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和孩子讀名人傳記,收穫良多,把這些心頭好分享給你

2020-12-18 騰訊網

上周我寫了一篇關於中國和美國「母語教育」的文章,我在文章中提到了Mia的老師平常對於「閱讀」的幾點要求:

1、每天都有一定的自主閱讀時間(1年級結束時每天至少自主閱讀30分鐘)

2、家長積極參與

3、保證閱讀材料中有虛構類和非虛構類素材

一直以來非虛構類讀物在我們家都很受歡迎,姐弟倆小的時候就很喜歡聽我讀各種科普書,我們也動手做過很多科學遊戲。

現在姐姐已經可以自己讀書,弟弟在自主閱讀上進步也不小,我們家裡的非虛構類讀物也在不斷地增加,各類主題愈加豐富了。

今年我和孩子們讀了不少名人傳記,這對我們來說是一類新的素材,閱讀的過程中收穫良多。

千萬別小看孩子對英雄的崇拜,也別小看榜樣對孩子的激勵。

這一年來我們因為讀名人傳記討論過很多有意義的話題,所以今天既是來分享好書,也會聊聊讀後感。

01

第一套人物傳記繪本

我們最開始讀的人物傳記是一套很精美的繪本,《Little People, Big Dreams》,我收了足足有12本,因為實在很喜歡。

其中有一些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馬丁路德金、史蒂芬·霍金、甘地、瑪麗·居裡、奧黛麗·赫本、可可·香奈兒、李小龍等等。

這套書收集了許多傑出人物的成長故事,包括設計師、藝術家、科學家、民權運動領袖等等。

因為是繪本,所以語言簡練,通俗易懂,當然也不會像章節書那樣有大量的細節。它做為學齡前孩子的第一套人物傳記,再好不過了。

不得不提的是這套書的插畫,色彩濃鬱,畫風俏皮摩登,十分地抓眼球。

這一本講的是「可可·香奈兒」,是不是很有範兒?我最喜歡這一本。

每本書的最後都有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史料,看看可可·香奈兒真是從年輕一直美到老呀,歲月從不敗真正的美人。

這一本是「史蒂芬·霍金」的故事,S先生很欣賞霍金,他給孩子們讀過好多遍。

姐姐最喜歡的是「Amelia Earhart」的故事。大家可能對Amelia Earhart不太熟悉,她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女飛行員,也是第一個駕駛飛機獨自穿越大西洋的女性。

我記得當我們讀到書中那些驚險刺激的航空冒險時,Mia羨慕得不得了,她的眼睛裡都放著光!

Amelia的故事有一個悲情的結尾。1937年,她和她的飛行嚮導試圖完成一次環球飛行,然而那一次她和她的飛機永遠地消失在了茫茫太平洋。

可能因為這是一本寫給低齡孩子的書,所以書中對Amelia的結局只做了模糊的描述:So she flew on like a bird, farther than anyone had gone before...... never to return.

這套書收錄了很多女性人物,還有「Women in Science」、「Women in Art」這樣的盒裝系列,小女孩讀了會感到特別地驕傲!

弟弟最愛的是這一本「拳王阿里」,這倒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一陣子他最迷的運動就是在Wii上打拳擊。

我覺得這大概是很多小男孩的共性,渴望強大,崇拜力量。

男孩體內的睪丸素要比女孩高出許多,所以小男孩總是精力旺盛。我記得以前聽人說過一句特別貼切的話:Boys are either deadly running or deadly out. There is nothing in between!

意思是,男孩兒就倆節奏,他們不是在使勁兒地跑,就是在使勁兒地睡!

正因為小男孩身心發育的這些特點,如何引導他們為自己旺盛的精力尋找健康有益的出口,這非常重要。

男孩的成長過程中需要有「男性的榜樣」,這樣的榜樣首先是自己身邊的成年男性,而從名人傳記裡去了解他們的「偶像」,這也是很好的方法。

這套書我們現在還會時不時地拿出來翻一翻,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書中的故事無一不在傳達著這樣的理念: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小小的人兒可以有大大的夢想。

如果把這些人的成長經歷放在一起看,你會發現他們的傑出雖然來自不同的領域,但是他們的個性中卻有著諸多相似的地方。

比如:敢於做自己,能勇敢地面對命運的不公,鍥而不捨地追求自己的熱愛和信仰。

瑪麗·居裡曾痛失所愛,可可·香奈兒在孤兒院中長大,奧黛麗·赫本的童年在戰爭和飢餓中度過,霍金被診斷患上絕症,馬丁路德金和甘地在領導民權運動時曾無數次被逮捕...... 正是「夢想」和「信仰」的力量,才讓他們成為他們。

