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成佛後,唐僧可以參加蟠桃盛會,孫悟空為何依舊被拒之門外?

2020-12-16 網易新聞

文/金寶講故事

歷經十四年的磨難,孫悟空帶著唐僧終於攻克了九九八十一難。當孫悟空跪在大雷音寺聽如來封賞的時候,只聽如來佛祖朗聲說道:「孫悟空,汝封為鬥戰勝佛!」

孫悟空聽到這樣的封賞之後自然是狂喜無比。需要指出的是,孫悟空師父唐僧的前身乃如來二徒弟金蟬子,他順理成章地成了旃檀功德佛。悟空自己當年犯下滔天罪行,不料居然也能成為靈山眾佛之一,還能和唐僧平起平坐。

想著想著,悟空差一點手舞足蹈了起來,他只得壓抑住內心的激動繼續聆聽如來的講話。

「八戒,汝封為淨壇使者,悟淨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封為八部天龍菩薩!」如來的話音剛落,豬八戒就站了起來,他朝著如來大吼大叫:「憑啥他們成佛,我就做個淨壇使者!」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八戒的這一小爆發還沒有燃燒的跡象,就被如來幾句話給澆滅得沒了火星。

孫悟空眼見只有唐僧和自己成佛,他的內心更是激動無比。看來,自己這個「鬥戰勝佛」含金量挺高的嘛!

我們都知道,孫悟空當年因為大鬧蟠桃盛會這才踏上西天取經之路的。當年在天庭,孫悟空被玉帝封為齊天大聖,可是這稱號有名無實,玉帝和王母娘娘喊了三界各路神仙參加蟠桃盛會,卻唯獨漏了這個齊天大聖。孫悟空這才惱怒起來鬧了天宮。

如今孫悟空貴為西天眾佛之一,他可以參加蟠桃盛會嗎?很可惜,唐僧作為旃檀功德佛可以參加蟠桃盛會,孫悟空依舊被拒之門外。

原來,當年在蟠桃園裡,七仙女曾和孫悟空說過這麼一件事:「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嶽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齊赴蟠桃嘉會。」

原來王母娘娘邀請的這些人都在天庭有職位的,有的不僅在靈山做佛祖、做菩薩,他們更是身為「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之一。正因為他們都是天庭的員工,所以出現在了蟠桃邀請函的名單之中。

就拿如來和觀音來說吧,他們一個是靈山的佛祖,一個是靈山的菩薩,二人卻同樣在天庭身為「五方五老」,因此他們二人是有資格參加蟠桃盛會的。

仔細再看七仙女那句話,王母娘娘邀請函單中赫然寫著「聖僧」二字,不曾想,當年的金蟬子居然在天庭也是有職稱的。

所以,唐僧成佛後可以參加蟠桃盛會,孫悟空依舊只能吃閉門羹。只因蟠桃成熟周期過於漫長,在這種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玉帝和王母只能按照天庭的舊規執行。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呢?

