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肯是怎麼來的!---鄧肯之前的96-97賽季

2021-01-20 馬刺spurs

原文作者:@Duncan石頭 


【前言】

之所以要回憶馬刺過去的比賽,是因為發現很多刺迷對於過去的印象已經很模糊了,在球迷之間討論的時候,馬刺很多過去的事情都被人們所誤讀,因此才有了這麼一個想法,想把馬刺過去的一些事情,客觀的呈獻給各位球迷。現在,有現在的精彩,過去,也有過去的精彩,而且96-97賽季,能告訴我們很多道理。

【96-97賽季概述】

每當提到96-97賽季的馬刺,刺迷總會說一個詞「傷病」。沒錯,96-97賽季的馬刺,主旋律就是傷病,球隊的兩位全明星---埃利奧特和大衛全部遭遇了嚴重的傷病,幾乎缺陣了整個賽季,沒有核心的馬刺拿下了歷史最差戰績。當然,在經歷過這個痛苦的賽季後,馬刺以21.6%的概率抽中了狀元籤,順利選中了鄧肯,為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當年馬刺為了選鄧肯,和凱爾特人比擺爛,最後幸運的選到了鄧肯,不知如此,當之後大衛和埃利奧特歸隊之後,本來就是爭冠陣容的馬刺,添加了一個鄧肯,然後利用自己原有的分區決賽陣容,幸運的奪了個冠軍。

那麼,到底哪個才是事實呢?沒事,讓我們用事實說話。


【關鍵詞1:大衛羅賓遜】

大家都知道大衛在96-97賽季幾乎沒怎麼打比賽,而且也都知道他那個賽季有傷,但是什麼傷,什麼時候受的傷,嚴重不嚴重,基本沒人知道。下面我會採用引用舊新聞的方式來解釋這些。

請看下面這一則老新聞:


上面這則新聞是1996.10.23,密爾沃基哨兵報上的新聞,上面前兩段的大意是:大衛遭遇背傷,並且去了洛杉磯一家醫院,而醫生告知,必須休息五天。我大體查了一下,96-97賽季的開賽日是1996.11.01,也就是他在沒有開賽的時候就遭遇了背傷。為什麼大衛在沒開賽就受傷了?這是不是有點太奇怪了?個人分析了以下幾點:

1.眾所周知,大衛在之前的95-96賽季,帶領馬刺打出了之前的最佳戰績59勝,季後賽也闖入分區決賽(原文在這裡出現了小錯:這裡的9596賽季應為9495賽季)。82場全勤,31歲。可以說,中鋒在這個年齡,會出現正常的衰老,大衛引領馬刺打出了歷史最佳戰績,可以想像,他一定是非常拼命,而以31歲的年齡,拼身體,即使不受傷,也會有傷病隱患。

2.大衛參加了96奧運會,我覺得這是最主要原因,球員沒有休息,疲勞徵戰的影響大家都很清楚,而剛剛經歷了一個全勤賽季,又參加了奧運會,疲勞程度不言而喻,可以說,這一切,都為傷病埋下了隱患。

接下來,再看一則舊新聞:


題目叫「Forget the Alamo-remenber the Spurs?」,很雷人的題目是吧?忘了Alamo,記住馬刺隊?這是1996/11/11的新聞,從新聞中不難看出,大衛在1996年的10-11月,一直都在和背傷掙扎。不僅如此,威爾普度手指受傷,查克柏森則因為疝氣將會缺陣最多六個月,查爾史密斯則膝蓋受傷,尼格羅和赫裡拉也遭遇到了傷病。


這則新聞中比較有趣的一處是這裡「Just about spurs coach Bob Hill has been so desperate, he recently started a fourth-quarter lineup that included small forwards Dominique Wilkins at center and Sean Elliot at power forward」。大意是,鮑勃希爾非常抓狂,他最近第四節常用威爾金斯當中鋒,而埃利奧特當大前鋒。


