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寫了一篇關於中國和美國「母語教育」的文章,我在文章中提到了Mia的老師平常對於「閱讀」的幾點要求:
1、每天都有一定的自主閱讀時間(1年級結束時每天至少自主閱讀30分鐘)
2、家長積極參與
3、保證閱讀材料中有虛構類和非虛構類素材
一直以來非虛構類讀物在我們家都很受歡迎,姐弟倆小的時候就很喜歡聽我讀各種科普書,我們也動手做過很多科學遊戲。
現在姐姐已經可以自己讀書,弟弟在自主閱讀上進步也不小,我們家裡的非虛構類讀物也在不斷地增加,各類主題愈加豐富了。
今年我和孩子們讀了不少名人傳記,這對我們來說是一類新的素材,閱讀的過程中收穫良多。
千萬別小看孩子對英雄的崇拜,也別小看榜樣對孩子的激勵。
這一年來我們因為讀名人傳記討論過很多有意義的話題,所以今天既是來分享好書,也會聊聊讀後感。
01
第一套人物傳記繪本
我們最開始讀的人物傳記是一套很精美的繪本,《Little People, Big Dreams》,我收了足足有12本,因為實在很喜歡。
其中有一些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馬丁路德金、史蒂芬·霍金、甘地、瑪麗·居裡、奧黛麗·赫本、可可·香奈兒、李小龍等等。
這套書收集了許多傑出人物的成長故事,包括設計師、藝術家、科學家、民權運動領袖等等。
因為是繪本,所以語言簡練,通俗易懂,當然也不會像章節書那樣有大量的細節。它做為學齡前孩子的第一套人物傳記,再好不過了。
不得不提的是這套書的插畫,色彩濃鬱,畫風俏皮摩登,十分地抓眼球。
這一本講的是「可可·香奈兒」,是不是很有範兒?我最喜歡這一本。
每本書的最後都有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史料,看看可可·香奈兒真是從年輕一直美到老呀,歲月從不敗真正的美人。
這一本是「史蒂芬·霍金」的故事,S先生很欣賞霍金,他給孩子們讀過好多遍。
姐姐最喜歡的是「Amelia Earhart」的故事。大家可能對Amelia Earhart不太熟悉,她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女飛行員,也是第一個駕駛飛機獨自穿越大西洋的女性。
我記得當我們讀到書中那些驚險刺激的航空冒險時,Mia羨慕得不得了,她的眼睛裡都放著光!
Amelia的故事有一個悲情的結尾。1937年,她和她的飛行嚮導試圖完成一次環球飛行,然而那一次她和她的飛機永遠地消失在了茫茫太平洋。
可能因為這是一本寫給低齡孩子的書,所以書中對Amelia的結局只做了模糊的描述:So she flew on like a bird, farther than anyone had gone before...... never to return.
這套書收錄了很多女性人物,還有「Women in Science」、「Women in Art」這樣的盒裝系列,小女孩讀了會感到特別地驕傲!
弟弟最愛的是這一本「拳王阿里」,這倒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一陣子他最迷的運動就是在Wii上打拳擊。
我覺得這大概是很多小男孩的共性,渴望強大,崇拜力量。
男孩體內的睪丸素要比女孩高出許多,所以小男孩總是精力旺盛。我記得以前聽人說過一句特別貼切的話:Boys are either deadly running or deadly out. There is nothing in between!
意思是,男孩兒就倆節奏,他們不是在使勁兒地跑,就是在使勁兒地睡!
正因為小男孩身心發育的這些特點,如何引導他們為自己旺盛的精力尋找健康有益的出口,這非常重要。
男孩的成長過程中需要有「男性的榜樣」,這樣的榜樣首先是自己身邊的成年男性,而從名人傳記裡去了解他們的「偶像」,這也是很好的方法。
這套書我們現在還會時不時地拿出來翻一翻,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書中的故事無一不在傳達著這樣的理念: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小小的人兒可以有大大的夢想。
如果把這些人的成長經歷放在一起看,你會發現他們的傑出雖然來自不同的領域,但是他們的個性中卻有著諸多相似的地方。
比如:敢於做自己,能勇敢地面對命運的不公,鍥而不捨地追求自己的熱愛和信仰。
瑪麗·居裡曾痛失所愛,可可·香奈兒在孤兒院中長大,奧黛麗·赫本的童年在戰爭和飢餓中度過,霍金被診斷患上絕症,馬丁路德金和甘地在領導民權運動時曾無數次被逮捕...... 正是「夢想」和「信仰」的力量,才讓他們成為他們。
也許我們的孩子終將平凡,但我希望他們有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02
Scholastic Biography
(學樂傳記系列)
學樂有一個專門的人物傳記系列,從美國總統,到科學家,到體育明星,囊括了各行各業和不同時代的傑出人物。
這個系列是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章節書,比起幼兒繪本,內容更加地詳實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