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joker:亞瑟殺人為何沒馬上被發現?因為哥譚市已經墮落了!

2021-01-19 棲光影視

DC出品的《小丑》這部電影在今年可謂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它以高口碑、高票房,成為最成功的R級片,受到了非常多影迷的喜愛。可惜的是,這部電影並沒有在我國上映,不過也很正常,這部電影的內容確實過於殘暴血腥,就連在國外上映的時候,不少電影院都會在觀影前進行安檢,同時警察也加強電影院周邊地區的巡邏,由此可以看出這部電影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據悉,《小丑》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亞瑟·弗萊克患有精神疾病,本就是社會弱勢群體的他不僅沒有得到關注,甚至他迎來的還是接踵而至的打擊,最後徹底失去自我,化身小丑的故事。說起小丑,想必大家也並不陌生,他是DC超級英雄宇宙中的一個著名反派角色,癲狂的性格,殘暴的犯罪手法讓人每聽到小丑就感到非常驚悚,甚至也因為這個角色,讓不少歐美人談小丑而色變。

正因為小丑本身有著超高的影響力,因此這次他的獨立電影來襲後,讓影迷們非常期待。不過這部電影並不是講述他和蝙蝠俠鬥智鬥勇的故事,而是告訴我們小丑的起源,即這個反派英雄是如何誕生的。影片本身獨立於DC漫威之外,因此也顯得看點十足。

在看完電影後,果真不出小夏意料,小丑在電影中確實殺了不少人,例如一開始地鐵上的三個西裝敗類,後來還殺了鄰居、母親潘妮、朋友藍道等人,儼然已經化身成為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許多人都把他稱為哥譚市的夢魘。

但是讓我感到疑惑的是,電影中濃墨重彩刻畫的是亞瑟殺人時的情景,但是對於之後屍體是如何處理的並沒有得到諸多描述,為何他在殺人後沒人發現呢?難道這是電影有bug?

小夏認為其實答案是另有隱情,只不過片中沒有過多表現出來而已。首先亞瑟殺了地鐵上的三個西裝敗類後,他迅速逃離案發現場,想必後來三具屍體也被人發現了,畢竟後來警察也找上了弗萊克。

後來亞瑟把自己暗戀已久的鄰居殺了,因為此前他一直在想像鄰居愛上了他,但是實際上兩人之間並沒什麼事情發生。在一個雨天,他突然跑到鄰居家中,後來走出房門聽見有救護車的聲音時,我們就可以猜出他已經殺了鄰居。不過那個時候警察並沒發現是他殺的,個人認為也很有可能是警察忙於應付街上的暴徒,這才沒能及時處理這個殺人案件。要知道,當時哥譚市已經大亂,到處都是恐怖與血腥,因此死的人肯定不少,鄰居也只是其中的一個而已。

除了前面兩次殺人,亞瑟還親手用枕頭悶死了自己的母親,當時他們在醫院中,並且母親潘妮的身體本來就不好,母親承受不住病痛折磨而死亡似乎看來也是個行得通的說法,不過醫生們能不能看出潘妮是死於窒息就不知道了。

最後一次令人疑惑的殺人就是亞瑟的朋友藍道了,在藍道來他家中看望他的時候,亞瑟殘忍將其殺害,在之後也沒有過多對於藍道屍體的解釋,小夏個人認為很有可能是被他給悄悄處理了,不過影片後來暴力的哥譚市已經覺醒,這點殺人事件可能並不算什麼。