再來一則舊聞:


這則新聞的時間是1996/12/24,新聞上指出「broke a bone in his left foot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Monday night’s 90-79 loss to Miami」.意思是,左腳骨折。後面又提到「will have surgery this week and will be out about six weeks」,大意是,大衛要接受手術,並且要缺陣六周左右,原文用了個」about」,我想大家也都應該理解,腳踝手術,恢復期無法預料,大衛到底什麼時候能恢復?這個問題我們先擱下,後文我會分析。但這則新聞告訴了我們:大衛在背傷剛有好轉的時候,又遭遇到了腳骨折,並且要手術。

如果我們按缺陣六周算,他會在2月份復出比賽。那麼事實是這樣嗎?繼續看舊聞:


這是1997/02/28的舊聞,上面明確表明了「David Robinson has missed all but six games, and remains on the injured list」,可見大衛的手術的恢復還不太好,必須繼續休賽。這則舊聞還有一個信息,那就是,當時,馬刺陣中唯一的核心居然是37歲的老將---威爾金斯,可見當時馬刺已經真的無兵可用了。也從側面反映了,大衛是真的不能比賽,否則誰會忍心讓37歲的威爾金斯當球隊頭號得分手?
--
好了,說到這裡,可以總結一下了:
1996.08 參加奧運。 
1996.10 沒開賽就遭遇背傷,缺陣賽季初比賽。
1996.12 復出,但遭遇腳骨折,手術,繼續缺陣。
1996.02 恢復不好,繼續缺陣,直到賽季結束。

【關鍵詞二:其他球員傷病】

除了大衛羅賓遜,馬刺其他球員這個賽季幾乎全遭遇過嚴重傷病。

【埃利奧特】:
請看下面一則舊聞:


以上是1997/01/11的舊聞,文中指出「Sean Elliott(leg) and Dominique Wilkins(knee) missed the game」,意思是埃利奧特因為腿傷,而威爾金斯因為膝傷缺席了比賽。我上文說過一個很有趣的段子,那就是老希爾讓威爾金斯打中鋒,埃利奧特打大前鋒,這實是無奈之舉,他們都是外線球員,但是都強迫進了內線,和內線對抗,威爾金斯本來就年齡大,埃利奧特身體也偏瘦,總這麼磨,沒有傷病才叫神奇。

還有一則舊聞:


這則舊聞是1997/02/13發表的,裡面有句話「Sean Elliott might miss the rest of the season because of chronic tendinitis in his right knee」.這句話的意思是,埃利奧特因為右膝肌腱撕裂,因此缺席整個剩下的賽季。肌腱撕裂對於運動員的影響相信我不許多言,常看NBA的會知道這種傷病是什麼級別的傷病。

也就是說,馬刺另一位核心人物,埃利奧特,在一個賽季也經歷了兩次傷病:腿傷和肌腱撕裂。最後賽季報銷。

查爾史密斯、普森、威爾普度、德爾尼格羅等,全部有傷,傷病詳細信息略去不說,上面舊新聞已經有提及。

【關鍵詞三: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提到馬刺的21號,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鄧肯,但是實際上,在鄧肯之前,威爾金斯在馬刺恰恰穿的是21號。在96-97賽季之前,威爾金斯本來是在希臘聯賽打球,但是為了實現冠軍夢,重新進入了NBA,並且底薪加盟了馬刺,當時馬刺有兩位全明星球員:大衛和埃利奧特。電影精華的本意是想靠這兩位球員,再次衝擊總冠軍,其實通俗了說,就是抱大腿,但是,沒想到馬刺陣中兩位主將在接下來的賽季裡全部報銷,威爾金斯以37歲高齡,成了馬刺的進攻核心,場均18分。在這個賽季裡,威爾金斯又當爹又當媽,中鋒傷了打中鋒,前鋒傷了打前鋒,最後再馬刺僅打了一個賽季就退出了NBA。