也許我們的孩子終將平凡,但我希望他們有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02

Scholastic Biography

(學樂傳記系列)

學樂有一個專門的人物傳記系列,從美國總統,到科學家,到體育明星,囊括了各行各業和不同時代的傑出人物。

這個系列是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章節書,比起幼兒繪本,內容更加地詳實豐富。

相關焦點

  • 名人傳記教給孩子什麼——親子共讀《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讀這本書,大寶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好多頁都畫了繆斯(之前看過關於希臘神話的故事,知道繆斯),這些繆斯有時候是開心的,有時候是憤怒的,有時候又是傷心的,這是為什麼?我告訴她,因為這些都與貝多芬當時的心情有關啊。所以,說是繪本,是因為這裡面總是藏了很多小秘密,需要小朋友的慧眼去發現,並且會心一笑。說適合大孩子讀,因為它的文字基本已經是成段成段的,適合慢慢脫離拼音的大寶閱讀。
  • 為什麼推薦你多讀名人傳記
    他住在達勃林的時候,有一天,文人賴雅爾和亞斯圭斯來訪問他。他們在鳳凰公園左近的官舍裡直談到深夜。忽然亞斯圭斯從嘴上取去雪茄菸,問道:「假如我們現在突然要被放逐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去,一個人只準帶一部書,那麼你帶誰的書去呢?」大家舉出自己歡喜的作家來,但亞斯圭斯卻說:「我要帶著巴爾扎克的傳記去!」傳記這樣的討人喜歡!
  • 孩子一定要讀這樣的書,去看真正的「乘風破浪」!
    父母在兒童早期的訓練和教育方式,特別是給孩子看的書,對孩子成就動機的形成具有決定性作用。那哪些書籍富含成就激勵信號?記錄成功人士名人曲折奮鬥經歷的傳記類書籍,絕對算得上其中的典型代表。後臺也一直有姐妹讓我推薦一些好看的名人傳記。
  • 讀紫納珠寶舒宏偉先生新書《翡翠知識詳解》,收穫良多
    讀紫納珠寶舒宏偉先生新書《翡翠知識詳解》,收穫良多 來源:榕城網時間:2020-11-16 09:15:21 開卷有益,打開這本書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這確是一部有價值的也比較生動好讀的口述實錄式紀實作品。
  • 6-12歲成長的黃金期,讀什麼書,最能拉開孩子的差距?
    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期,多讀一些名人傳記,不僅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堅毅的品格,更能吸取積極的經驗,讓人生之路更寬廣開闊。 也因此,美國、芬蘭、日本等教育大國,都非常注重引導孩子閱讀名人傳記。
  • 收穫良多 蓄勢待發
    收穫良多 蓄勢待發 2020-11-24 2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子上初中後,我才明白小學階段做好六件事,孩子成績不會差
    「我是楚媽,喜歡和大家分享和交流育兒想法,歡迎您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說起在讀小學的孩子,我們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就是:「孩子還小,現在學習,生活習慣差一點沒事,以後會好的,到初中高中自然就懂事了。」那麼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是一個孩子形成各種習慣的關鍵時期。
  • 家長如何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這些家庭教育方法一定要知道
    作者 | 睿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育兒的過程中,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很重要,有理想的孩子更容易走向成功,那麼,作為家長,如何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呢?下面這些方法家長一定要知道。
  • (必看經典)朗讀者金句,讀一遍收穫良多!
    (網絡配圖)《朗讀者》第一期【遇見】  1.只要你是個正直的孩子,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你都是我的好孩子。「媽媽,你到底為什麼愛我?」母親放下針線,用她的面額,抵住我的前額,溫柔地,不遲疑地說:「不為什麼,只因你是我的女兒!」——冰心散文《不為什麼》  2.這個世界上絕了哪種生命形式都會導致地球毀滅。獅子和螞蟻一樣偉大,小草和人類一樣重要。——鄭淵潔  3.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生命,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 楊紅櫻:要讓孩子讀喜歡的書
