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啟蒙誤區:不是家長懂多少,而以孩子視角,打開孩子藝術世界

2021-01-19 書影清淺M

很多寶媽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我跟娃爸都沒有藝術細胞,不是科班出身,該如何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給孩子講藝術呢?

我原來也有這樣的疑惑,後來讀了幾本藝術啟蒙書,發現大家的思路錯了:藝術啟蒙並不是讓家長教給孩子藝術,而是以孩子為中心,激發孩子們的藝術之眼,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表達出自我。

這本《如何給孩子講藝術》,是被多國認可的兒童藝術啟蒙經典讀物,法國資深藝術史學者弗朗索瓦絲 芭布-高爾,講述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

書中共有兩部分,第一部分列出了63條務實的指導方法,家長該如何做,才能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啟蒙環境。第二部分收錄了29件藝術大作,帶領我們走進文藝復興、印象派、畢卡索等多個藝術作品,讓孩子及家長邊解讀邊賞析。

作者弗朗索瓦絲 芭布-高爾是法國的藝術史學者,作為羅浮宮學院當代藝術課程的老師,多次受邀擔任俄羅斯、美國等諸多博物館的顧問,在法國藝術界頗受認可。譯者成硯是清華大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專業博士,在學習建築的同時,看到了更廣闊的藝術世界。

正如作者所說:藝術是要用眼睛看的,只有透過孩子的視角,才能開啟孩子的藝術之眼。

轉變思路:以孩子為中心

我們往往會有個誤區,想要教給孩子一件事情時,總會加上自己的觀點。比如欣賞梵谷的《鳶尾花》這幅圖時,可能會跟孩子講這是鳶尾花,是繪畫大師梵谷去世前的作品,當時梵谷在精神病院等等等等。

其實,我們應該先讓孩子開始,從他們知道的地方開始。即使是他們看到了繪畫中的曲線,一朵白色的花,都沒關係,重要的是他們的感受。給孩子講藝術,首先要問的是「你看到了什麼」。

有時我們總會將自己所了解的強加給孩子,導致他們沒有更多的收穫,鼓勵他們用自己的眼光觀察畫面,以他們的回答為線索,探討他們看到的內容,給予回應。

弗朗索瓦絲 芭布-高爾認為:從很小的時候起,孩子就看過大量圖畫並從中吸收了一些有關構圖的原理知識。你並不是在填補他們知識的空白,而是幫助他們將感知到的表達出來。

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相信我們自己,能夠與孩子們一起,走上藝術啟蒙之路。

面對一幅畫,不再無話可說

我們在看到一幅畫時,總會覺得高大上,膽怯就讓我們遠離這幅畫了。我們可以從這些角度,跟孩子一起探討這幅畫的深意。

第一個角度就是畫裡面的建築。建築會出現在很多作品中,有時是一棟建築,有人在前或者後。建築往往蘊含著一個神聖的主題,就像拉斐爾·桑西的《聖母的婚禮》中,視覺遠處就是一個廣場,而不是教堂中。這個頂天立地的建築物與人物的動態結合,讓整個畫面動靜結合,呈現和諧美感。

建築往往為畫中的人物奠定基調,或表達某種嚮往,或者一個地方,或者是某種符號。廢墟就是對歷史的懷念及對當下勝利的歌頌。

第二個角度就是繪畫中的數學視角。相信大家都聽過黃金比例,在繪畫中,畫家發現使用這種方法繪製的作品,讓人在視覺和精神層面感到愉悅。黃金比例是數學中的一個元素,也是名畫中的常見構圖方法。

像《聖母的婚禮》中的建築,就大量使用了水平線、垂直線及半圓形曲線,呈現出對稱美結構。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中還提到了科學的視角、地理視角、歷史視角、運動視角,還可以從畫面中光影、人物的眼神、人物大小、手勢姿態等方面進行解讀。

不同年齡段的引導方向不同

我們在引導時,要使用最簡單的語言和自然的表達方式,不要用孩子聽不懂的語言交流。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也需要採取不同的引導方向。

5~7歲的孩子可以從以下角度來引導:

大小尺寸的人物光線的明暗讓人感到快樂還是悲傷室內場景、室外場景看得懂看不懂

8~10歲的孩子已經可以置身到畫面中,讓他們充分觀察周圍的細節:

會從畫的什麼地方走進去?(小徑、敞開的門、一片色彩)想在畫裡哪個地方待著?有人物的畫中,他們是什麼人?畫面中哪些東西可以改變(顏色、物體)?還能添加其他東西嗎?如果把這幅畫倒掛起來會怎麼樣?

11~13歲的孩子可以聚焦到這些方面:

用顏色來表現的形狀,比如莫奈的作品畫面中人物的關係歷史中的事件如何

比如克勞德·莫奈的這幅《花園中的女人》,收藏於法國巴黎市奧賽美術館,各個年齡段的孩子會如何看這幅畫呢?