關於多米尼克威爾金斯的加盟,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個舊聞:


文章的時間是1996.10.14,文中給出了當年合同的具體數額:247,500。24萬的底薪,而他之前在希臘的工資是300萬美金,可見多米尼克威爾金斯加盟馬刺就是為了拿冠軍,錢已經不在乎了,這裡,向人類電影精華表示一下尊敬。而威爾金斯當年加盟馬刺,主要是為了給埃利奧特當替補,因為埃利奧特在之前的賽季,缺陣了季後賽第二輪對陣爵士的系列賽,這一點也可以側面反應,埃利奧特的身體也並不可靠,而且早在1995-1996賽季就已經有了隱患,要不然馬刺也不會給他引進威爾金斯當替補。

威爾金斯和埃利奧特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都是全能型前鋒,身體素質勁爆(受傷前、老化前),進攻手段很全面。

其實在1996-1997賽季,雖然馬刺創造了歷史最差戰績,但是這個賽季也不乏亮點,一個亮點是以第三替補陣容擊敗過當時聯盟戰績前三的步行者,另外,就是電影精華老兄了,這裡還得讚嘆一下,當年37歲的電影精華,雖然一個人帶領著聯盟最爛之一的馬刺隊,但是卻體現出了極其旺盛的鬥志,這絲毫不像一個老將所為,因為,他當初加盟馬刺,就是為了冠軍而來,而當大衛和埃利奧特賽季報銷後,按說,他希望已經完全破滅了,可以安養晚年了,但事實卻相反,他帶領著一群替補,仍然頑強的比賽。那個賽季的錄像不多,在我看的有限的幾場裡,人類電影精華突破、暴扣、遠投、蓋帽、助攻,仍然無所不能,就跟20多歲的小夥子似的,雖然球隊經常輸球,但是他沒有體現出絲毫的懈怠,我想這種精神,值得所有人去學習,在當年的NBA action賽季十佳扣籃裡,多米尼克威爾金斯以一記隔人補扣入選了十佳扣籃第九名,下面,我把威爾金斯在那個賽季的一些精彩表現,用GIF呈獻給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馬刺的上一個21號,曾經帶領著一幫替補,在球場上頑強的比賽。

對陣湖人的大力補扣:


當年十佳灌籃第九名,隔人補扣,你能想像他已經37歲了嗎?




GIF數量有限,見諒。

【關鍵詞4:鮑勃希爾】

老希爾作為馬刺前任主帥,很難說他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執教馬刺的時候,馬刺打出過之前最佳戰績(59勝),並且闖進過分區決賽,但是同樣是在他手下,馬刺也拿下了歷史最爛戰績(96-97賽季前半段),如果拋出1996-1997賽季,你很難說鮑勃希爾不是一個好教練,但是在96-97賽季,不論是傷病也好,還是陣容也好,總之,馬刺是拿下了歷史最爛戰績,這麼一個黑鍋,總得有人背,大衛和埃利奧特全部報銷,威爾金斯37歲,總不能讓他們背黑鍋吧?於是老希爾就成了背黑鍋的人,恰好當年馬刺的經理—波波維奇,在金州勇士當完助理教練,並且師出老布朗,是純學院派教練系列的,於是波波維奇就順理成章的取代了老希爾,並且保留經理職位。

以下舊聞有當時的詳細信息:


文中可以看到,老希爾被解僱的時候,馬刺的戰績是3-15,前一年馬刺剛剛取得了最佳戰績(原文這裡出了小錯:馬刺創隊史的最佳戰績在9495賽季,經歷恐怖傷病潮導致創隊史最爛戰績在9697賽季,中間其實還隔了9596賽季),這個賽季本應該是更進一步的時候,但是卻馬上跌了下來,正如前文所說,不管原因是什麼,總得有個人背黑鍋,很不幸,老希爾是這個人。

