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娶不嫁的"兩頭婚",正在悄然興起,過來人:姓氏、稱呼都亂了

2020-12-26 網易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世人所熟知的。

  在婚嫁前,男女雙方家庭,都會就彩禮、住房等進行詳談,如果談不攏,這樁喜事兒可能也就到頭了,即使不到頭,兩家可能也會生出嫌隙。如果談得攏,那么女孩子出嫁,那麼便自此冠上夫姓。

  然而,在江浙一代,卻悄然興起了另一種嫁娶模式。

  

  不娶不嫁的"兩頭婚",正在悄然興起

  何所謂"不娶不嫁",又何所謂"兩頭婚"?

  這種婚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娶",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嫁",小夫妻結婚之後,兩邊父母的家,都是他們最親近的家。

  且不說別人,就說開心果媽媽家,就是非常典型的"兩頭婚"。

  果爸果媽在結婚前,沒有談過彩禮、首飾等,家裡人就一句話:"隨意,孩子過得好就好。"而後,便是象徵性地走個彩禮。出嫁那一天,果媽家裡也是一番喜氣,沒有離別的傷感,果媽的媽媽說:"改明兒又回來了,難過個啥?"

  確實如此,果媽和果爸有自己的小窩,是兩邊父母一起買的,周末的時候,這周在我家,下周在果爸家,今年在果爸家過年,明年就在果媽家過年。

  

  再到開心果對老人的稱呼,都是喊的爺爺奶奶,開心果第一次聽到外公外婆這個稱呼,還是在兒歌裡聽到的。

  聽到開心果媽媽的這種婚嫁模式,很多人覺得比較驚訝,但其實這種婚嫁模式,在江浙一帶是非常常見,且流行的。

  "兩頭婚"過來人:姓氏、稱呼都亂了

  "兩頭婚"的家庭,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在江浙一帶,獨生子女家庭尤多,女方家長不願女兒嫁出去,男方家庭不願兒子入贅,於是,"兩頭婚"便悄然流行。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兩頭婚的家庭,是真正的兩家變成一家,無需糾結彩禮多少,也不用在意父母偏心。只是這樣就舒心了?

  開心果媽媽作為一個過來人,也看到過無數的過來人,對他們來說,有點頭大的就是姓氏、稱呼都亂了。

  

  因為是"不嫁不娶",所以對兩個家庭來說,就格外注重"公平"二字。

  沒有外公外婆,兩方老人,都稱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什麼?不知道;

  家裡有老人,有精力幫帶孩子,又都想帶孩子,於是大寶隨父姓,男方老人帶,二寶隨母姓,女方老人帶。傳統的"隨父姓",逐漸變為"誰強跟誰姓"。

  都是父母的孩子,卻姓著兩個姓,即便是獨生子女的,也喜歡讓孩子的名字裡,出現兩個姓氏。在稱呼上,和開心果一樣困惑的孩子有很多:外公外婆是誰?

  "兩頭婚"的姓氏、稱呼,其實都亂了,已經和傳統的稱呼姓氏,截然不同。有網友戲稱:因為這兩頭婚,教科書中對于姓氏、稱呼的問題,是不是該改改了?

  

  "兩頭婚"和普通婚嫁一樣,有利有弊

  記得當時很多人都羨慕果媽家這種"兩頭婚"的婚嫁模式,覺得在婆家不委屈,在娘家不疏遠,孩子有4個老人真心疼愛,實屬幸福。

  其實,"兩頭婚"和普通婚嫁一樣,也是有利有弊。

  "兩頭婚"的利處

  1、有利於"女性地位"的提高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流傳至今,並非毫無道理。女兒成家立業,娘家有兒子需要考慮,對女兒自然沒那麼上心了。沒有"靠山"的女性,在婆家的生活,就要看運氣了。

  但是"兩頭婚"的出現,讓女性地位在婆家有所提升,因為女性有娘家做靠山,婆家總要思慮一二。

  

  2、有利於兩家人感情的聯絡

  "兩頭婚"其實就是兩家人,合併成一家人。父母都愛自己的子女,並且只有一個孩子,愛起來也沒有什麼顧忌,兩家人便少了許多猜忌,感情會更好。

  "兩頭婚"的弊端

  1、易出現"姓氏之爭"

  傳統上來說,孩子需要"隨父姓"。但是只有獨生女的家庭,可能就不樂意了,生怕自家的姓氏,到了女兒這一代就斷了。

  因此,姓氏之爭,便出現了。

  有些家庭或許會提前協商,大寶跟男方姓,小寶跟女方姓。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在出現第一個是女孩,第二個是男孩的時候,男方又想反悔了。

  

  並且兩個孩子長大後,姓氏不一樣,兩邊老人若帶有對自己姓氏孩子的"偏心",那麼兩個孩子也會出現"姓氏之爭"。比如:這是我家,姓吳,王家才是你家。

  2、孩子分開帶,手足關係易變差

  "兩頭婚"的家庭,沒有太多負擔,因此都想帶孩子。所以兩個孩子分開帶,也是常有的事兒。或許,祖孫關係增加了,但是,手足關係,卻容易變差。

  3、小家庭易和原生家庭出現"黏性"