5~7歲的孩子可能會問:她們是在散步嗎?天氣很好的樣子。她們的裙子好大。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她們確實是在散步,狀態放鬆;莫奈是在春天創作的這幅作品,天氣剛好;她們的衣裙是當時的流行裝束。

8~10歲的孩子會這樣問:為什麼只有女人?她們是誰?這是一幅好看的畫。我們可以這樣引導:當時的社會,如果有男人的話,她們就會拘束,無法自由自在散步了;她們是誰並不重要,莫奈並沒以某個人為焦點繪製;現在來看這是一幅好看的畫,但當時大家並不喜歡,那時人們更傾向於宗教、歷史等,對這種沒有情節、沒有情感的畫作很排斥。

11~13歲的孩子會這樣看:為什麼只有一個女人帶著太陽傘?我們這些觀察者處在陰影裡。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如果每個人都帶一把太陽傘,就會讓畫面太混亂,這把太陽傘讓畫面很和諧;莫奈希望我們遠離這個場景,我們只能從衣裙上看到光亮等等。

正如作者所說:給孩子講藝術首先是教給他們觀察生活的方法,讓他們聯想到周圍的世界,在繪畫作品與欣賞者之間建立一種對話。

我們要做的是讓他們的感知更加敏銳,並且幫助他們把內心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

相關焦點

  • 孩子藝術啟蒙,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01孩子的藝術啟蒙一般會受到以下影響。一、基因遺傳。有些孩子的興趣特長可能會受到父母的先天遺傳,比如畫家的孩子可能在,繪畫方面的先天條件比較好,藝術細胞也會更豐富,這就是先天帶來的基因遺傳。還有後天的培養和薰陶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音樂家的子女一般樂感也會比較好,這個除了遺傳因素以外,也有後天薰陶培養的結果,因為孩子長期跟父母一起生活,多少會受潛移默化的影響。
  • 用繪本解讀藝術啟蒙的密碼,給孩子最高級的審美
    作者 童繪閱讀力學院 葉子老師來源 童繪王國說到藝術啟蒙類繪本,很多家長並不陌生。童書出版市場這兩年圍繞該類型策劃出版的圖書書數量陡增,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家長在給孩子選擇時難免困惑。03藝術史或藝術流派類--適合青少年或者成人這類藝術啟蒙類圖畫書站在更宏觀的視角介紹藝術,對人類藝術史發展的來龍去脈按照時間或地域線索分門別類,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向讀者們娓娓道來,幫助讀者理清藝術發展的前承後繼,而不是像前兩類圖書,
  • 書單|13本精選藝術類繪本,世界大師們給孩子的藝術啟蒙
    漂亮的圖畫既可以吸引孩子動手操作,又可以使他們充分感受到色彩、圖形之美,豐富孩子的視覺藝術思維。實驗材料隨手可得,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創造出不可思議的美好,留給孩子無限大的想像空間。這本書內容非常豐富。它將成為打開你和孩子「玩」藝術的必備「工具書」。
  • 法國藝術啟蒙魔術劇《美術館奇妙夜》,點亮孩子的藝術啟蒙之路
    藝術啟蒙魔術劇《美術館奇妙夜·星夜》就是一個會變魔術的美術館2021年1月1日-3日,法國藝術啟蒙魔術劇《美術館奇妙夜·星夜》中文版,將在上海大劇院·別克中劇場奇幻開演。這是一次名畫賞析之旅,專業的主創團隊從上萬幅世界名畫中精心挑選出適合孩子們賞析的名作。從印象派的光影藝術到現代主義濃烈的色彩;從現實主義的自由思維到抽象派的無窮想像……
  • 奧爾夫音樂,讓孩子在音樂中打開藝術和情感世界!
    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音樂啟蒙更是藝術啟蒙的第一步。該如何給0-3歲孩子做音樂啟蒙呢?貝格爾國際託育中心特別引進國際奧爾夫音樂課程,讓孩子在音樂中打開藝術和情感世界的大門!什麼是奧爾夫音樂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
  • 孩子有音樂天賦,家長一竅不通,這三點教你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
    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的音樂天賦的時候,其實可以不必過分在意自己究竟懂不懂音樂。不懂音樂也可以培養孩子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學過音樂,也沒有什麼音樂天賦,恐怕很難通過自己努力培養出孩子的音樂素養。其實在孩子的音樂路上,家長起到的作用並不是教導他們特定的知識和技巧,而是要引發他們對於音樂的興趣。
  •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這本藝術啟蒙讀物,教你如何看懂西方繪畫
    它為我們細膩的描繪了藝術背後的人類文明和歷史文化,讓你和孩子共同感受藝術帶給我們的藝術震撼和發展我們的創造性思維。正因為藝術有非常多的好處,學校教育中也更加重視對藝術以及其相關領域的拓展,家長們也逐漸對其逐漸重視了起來。
  •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只要用心感知,藝術啟蒙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是一本啟蒙孩子或藝術入門者有關藝術素養的書籍。作者是法國資深藝術史學者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高爾是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多家博物館的顧問,現為羅浮宮學院當代藝術課程教師。著有《如何看一幅畫》等多部藝術教育相關書籍。
  •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是藝術
    這本書其實是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為大人創作的一本兒童藝術啟蒙讀物,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在閱讀過程中獲得藝術的啟發,通過藝術學會辯證的思維邏輯。書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導大人如何放下成人的成見,站在孩子的視角來看待藝術;第二部分則是29幅精美的藝術作品,並且根據不同年齡,由淺至深的為我們解析了每一幅藝術作品。
