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中甲聯賽第一階段第 9 輪常州賽區的一場比賽中,四川優必選在長時間 1 比 0 領先的情況下,被南通支雲在傷停補時階段連進兩球,吞下一場苦澀的失利。輸球後的四川優必選以 1 勝 5 平 3 負的戰績排名賽區倒數第二。賽後新聞發布會上,四川優必選主帥李毅認為球隊輸球與運氣有關,他表示,「這就是足球,這也是足球的魅力所在。足球同樣也是有運氣成分的,我們 9 場比賽其中有 8 場比賽穿了黃色球衣,結果都沒贏;反之,有一場比賽穿了藍色球衣就贏了,這就是運氣!」
李毅 「輸球怪球衣」 的言論,引發了四川球迷極大的不滿。眾所周知,黃色球衣對四川足球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從四川全興到隨後的四川冠城、成都謝菲聯,黃色球衣代表著四川足球「黃色狂飆」的精神,也成為了川足的主打色。四川優必選接過四川足球的大旗後,也以黃色為主場球衣的顏色,俱樂部還特意強調主場球衣的顏色為「全興黃」,因此,李毅這番不當言論才會引發輿論的強烈反響。
球員出身的李毅,在目睹球隊被絕殺後,將不滿的情緒發洩到球衣顏色上,其實是一種自嘲,就像他做球員時那樣,輸球後自然而然會找一個客體進行情緒宣洩。但李毅忘了,他的身份已不再是球員,而是一支球隊的主教練。在意識到自己的不當言論缺乏對四川足球的尊重和了解後,李毅於 10 月 12 日凌晨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布長文,向四川球迷致歉。
相比於李毅的言論,他執教四川優必選的戰績更加令人失望。當初頂著退役國腳、華夏幸福主帥謝峰助教的光環而來,李毅一度被四川球迷寄予厚望,而他自己也非常看重這次執教機會,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我必須嘗試一下。」 儘管賽季初,四川優必選就確定了保級的目標,但第一階段行將結束之際,球隊的表現非但沒有驚喜,反而令四川球迷陷入了深深的憂慮。
本賽季中甲聯賽,像李毅這樣自帶「退役國腳」標籤的主教練還有幾位,他們分別是北京北體大的宿茂臻、江西聯盛的黃勇、貴州恆豐的王新欣以及南通支雲的謝暉。在國產優秀教練斷檔的大背景下,球迷們期待著這些退役國腳能通過在中甲執教的成功,逐漸向著優秀教練的目標邁進,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作為昔日國足中鋒的代表人物,宿茂臻於去年中途從高洪波手中接過北體大教鞭,上個賽季,北體大最終名列聯賽第 8,與衝超成功的石家莊永昌差了 10 個積分。本賽季至今,位於成都賽區的北體大僅取得 2 勝 2 平 5 負的戰績,早早無緣衝超組。前國足中場黃勇於 2018 年底開始出任中乙球隊江西聯盛主帥,2019 賽季中乙,黃勇帶隊獲得南區第 3 名,本賽季,江西聯盛遞補進入中甲,目前,球隊以 1 勝 1 平 7 負的戰績在梅州賽區排名墊底。去年年底,貴州恆豐官方宣布,前泰達國腳王新欣出任球隊主帥,本賽季至今,恆豐戰績僅為 2 勝 3 平 4 負,這支賽季初被視為衝超熱門的球隊,如今已鐵定無緣衝超組。倒是前國腳謝暉掛帥的南通支雲在本輪逆轉四川優必選後,仍保留著躋身衝超組的一線希望。
退役國腳在中甲的執教成績與外界預期相去甚遠,這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他們尚不具備單獨執教一支中甲球隊的能力。目前,中超大部分俱樂部都聘請了洋帥,其餘幾家俱樂部也大多聘請了成名已久的老牌土帥,可以說,中國足球頂級職業聯賽的舞臺,尚無這些中生代土帥的生存空間。於是,次一級的中甲聯賽就成為這些有志於在教練崗位上做出一番成就的退役國腳們接受錘鍊的最高平臺。從這些退役國腳過往的經歷看,他們在執教方面並非白紙一張。比如宿茂臻就曾在 2002 年退役後,接受時任曼聯主帥弗格森的邀請,參加英足總組織的高級教練員學習班。隨後他先後擔任過山東魯能足校 U17 青年隊主教練、中國國奧隊助教、中國國青隊主教練、U16國少隊主教練、青島海牛隊主教練、青島中能隊主教練、青島黃海俱樂部副總兼中方技術總監以及北京北體大隊執行教練、主教練。
