 豬八戒有一項隱秘技能,一旦成功施展,恐怕靈山又得多個佛了!
    小時便有連環畫,——豬八戒搶功勞,功勞幹啥用?它積攢起來了可以去如來那兒換一桶植物油,一個電飯鍋呢——換來的是靈山的官職。成佛的那兩人,唐僧孫悟空都是有著大功勞的。唐僧是團隊的主心骨,任何時候都堅定不移地支持佛法,是他們四個徒弟的精神信仰,孫悟空則是負責打妖除怪,為唐僧能堅定不移支持佛法而創造條件,功勞大大的有。但八戒沙僧白龍馬為何沒能成佛?說到底,還是他們的功勞不夠,單是挑個擔子,牽個馬,看護一下唐僧,給唐僧當一下腳力,怎能成佛?如若如此,那佛也就太沒有含金量了吧?
  • 淨壇使者究竟是一個什麼職位其實豬八戒才是取經團隊最大得利者
    眾所周知,淨壇使者是佛祖如來在《西遊記》給豬八戒取經成功後的印章。雖然很多人認為豬八戒是佛經隊伍中待遇最差的一個,但畢竟除了唐僧和孫悟空成佛之外,三弟沙悟淨還拿到了羅漢甚至白都成了南無粑粑天龍廣利菩薩的證書,而豬八戒作為二哥,只是一個淨壇使者。難怪豬八戒會當場對佛提出異議。
  • 豬八戒走了十萬八千裡,還吃素,為什麼沒有瘦下來?
    本 文 約 4100 字閱 讀 需 要 11 min《西遊記》有很多細思極恐的細節,其中有一個,可能會讓很多減肥人士陷入臨時絕望,那就是——豬八戒走了十萬八千裡,為什麼都沒瘦下來在取經之前,他曾這樣告訴觀音:「洞裡原有個卵二姐,他見我有些武藝,招我做了家長,又喚做倒獫門。不上一年,他死了,將一洞的家當,盡歸我受用。在此日久年深,沒有個贍身的勾當,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看到沒,卵二姐的家當被他吃了不到一年就吃的傾家蕩產了,豬八戒沒有辦法,才開始去吃人。
  • 師徒四人都修成正果,為何沙僧卻無佛位,因他幹了此事讓如來牙疼
    師徒四人都修成正果,為何沙僧卻無佛位,因他幹了此事讓如來牙疼在西遊記原著,唐僧這一行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難,方才取得了真經。可是為什麼只有孫悟空,唐僧修得了佛,而沙悟淨,豬八戒為什麼沒有修得一個佛位。豬八戒是因為一個貪吃的原因未能修的佛位,沙悟淨一路上又做了什麼事情沒能成佛。
  • 豬八戒大喊一聲,如來聞言回首瞻仰,他到底說了什麼?
    在《西遊記》裡,豬八戒是一個喜劇人物:因為豬八戒雖然身為天蓬元帥轉世,但是在取經路上,其戰鬥力大打折扣:比如說在平頂山,金角大王手底下的幾個小妖,都能活捉豬八戒。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孫悟空往往可以一個人,剷平一個山頭的妖怪。
  • 王者榮耀:豬八戒為啥在KPL這麼受歡迎?只因他有4下幾個優點!
    第四場君詔的豬八戒再次獲得了MVP,充分發揮了他的強開團和留人作用,把YTG陣型衝得七零八落,在KPL上又為豬八戒的出場率和勝率增加了一筆!比賽後看了一下KPL常規賽英雄排行榜,坦克中除了張飛和太乙,出場36場以上的英雄中豬八戒的出場率和勝率都排第一,因為張飛和太乙只能打輔助,所以豬八戒作為最受歡迎坦邊NO1絕對是有說服力的。
  • 唐僧其實並沒到達靈山,見如來的是另一個人?他哪一步走錯了?