  • 上不起天價培訓班,又不懂美術,怎麼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
    拿第3幅來說吧,這個孩子只是將爸爸的剃鬚泡和顏料混合在一起,然後把畫紙鋪上去,就創造出一幅真假難辨的「大師之作。」每個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讓很多成人自嘆不如,所以許多父母特別注重給孩子做藝術啟蒙。那怎樣才能點亮孩子的藝術潛能,避免在繪畫路上走錯路,走彎路,越畫越聰明呢?
  • 陳忌譖:藝術是孩子天生的語言
    陳忌譖:看劇是一種比較有趣,而且有效的藝術啟蒙。它可以提升孩子的審美力。而審美力是無法被教會或傳達的,它需要體驗,長時間的浸潤。戲劇還可以讓孩子們領略到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讓他們看到世界,保護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Q目前為止,您已經引進了20多個國家的兒童劇。
  • 給孩子啟蒙,我為什麼推薦《聲律啟蒙》而不是「三百千」?
    很多家長認為,《聲律啟蒙》不就是教對對子的入門書嗎?現在孩子又不需要對對子,讀這個不是在浪費時間嗎?其實,《聲律啟蒙》雖然是訓練孩童作對、學習聲韻格律的書,但它的內容卻十分豐富,文學性也一點不輸古典的詩詞歌賦。
  • 關於英語啟蒙有多少孩子還在被耽誤
    說到英語啟蒙,小Q接觸過很多深受困擾的家長:「身邊的家長都在讓孩子學英語,但是寶寶那麼小,學了又記不住,那這個啟蒙有什麼意義呢?」看到家長們對於英語啟蒙這麼焦慮,小Q想到了之前的一個新聞。雖然這條新聞可能有誇大的成分,但是家長的焦慮都是真的。
  • 李嫣一幅畫賣出一百萬的天價,普通人該如何為孩子打開藝術之門呢
    有人也許會說,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自己沒有那個經濟實力或者學識去培養孩子的藝術氣質。其實,開啟藝術啟蒙並沒有那麼難,法國作家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通過一本書告訴你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它就是《如何給孩子講藝術》。
  • 上了幾年美術班,卻看不懂畫展?看完這本書你也能給孩子講藝術
    沒聽過她故事的人,以為她的父母一定是搞藝術的,從小耳濡目染。其實不是,不僅她父母只是普通人,而且Iris患有自閉症。因為Iris不會說話,她的爸媽想讓她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樣也算是一種和女兒的交流方式,結果卻發現了小姑娘在繪畫方面擁有無與倫比的天賦。繪畫是孩子最早接觸到的可以不用學習就能表達自己的一種語言。
  •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法國資深學者教你開啟孩子的藝術之眼
    實際上,只要經過恰當的引導,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包括孩子。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尤洋認為,藝術跨越了不同階層、不同知識結構,是人類不同時期的文明結晶,藝術就是日常生活,是世間萬物。《如何給孩子講藝術》是許多國家的學校與博物館認可的藝術啟蒙經典讀物。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看看斯坦福教授怎麼說
    但是,很多家長都並沒有搞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數學啟蒙」,掉入了誤區當中,家長勞心勞力,孩子也痛苦萬分。 誤區一:認為數學是智力衡量的標準 孩子如果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數學天賦,就認為孩子智商高。 孩子什麼事情完成的好都歸結於他智商高,而不是他的努力,他的思維。 如果孩子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平平,家長就認為孩子不是很聰明。
  • 孩子學習英語時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現在許許多多的國內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小孩的英語教育,其實有部分家長在教孩子學習的時候下了大功夫,但是收到的效果卻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是因為許多家長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存在著諸多誤區或誤導。今天小松鼠就給大家詳細講講孩子學習英語時存在的常見誤區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學好英語!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著讓他背乘法表!看看斯坦福教授怎麼說
    數學是一門讓家長、老師、孩子都無比頭疼的一門學科。為了不讓孩子在上小學後,數學被落下,於是很多家長都決定讓「笨鳥先飛」,早早的帶著孩子做數學啟蒙。但是,很多家長都並沒有搞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數學啟蒙」,掉入了誤區當中,家長勞心勞力,孩子也痛苦萬分。
  •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音樂啟蒙?
    德國小孩大多擅長一兩門樂器,這與他們從出生後,就開始音樂的薰陶是分不開的,據說在德國的家庭,對孩子的音樂啟蒙早教課非常系統。而在我們中國,隨著社會的進步,家長對大音樂學習的認可和樂器考級對升學有用處的功利驅動之下,中國孩子學習樂器的現象也非常普遍。但是,做家長的往往會陷入音樂學習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