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為何不背唐僧取經?你看如來佛怎麼說

2020-12-18 瀟湘客讀名著
須菩提祖師

文/瀟湘客

孫悟空在須菩提祖師哪裡學會了三樣本事,第一樣是『大品天仙訣』,也就是長生之法,第二樣是『七十二般變化』,主要為躲避三災用,最後一樣就是『筋鬥雲』,為騰雲之法,一個筋鬥能翻十萬八千裡遠。

而很有意思的是,從東土大唐到靈山的距離也是十萬八千裡,那孫悟空怎麼不背著唐僧一個筋鬥飛過去呢?這樣豈不是省事很多?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筆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沙僧

比如在師徒一行人走到流沙河這裡,流沙河大水狂瀾,渾波湧浪,阻擋住了取經的必經之路,師徒想要繼續取經,要麼過河,要麼繞道,但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流沙河寬度就有八百裡,如果繞道更不知走到何年何月。

不繞道就只能過河,但這方圓百裡沒有一個船家,可怎生是好?唐僧就有點心急,問悟空該怎麼辦,悟空說這條河,若要我過,腰扭一扭就過去了,但師父您想過,那真是千難萬難!我覺得唐長老此時心裡肯定在罵這猴頭,你既然那麼能耐怎麼就不背我過河呢?

觀音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黑水河,黑水河黑水滔天,馬不能進,同樣是行人難過,這個時候唐長老再次犯難,不知道怎麼辦是好,正在他焦急之時,他手下的徒弟們又開始吹噓,豬八戒說,這樣的河,讓老豬過,不管是駕雲過去還是遊過去,不到一頓飯的功夫就完事了。沙僧說,若我老沙,駕雲淌水,也是頃刻間就過了。

但說來說去,這條只有十多裡寬的河就是沒人馱唐僧,孫悟空說八戒可以馱,八戒偷懶不馱倒還能解釋,但悟空本事這麼大,他為什麼不馱呢?對此豬八戒的解釋是背凡人重若丘山,所以馱不過去。

如來

然而這樣的解釋顯然不足以令人信服,因為在車遲國與三妖上高臺比試坐禪的時候,孫悟空便弄了一朵五色祥雲把唐僧馱上了高臺,因此背凡人重若丘山這句話不過是八戒的偷懶之詞,不足為憑。

那麼我們再次拋出問題,為何勤快的孫悟空不馱長老過河呢?不一個筋鬥背著唐僧取經呢?何必如此麻煩還要歷經千難萬險呢?

孫悟空

其實這個問題如來佛早已點明,在西天大雷音寺,如來佛有一次召集眾佛菩薩提到了取經之事,說我有三藏真經可以度化眾生,但需要從東土找一個取經的人。你們看,他既然有意想要發展他的佛教,為何不直接把經書送到大唐呢?

對此他的解釋是,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要旨,所以不可輕傳!

所以他才要找一個取經的人,歷經千難萬險到達西天,這樣他的真經才可以對外宣傳說得來不易,別人才會視若珍寶。

而如流沙河,黑水河都是西天給取經人設置的考驗,如果讓孫悟空輕鬆馱著唐僧過去,這個考驗就作廢了,豬八戒和沙僧不明白,孫悟空可是清楚得很,這個考驗作廢,必定還會有下一個,反正不管如何,這八十一難一個也少不了,所以說如果馱了唐僧過河實際就是耽擱了取經的進度。

