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那麼,如果我們不快樂,又該怎麼辦呢?」
某一天的清晨,小十君正擠在上班的地鐵上,身旁同行的朋友,突然冷不丁地問了一句,「你說,我們這麼活著,真的快樂嗎?」
「前方即將到達本次列車的終點...請各位乘客做好下車準備。」小十君當時愣了一下,還沒反應過來,就隨著人潮湧出了車站。
說起來,「快樂」這個詞,聽上去無比美好,可在這個「喪逼橫行」的虛無年代中呢,它又顯得那麼地奢侈。
▼無論是倫敦開咖啡店的廢柴女,
▼好萊塢飛葉子的馬臉男,
▼還是霓虹國那個一臉生無可戀的女拳擊手,
什麼「頹廢」吼,「憂傷」哇,「沮喪」啦,似乎都成為了世界中青年們的共同心聲,當然,儘管全球風雲變幻,我們這裡風景獨好,雖然......房價物價食品安全教育公平(嗶---嗶---嗶,莫談國事喂,發之前刪掉這句。)
當代廣大中青年的普遍生存狀態,就如某搖滾天團的歌中所唱的那樣,「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
那麼,問題來了,物質生活極大豐富,整天沐浴光輝雨露的我們,為啥就不能多喝猛補心靈雞湯,保持一顆嗨嗨皮皮的快樂之心呢?
關於這個問題,臺灣的中青年導演代表鈕承澤,曾經拍過這麼一個片子,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這部2007年上映的電影,採用了一種叫作偽紀錄片(Mocumentary)的拍攝手法,所謂「偽紀錄」,就是用紀錄片式的影像,輔之以戲劇性的元素,去拍虛構或者半虛構的內容,假戲真做,戲假情真。
ˉ譬如,號稱史上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小成本恐怖片《女巫布萊爾》(1999年),
伍迪•艾倫執導,講人類變色龍的傳記片《西力傳》(1983年),都用了偽紀錄這種荒誕戲謔的電影形式。
具體到本片,真實出演的人物,路邊隨機的採訪,半真實半虛構的故事情節,都讓電影有了種真假錯雜難分,戲與現實交織的奇妙感覺。
本片的導演兼男主鈕承澤,本名鈕鈷祿·承澤,臺灣眷村後代,身有滿族血統,畢業於臺灣國光藝校。
他綽號豆子,江湖人稱豆導,是著名演員,導演與戲劇製作人。最為人知的導演作品,便要算趙又廷的成名作,青春黑幫片《艋舺》(2010年)。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演員身份出道的他,就憑藉《小畢的故事》《風櫃來的人》等片年少成名,一時間風光無量。
在這兩大輝煌期之間,他一邊做著偶像劇編導,一邊受到抑鬱症困擾。這部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豆導這段混亂時光的人生寫照與夫子自道。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這片沒有別的噱頭,主要就講了三件事:
第二,豆導與女友寧寧(張鈞甯飾)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糾葛。
第三,豆導受到阿扁當選的啟發,趁著申請輔導金補助的機會,一時興起地要拍部名叫《情非得已之武昌街起義》的偽紀錄片。
啪~~(醒木.mp3)
有道是:言歸正傳,書說從頭,萬般謎題難判斷,命運捉弄使人愁。
豆導的拍片之路為何陪酒小姐頻現?豆導的現任女友又為何拒絕與他同床?
車震傳聞是否只是小報記者的捕風捉影?相擁痛哭是否就能慰藉內心壓力?
欲知其中隱情,還請各位看官,與小十君一同走進豆導的這段操蛋日子。
電影不是你想拍,想拍就能拍,鑑於豆導黑歷史,監製提前警告了他的任性。
然而,還沒等輔導金到手,豆導就拉人當主演,吹了一通的牛逼。
他找來的這位屈哥,叫做屈中恆,曾經得過臺灣金鐘獎的最佳男主角。現實生活中,他也是談話綜藝節目《國光幫幫忙》的主持人。
輔導金泡湯後,屈哥撂了挑子。豆導於是一邊改劇本,一邊找投資。
什麼找前女友陪土豪富商喝酒啊,
什麼請金主一起慰問失足婦女啊,
為了拍戲豁出去的豆導,到處點頭哈腰,還是不斷碰壁,被人擺道。
對此,小十君一邊覺得「貴圈真亂沒辦法啦」,一邊又覺得「拍戲真得好辛苦哦」。然而,面對小十君這種抹稀泥的外行看法,耿直的豆導,隔空發出訓斥:
「你他媽的還想當李安,我他媽的還不想當黑社會呢。」
早年間一起混江湖的兄弟烏龜,如今已經肺癌晚期,出於義氣,他透露了股票內線交易的信息,也給豆導潑了一盆涼水。
看到這,你肯定想這下總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吧。可惜誰能想到呢,豆導的糟心之旅才剛剛開始。
先是工作上的紕漏,豆導原來打算帶人去拔邱毅的假髮,卻因慫逼小夥的不專業而告吹。
豆導要惡搞的這個邱毅,現實中是個國民黨籍的民意代表。他同時也是個電視名嘴,因為關於陳水扁一系列的弊案爆料而成名。他被藍營(國民黨)視為英雄,被綠營(民進黨)視為小丑,經常出現在CCTV4。
再來是感情上的鬧心,從小缺少家庭關懷的豆導,內心怯懦逃避,性格暴躁炸裂,這也導致他和女友寧寧,無論是性生活還是心生活,都是一如既往的不和諧。
就算豆導一咬牙,一跺腳,想要來個強行推倒,也終究過不了心理關。
偶爾的溫存只是暫時的慶幸,不斷的爭吵才是生活的常態。
經歷了換角風波,車震傳聞,吸毒召妓,怒睡閨蜜等事件後,不堪重負的寧寧選擇離開,留下身心俱疲的豆導,在母親懷裡大聲地哭泣。
經此一劫的豆導,戒了菸酒,剪短頭髮,以痛改前非之心重新出發。
「人之所以不快樂,都是因為自己心裏面的貪嗔痴,不是任何外在的原因,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不快樂負責,政治的媒體的,社會上的所有亂象都只是反映我們內心的不平靜而已。」
然而,生活還得繼續,資金還要籌集,我們的美好願望不會換來大團圓結局。人聲鼎沸的KTV包房裡,身旁的金主在吆五喝六,身上的小姐在伸出舌頭,豆導的臉蜷縮成了一團,哭笑不得的樣子,沒有歡愉,只有恐懼。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非所願,生存之道。
小十君看完這部片,又想起了朋友在地鐵上提的問題。當我們為了生計,為了愛情,為了一切所執迷的東西,奔波於生活的各個戰場之時,也許該認真地問問自己,「你說,這麼活著,真的快樂嗎?」或是,「對你來說,快樂真的有那麼重要麼?」
當然,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話,你也可以像小十君一樣,做一個有深度的喪逼,其實也是挺不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