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院的戰略轉型

2021-01-12 健康界

根據美國聯邦基金在2013年年初的一份報告,醫療保健的花費從2000年佔GDP的14%和1960年佔GDP的5%,到2013年佔18%的GDP。據預測,到了2023年醫療保健的花費將佔GDP21%份額。中國2016年衛生總費用總計達7000億美元,佔GDP的比重由上一年度的6%提升至6.2%。醫療行業越來越成為各國政府比較沉重的負擔,醫療行業改革已經成為各國政府必須考慮的問題。

中國從2009年開始了醫療體制改革,迄今快十年了,中國的醫改還在路上,距離國外的差距依然很大。中國的醫改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國外的醫改已經在提升患者體驗的路上。

醫院核心戰略目標是實現患者價值最大化。簡言之,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為實現這樣的戰略目標,醫院必須要轉型。現行醫療系統是圍繞醫生的行為而建立,以提供醫療服務為導向。未來醫療系統要轉型為圍繞患者價值,以病人健康為核心的新系統。要實現這樣的轉型,首先要定義何為患者價值,患者的價值是指療效與治療成本之比。要提高患者價值,我們需要在保持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升一項或多項療效,或者在保持療效的情況下降低成本。為實現提升患者價值的轉型,醫院需要遵循以下幾項步驟:

一、整合業務單元

價值轉型的核心是改變醫療服務的組織形式。醫院需要成立這樣的整合醫療團隊(IPU),這個IPU的團隊包含一個跨專業的醫生、護士、藥劑師及其他輔助人員,提供覆蓋患者的整個療程。IPU不僅治療一種病,而是針對疾病引起的症狀、併發症和發病情形提供治療。IPU還為患者及家屬提供疾病教育、醫療諮詢、勸說患者遵守醫囑、積極幫助預防疾病等。例如腰背痛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這種疾病容易造成人員癱瘓,治療費用非常昂貴。佛吉尼亞梅森醫療中心脊柱科室在接待腰痛病人時,首先會有一位理療師和一位經過認證的康復科醫師共同對病情進行診斷,一些造成背痛的嚴重病因會快速排除掉。例如如果是癌症造成的背痛,患者則直接進入專門的診斷流程。但是大多數患者的病情一般理療解決,醫生當天就會對他們進行治療。經過組織重構,脊柱科室根除了醫療流程混亂問題,腰背痛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測試的數量下降了23%,成本下降了,療效也改善了。

二、管理患者的療效和醫療成本

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的原理就是只有可衡量的東西,才是可以管理的。患者的療效和醫療成本,是患者的價值所在,應該是醫院管理者最應該注意的兩個指標。衡量患者的療效非常複雜,有醫學上的治癒標準,也有患者的自我感覺。由於對於療效的標準認知不同,才是醫患糾紛的根源。治療結果客觀上有很大不確定性,患者由於專業和經驗的欠缺,只有治療後才能真正知道效果如何,醫生事前的溝通就非常重要。醫生有專業知識,也富有醫療經驗,事前把各種風險點及治療後的結果坦誠地向患者解釋清楚,患者對療效有了認識,治療結束後才能夠達成一致。從醫院層面看,管理患者療效最適合的方法是做診後回訪。診後回訪可以讓醫院從整體層面把握療效,清晰地知道醫院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進技術方法,提高療效。

管理單個患者的醫療成本很少有醫院能做得到,但是不意味著這個問題不重要。想要衡量患者的價值,患者的醫療成本必須要掌握。事實上患者一般也不需要精確地知道治療成本到底有多少,患者只是需要提前知道未來的治療成本是否在自己的支付能力之內,缺口如何處理。解決單個患者的成本,需要醫院系統地改進成本管理系統,通過幾個周期的運行,讓醫生掌握每一種疾病的一些關鍵數據,可以在事前坦誠告訴患者可能的治療成本。

醫院是服務型企業,現行的成本會計系統是適合有形產品類的核算系統,對於多頭並行的服務型企業往往力不從心。20世紀40年代,作業成本法誕生了,可以解決類似醫院這樣多點作業的成本核算問題,缺點在於涉及到的變量太多,且需要大量的人工估算工作。實際使用的成本非常高,甚至超出了管理所得的效益。20世紀90年代末,在作業成本法的基礎上,產生了時間驅動作業成本法。這種新的作業成本法最大的價值就是把成本動因儘可能地歸集為時間這個因素,大大簡化了成本核算系統。這一方法在美國發明也不足三十年,是平衡記分卡的創造者卡普蘭和安德森兩人合作的發明成果。醫院引入這一成本核算方法,可以比較好地解決患者成本問題。