當時的換帥,很難說是好還是壞,因為波波維奇沒當過主教練,雖說師出老布朗,但卻很難預測他到底能不能帶領馬刺奪取冠軍,因為拉裡布朗是屬於防守型學院派教練,這個風格的教練本來就是少數,取得成功的更是鳳毛麟角,在當時,只有查克戴利算是一個成功例子,拉裡布朗帶領球隊拿過NCAA冠軍,但卻沒拿過NBA冠軍,而NBA歷史上,拿冠軍比較多的教練,比如禪師、主教,卻偏偏不是純學院派的。因此,當時來說,這個換帥,有很大風險在裡面。但如果我們從結果的角度出發,會發現,這個換帥簡直太明智了,在波波維奇的調教下,鄧肯在馬刺的體系裡如魚得水,和大衛組成了雙塔,是當時聯盟最有威懾力的內線組合,後期又培養起來了馬努和帕克,組成了馬刺三叉戟,大膽使用鮑文,讓鮑文擔當外線防守重任,又引進多名老將,戰術指揮極其出色,調教球員極其嚴格,把馬刺隊培養成了聯盟戰術素養最高的球隊之一,可以說,如果沒有波波維奇,馬刺就未必能拿4個冠軍。而現在,我們能說,馬刺當年的那次換帥,賭成功了。

【一些總結】

回憶到此為止,其實到這裡,我們已經可以得出一些結論了,很多人盛傳,馬刺當年上將和埃利奧特故意缺賽,從而讓馬刺擺爛選鄧肯,這種說法成立與否?

我個人認為是不成立的。原因有三點:

1.     從上面新聞可以看出,馬刺陣中球員的傷,不是一兩個,而是大面積的傷,特別是上將和埃利奧特,遭遇的分別是骨折和肌腱撕裂,是很嚴重的傷,這種傷,一時半會好不了,因此,他們不是自己想缺陣,而是必須缺陣。
2.     人類電影精華當年加盟馬刺,就是為了拿冠軍,而之前的馬刺剛經歷過歷史最好的賽季,這個賽季是更進一步,更接近冠軍的一個賽季,而威爾金斯選擇加盟馬刺,更是說明了馬刺當年是冠軍大熱,這種情況下,球員更會努力的打球,不可能會假裝傷病缺席比賽。
3.     老希爾被炒魷魚,說明球隊很不滿意當時的戰績,換句話說,如果球隊的擺爛是有計劃的,就不會炒掉主教練,因為,既然是有計劃的擺爛,幹教練什麼事?

-

而關於上將和埃利奧特的傷病,上面已經敘述很清楚了,上將首先是背傷,然後遭遇了腳骨骨折,而埃利奧特早在95-96賽季,就缺席了季後賽對陣爵士的比賽,而在96-97賽季,更是經歷了一次膝蓋肌腱撕裂,並且做了手術,這兩名球員遭遇的傷病都不是小傷病,恢復不是一兩天的事,而且有些傷病可以恢復,有些恢復不了,比如說膝傷,或者某些嚴重的骨折,即使恢復了,仍然會影響運動能力。上將在96-97賽季基本缺陣了一個賽季後,在97-98賽季復出,並且和鄧肯搭檔,拿下了20+10的數據,但是以他33歲的年齡來說,加上之前嚴重的腳骨折,於情於理,他都不可能恢復原來巔峰時期實力,縱觀NBA歷史,在中年遭遇了嚴重傷病,並且完全恢復的例子,幾乎沒有,並且大衛在33歲左右這個年齡,即使無傷病,也會有自然的老化,也就是說,不管球隊裡有沒有鄧肯,大衛在這個階段,都已經無法支撐起整個球隊了,而埃利奧特,更是在那幾年更是連續遭遇傷病,而且如果馬後炮的說,他之後換了腎,這說明他身體的耐久性不是很強,而在經歷過95-96的黃金賽季後,實際他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從年齡上來看,他不到30歲,但是由於傷病太頻繁,因此在生涯後期,他的個人能力跟之前已經無法相提並論了。