這點和孫悟空沒有背唐僧直接飛到西天是一樣的,如果孫悟空真的把唐僧背到了西天,如來也絕對不會傳經給他們。

相關焦點

  • 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為什麼卻翻不出如來的手心呢?
    最終,在玉帝要求之下,如來前往天庭與悟空鬥法。孫悟空大鬧天空,與如來鬥法時,曾立下一個賭約。 假如,悟空一個筋鬥能夠翻出如來手心,就算如來輸了。假如悟空一個筋鬥,不能翻出如來手心,就算悟空輸了。
  • 孫悟空為何不背著唐僧直接飛去大雷音寺 原因很簡單根本背不動
    看《西遊記》大家都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經,就是去西天靈山大雷音寺見如來佛祖。在原著《西遊記》中唐僧去西天取經,一共花了十四年,走了十萬八千裡路。說到十萬八千裡大家是不是很熟悉?還記得孫悟空和如來佛祖打賭的事嗎?
  • 筋鬥雲一個就是十萬八千裡,為何孫悟空要帶著唐僧走路?是傻嗎?
    眾所周知,孫悟空會翻筋鬥雲,這傢伙,翻起來過去的路程可就遠啦,一個就是十萬八千裡,且翻一個的時間一分鐘不到,這是當今高鐵飛機火箭永遠無法比較的。而唐僧呢?孫悟空的師父唐僧,辛辛苦苦走路, 徒步上靈山竟用十四年,這麼多年他走了多遠呢?
  • 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為啥不帶著唐僧飛西天,八戒說明了原因
    (蝸牛看西遊第4620期) 文/蝸牛 孫悟空一個筋鬥能翻十萬八千裡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唐僧徒步走了14年也是走了十萬八千裡,這樣高度吻合的數字不免讓我們產生一絲聯想,如果當初唐僧把猴哥救出五行山後,悟空直接背著他或者提溜著師父翻個筋鬥雲不就到西天了嗎?
  • 唐僧成佛後,能打得過孫悟空嗎?你看封唐僧為佛時,如來怎麼說的
    取經團隊中有兩人被封為佛,一位是唐僧,被如來封為旃檀功德佛;一位是孫悟空,被如來封為鬥戰勝佛。  旃檀功德佛位列靈山眾佛倒數第二位,鬥戰勝佛位列靈山眾佛最後一位,所以,唐僧的地位略高於孫悟空。那麼,成佛後的唐僧,能打得過孫悟空嗎?  有人認為,唐僧成佛後,法力必然在孫悟空之上,因為唐僧的地位比孫悟空高,作為比孫悟空更高級的佛,實力沒理由不如孫悟空。
  • 護送唐僧取經歸來,如來佛祖護法八大金剛,為何不敢降落長安城?
    護送唐僧取經歸來,如來佛祖護法八大金剛,為何不敢降落長安城?靈山傳經大會剛一結束,觀音菩薩向法祖繳了東土尋取經人的金旨後,如來佛祖當即安排八大金剛,護送唐僧師徒回大唐送經。隨後唐僧師徒,跟隨著八大金剛,升起祥雲,返往東土大唐長安城。
  • 卻因如來,決裂唐僧孫悟空!
    老黿看到通天河落難的唐僧師徒,第一件事不是噓寒問暖(畢竟取經團對他是有過救命之大恩的),而是張口就開始抱怨:「老師父,我等了你這幾年,卻才回也?」此其「不知感恩」之寫照;老黿馱著取經團將近東岸,看唐僧並沒有告知其壽數的意思,終於忍不住問道:「老師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見我佛如來,與我問聲歸著之事,還有多少年壽,果曾問否?」
  • 《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本期話題【《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西遊記唐僧一心向佛,所以自然不會畏懼艱難困苦,勇敢向西天前進。在唐僧西行的路上也陸續收了三個徒弟,大徒弟孫悟空,二徒弟豬八戒和三徒弟沙僧。
  • 西遊記裡真正讓唐僧動心的女人是誰?如來為何讓唐僧去西天取經?
    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檀功德佛」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前世是我二徒弟,因為上課不聽講,所以把你貶下凡間去歷練(鍍金),才有今日成就。說白了,唐僧就是如來的二徒弟,一個官二代,雖沒有佛位,但是地位比觀音等一眾菩薩無形中高了一些。
  • 妖怪們抓到唐僧為何不吃?如來佛笑了,你看烏巢禪師怎麼說
    文/瀟湘客看《西遊記》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唐僧西天取經為何沒有被妖怪吃掉呢?有朋友會說了,這不明擺著的嗎?唐僧有孫悟空這樣的徒弟保護著,而且還有天上那麼多神仙守護著,怎麼可能成為妖怪的下酒菜?但我們都知道,西天路上妖怪很多,不乏有一些神通廣大的,就算孫悟空再厲害,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把唐僧保護得穩穩噹噹的,很多時候都會因為一些小失誤而出岔子。比如白骨精一難中,師父餓了,孫悟空去給他摘果子,這時候白骨精就趁虛而入,要不是孫悟空發現的早,師父就被白骨精捉了,而最後孫悟空還因此受到師父誤會,被趕出了取經團隊!
  • 孫悟空成佛後的坐騎是什麼?堪比唐僧的白龍馬
    (蝸牛看西遊第4833期)文/蝸牛蝸牛在往期文章中為大家解釋了豬八戒成為淨壇使者後的坐騎是饕餮,那麼,同樣是取經人員的孫悟空又會得到什麼坐騎呢?有人說,孫悟空不是有筋鬥雲嗎?這一筋鬥翻下去就有十萬八千裡的路程,他還想要什麼自行車。但是,筋鬥雲的出現真的能夠滿足悟空的需要嗎?恐怕光是這點是完全不夠的,因為其他的佛祖和菩薩們出現都是十足的拉風。
