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去西天取經,為何孫悟空能成佛,和八戒沙僧形成天差地別?

2020-12-23 大咖說史

在《西遊記》的故事結尾,唐僧師徒五人,包括那匹白龍馬都得到了如來佛祖的冊封,其中,唐僧和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冊封成了佛,豬八戒和沙和尚則分別被冊封為淨壇使者和羅漢。

那麼問題來了,唐僧的這四個徒弟似乎都有一些缺陷和毛病,比如孫悟空是一個十分暴躁的人,在唐僧取經的過程中,孫悟空打死的凡人有很多,當然,被孫悟空打死的也確實沒什麼好人。

豬八戒則是十分的貪小便宜,沙和尚是一個憨厚沒有什麼臺詞的人,這三個徒弟中為什麼只有孫悟空一個成了佛?

圖片:孫悟空成佛劇照

一、孫悟空的特殊性

其實孫悟空的人生遭遇,更讓人想到這是一部底層社會小哥的勵志人生故事。

1、有理想

首先,不能否認孫悟空是一個十分有理想的人,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在渾渾噩噩中度過一生,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滿足於生活的現狀,沒有打破舒適區的想法和概念,而孫悟空的特點就在於,他懂得及時打破舒適區。

孫悟空原本是花果山的猴王,在花果山,孫悟空就是絕對的權威,數萬隻猴子都服從孫悟空的號令。但是有一天,孫悟空突然想起了一件讓他感到恐懼傷心的事情,他發現:即便是自己貴為這數萬隻猴子的大王,但是也肯定有去世的那天。

這讓孫悟空意識到自己頭頂上還存在自然規律,因此他產生了這樣一種想法,那就是自己應該如何打破這種自然規律?

在這種思想的驅動下,孫悟空告別了自己的家鄉,踏上茫茫未卜的前程,此時的孫悟空如同一個深山老林的野孩子,一輩子沒有進過城,也不知道山外的世界什麼樣子,但即便這樣,孫悟空還是義無反顧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儘管孫悟空並不確定,自己能否找到對抗自然規律的辦法。

圖片:孫悟空踏上茫茫未卜的前程劇照

2、有韌性

孫悟空聽說這個世上有種叫做神仙的生物,只要找到這種生物,就可以跟他學習長生不死的辦法,只是茫茫世界,該去什麼地方尋找神仙?而且還是傳說中的這種生物?

孫悟空沒有目標,但是孫悟空懂得執著的尋找,孫悟空先是找遍了南瞻部洲,但是並沒有找到神仙,不過孫悟空並沒有氣餒,而是選擇繼續尋找,最終在西牛賀洲,找到了自己的老師須菩提,這種執著和韌性,其實是很多人不具備的。

圖片:孫悟空執著尋找神仙劇照

3、天賦好

孫悟空是一隻猴子,本來是不會說人話,也並不懂人類的人情世故,不過,孫悟空在南瞻部洲遊歷的這數年時間裡,潛移默化中掌握了人類的語言,並且還懂得了人情世故。

這一切說明孫悟空是一隻天賦很好的猴子,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的成功講究天賦,當然,天賦之外努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為天賦很好,所以雖然孫悟空在須菩提那裡並沒有學到太多的東西,但是懂得舉一反三的孫悟空,還是將學到的東西發揮到了戰鬥力的最大化。

圖片:孫悟空在須菩提那學習劇照

二、孫悟空的成佛之路

孫悟空掌握了神通以後,本以為自己可以逃避生老病死這個規律,但是他並沒有做到這一點,陰曹地府還是派出黑白無常,將他的魂魄抓到地府裡,不過孫悟空還是創造了奇蹟。

其實,孫悟空從大鬧地府開始到最後修成正果,這個過程其實是在闡述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即是成佛的道理,也是成功的道理。

圖片:黑白無常帶走孫悟空劇照

1、地府的猝不及防

其實,天底下像孫悟空這樣有神通的人比比皆是,但是他們面對陰曹地府的宰割,是並沒有任何反抗餘地的。比如六耳獼猴被孫悟空打死以後,魂魄也是到了陰曹地府,但六耳獼猴只能乖乖等著陰曹地府的處置。