患者的價值由療效和治療成本決定,患者感知到了價值就會滿意,然後就會有口碑效應。醫療行業最佳的傳播方式就是口碑效應,這種方式成本低,獲得的患者忠誠度和依從性高,對後期的療效也容易滿足,滿意度容易達到。

三、建立收入和成本的基本概念

現在的醫院,醫生、護士或者其他人的工作行為就是醫院收錢的項目,但是收回來的錢能不能覆蓋成本就不知道了。久而久之,在醫院沒有成本概念,相應地也沒有治療標準的概念。按病種收費其實就是一種打包收入的方法,現在全國推行。這種醫保支付方式的改變,將強制醫院建立收入和成本的概念,讓醫生、護士在工作中自覺控制成本,努力達到承諾的療效標準。

收入和成本概念可以讓醫生系統全面地考慮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從患者的整體感受出發設計治療方案,而不是僅僅滿足於技術上的標準。

四、整合醫療服務提供方式

醫院要以IPU的方式提供醫療服務,必須要明確定義治療範圍。醫療範圍的定義要依據醫院戰略決定,醫院要選擇與其戰略定位相配的業務線。例如對於大學的醫學中心,一些需要維持的慢性疾病顯然不是其業務範圍,心臟手術、疑難的腫瘤治療才應該是其業務範圍。

業務範圍定義明確後,醫院要開始有所為而有所不為,要儘可能把屬於IPU範圍內的業務讓IPU做,通過數量的積累來儘快形成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提升可以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減少併發症發生。由於醫院有專業技術能力,也可以吸引遠程的患者。由於生命的重要性,距離不是阻隔患者的原因,患者為了治病,不惜遠赴千裡治療疾病。

對於醫院而言,患者的集中帶來的利益格局的調整可能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利益格局調整會影響醫生的個人利益,可能會帶來醫生的反對。醫院必須要向醫生講清楚這樣做對患者的好處,也要講清楚對醫生損失利益的彌補辦法,讓患者集中順利開展。

五、擴大營銷範圍,讓更多的患者到醫院來

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在醫院周邊就有足夠多的患者滿足醫院的生存。治療難度大的醫療項目,發生概率小,需要更大範圍的人群才能有足夠多的患者。中國衛生管理部門發動三甲醫院建設醫聯體,實行分級診療,其實就是想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基層醫療機構治療,疑難雜症轉診到三甲醫院。這種分級診療體系對於牽頭的三甲醫院,必須要妥善做好業務分層定位問題,才能夠實現雙向轉診的目標。基層醫院由於技術能力不足,需要得到三甲醫院的技術支持,業務定位也是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隨著這種業務發展的時間足夠長,基層醫院的業務能力會成長,逐漸會向上發展業務,以前一些不能做的業務也可以開展了,必然會和牽頭的三甲醫院發生衝突。三甲醫院可以通過擴展範圍的方式獲得更多的患者,然後讓成長起來的基層醫院在自己業務範圍內開展力所能及的業務。三甲醫院一般服務的範圍足夠大,應該能夠經得起基層醫院從下向上的衝擊。例如梅奧診所所佔全美醫院總的市場份額依然很小,只有大約0.37%。在各個州或者大城市附近距離某一診所數百公裡之內通常每年只會有0.01%的人到梅奧診所就診。舉例來說,在一個地理區域內如果有大約1000萬人口 ,則僅會產生1000個梅奧的患者。可見三甲醫院可以通過擴展範圍的方法獲得足夠多的患者。

六、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信息系統

信息化時代沒有信息化支持,簡直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未來的信息化系統一定是以患者為中心,圍繞患者的健康展開,系統要用不同服務,在不同地點和不同時間對患者進行跟蹤,並且要覆蓋整個療程,包括住院治療、門診治療、監測、理療和其他治療手段。系統還要包含醫療記錄、成像數據、化療數據、實驗數據以及其他數據都要儲存在同一個系統內,這樣所有參與治療的人員都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例如護士可以看到醫生的治療記錄,醫生也可以看到護士的護理記錄,只要參與治療的人,都可以方便地看到患者的記錄。包括患者本人,也可以隨時查閱自己的醫療記錄,充分享有知情權。

系統還要包含各種疾病的治療模板和專家輔助系統。治療模板可以讓IPU團隊快速便捷地獲取相關數據,執行醫療程序,參考標準治療手段並幫助測量療效和成本。專家輔助系統在治療步驟上為醫生提供建議。例如跟進病人的異常測試結果。輔助專家系統還可以幫助醫生辨別潛在的治療風險。例如,藥物之間的不良反應。