  • 為何孫悟空飛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首先孫悟空一個筋鬥是十萬八千裡,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期是唐朝往前推五百年,也就是漢朝。漢朝的一裡也就相當於現在的415.8米(0.415km)。108000裡大概就等於等於現在的4.5萬km。 孫悟空和如來在天宮對戰,大氣層離地面一般是1000km。
  • 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如不到十萬八千裡或超過,他怎麼翻?
    筋鬥雲就是翻個筋鬥上雲,上去了隨時都可以下來,所以不到十萬八千裡或超過,孫悟空都不用再翻。二、筋鬥雲是上雲之法最開始悟空不會筋鬥雲的時候,一頓飯的功夫往返不到三裡,菩提祖師說他那是爬雲,還不是騰雲,並告訴他「凡諸仙騰雲,皆跌足而起」跌足就是往地上一蹬。菩提祖師交給他的方法就是「念動真言,攢緊了拳,將身一抖,跳將起來」,這是一種上雲的方法。
  • 如來為何縱容阿難伽葉向唐僧收取賄賂,看看燃燈古佛怎麼說
    唐僧幾人好不容易歷經十幾年的辛苦來到靈山,本以為拿到經書回大唐就大功告成,可沒想到,當如來令阿儺和迦葉為唐僧取經書的時候,二尊者光明正大的收取賄賂,唐僧一個出家人哪兒來的錢?手足無措毫無辦法,師傅能忍徒弟不能忍,孫悟空見狀就說要到如來面前告發他二人,來到如來跟前,事情的發展並沒有按照孫悟空想的那樣把二尊者臭罵一頓,反而說:我還覺得他們把這經書賣得忒賤了,沒給子孫後代留點。
  • 難怪玉帝、哪吒、秦廣王知道孫悟空沒了金箍棒,你看誰在傳信?
    玉帝叫住說,孫悟空,你沒了金箍棒,為何還敢到天庭來放肆。孫悟空說,玉帝,你消息還挺靈通。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玉帝竟然沒有追究孫悟空貿貿然闖入天庭,對玉帝放肆的大不敬之罪。而是認真的聽了孫悟空闡述了整件事情的經過。
  • 孫悟空桀驁不馴,不怕玉帝不怕如來,為何見到彌勒佛卻卑躬屈膝?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一個武藝高強,具有火眼金睛,身兼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孫悟空的性格桀驁不馴,骨子裡帶著一股傲氣,要問孫悟空怕誰,估計西遊記還沒有這號人物。就連玉帝他都看不起:「玉帝老兒,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雖然最後如來一出場,一個手掌就很輕鬆將孫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
  • 唯一鬥膽假扮如來佛誘騙孫悟空和唐僧的黃眉怪,究竟是什麼用心?
    《西遊記》往明裡說,是如來佛祖覺得東土的信眾太少,想擴大靈山雷音寺影響力,才蠱惑了唐王李世民,派遣唐僧千裡迢迢的西行取經;往暗裡講,其實是如來佛祖借著取經的由頭,沿途剷除異己,清理自家地盤上打著禮佛的幌子卻不行親佛之事的其他勢力。伴隨著清平調,唐僧帶領著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騎著高頭大馬,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上路了。
  • 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你以為大聖爺很快?那就讓他去宇宙中走一趟
    西遊記的故事在中國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故事中唐僧師徒歷經千難萬險最終到達靈山求得真經,而取經的任務可以順利完成,大聖爺孫悟空可謂是居功至偉。取經路上,孫悟空憑藉自己的一身本領保護唐僧免受妖魔侵擾,而說到孫悟空的本領,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他的移動速度,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無論是去靈山告狀,還是去南海求援,可謂是轉瞬即到。
  • 取經工程成功後,唐僧師徒都被封了什麼職位?有何講究?
    取經工程成功後,唐僧師徒都被封了什麼職位?有何講究?來自東土大唐的聖僧唐玄奘,帶領著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位曾經犯了事兒的天庭要員,乘坐著犯了錯的小白龍,一行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西行十萬八千裡,終於來到西天靈山我佛如來處,求取真經,最終取得了正果。
  • 為什麼孫悟空逃不出五行山,全因為如來佛祖動用了此寶
    文/歷史重演孫悟空作為中國神話小說《西遊記》裡的主人公,相傳它是開天闢地以來仙石所孕育而生,吸收天地之精華,故而無父無母,帶領一邦猴子猴孫在花果山 水簾洞稱王,故而叫美猴王,為了求得長生不老,不遠千裡拜西牛賀洲的菩提祖師為師,菩提為它取名孫悟空,學會了七十二變,筋鬥雲,一去十萬八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