嚴正聲明:本文由金寶講故事原創出品,洗稿、抄襲文案做成視頻者,必全網維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馱著唐僧的白馬明明是龍變的,為何從不參加戰鬥?
    「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裡……」這首《西遊記》動畫的片尾曲的歌詞,無意中道出一個事實——白龍馬雖然是唐僧取經團隊中的一員,卻幾乎全程沒參加過戰鬥。不是馱著唐僧走路,就是坐下就地吃瓜。好歹也是一條白龍變的馬,他為何從不參加戰鬥?
  • 唐僧成佛後,能打得過孫悟空嗎?你看封唐僧為佛時,如來怎麼說的
    取經團隊中有兩人被封為佛,一位是唐僧,被如來封為旃檀功德佛;一位是孫悟空,被如來封為鬥戰勝佛。  旃檀功德佛位列靈山眾佛倒數第二位,鬥戰勝佛位列靈山眾佛最後一位,所以,唐僧的地位略高於孫悟空。那麼,成佛後的唐僧,能打得過孫悟空嗎?  有人認為,唐僧成佛後,法力必然在孫悟空之上,因為唐僧的地位比孫悟空高,作為比孫悟空更高級的佛,實力沒理由不如孫悟空。
  • 《西遊記》:最後成佛的其實並不是唐僧,孫悟空早已得知真相
    14年前,唐僧西行,唐王捻一撮土送行。14年後,歷盡艱辛的唐僧師徒終於取回真經,同時五人修成正果:其中,唐僧和孫悟空成佛: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就成了鬥戰勝佛。但是,根據原文描述,最後成佛的其實並不是唐僧,而是如來的二弟子金蟬子。其實,唐僧原本是有機會成佛的,只是,最後他卻將機會錯過了。
  • 沒有蟠桃人參果,菩提祖師靠什麼維持生命?孫悟空不慎說漏了嘴
    因此在天庭,每隔五百年,玉帝和王母娘娘都會舉辦蟠桃盛會,他們將蟠桃園裡成熟的大小蟠桃盡數摘來,按照眾仙平日裡的表現論功行賞。除此之外,兜率宮的太上老君還煉有仙丹,這仙丹妙用無窮,只需服用一枚,就能夠達到和蟠桃一樣延年益壽的功效。
  • 富貴不歸鄉,猶如錦衣夜行,孫悟空成佛後卻為何再也沒有回花果山
    所以在現代我們還經常可以看到海外的某個家族到中國尋找自己的根。這也可以看出,中國人其實是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念舊心理的。但是在西遊記中我們卻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孫悟空成佛後卻並沒有回到他的出生之地花果山,這是為何呢?西楚霸王項羽曾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當時項羽攻陷了鹹陽之後。進行了大肆的屠殺,並且火燒宮殿。當時就有人勸項羽說關中是塊寶地,易守難攻,可以在此建都成就霸業。
  • 都是去西天取經,為何孫悟空能成佛,和八戒沙僧形成天差地別?
    在《西遊記》的故事結尾,唐僧師徒五人,包括那匹白龍馬都得到了如來佛祖的冊封,其中,唐僧和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冊封成了佛,豬八戒和沙和尚則分別被冊封為淨壇使者和羅漢。圖片:孫悟空成佛劇照一、孫悟空的特殊性其實孫悟空的人生遭遇,更讓人想到這是一部底層社會小哥的勵志人生故事。
  • 西遊記:成佛有什麼標準呢?唐僧和悟空做到了什麼?
    唐僧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是為了什麼?孫悟空為何要保護唐僧去取經?豬八戒為何要離開高老莊的幸福生活?這一切表面上的原因是要跟著唐僧去取經,然後帶回經書普度唐王治下的百姓。可是這對於唐僧還能說得過去,畢竟唐僧算是唐王朝的子民。可是對於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這些妖精來說呢?唐王是誰?他們認識唐王嗎?
  • 《西遊記》中蟠桃會多少年一次?你想都不敢想
    孫悟空大鬧蟠桃會人人皆知,但是今天看《西遊記》的時候,突然想起一個問題——蟠桃盛會多少年一次?百度查詢,蟠桃會3000年一次,而且是天上的3000年。如此來算的話,那孫悟空也是趕巧,剛好趕上了蟠桃會。蟠桃會是3000一次嗎?
  • 蟠桃會開幕式隆重至極,老君和古佛為何雙雙失蹤?二郎神揭開謎團
    文/金寶哥講故事 當年孫悟空為何大鬧天宮?導火線就是王母娘娘和玉帝沒有給孫悟空發蟠桃會的入場券,這讓原本自以為是齊天大聖非常惱火。最終這猴子鬧了蟠桃會,偷了老君的金丹,最後釀成大禍。 這蟠桃會有多隆重?
  • 終於知道唐僧念的緊箍咒了,只六個字,譯成中文後孫悟空都愣住了
    阿儺把帖子貼好之後,孫悟空再怎樣反抗也沒用,只見五行山馬上就開始生根,連接著大地,孫悟空的身子終究被鎖困住,只有手兒可以和頭部可以稍稍擺動,500年後,唐僧路過此地,把孫悟空救了出來