總而言之,在當時那個背景情況下,亞瑟殺了人不可能不被警察發現,只不過社會已經大亂,一方面警察應接不暇,另一方面死亡人數增加,辦案難度也再次增加,因此這樣看來,亞瑟殺了人之後並沒有馬上被發現也就很正常了,並不是電影有bug!各位看官怎麼認為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小丑joker》上帝給他一副愛笑的臉,為何小丑卻並不快樂?
    無論是從人物刻畫還是從劇情的構造來說,《小丑joker》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亮相後,這部電影迅速火遍全球,豆瓣評分高達9.0分,同時也受到了不少影迷的關注,截止目前,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突破10億美元,成為今年票房首破10億美元,而並非迪士尼推出的電影,由此打破了迪士尼壟斷高票房電影的神話。
  • 黑人死亡事件激活了當代社會的哥譚模式——小丑
    走上街頭的蝙蝠俠與小丑回到故事本身,在工人罷工了18天後,哥譚市顯得格外溼冷無望,有嚴重心理疾病的亞瑟依靠扮演小丑維持生計,與之相依為命的母親同樣患有精神疾病,而亞瑟深記母親的教誨他夢想成為一名喜劇演員,怎奈生活一次次將失望狠狠地砸在他的頭上,被無良少年暴揍,被同事嘲弄,政府定期提供的心理諮詢停止了幫助,還因意外丟掉了工作,母親對他隱瞞了身世……這一切,最終在空蕩的地鐵上隨著亞瑟射出的子彈,徹底掙脫束縛……飽受社會的欺辱與嘲諷,這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最終讓亞瑟選擇報復,他化身成小丑,開槍殺人,一步步走向墮落 ,最終小丑,這個混亂的形象,也在貧富差距懸殊的哥譚市被推崇至頂點
  • 託馬斯·韋恩與小丑——《joker》
    《黑白李》和《joker》描述的背景有相近之處,哥譚市的工業化越來越高,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但城市角落的垃圾卻沒人理會,腐爛著,惡臭著。你託馬斯帶動著的進步,維持著自己經濟的穩定,你很偉大。三、小丑著名的《龍與地下城》有過一個九宮圖的著名分類方法。影片裡的哥譚市的動亂,可能是混亂邪惡,至多也無非是混亂中立,總之,不會是混亂正義。
  • 《小丑》導演透露,為何電影中的哥譚市,靈感來自於紐約?
    比起超人生活的大都市,綠燈俠生活的海岸城,蝙蝠俠生活的哥譚市,顯然更讓人熟悉。儘管託德·菲利普斯導演的《小丑》,並不掛鈎於DC宇宙,但是亞瑟·弗萊克仍然生活在DC漫畫中那個臭名昭著的哥譚市。隨著《小丑》這部電影,獲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
  • 《小丑》:是「joker」病態,還是我們的世界太瘋狂?
    還是亞瑟精神疾病負面念頭造成的偏頗之言?《小丑》是改編自DC漫畫的超級反派「小丑」,但劇中的故事,並非我們熟悉在《蝙蝠俠》裡那個一登場,我們就已知的大惡棍。 這個不一樣的「小丑」故事,是一個窮人亞瑟為何會變成反社會的惡人,再變成我們已知的高譚市無惡不作的「犯罪王子」。
  • 豆瓣9.1《小丑》:男主本身就是小丑,還是被社會逼成了小丑?
    然而,在日益墮落的哥譚,有著強烈死亡衝動的亞瑟,註定要脫穎而出,成為秩序的破壞者,混亂的創造者,文明的毀滅者,便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惡魔。而這個惡魔,卻又是人們一手催生的。蘭德爾是亞瑟的同事,身材魁梧,為人仗義。至少看起來如此。一天,亞瑟扮成小丑為一家商行促銷,被一群無賴搶去了手中的廣告牌。
  • 《小丑》只有他看透了哥譚,這座城市需要一場改變!
    小丑原本應該是一位喜劇演員,他的工作就是給人們帶來歡樂,但是凡事都擁有兩面性,在大人們的眼中小丑也許非常的滑稽和可笑,但是在小孩子眼中,也許小丑的笑容猙獰而驚悚,就像預告片中出現亞瑟一樣,他曾經只是一個普通的演員,他只想給人們帶來正面的情緒,但是哥譚這座城市的黑暗卻讓他一直活在抑鬱和痛苦之中。
  • 電影《小丑 joker》觸及現實本身
    國外熱映《小丑 joker》聽說了嗎?該部影片於2019年10月4日在國外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9分,票房可觀,據說已經翻出製作成本4500萬美元的10+倍。故事背景為上世紀80年代。男主角亞瑟是一個和母親住在老舊公寓裡,需要靠社會福利組織幫助,不斷服用精神疾病藥物的小丑。
  • 《小丑joker》若小丑是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他還會成為小丑嗎?
    今年DC推出的《小丑joker》電影受到了諸多觀眾的喜愛,作為一部漫改電影,它並不是全部都遵從漫畫,反而大多數情節與漫畫並不相關。據悉,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小丑的起源故事,因為小丑這個角色本身擁有著超高的人氣,因此這次知道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小丑是怎麼誕生的時候,不少觀眾也是特別期待。
  • 逃出亞瑟身體的小丑,讓《小丑》給了5個什麼樣的理由