信息系統不僅三甲醫院可以用,同時也能滿足醫聯體內部之間的溝通。患者在醫聯體內部轉移,信息也應該在系統內方便地轉移。這一點對於急診病人的轉移非常關鍵,急診病人搶救,時間就是生命。一個患者從基層醫療機構轉到三甲醫院,人在救護車上走的時候,等待接診的醫生可以快速查閱病歷,對於即將到來的患者情況瞭然於胸,制定出了初步的救治方案,患者一到醫院就可以進入搶救狀態,可以節約許多時間。患者在三甲醫院治療後病情穩定,轉移到基層醫療機構,相應的信息負責康復的醫生也可以看得到,這樣由於信息溝通順暢,治療效果必然會好的。

領先的醫院都是以患者為中心,一切工作都圍繞著患者的健康開展。醫院必須秉持患者利益最大化的理念,才能不斷地走向醫療的高峰。

相關焦點

  • 一家傳染病醫院「華麗麗」的戰略轉型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醫院擂臺賽經驗交流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院長李寧的演講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印象之一是李寧因上午做手術不得不將演講推遲至最後一個;印象之二是該院以臨床與轉化醫學、個體化精準醫療為指導改善醫療服務的思路。
  • 現代汽車更新「2025戰略」
    近期,現代汽車在"CEO投資者日(2020 CEO Investor Day)"當天,線上發布了最新版2025戰略,全面公布未來業務經營規劃。現代汽車預測,在後疫情時代,隨著日常生活逐漸數位化,汽車產業也將迅速實現數位化;各國政府陸續推行"綠色新政"政策,化石能源向電能轉型的步伐將越來越快;針對再生能源應用的氫能源投資進一步擴大,氫能源經濟將迅速發展。
  • 現代汽車線上發布「2025戰略」_易車網
    近期,現代汽車在「CEO投資者日(2020CEOInvestorDay)」,線上發布了最新版2025戰略,全面公布未來業務經營規劃。全新「2025戰略」設立了三大戰略方向,即:全面提升汽車業務及電動化領域競爭力,為提供業內領先的出行服務夯實根基,加強在氫能生態系統的領軍地位。
  • 北京協和與華為戰略合作,共建研究型智慧醫院標杆
    12月2日,北京協和醫院與華為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在戰略合作協議框架下,雙方將聚焦醫工融合、協同創新,在轉化醫學研究平臺建設,信息、醫學、管理跨領域融合人才培養,醫院數位化轉型探索等方面展開深層次合作。
  • 耗時兩年的高端醫院項目遭"剝離" 廣生堂轉型創新藥何時走出困局
    但兩年後,廣生堂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終止與長樂和睦家廣生婦兒醫院項目。這個尚未建成的醫院,就這樣畫上了句號。  據了解,和睦家婦兒醫院當前還處於初期階段。兩年多的時間都未能建成,是否說明公司的行動力過於緩慢?自該公司向創新藥轉型以來,旗下的藥品都處在研發中,那什麼時候才能正式推出商業化為公司帶來利益呢?
  • 《鼠疫》:喚醒近代中國的現代轉型
    原標題:李公明| 一周書記:疫情如何……喚醒近代中國的現代轉型伍連德採取的防疫措施是:一、將疫區分隔為四個區,在高級醫官的領導下由醫生及助手逐房進行防疫檢查,將發現的病人強制送入鼠疫醫院,將病人的親戚和接觸者送入隔離病房;四區居民不得跨區走動。
  • 依託科技優勢加速數位化轉型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籤署戰略...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訊 9月2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核心優勢,共同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數位化轉型實踐等多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以技術驅動信用支付未來發展。
  • 現代汽車更新「2025戰略」,全面公布未來業務經營規劃
    近期,現代汽車線上發布了最新版2025戰略,全面公布未來業務經營規劃。 現代汽車全新"2025戰略"以三大業務方向為支柱,包括:智能移動出行產品、智能移動出行服務以及氫能解決方案,其中氫能解決方案為今年新增。
  • 攜手推動中國醫療建設產業數位化轉型 盈嘉互聯與天宇集團達成戰略...
    中國科技新聞網6月19日訊  2020年6月18日,盈嘉互聯與天宇醫療健康產業集團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備忘錄籤約儀式。雙方就推動醫療建設產業數位化轉型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未來將在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共同為醫療建設領域提供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推動中國醫療建設產業升級。
  • 我校舉行第三附屬醫院揭牌儀式暨首屆附屬醫院發展戰略研討會
    11月18日上午,西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揭牌儀式暨首屆直屬附屬醫院發展戰略研討會在陝西省友誼醫院舉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寶平、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嵐及省委編辦、省發改委、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醫保局等相關領導出席揭幕儀式,榆林市、漢中市政府及衛健部門負責人,西安市部分醫院、陝西建工集團各子公司和我校各學院、機關處室、附屬醫院、教學醫院等單位負責人共計200餘人參加了揭牌儀式。