因此孫悟空大鬧地府,超出了地府的意料,不過,孫悟空還是通過自己超強的能力,迫使天庭承認了孫悟空的神仙地位,但是,孫悟空的神仙地位卻並沒有得到天庭骨子裡的認可,最起碼,蟠桃會就沒有請孫悟空,於是崇尚武力的孫悟空繼續通過武力,來反抗天庭的統治。

圖片:孫悟空大鬧地府劇照

2、神仙的段位

什麼樣的人能當神仙?其實按照道教的說法,需要修身養性到一定境界才可以當神仙,否則本事再大,終究也只是個妖精,這種修仙境界,需要忘卻塵世間的榮辱。

而成為佛的難度係數比成為神仙還難,想成為佛,首先得四大皆空,而後忘記自我的存在,這些其實都講究境界,並不是通過武力手段就能獲得的境界。

因此孫悟空通過武力來換取自己的地位,最終的結局就是和自己想要的漸行漸遠,付出的代價就是:先是被執行了一次死刑,被放在八卦爐子裡燒了四十多天,而後又被判處了長達500年的有期徒刑。

圖片:孫悟空被壓在山下五百年劇照

3、孫悟空的革新

孫悟空刑滿釋放以後,被安排負責保護唐僧前往西天取經,在這個過程中,孫悟空的思想發生了變化,比如起初對於世上的盜匪,都採取一棒子打死的態度,並且對於唐僧所提出的一些理念也是非常不認同。

不過,在唐僧的潛移默化之下,孫悟空的思想逐漸發生了變化,他的思想境界也隨之不斷提高,開始有了對公眾事業的責任心,堅持保護唐僧取經,此外還有著對普羅大眾的慈悲之心,為鳳仙郡的老百姓求雨。

這些思想境界的提升,讓孫悟空有了成佛的基礎,所以到了西天的時候,如來佛祖冊封孫悟空為佛,這次孫悟空沒有使用武力,但是還是獲得了佛界的認可。因此,孫悟空的經歷,也是低俗者轉變成高覺悟者的一個過程。