因此,說馬刺在鄧肯加盟的那個賽季(97-98)是冠軍級別的球隊,這種說法很不靠譜,97-98賽季和95-96賽季只隔了一個賽季,但是恰恰是在這個96-97賽季,球隊經歷過大規模傷病、換帥、交易、老化等多方面的影響,因此那隻馬刺已經遠遠不是95-96賽季的馬刺了,那隻馬刺早已退出了冠軍爭奪者的行列。可以說,馬刺在96-97賽季,從波峰直接到了波谷,假如埃利奧特和上將在96-97賽季復出,那麼馬刺會重新上升,但是指望上升到95-96賽季的高度,是完全沒可能的,但是我個人認為,如果那隻馬刺陣容完全整齊,沒有傷病,仍然是季後賽邊緣球隊,但如果說,憑著剛剛從傷病中恢復出來的上將和埃利奧特來爭冠,是完全沒可能的。


【後話】

其實那個賽季的馬刺能帶給了球迷很多啟示,那個賽季的馬刺,把能經歷的壞事全經歷了一遍:主力賽季報銷、球隊戰績歷史最低、球隊換帥、俱樂部收入歷史新低,等等很多。如果你能設想下自己是當時的刺迷,你一定看不到希望,因為球迷一下從爭冠的激情中,跌倒了失望的谷底。但是幸運的是,馬刺以低概率抽中了狀元籤,選了鄧肯。我們現在可以馬後炮的說,鄧肯是多厲害,把馬刺重新拉回了爭冠行列,但是如果在當時,我相信,就是鄧肯本人也想不到他能在菜鳥第二年就奪冠,因為縱觀NBA歷史,能靠一個菜鳥新秀,馬上把一隻季後賽邊緣球隊變成冠軍球隊,這種例子幾乎就沒有。但是很幸運,這種事情發生在了馬刺身上。

1996-1997賽季,本來是最倒黴的一個賽季,球隊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拿到了歷史最爛戰績,因為歷史最爛戰績,波波維奇成了教練,因為歷史最爛戰績,鄧肯被馬刺選中。我們從後來的成功經歷來分析,恰恰是1996-1997賽季的失敗,讓鄧肯和波波維奇在馬刺相遇,並且這師徒二人拿到了4枚總冠軍戒指。

因此我們常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想1996-1997賽季的馬刺給了我們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大起大落,當大衛因為傷上不了場,看著球隊從最佳戰績跌落到最差戰績的時候,他心裡是怎麼想的?當多米尼克威爾金斯滿懷熱情加盟馬刺,最後一次衝擊冠軍,但卻希望破滅的時候,他又是怎麼想的?當波波維奇剛接手歷史最差戰績的馬刺的時候,波波又是怎麼想的?他們在當時難道能預測到,在兩年後,這隻球隊會拿到冠軍?

所以說,當你處在失敗的時候,不要失意,多多總結,說不定這個失敗,能成為你今後成功的財富。

【END】

原文到此結束,原文在某貼吧精品區裡安靜地沉睡著,在此我不希望看到有JRS因為看到我的這篇轉文而去挖墳打攪那個貼吧,造成那裡正常秩序的破壞。

關於9697賽季馬刺是不是擺爛爭鄧肯這個話題,我在幾年前看到這篇帖子之前也打過馬虎眼、犯過錯誤,所以我不覺得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搞錯有什麼問題;但是,請看過的JRS不要在這個話題上再說錯話,尤其是刺迷。大家適當地調侃當然可以,但那是在別人不認為你是在傳播錯誤信息(說得不好聽就是誤導)的前提下。


「馬刺spurs」:高逼格公眾號 提供所有NBA比賽的直播與錄像地址(承諾藍光,無廣告) 並推送馬刺原創好文章 您最好的NBA興趣讀物 關注它沒錯的!

