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瀟湘客
孫悟空在須菩提祖師哪裡學會了三樣本事,第一樣是『大品天仙訣』,也就是長生之法,第二樣是『七十二般變化』,主要為躲避三災用,最後一樣就是『筋鬥雲』,為騰雲之法,一個筋鬥能翻十萬八千裡遠。
而很有意思的是,從東土大唐到靈山的距離也是十萬八千裡,那孫悟空怎麼不背著唐僧一個筋鬥飛過去呢?這樣豈不是省事很多?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筆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在師徒一行人走到流沙河這裡,流沙河大水狂瀾,渾波湧浪,阻擋住了取經的必經之路,師徒想要繼續取經,要麼過河,要麼繞道,但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流沙河寬度就有八百裡,如果繞道更不知走到何年何月。
不繞道就只能過河,但這方圓百裡沒有一個船家,可怎生是好?唐僧就有點心急,問悟空該怎麼辦,悟空說這條河,若要我過,腰扭一扭就過去了,但師父您想過,那真是千難萬難!我覺得唐長老此時心裡肯定在罵這猴頭,你既然那麼能耐怎麼就不背我過河呢?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黑水河,黑水河黑水滔天,馬不能進,同樣是行人難過,這個時候唐長老再次犯難,不知道怎麼辦是好,正在他焦急之時,他手下的徒弟們又開始吹噓,豬八戒說,這樣的河,讓老豬過,不管是駕雲過去還是遊過去,不到一頓飯的功夫就完事了。沙僧說,若我老沙,駕雲淌水,也是頃刻間就過了。
但說來說去,這條只有十多裡寬的河就是沒人馱唐僧,孫悟空說八戒可以馱,八戒偷懶不馱倒還能解釋,但悟空本事這麼大,他為什麼不馱呢?對此豬八戒的解釋是背凡人重若丘山,所以馱不過去。
然而這樣的解釋顯然不足以令人信服,因為在車遲國與三妖上高臺比試坐禪的時候,孫悟空便弄了一朵五色祥雲把唐僧馱上了高臺,因此背凡人重若丘山這句話不過是八戒的偷懶之詞,不足為憑。
那麼我們再次拋出問題,為何勤快的孫悟空不馱長老過河呢?不一個筋鬥背著唐僧取經呢?何必如此麻煩還要歷經千難萬險呢?
其實這個問題如來佛早已點明,在西天大雷音寺,如來佛有一次召集眾佛菩薩提到了取經之事,說我有三藏真經可以度化眾生,但需要從東土找一個取經的人。你們看,他既然有意想要發展他的佛教,為何不直接把經書送到大唐呢?
對此他的解釋是,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要旨,所以不可輕傳!
所以他才要找一個取經的人,歷經千難萬險到達西天,這樣他的真經才可以對外宣傳說得來不易,別人才會視若珍寶。
而如流沙河,黑水河都是西天給取經人設置的考驗,如果讓孫悟空輕鬆馱著唐僧過去,這個考驗就作廢了,豬八戒和沙僧不明白,孫悟空可是清楚得很,這個考驗作廢,必定還會有下一個,反正不管如何,這八十一難一個也少不了,所以說如果馱了唐僧過河實際就是耽擱了取經的進度。
這點和孫悟空沒有背唐僧直接飛到西天是一樣的,如果孫悟空真的把唐僧背到了西天,如來也絕對不會傳經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