黃勇自 2009 年開始執教生涯,先後任教於天津松江、天津潤宇龍、瀋陽瀋北、長春華信女足、中國女足、陝西長安競技以及江西聯盛等多支球隊。李毅在 2011 年退役後,曾長期擔任深圳紅鑽隊助教,輔佐法國名帥特魯西埃;去年,他又在河北華夏幸福擔任助教,成為主帥謝峰的得力幹將。王新欣自 2016 年從泰達隊退役以來,先是前往葡萄牙波爾圖俱樂部進修,之後轉型成為教練,在泰達梯隊任教。2018 年開始,王新欣先後任貴州恆豐領隊、預備隊主教練、直至出任球隊主帥。謝暉自 2009 年退役後,先後擔任上海申花隊助理教練兼俱樂部新聞發言人,上海幸運星足球俱樂部 95/96 梯隊主教練,中國 U16 國少隊科研教練,上海上港預備隊助理教練,一線隊助理教練。
在中國足壇,退役球員拿起教鞭執教被視為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作為其中的翹楚,退役國腳轉型成為教練後,不僅被外界寄予厚望,而且也成為各家俱樂部爭搶的對象,不少俱樂部在聘請退役國腳出任球隊主帥時,其實犯了只重名氣不重能力的錯誤。說到能力,一名球隊主帥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比如運用先進技戰術理論的能力、過人的臨場指揮能力、營造良好的更衣室氛圍的能力、鍛造球隊意志力和精神品格的能力、面對輿論壓力保護自己球員的能力、適應不同工作環境並善於和各界溝通的能力等等。而這一切的前提,則是球隊主帥自身強大的學習能力。從退役國腳們轉型後的履歷來看,他們的經歷不可謂不豐富,但他們是否具備相應的學習能力,把自己在不同時期看到學到的東西,一點點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儲備,並在單獨走上執教崗位時自如地加以運用就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放眼歐洲足壇,退役球員轉崗教練成功的案例不少,但失敗的案例更多,並不是所有球員退役以後都可以順順噹噹地成為一支球隊的主帥,他們要經過漫長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練員等級,這是一個類似於金字塔型的培養體系,最終登上金字塔尖的人鳳毛麟角,瓜迪奧拉、齊達內,這樣轉型做教練取得巨大成功的退役國腳,可以說是百裡挑一甚至是千裡挑一的。
然而在中國足壇,類似的培養體系和淘汰機制尚不完備,退役國腳們在轉型成為教練後,缺乏在一個崗位上長時間積累的過程,而是更樂於改換門庭,刷「履歷」,忽視了學習的系統性和從理論到實踐的重要性。目前由退役國腳執掌教鞭的幾支球隊中,謝暉執教的南通支雲戰績最好,而他卻是所有人裡 「出道」 最晚的一個,今年年初,45 歲的謝暉才首次擔任一支中甲球隊的主教練,在此之前他在上港教練組已經足足待了 5 年,輔佐過埃裡克森、博阿斯、佩雷拉三位洋帥,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寶貴的執教經驗。儘管謝暉慨嘆自己相比歐洲名帥,「出道」還是有些晚了,但就實際效果來看,多一點時間學習和沉澱,往後成功的概率或許會更大一些,退役國腳轉型做教練如此,發展中的中國足球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