相關焦點

  • 97-98賽季:鄧肯登陸;喬丹驚世一投助公牛三連冠
    97-98賽季:鄧肯登陸;喬丹驚世一投助公牛三連冠 就在公牛一家獨大之時,一位日後的冉冉新星登陸了聯盟
  • 「編年史」97-98賽季:鄧肯登錄;喬丹驚世一投助公牛三連冠
    為了得到這位明日之星,早在上賽季,也就是1996-97賽季,聯盟多達4為啥這些球隊如此「喪心病狂」的擺爛,只因為得到一個鄧肯?以當時聯盟的球探報告來說,裡面顯示鄧肯驚呼完美,他的實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於是,在96-97賽季結束後,76人拿到22勝60負的戰績,凱爾特人拿到15勝67負的戰績,灰熊拿到了14勝68負的戰績,掘金拿到了21勝61負的戰績。但最幸運的當屬拿到20勝62負的馬刺,他們並不是戰績最糟糕的,但是他們拿到了狀元籤。
  • 波波維奇和鄧肯誰成就了誰?
    先回憶下鄧肯怎麼來的?大約20多年前,96到97賽季,波波維奇是管理層,讓時任主教練擺爛為了拿狀元鄧肯被拒絕,波波炒掉教練自己上陣當教練,從上一賽季的59勝西部第二,到20勝西部倒數第二,順利拿下鄧肯。當年凱爾特人紅衣主教更是連續兩年擺爛,波士頓主場觀眾居然為了輸球而歡呼。
  • NBA97年狀元郎是鄧肯,那麼這一年選秀裡面,榜眼探花分別是誰
    在96年NBA選秀的「黃金一代」之後,97年的NBA選秀大會也是順利誕生多位巨頭球星,其中最出色的無疑就是當年的選秀狀元郎鄧肯。老實說,作為97年的NBA榜眼秀球員,範霍恩的新秀賽季表現也是相當亮眼,在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賽季,範霍恩完成了場均19.7分6.6籃板1.7助攻的數據攫取,而在之後的NBA生涯第二年,範霍恩的場均數據更是上升到21+8+1。然而由於遭遇傷病問題,範霍恩的競技狀態和數據表現也是逐漸下滑,最終他並沒有成長為一名全明星級別的NBA球員。
  • 97狀元是鄧肯, 02年是姚明, 中間4年的狀元都是誰呢?
    但不是每一位狀元秀都能成長為我們理想的樣子的,我們知道97狀元是鄧肯,02年是姚明,那中間4年的狀元都是誰呢?鄧肯當初是馬刺隊的一名球員。他在馬刺隊待了19年,馬刺也沒有看錯人,他們一開始就看上了鄧肯,並且不惜一切代價,用狀元籤選擇了鄧肯。在鄧肯的幫助下,馬刺獲得了5個冠軍。
  • 為什麼詹姆斯歷史地位在鄧肯之前?鄧肯為何位居科比之前?
    庫裡在個人實力上不如科比,個人榮譽還不如科比,竟然排名在科比之前,以何論據如此硬氣?為什麼庫裡排名很高?那麼問題來了,詹姆斯的排名為何那麼高?詹姆斯果真能排如此高位?這三人應該怎麼評價?很多球迷的印象是,詹姆斯擁有常年處在高水平發揮的表現,而科比表現的起伏在三人中最大,鄧肯的巔峰個人表現不及兩人炸裂,但球隊的長期穩定性高於兩人。其實筆者認為,馬刺隊可以作為頂尖球隊的鑑定器,世有頂尖球隊,馬刺輸,而時無頂尖球隊時,馬刺贏。
  • 加內特和鄧肯的差距有多大?
