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小賢 攝影報導
「低溫天氣裡,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大幅縮水。開暖風的話,續航裡程會掉得更猛。坐在車裡的我很焦慮。」這是市民李女士這段時間駕駛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感受。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李女士的話代表了很多電動汽車車主的心聲。
考慮到限行政策以及節能環保、經濟等因素,有些市民購買了電動汽車。然而,在今年格外寒冷的冬天,電動汽車車主們深刻體會到了坐在車裡的「冷」與「焦慮」。
凍一夜
裡程數掉了70公裡
市民李女士有一輛新能源電動汽車。她家沒有車庫,電動汽車只能露天停放。進入冬季後,電動汽車前一天晚上剛充滿電,第二天的裡程數被「凍」掉了70公裡。
李女士說,低溫讓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大幅縮短。她買車時,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這輛車的續航裡程是350多公裡,可到了冬天,氣溫越低,車的續航裡程就越短,實際續航裡程只有200公裡左右。為了避免用車時電量不足,她只能增加充電次數。
在市區開元南大道的一處電動汽車充電站,記者碰到了為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的市民郭先生。說起冬季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續航問題,郭先生也很無奈。
郭先生說,最近這段時間,他家電動汽車電量損耗特別快,續航裡程也在不斷縮水。「今年冬天,我家電動汽車的實際續航裡程比夏天少了近一半。汽車充電的時間也延長了。夏天快充1個小時差不多就能充滿,現在得充近兩個小時。」郭先生說,一到冬天,他幾乎不會讓電動汽車跑太遠,就是擔心因電量不足而影響行程。
開暖風
電量掉得心慌慌
低溫天氣下,電動汽車除了續航縮減外,連開暖風都成了奢侈。
「開了暖風,看著電量『噌噌』往下掉,我心裡就莫名發慌。」市民張女士說。她每次開自家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時,都會先開一會兒暖風。等車內的溫度升高一些,她就趕緊將暖風關掉,避免消耗更多電量。張女士冬天駕駛電動汽車的時候,戴的手套、圍巾輕易不摘。她這樣做,是為了在不開暖風的情況下能暖和些。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冬天更加寒冷。「今年冬天實在太冷了。雖然開暖風續航裡程會大幅度縮短,但為了不讓自己受罪,暖風還得開。我的工作單位離家不算太遠,以前1個星期才充一回電,現在3天就得充一回電。」市民強女士說。
為了省電,兩年前就購買了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張先生還總結出一些小經驗。上車後,他不會一下將暖風開得非常大,而是讓車內溫度慢慢提升,然後再適度調整,儘可能讓車內保持恆溫狀態。
隨用隨充快慢結合
冬季充電講技巧
嚴寒天氣下,電動汽車續航裡程為什麼會大幅度減少呢?記者採訪多位從事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工作人員後得知,電動汽車在冬季的續航裡程減少與動力電池的充放電原理密切相關。溫度低時,電池的活性降低,影響了電池性能及容量揮發,對外就表現為動力電池可用容量的衰減。他們表示,低溫下電動汽車續航裡程縮減並不能代表電池有問題。等溫度上升後,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就會有所恢復。
一位新能源汽車銷售人員表示,除了動力電池性能之外,暖風也是一大耗電源。電動汽車沒有發動機,加熱所需能量要從動力電池處額外獲取。
對於電動汽車如何「過冬」,怎樣解決低溫續航和充電難題,業內人士給出一些建議:車主儘可能將電動汽車停放在溫度相對較高的地方。此外,電動汽車車主可間歇性使用空調,在車內溫度適宜的情況下關閉一段時間暖風,以節省電量。行車過程中儘量不要急加速和急剎車,避免大電流放電。如果充電較慢,車主可以在車輛剛結束行駛,電池尚有餘溫時及時充電,這樣可提高充電效率。
另外,車主不要把電池用到快沒電時才去充電,應該做到「隨用隨充」。車主充電時要注意採用慢充和快充相結合的方式。
【來源:滄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