    亞瑟扮演小丑,小丑卻沒扮演亞瑟。《小丑》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丑表演者亞瑟,從少言寡語的謹慎小民,變成無惡不作的殺人狂。而導致他變化的原因是社會的不公,命運的捉弄,促使亞瑟身體裡邪惡的「小丑」復活了,亞瑟報復社會的個人行為,也逐漸演變成了城市的暴動。
  • 底層普通人是如何成為一個黑道傳奇的,2019年黑馬之作《小丑》
    ,喜歡快節奏和各種特效的觀眾可能會有些失望,其實我本人也是喜歡快節奏的電影,但架不住最近炒的沸沸揚揚的《小丑2019》太火了,電影裡對20世紀80年代的哥譚市氛圍營造的非常寫實,亞瑟回家時夕陽西下的場景,藍色昏暗的光線讓人感覺冰冷,直至畫面出現一抹暖暖的黃光,那是家的位置,這才讓人感到些許溫暖,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 DC電影又一力作《小丑》,鮮明的對比手法,塑造joker的誕生
    人們在看英雄的同時也會注意到反派,那麼作為DC家族中知名的大反派小丑也就必須佔有一席之地。joker的角色可以說非常經典而且富有特徵,自從誕生以來,常年佔據外媒漫畫反派角色第一名,自然也是很有人氣。作為擴展DC的延伸電影作品,選擇這位反派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不僅和選材的獨到相關,還和電影的拍攝手法相關。
  • 高分電影的《小丑》,永遠入夜的哥譚市,小丑正在成為反抗的代表
    《小丑》這部電影剛上映,就有很多人在推薦這部電影。讀了一些專業人士的觀後感後,在一個深夜,小天決定要好好進入《小丑》的世界,感受他的瘋狂、荒誕、悲情。慚愧的是,小天的人生經歷淺薄,或許是身處的社會環境和人生經歷,讓小天離小丑的世界有段不短的距離。
  • 《小丑》新預告暴露更多細節,小丑讓哥譚從黑暗中開始覺醒!
    新的細節:新的預告片時長2分34秒左右,除了一些其他的預告短片之外,這部預告片已經揭露了電影整體風格個部分內容,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這是一部「沒有蝙蝠俠」的小丑電影,這就意味著小丑並不是因為蝙蝠俠的出現而誕生的,真正讓這位超級反派誕生的原因是哥譚市本身的惡意和黑暗。
  • 最受爭議的犯罪片小丑,它不光有深度還十分燒腦,值得我們深思
    《joker小丑》一部電影如果能夠在放完後就讓我迫不及待去閱讀各種影評,99%的可能我會把它再看一遍,但是這條規則似乎並不適用於《小丑》因為它是一部讓人從生理到心理都很不舒適的電影,一部電影能夠讓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和不適應,只有兩種可能,第一:它毫無真實感,是一部尷尬之作,第二:它穿透了現實
  • 《小丑》裡的亞瑟:一個畸形社會背後的「英雄」
    因為那裡記錄的不是日常瑣碎,那是生活亂七八糟的真相。就像亞瑟的日記。所以日記,是不可以隨便給人看的。誰都知道,亞瑟最開始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小丑卻作為另一種人格侵入他的身體。亞瑟和小丑於軀體之中共存。即使一開始亞瑟人格依然處於領導地位,但隨著一系列事情的發生,小丑人格慢慢全部解放,並戰勝了亞瑟人格,成為了他的主宰。
  • 用瘋狂演繹瘋狂——DC高分電影《Joker》(小丑)
    如果你和我一樣膩煩了英雄救世的戲碼,不妨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部另類的超級英雄電影——DC《小丑》這不是超級英雄電影對於《小丑》而言,你真的很難把它算作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因為除了哥譚和幼年布魯斯·韋恩以外,你找不到任何與DC宇宙相關的信息。
  • 「小丑」簡史:歷史中Joker與Clown有什麼異同?
    在古希臘,不管演悲劇還是喜劇,演員都會戴上面具,對於臉上彩繪面具的哥譚「小丑」來說,喜劇和悲劇其實是一體的,在電影裡,「小丑」曾憤怒地說:「過去我總以為我的生命是個悲劇,不過,我現在知道那根本是一場喜劇。」「小丑」亞瑟真覺得自己的生命是喜劇嗎?根本不是。他之所以畫上笑臉,是因為自己的脆弱不想被別人看見,以歡樂或笑臉遮蔽內心的痛苦。
  • 連環殺手致敬《小丑》經典橋段:參加電視節目自曝殺人過程
    在影片的結尾高潮部分,徹底黑化為「小丑」的亞瑟,來到電視脫口秀的現場,坦誠自己殺人的事實,並最終槍殺了主持人,這極具感染力的一幕讓很多人印象深刻。如今在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就發生了一起與電影《小丑》中的這一場景極度相似的真實事件。
  • 小丑與蝙蝠俠本是兄弟?!疑似《小丑》電影版基本劇情曝光
    影帝級演員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DC漫畫電影《小丑》將於10月北美上映,日前電影公司舉行內部試映會,基本劇情亦隨之流出。電影背景為1981年的哥譚市,是個犯罪率高發的動蕩時代,原名亞瑟·弗萊克的小丑(Joker),受聘於一間藝人公司,以扮演小丑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