    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99-07年左右 鄧肯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績 4次總冠軍2次常規mvp而彼時的加內特除了一座mvp之外 在戒指方面兩手空空即便當時的榮譽差距如此之大 加內特依然長期被媒體和球迷放在一起與鄧肯比較職業生涯的榮譽來說 鄧肯無疑是偉大的贏家 但是他和加內特之間的差距 是否真的有榮譽的差距那麼多嗎
  • NBA97屆選秀薪金榜:麥迪比鄧肯少8千萬,角色球員竟拿近一億美元
    雖然97年的選秀大會,並沒有96年和03年那麼盛大,但是當時因為鄧肯一個人,也讓97年的選秀大會十分的光彩,因為大半個聯盟為了鄧肯擺爛,你就知道當時的鄧肯有多麼瘋狂了!所以橫掃大學舞臺的超級球星鄧肯參選之後,自然是毫無懸念地當選為狀元了。
  • 鄧肯當年4份球探報告,全是優點!96年參加選秀或輕鬆擊敗艾弗森
    鄧肯在進入聯盟前,就使聯盟超過半數的球隊選擇擺爛使得有機會抽中狀元籤從而選擇鄧肯。鄧肯是1997年的狀元,紅衣主教奧爾巴赫因為沒有選中鄧肯從而選擇退役,一個新秀就讓聯盟很多支隊伍選擇擺爛,到底是什麼原因?今天就來回顧一下鄧肯當年的四份球探報告。
  • 馬刺強大隻因鄧肯到來?上將時期這隊已是55勝水平
    鄧肯是公認的NBA歷史第一大前鋒,他在進入聯盟的第二年就帶隊奪冠,生涯前十年四次奪冠,三次成為總決賽MVP。有球迷認為,馬刺的振興始於鄧肯,是鄧肯帶領黑白軍團在長達19年的時間裡保持一流強隊的競爭力。其實,此話並不準確,因為在鄧肯加盟馬刺之前,這支球隊就已經很強了。
  • 馬刺隊的榮光,波波維奇和鄧肯,到底是誰成就了誰?
    格雷格-波波維奇96年接過了馬刺隊的教鞭,直到今天已經有24年的漫長時光,在這段時間裡,波波攜手鄧肯締造了球隊歷史上全部的5座總冠軍獎盃,蒂姆-鄧肯在波波的手下成為了歷史第一的大前鋒,而波波在鄧肯的努力下,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千古名帥,那麼問題來了,這對師徒之間,到底是誰成就了誰呢?
  • NBA人物誌 3 —蒂姆-鄧肯
    馬刺為了能夠得到他,從上個賽季的西部第二直接跌到倒數第二。在96-97賽季,波波維奇直接讓球隊核心大衛-羅賓遜小傷大休,最終馬刺順利的取得了20勝62負的戰績。整個聯盟有四支球隊為了得到他,拿到60+的敗績,讓半數球隊都想得到的這個人就是——蒂姆-鄧肯。
  • 天之驕子:詹姆斯落選,鄧肯出道,聯盟動蕩,網友調侃鄧肯更強!
    一戰成名,就此轟動了整個美國籃球界的詹姆斯在選秀時,怎麼沒像鄧肯一樣,表現出讓整個聯盟動蕩的效果呢?我想很多的球迷應該都明白詹姆斯沒有踏上NBA之前,在高中的時候就是鶴立雞群,一枝獨秀,他每一次出現在,籃球賽場上就能引起全場的狂呼,人氣不用多說,相當的高不可攀。
  • NBA97年狀元是鄧肯,02年是姚明,中間四年怎麼沒人提起
    在NBA,我們都知道96黃金一代和03白金一代,1997年-2002年雖然是選秀小年,但也出現了很多的超級巨星。比如97年的狀元蒂姆-鄧肯,還有02年的狀元姚明,那他們中間這四年的狀元秀呢,為什麼很少被人提起。
  • 科比鄧肯加內特,史上最豪華名人堂,三人的新秀賽季表現怎樣