  • 人民網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中的戰略轉型
    3、戰略轉型     按照百度百科給出的概念,企業戰略轉型,是指企業由傳統管理運營模式轉變為符合未來發展要求的現代公司制模式。種子企業戰略轉型,是指由計劃體制或「雙軌制」條件下形成的傳統種子 企業向符合現代種子產業發展趨勢和現代公司制度要求的現代公司制企業轉變。顯然,這裡把戰略轉型看成一種宏觀的概念。
  • 以平等理念推動漢語的現代轉型
    當漢語文化的復興之勢日益明晰之時,漢語的現代轉型問題不容迴避。 一、以現代理念引導語言的革新,推動漢語文化完成現代轉型 推動漢語文化的復興,關鍵是推動漢語文化的轉型。所謂漢語文化的轉型,是指以批判、選擇、整合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完成漢語文化從前現代形態到現代形態的升華。語言是文化的家。任何文化的自我提升最終都會落實為語言層面的革新。
  • 聚焦數位化轉型願景 財信人壽與眾安科技戰略合作加碼
    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通訊員 高翔)11月20日,財信吉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信人壽」)與眾安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科技」)就雙方長期戰略合作達成了持續深化推進的共識,並就今後雙方的進一步合作籤署了框架協議。財信人壽董事長周江軍,眾安保險CEO、眾安科技執行董事姜興,財信人壽助理總裁兼首席信息官許強等出席了籤約儀式。
  • 現代汽車更新「2025戰略」 確立四大業務支柱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餘昶)此前宣布向智能移動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後,日前,現代汽車在線上舉行的CEO投資者日活動上發布了最新版「2025戰略」,計劃到2025年總計投資60.1兆韓元(約3635億人民幣),以確保8%的營業利潤率和5%的市場份額。
  • 大眾計劃出售布加迪背後:與集團轉型戰略不甚匹配
    (原標題:深度|大眾計劃出售布加迪背後) 過於小眾的市場定位以及大馬力內燃機的品牌形象與集團的電動化轉型戰略不甚匹配
  • 徐文光網聊轉型升級:富陽描繪「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富陽提出要打造「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徐文光把這一目標比作「山頂」,用爬山作喻,達到山頂就要選對路徑,富陽選擇的路徑是:「一化帶四化,就是以新型城市化帶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以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來帶動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的轉型升級。」
  • 包鋼與阿里巴巴等16家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加速數位化轉型
    作為世界最大的稀土工業基地和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包鋼積極融入國家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和「數字內蒙古」建設。12月16日,包鋼邀請國內數位化、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的知名專家、領軍人物,在包頭共享數位化領域前沿理念、共話數字經濟未來發展、共建數位化產業合作平臺、共謀包鋼數位化轉型大計,並與阿里巴巴等16家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包鋼集團數位化轉型方案研討會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舉行
    近日,包鋼(集團)公司數位化轉型方案研討會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包鋼賓館舉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控科技集團、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股份公司、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國內數位化、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的知名企業和行業專家代表參加了會議,共享數位化領域前沿理念、共話數字經濟未來發展、共建數位化產業合作平臺、共謀包鋼數位化轉型大計。
  • 高金教授對話飛鶴集團董事長及大卓資管創始人,共話數位化轉型戰略...
    疫情讓數位化轉型成為企業走出困境,解決發展問題的迫切需求。在這場疫情危機中,企業數位化轉型或將邁向新階段……那麼什麼是真正的數位化轉型?面對企業轉型的痛點,如何布局數位化轉型戰略?在企業轉型的進程中,如何解決內外部矛盾,順勢而為應對數值化轉型中面臨的阻力?如何以金融賦能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發展?
  • 歐美出版業數位化轉型戰略
    歐美出版業數位化轉型戰略 2017年04月24日 16:1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周瓊 楊一男 字號 內容摘要:自20世紀90年代末西方出版者將論文上傳網站實現原始意義的「出版網絡化」以來,短短十餘年間數位化出版在全球迅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