  • 《新西遊記》:孫悟空成佛後說了一句話,聽後讓人唏噓落淚!
    在《西遊記》裡,孫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兢兢業業地保護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功行圓滿,將大乘真經帶回了東土大唐。接下來的事情就很好理解了,唐僧師徒取經有功,自然就要論功行賞。而孫悟空作為取經團隊裡的頭號大功臣,被如來佛祖封了鬥戰勝佛!
  • 孫悟空成佛後的坐騎是什麼?堪比唐僧的白龍馬
    (蝸牛看西遊第4833期)文/蝸牛蝸牛在往期文章中為大家解釋了豬八戒成為淨壇使者後的坐騎是饕餮,那麼,同樣是取經人員的孫悟空又會得到什麼坐騎呢?有人說,孫悟空不是有筋鬥雲嗎?這一筋鬥翻下去就有十萬八千裡的路程,他還想要什麼自行車。但是,筋鬥雲的出現真的能夠滿足悟空的需要嗎?恐怕光是這點是完全不夠的,因為其他的佛祖和菩薩們出現都是十足的拉風。
  • 成佛後,孫悟空的緊箍咒去了哪裡?原來戴在了他的頭上
    緊箍咒常常使得孫悟空不得安寧,唐僧一念,他就躁動得受不了,跑來飛去的,難以減少這個苦楚。以至於到了最後,緊箍咒竟有了「望梅止渴」的效果!但凡從唐僧嘴裡道出半個「緊箍咒」的字樣,孫悟空的頭便不由自主地疼了起來,十分難受! 緊箍咒可謂是困擾了孫悟空的半個取經路途。
  • 孫悟空為群猴勾了生死簿有利有弊,六耳獼猴為何非要取代孫悟空?
    孫悟空強行勾掉了有名在案的猴屬群體,這對三界運作產生的影響非常巨大,這遠比攪了一場蟠桃宴、偷吃幾壺仙丹、大鬧天庭要嚴重得多。一按照傳統神話裡說法,生死簿記錄著一個人前九世的善果和罪業,以此來決定這個人下一次轉世的「命數」和「運數」。
  • 定住七仙女後,孫悟空都幹了啥?難怪玉帝憤怒王母氣得跺腳!
    話說,一年一度的蟠桃盛會就要開始了(這裡的一年一度指的是天上一年,而凡間卻是三百多年!),王母娘娘是會議的主持人。蟠桃會主要幹些啥呢?可以理解為給天庭神仙發工資的大會(神仙是不需要工資物質的,需要的只是壽命——蟠桃能給),玉帝與王母合作,王母產出蟠桃,玉帝犒賞神仙。
  • 唐僧為何遲遲不肯給孫悟空取下金箍?你看緊箍咒的真正作用是什麼
    全篇中,唐僧都沒有給悟空取下這件禁錮之物,這是為何?它的真正作用又是什麼?它不是來自別處,而是如來的手中,算是一樣掌控屬下的利器。傳給觀音三件,其中一個就被用到了猴子的身上。唐僧在明面上是猴子的師父,但是卻沒有一點控制孫悟空的法力。
  • 唐僧成佛後法力到底有多高?看看他的佛號是啥就明白
    在《西遊記》中,只有凡人才不會法術,唐僧雖然是如來佛祖的二徒弟金蟬子轉世,但他早已經是肉體凡胎,只剩下一個被吃掉會長生不老的屬性,取經一路上,必須由他的三個徒弟來保護。取經這一場戲結束後,隸屬天庭的天蓬元帥、捲簾大將被封為淨壇使者、金剛羅漢,唐僧和孫悟空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和鬥戰勝佛。
  • 控制住七仙女後猴子還幹了什麼?令王母震怒,想砍了他的腦袋!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但這部小說中最出彩的卻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那一部分,孫悟空為何要大鬧天宮,他不受束縛的性格是必然原因,那導火索又是什麼呢?這就要從孫悟空看守蟠桃園,控住七仙女,大鬧蟠桃會,偷吃老君仙丹,引得王母震怒,並決定討伐他開始說起。那麼王母為何會震怒呢?
  • 神話傳說中的觀世音,前世身份很特殊,為何發誓不成佛
    他的法力似乎是最高的,他在談笑之中就可壓制孫悟空。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們都覺得佛祖的地位在佛門上是最高的(事實好像也是這樣),應當比觀世音菩薩的地位高出不少。然而,在原著《西遊記》中,玉帝邀請神界各高級別神明參加蟠桃盛會。其間,書中曾經特別提到過五老。而這五老中就包括觀世音菩薩和如來佛祖。
  • 同為仙果,卻因鎮元子的摳門,導致人參果名氣大不如蟠桃
    一種是天宮裡的蟠桃,孫悟空在天庭做齊天大聖時被分管蟠桃園,以在園中休息為由,把園中大蟠桃偷吃了個遍;還有一種是五莊觀裡的人參果,孫悟空在經過五莊觀時,與豬八戒、沙和尚每人偷吃了一顆,為此還惹了禍。既然人參果與蟠桃都有這麼神奇的功效,為什麼古往今來人們對蟠桃的詠頌詩歌比比皆是:一夜蟠桃吹坼。剛道有人偷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