  因為父母只有自己一個孩子,兩頭婚之後,小夫妻倆雖然成婚了有自己的小家,但是因為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對子女總是格外寬厚容忍,因此,子女還是非常容易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出現"黏性"。

  

  這種"黏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小夫妻倆的獨立性。

  開心果媽媽寄語

  在開心果媽媽看來,"兩頭婚"其實也是獨生子女時代的"衍生物",總體來說,有利好,也有利弊。但是追根究底,還是在於兩家人的態度、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罷了。一家人,其實只要開心幸福,就很好了,又何必糾結於哪種婚嫁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不娶不嫁的「兩頭婚」,正在悄然興起,過來人:姓氏、稱呼都亂了
    01不娶不嫁的"兩頭婚",正在悄然興起何所謂"不娶不嫁",又何所謂"兩頭婚"?02"兩頭婚"過來人:姓氏、稱呼都亂了"兩頭婚"的家庭,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在江浙一帶,獨生子女家庭尤多,女方家長不願女兒嫁出去,男方家庭不願兒子入贅,於是,"兩頭婚"便悄然流行。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兩頭婚的家庭,是真正的兩家變成一家,無需糾結彩禮多少,也不用在意父母偏心。只是這樣就舒心了?開心果媽媽作為一個過來人,也看到過無數的過來人,對他們來說,有點頭大的就是姓氏、稱呼都亂了。
  • 江浙悄然流行的不娶不嫁「兩頭婚」,是「兩頭甜」嗎?
    什麼是兩頭婚?  這種婚姻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悄然興起「兩頭婚」:不嫁不娶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不娶不嫁看似公平,10年後或弊大於利
    文/紅樓無夢「兩頭婚」悄然興起,男不娶女不嫁,一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前兩天看到一則熱搜,是講「兩頭婚」的。它是江浙一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模式,和傳統婚姻模式不同,兩頭婚既不屬於男婚女嫁,也不屬於招男入贅。結婚後各住各家,生小孩一胎隨父性,二胎隨母姓,並且各自撫養。看了一番下來,我不禁驚嘆:這,這不就是「拼」家庭婚姻模式麼?原來除了名媛可以拼,婚姻和家庭也可以拼啊!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江浙興起兩頭婚 偶然還是必然?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男不娶女不嫁,近年來興起的「兩頭婚」
    近年來在我國的江浙地區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招男入贅。新婚夫妻兩人與雙方的原生家庭一般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會各住各家。通常會生育兩個孩子,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中國婦女報微信公號12月20日消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裡近年興起「兩頭婚」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男不娶女不嫁,「兩頭婚」是最優選擇,還是現實悲劇?
    說起婚姻形式,我們熟悉的只有兩種,一種是男方將女方娶回家,另一種是男方入贅女方,也就是俗稱的上門女婿。 近日,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又出現在了公眾眼前——「兩頭婚」。兩頭婚與傳統婚姻形式不同,講究的是「不娶不嫁」「不進不出」,男女雙方結婚後依然是各住各家,生的孩子也是一家撫養一個。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成獨生子女家庭首選
    但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了「兩頭婚」,迅速成為獨生家庭首選,男不娶女不嫁,不涉及彩禮和嫁妝。 所謂的兩頭婚就是夫妻在結婚後依然與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婚後可以住在男方家裡或住在女方家裡,這樣輪流住,也相當於是「兩家拼」。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 江浙興起兩頭婚:不嫁不娶,是利大還是弊大?如何看待婚姻的本質
    今天被一則新聞觸動了,說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什麼意思呢?1、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通常各住各家。2、一般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各自主要撫養一個。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的「兩頭婚」,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兩頭婚」興起,網友:昏了頭
    「兩頭婚」意味著 「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 不嫁不娶「兩頭婚」,二胎姓氏各不同,警惕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因素
    「兩頭婚」是近年來,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招男入贅,男不給彩禮,女不給陪嫁。結婚以後,夫妻雙方依舊跟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兩頭婚」存在著一定的益處,特別是解決了獨生子女家庭的一些問題。但是,對於第三代來說,也就是家中的孩子,也要避免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因素。避免兩個孩子分開養育雖然兩個孩子可以分別姓父母的姓氏,但是不要把兩個孩子一個放在爺爺奶奶家一個放在外公外婆家分開養育,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不利。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女方真的虧了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什麼是兩頭婚?我在網上看了一些關於兩頭婚的定義,也就是說這種婚姻不存在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浙江現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網友不解圖啥:只為生娃各取所需?
    文\江湖小舞 浙江興起的兩頭婚真的值得提倡嗎?在我看來,未必。 兩頭婚,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今天,來自中國婦女報的一篇報導,讓在浙江一帶悄然興起的新婚姻形式「兩頭婚」遭受熱議。
  • 浙江兩頭婚遭熱議,網友納悶: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浙江興起的兩頭婚真的值得提倡嗎?在我看來,未必。 兩頭婚,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今天,來自中國婦女報的一篇報導,讓在浙江一帶悄然興起的新婚姻形式「兩頭婚」遭受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