而豬八戒和沙和尚屬於資質平庸之輩,他們的思想境界並沒有任何提高,並且始終抱著混日子的人生態度。因此,他們和孫悟空的待遇也就天差地別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同樣修成正果,為何只有八戒和沙僧沒有成佛?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同樣修成正果,為何八戒和沙僧沒有成佛?背後原因令人深思文|飛魚歐巴說歷史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四大名著裡面(其實是六大名著),只有《西遊記》最飽受爭議了。很多人都在為這部小說到底是在重佛抑道,還是在重道抑佛而而進行激烈的探討。
  • 孫悟空、唐僧、沙僧都修成正果,為何就八戒不行?原因家喻戶曉!
    孫悟空、唐僧、沙僧都修成正果,為何就八戒不行?原因家喻戶曉!修行往往意味著要去做一些不喜歡的事情,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則是對師徒四人的考驗與磨難。它意味著只有在任何情況下,不逃避,不希冀,直到清楚的去感受和觀察,貼近自己的身、語、意時,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 八戒打死不少妖怪,為何還不能成佛?這一切和八戒母親有關
    文/金寶講故事在大雷音寺裡,唐僧和孫悟空都成了佛,八戒卻成了個淨壇使者。一向麻木不仁的二師兄也對於這個結果非常不滿意,他當著雷音寺眾人的面直接跳了起來:「他們都成佛,為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如來很直白地告訴八戒:「你在取經路上有頑心,又色情未泯。」豬八戒聽如來開始揭他的短,於是只好閉口不言了。其實我們縱觀八戒的取經之路,雖然他愛偷懶且好色,但他在路上的的確確打死了不少妖怪。每個人都有缺點,唐僧黑白不分、孫悟空濫殺無辜、沙僧濫竽充數,為何如來卻好似拿了放大鏡一般看待八戒的缺點呢?
  • 西天取經的五人小組,功成名就,為何唯獨八戒不能成佛?
    看《西遊記》的創作,佛和道都有涉略,但是整部書看下人,讓人覺得是尊佛抑道。孫悟空大鬧天宮,把道家的玉帝、老君弄得頗為狼狽,幸得佛家的如來從西天趕來解圍才得以緩和,用計壓孫悟空500年,才有後來西天取經的故事。西天取經後,復轉靈山,佛祖加封,好似意諭,原來冥頑不靈,道家馴服不了,但後經佛教點化,現在功德圓滿,貌似一場肖申克的救贖。
  • 為何如來不安排二郎神、哪吒代替八戒、沙僧去取經?
    如來佛祖之所以不安排二郎神和哪吒代替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二郎神和哪吒並未被貶下凡間;第二、二郎神和哪吒能力太強;第三、二郎神、哪吒和孫悟空三個人無法共處。
  • 同時天庭的神仙,八戒和沙僧為何互不相認?修成正果後悟空才明白
    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雖然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唐僧師徒四人取得真經,但只有兩人成佛,就是唐僧和孫悟空,而豬八戒和沙僧只能叫做「修成正果」,勉強做個羅漢金剛。但他們四人中,有三人曾經是天庭的體制內人員,一個是當過弼馬溫的孫悟空,一個是天蓬元帥豬八戒,一個是捲簾大將沙僧,可三人的關係就形同陌生人。孫悟空和其他兩個徒弟一開始不熟悉這很正常。畢竟天庭上神仙官職那麼多,以他大鬧天宮的事跡,只有別人熟知他「齊天大聖」的名號,他對自己這兩師弟不熟也是正常。
  • 沙僧為何從不召喚土地公?如來說了一句話,沙悟淨銘記於心
    文 /金寶講故事 大家都喜歡看《西遊記》,看著看著很多人都會提出發現的問題。譬如在取經路上,為何都是孫悟空用金箍棒敲出土地公呢?難道豬八戒、沙僧都不能喊出土地公嗎? 先看豬八戒,他的前身是天庭的天蓬元帥,掌管天河六萬水兵。
  • 《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本期話題【《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看過《西遊記》的觀眾心底想必都有一種感慨,那就是唐僧師徒真是真的是多災多難,一路西行誠心求取真經,但是卻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妖怪或者劫難,可以說每一次都驚險萬分,讓人非常心疼。但是觀眾卻也因此有個疑惑,那就是如來佛祖即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 八戒沙僧都曾在天上為官,卻為何每次都讓大鬧天宮的猴子上界求援
    熟悉《西遊記》的都知道,豬八戒是天蓬元帥,沙僧是捲簾大將,雖說二人曾經犯了錯誤被打入凡界,但每次唐僧遇難,作為徒弟的他們卻不積極去找舊日關係求救兵,反倒讓曾經「深深傷害過」天庭的孫悟空上天求救兵呢?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 西遊記裡在九靈元聖那回,孫悟空為何不去就師傅,反而去就沙僧?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在取經的過程中經歷困難重重,在被妖怪都抓住時,一般是猴哥趁他們不注意事偷偷的施出法術,偷偷的出去後,然後去解救其他三人。救援的第一個一般都是師父唐僧,因為師父是核心領導,沒了他不會取得真經完不成任務,他們都是有罪的人,下場不知道如何了。
  • 為何八戒沙僧都不敢騎白龍馬?