    96年的選秀,湖人教父傑裡-韋斯特以絕世目光將迪瓦茨交易給黃蜂,換來13順位的高中生分位科比-布萊恩特,這一操作也使得湖人收穫了許多年的無盡榮耀。那時的湖人後衛線有著全明星級別的埃迪-瓊斯、範-埃克塞爾,科比只能從替補打起,場均15.5分鐘的出場時間,送出7.6分、1.9籃板和1.3助攻的慘澹數據,命中率更是低至41.7%,唯有三分命中率是還湊合的37.5%。
  • 92年狀元是奧尼爾,97年是鄧肯,中間這4年都是誰?
    92年的狀元奧尼爾,97年的狀元鄧肯他們都是聯盟中的超級明星,在聯盟的歷史上也是能排前十的名次。大家都會比較記得92年和97年的NBA狀元,是因為這兩屆的的狀元們的成績比較出眾,但被大家遺忘的93年到96年之間的狀元有誰呢?雖然這四年的選秀狀元成就並比不上奧尼爾和鄧肯,但在這四年中有的狀元實力還是比較出色的,擔當得上狀元的稱號。
  • 比肩張伯倫,鄧肯第一大前不保
    現在經常有爭論說馬龍、鄧肯到底誰是NBA歷史第一大前鋒。這裡不如來對比下他倆的職業生涯。先說爭論中人氣相對比較高的呆呆吧!分別是88-89賽季,直至91-92賽季,另外還有96-97賽季,89年,他砍下了29.1分,不敵喬丹32.5分,90年,馬龍再接再厲,砍下31分,喬丹33.6分,91年,馬龍再砍29分,喬丹31.5分,92年,他砍下28分,喬丹30.1分。連續四年,死死壓制他的人,都是那個叫喬丹的人。
  • 若馬刺隊的主教練變成了鄧肯,需要幾個賽季重回輝煌?
    從97年馬刺隊籤約鄧肯,鄧肯一共為馬刺隊帶來了五個總冠軍,職業生涯榮耀無數,是公認的歷史第一大前鋒,如今44歲,鄧肯早已經功成身退,明年將會入選名人堂,人生大贏家。但是鄧肯也沒有放棄折騰,本賽季的鄧肯在退役一段時間後,玩夠了,果斷選擇了復出,不過不是回歸球員,球員的榮耀,鄧肯已經拿到夠多了,只是因為馬刺隊遇到了困難,助理教練被76人隊挖牆角,球隊沒辦法了,鄧肯頂上。
  • 鄧肯的偉大得益於馬刺的體系,馬刺體系到底是什麼?
    2016年鄧肯還沒退役的時候,當時很多人就說過幾年以後會有很多人拿鄧肯的得分來貶低鄧肯,結果不出所料鄧肯97年進入NBA,那個賽季是波波維奇執教的第二個賽季,第一個賽季就是擺爛拿鄧肯。請問這樣的菜鳥教練有什麼體系所言,那時候是雙塔時代,鄧肯和羅賓遜組成的內線雙塔奪得了99年的總冠軍,此後羅賓遜的狀態大幅度下滑。99-04年之間,馬刺就是鄧肯時代。那個時候,羅賓遜已經老去並在03年退役,而帕克和吉諾比利分別是01年和02年進入聯盟,一個是首輪28位,一個是次輪28位,那個時候都還是菜鳥。那個時候馬刺只有一種打法,那就是把球交給鄧肯,讓鄧肯來處理。
  • 鄧肯、諾維茨基榮譽數據對比
    鄧肯、諾維茨基生涯榮譽對比鄧肯生涯榮譽 諾維茨基生涯榮譽23次周最佳球員 1.15次周最佳球員1屆全明星投籃之星冠軍 9.4次最佳陣容一陣10次最佳陣容一陣 10.5次最佳陣容二陣3次最佳陣容二陣 11.3次最佳陣容三陣8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 12.2016-2017賽季最佳隊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