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早間消息,據報導,應用開發商正在探索秘密追蹤用戶的新形式,以規避蘋果的隱私新規。這些新規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顛覆移動廣告業的格局。
2021年初,iPhone 將通過更新阻止應用程式在沒有徵得用戶明確同意的情況下使用 IDFA 廣告識別符。開發人員預計,當用戶在應用程式內看到彈窗時,將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阻止追蹤行為。
一些應用開發商表示,他們計劃使用 「設備指紋」等侵入性追蹤技術來繞過新的限制——儘管這樣做可能導致他們暴露後遭到 App Store 下架。一位手機遊戲開發商表示:「無論蘋果是否執行新規,所有人都會嘗試設備指紋。」
隱私權益倡導者對蘋果的變化表示歡迎,但他們也警告稱,不可能完全消除追蹤行為。
數字權利倡導機構電子前沿基金會的消費者隱私工程總監安德烈斯 · 阿列塔(Andrés Arrieta)說:「追蹤不會消失。我們仍然會看到某些應用程式試圖做一些邪惡的事情。不管你採取什麼措施,都會有一些壞分子存在。」
Facebook 帶頭批評蘋果的新規,該公司去年12月在報紙上刊登了一系列廣告,指責蘋果通過消除個性化,剝奪了應用開發商多達一半的廣告收入。很少有其他開發商願意與蘋果公開叫板,因為蘋果的 App Store 充當著5000億美元應用經濟的看門人。
但事實上,在私下裡,由於廣告是重要的收入和分發手段,所以 App Store 的一些廣受歡迎的應用開發者都感到憂心忡忡。「影響幾乎無法預測,」一家大型手機遊戲開發商的負責人說,「這是一場巨變。」
另一家領先的手機遊戲開發商的 CEO 說:「這是我們(作為一家公司)面臨的最大風險…… 可能真的會對我們產生負面影響。」
應用開發商擔心,廣告行業有許多人仍然沒有意識到即將到來的變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品牌和廣告公司對此一無所知——他們並未完全領會生態系統的發展方向。」某應用開發商的政策主管說,「技術中介正被迫解決這個問題。」
面對這樣的壓力,一些深感絕望的開發者考慮鋌而走險,使用更具侵入性的全新追蹤形式——即使用戶拒絕他們的應用使用 IDFA,依然可以對用戶進行追蹤。
設備指紋可以用來識別來自同一部智慧型手機的重複訪問,即使可以實現跨應用追蹤。蘋果 App Store 禁止使用該技術,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很難被發現。它的工作原理是將設備的硬體和軟體特徵、網際網路連接、電池、語言設置、使用模式等參數關聯起來。
另外,如果用戶使用相同的電子郵件地址註冊各種服務和遊戲,同樣可以對他們進行跨應用追蹤。「散列電子郵件」是將電子郵件地址轉換為一串字母和數字,讓企業可以共享用戶詳細信息,而無需直接將個人的電子郵件地址提供給合作夥伴。
雖然這些技術可能很難被蘋果發現,可一旦被發現,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相關應用將被 App Store 下架。「你想玩火嗎?」一位開發人員問道。
本文來源:IT之家 責任編輯: 韓一冰_NT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