    然而取經路上,白龍馬竟淪為唐僧坐騎,馱著唐僧一路西行走到了西天,仿佛白龍馬的地位並不怎麼高。白龍馬淪為坐騎的同時,也有一個怪現象,那就是,即便唐僧不騎白龍馬,豬八戒沙僧也無人敢坐上去。每每唐僧被妖怪擒拿,孫悟空前去降妖,剩下豬八戒依然是辛苦挑著擔子,沙僧牽著白龍馬一路跟隨。
  • 為何每次去搬救兵的人都是孫悟空,八戒曾是天蓬元帥,難道沒人脈
    題:為何每次去搬救兵的人都是孫悟空,豬八戒曾經是天蓬元帥,還會沒人脈?文/姜子說書《西遊記》故事裡,唐僧帶著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個徒弟西行,一路上遇上無數妖魔,每次都是孫悟空負責出戰,打不過的時候,還是孫悟空去請到處求助。那麼,問題來了:豬八戒和沙僧也是唐僧的徒弟,曾經是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要說人脈,也不比孫悟空差才是,為啥他們很少打怪?
  • 豬八戒作為三清弟子,孫悟空都不是對手,取經為何一直隱瞞實力?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取經路上有師徒四人,唐僧最沒用,但是他是一行人中立場最為堅定的,孫悟空斬妖除魔是付出最多的,然而豬八戒呢,好吃懶做,笑料不斷,簡直就是來搞笑的,最喜歡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唐僧一被抓走,就吵吵著要分行李散夥,其實大家這麼多年來都被騙了,豬八戒不僅實力強大,地位也很高,孫悟空在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 烏巢禪師本是世外高人,八戒為何拒絕拜他為師?你看他說了什麼話
    好了,擺上一段原著,八戒是這樣說的: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勸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罷了。豬八戒居然拒絕這位大神的收徒請求?是八戒覺得烏巢禪師法力不夠嗎?肯定不是的——孫悟空想捅他一棒子,但由於他有著高強的法力,猴子卻莫想近他之身。
  • 取經團隊中沙僧最弱,觀音為何拉他入伍?看看他腰間牌子上寫了啥
    取經團隊裡,無疑孫悟空是法力最為高強的,他身手敏捷法力高強,且又好鬥,所以許多妖怪都是他去降服的。取經路上那些妖怪想吃唐僧肉,唐僧有四個徒弟,其餘三個皆不怕,唯獨怕了那個大徒孫悟空。可能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有了名氣關注度吧,也可能是他與金箍棒融為了一體,他的威名就震懾到了三界各地,各路人士都知曉了有一個叫孫悟空的高手。就論取經團隊,孫悟空是公認的法力第一,而八戒沙僧則不值得一談了。
  • 龍王三太子為何非要去西天取經,你看他的身上帶了啥?
    (蝸牛看西遊第3980期)文/蝸牛西遊團隊裡沒有一個人是簡單角色,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卻有著大致的相同點:他們都屬於「白手起家」。唐僧是佛祖座下的二徒弟金蟬子,悟空憑藉一己之力成為了齊天大聖,更不用說自己修煉大道,終於成為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的八戒和沙僧了。就是這樣一個整整齊齊的隊伍裡居然混進了一個「官二代」。此人不用多加猜測,他就是西海的三太子小白龍。關於他的故事,我們已經著墨些許用來分析這個人物。
  • 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為何不背唐僧取經?你看如來佛怎麼說
    ,最後一樣就是『筋鬥雲』,為騰雲之法,一個筋鬥能翻十萬八千裡遠。沙僧說,若我老沙,駕雲淌水,也是頃刻間就過了。但說來說去,這條只有十多裡寬的河就是沒人馱唐僧,孫悟空說八戒可以馱,八戒偷懶不馱倒還能解釋,但悟空本事這麼大,他為什麼不馱呢?對此豬八戒的解釋是背凡人重若丘山,所以馱不過去。
  • 豬八戒為什麼沒成佛?只因他有個做法突破了如來底線!
    (蝸牛看西遊第504期)文/牽著蝸牛散步一取經成功之後,如來按功行賞——唐僧加升大職正果,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加升大職正果,封為鬥戰勝佛;沙僧加升大職正果,封為金身羅漢。唯有豬八戒和白龍馬加升汝職正果!小白龍封的是八部天龍馬,豬八戒封的是淨壇使者。
  • 四聖試禪心,孫悟空一開始就知道,為何卻不敢向唐僧等透露真相?
    於是,觀音菩薩從靈山出發來到東土大唐途中,就為唐僧選擇好了3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又在鷹愁澗勸化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太子,退去鱗片,摘了項珠,變成了白龍馬,馱著師父一路西行。西天取經團隊組建成功後,唐僧師徒行進不久,馬上面臨著一次測試和考驗。
  • 師徒四人都修成正果,為何沙僧卻無佛位,因他幹了此事讓如來牙疼
    師徒四人都修成正果,為何沙僧卻無佛位,因他幹了此事讓如來牙疼在西遊記原著,唐僧這一行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難,方才取得了真經。可是為什麼只有孫悟空,唐僧修得了佛,而沙悟淨,豬八戒為什麼沒有修得一個佛位。豬八戒是因為一個貪吃的原因未能修的佛位,沙悟淨一路上又做了什麼事情沒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