    原著中有交待——大聖引著唐僧等,徐徐緩步,登了靈山,不上五六裡,見了一道活水,滾浪飛流,約有八九裡寬闊,四無人跡。原來,這條河有八九裡寬。大家腦補一下,這是個什麼概念,基本站在這頭,看不到那頭。這麼寬的河水,沒有船肯定是過不去的。唐僧十分發愁,孫悟空卻告訴他——「你看那壁廂不是一座大橋?要從那橋上行過去,方成正果哩。」
  • 難怪豬八戒沙僧一下凡就對觀音菩薩下殺手,你看看如來是咋說的
    為了讓大家理解,一鍋粥就來解釋下,豬八戒沙僧下凡之後,都各自在地盤裡過日子,後來如來派觀音菩薩重走取經道路,先後遇到了沙僧和豬八戒,可這兩位一點沒客氣,見到菩薩後,沙僧張手就來抓,而豬八戒更狠,抄起九齒釘耙就打,幸好觀音菩薩手下的惠岸行者及時出手,才沒讓這兩人得逞。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沙僧豬八戒見到菩薩就下殺手呢?一鍋粥就來分析下。
  • 如來封沙僧為金身羅漢,沙僧卻不動聲色,這其中究竟是何原因?
    導讀在整個西遊旅程中,師徒四人可以說是經歷了千辛萬苦,最後成佛的卻只有唐僧和孫悟空,豬八戒是最不滿足的,當時就跟佛祖抱怨,同樣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自己卻僅僅是一個淨壇使者,肯定心生不滿,豬八戒的這種心態很正常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沙僧同樣沒有成佛,但是他為何沒有一點抱怨呢?
  • 只因這職位不是他一個人擔任
    八戒並不是一個挑剔的人,但是他卻對這個職位極其不滿意,難道真的只是沒有封佛嗎?其實還是因為這個職位有個「前任」。難道他也愛慕虛榮,顯然沒事就鬧分行李的八戒對這些榮譽都不在乎,一切都是因為這個職位太憋屈了。說的好聽點是管理,其實就是如來和這些菩薩之類的全部吃了之後,剩下的殘局由豬八戒來處理,這不還是把豬八戒當豬嗎?未免也太不尊重豬八戒了,不過這還不是八戒最不滿意的地方。
  • 六個毛賊名字有何玄機?連起來是一句話,是孫悟空能成佛的原因
    且不說吳承恩當時是在何樣的環境之下,寫成的著作《西遊記》,但筆者肯定知道,他是在一種絕對高深的心境中,完成的《西遊記》。讀西遊記,講究的則是境界。普通人看到的只是外表的打打殺殺,有點本領的,看到的則是境界的高與低。有境界之人絕不會說孫悟空是最強大的,而有境界的人又絕對會承認猴子是這一路上最努力最賣力,最被人看好也最值得表揚的。
  • 豬八戒好吃懶做,為什麼還能修成正果,他成佛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西遊記中按照等級分類,上有玉帝下有平民,還有穿插在中間的一些神仙和佛家,孫悟空作為一個猴妖,自出生起就沒閒著,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要說猴子一個勁的折騰,是因為自打自己出生就沒被別人看得起,自打菩提學院畢業後,一直困在花果山,一沒有實權,二沒有晉升渠道,被玉帝招天上去做了個弼馬溫,還看管果園,這很明顯是不會使用人才。
  • 如來佛祖都怕他 提醒孫悟空不要自誤 他的懲罰太嚇人了
    說到如來佛祖和孫悟空,他倆的第一次交集,要說到玉皇大帝傳旨到西天,叫如來佛祖前往靈霄寶殿門前救駕。當時孫悟空在靈霄寶殿門外,被三十六員雷將圍困了起來。如來佛祖接到旨意,即刻傳喚阿儺、迦葉二尊者相隨,一起離了西天到了靈霄寶殿外。如來佛祖到了就傳法旨給三十六員雷將道:「停息幹戈,放開營所,叫那大聖出來,等我問他有何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