    楊紅櫻:要讓孩子讀喜歡的書     □本報記者 張良娟兒童閱讀究竟該誰做主?孩子們怎樣才能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日前,大型公益活動「為鄉村孩子定製『精神營養餐』」愛心大使、兒童作家楊紅櫻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 我的QC初戰,收穫良多
    作為一名技術員,我有幸參與其中,回顧這次比賽的經歷,聆聽各位優秀同仁們的成果發布及專家評委的講解、點評,收穫良多,對我今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啟發和指導。從四月份開始,我負責編寫「密閉帶水條件勾頭封堵方法的研發」QC成果,由於是第一次參加比賽,不知道怎麼準備。質量管理部經理肖宗莉給了我很多QC的學習資料和歷年QC成果的影視及匯報資料,指導我如何將科技成果以文字形式較好的表達出來。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智商和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都喜歡看這類書
    孩子是出門了,但只是走馬觀花,實際上什麼都沒記住,每到這時我都非常後悔當初為什麼沒好好學歷史。回家後,我就下定決心重新讀歷史,不僅我自己要看,孩子也要看。在我找合適的歷史書時,發現不少優秀的企業家和名人都喜歡讀歷史,比如馬雲、任正非、馮侖等,有些人還曾公開推薦歷史類書籍。
  • 值得讀|他是「刀鋒上的戰士」,他的人生比他的小說精彩一百倍
    二、精彩摘錄1.一個人只有非常堅強、非常自信,才能違背通常的觀點,如果你不具備這些特點,還是不要冒這個險了,就像凡夫俗子那樣隨大流吧,走老路至少是安全的。不刺激、不勇敢,相當無聊,但安全極了。3.一個小公主喜歡上一隻夜鶯,太喜歡它了,不想讓它飛走,於是把它裝進一隻金鳥籠裡;成為囚徒的小鳥不吃飯,也不唱歌,公主意識到除非放了它,否則它會死掉。「你自由了。」最後,她對它說,「我愛你,所以讓你過你想要的幸福生活」。
  • 好書推薦——《蘇東坡傳》和《中的精神》
    記得小編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推薦了「宇宙之王」霍金的ii自傳好書推薦——史蒂芬·霍金:《我的簡史》在其他的閱讀平臺,也時常會有類似的名人傳記的推薦,於是,小編就很想聽聽專家的解說,我們為什麼要多讀名人傳記呢?名人傳記又有哪些益處呢?
  • 從繪本到小說,親子英文共讀我足足陪了7年,有3點收穫你認可嗎?
    分享3點我陪伴兒子英文共讀的收穫,這是成績以外的收穫喔,看看大家是否認同?能否從中找到一些動力。1、收穫一:表達能力,對語言天賦不高的孩子尤其好用我知道,語言表達能力好的孩子特別多。特別是女孩子,伶牙俐齒的比比皆是。而我兒子恰恰是語言天賦並不算高的孩子。
  • 25本名人傳記
    「世界名人傳記叢書」,所選人物均為各時代、各國家、各民族的名流巨擘。他們的業績和思想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西塞羅傳》目前國內出版的最為詳盡地反映西塞羅生平的傳記他「擴大了羅馬人的精神境界」「對我來說,死亡甚至是求之不得的,畢竟我已經功成名就。我只有兩個願望,一是在臨死之時,我能自由地離開羅馬人民——不朽的神明能夠賜我更大的恩惠;二是只要為共和國建功立業,每個公民都可以大展宏圖。」——西塞羅
  • 資深語文老師提醒:孩子作文寫不好,就是書讀得不夠多!
    前幾天看到一位家長發朋友圈說:「我家孩子剛開始接觸作文,寫了撕,撕了寫,熬夜到12點,還是寫不出來。怎麼才能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對於這位家長我表示深有同感,的確很多孩子並不喜歡寫作文。可是怎麼才能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資深語文老師說,作文實際並不難,只要多積累素材,多讀課外閱讀書,尤其是名人傳記,學習歷史名人的品德跟精神,便能解決孩子的作文難題,並全面提升他們的語文積累。
  • 《奪冠》帶來的思考:孩子,你喜歡什麼?
    有女孩勇敢的回答不喜歡,然後放下排球,切換賽道,走向了新的目標;另外一些女孩選擇留下來,繼續排球。我想,這群姑娘們,有了之前的排球體驗,再有了對「你喜歡排球嗎」這個問題的深入思考,之後選擇留下來的女孩們一定是經過慎重考慮的。
  • 哈佛學霸書單曝光:從小讀歷史書長大的孩子,到底強在哪?
    孩子在讀歷史時,需要理清楚前後事情發生的脈絡以及前因後果,這也是為什麼古人把歷史學當做領袖教育。2018年的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的曹婧怡,就是個從小喜歡讀歷史的孩子,她說:「我的歷史啟蒙是從歷史漫畫開始的,這份興趣對我而言不只是開闊了視野,對我的學習幫助也很大。」
  • 堅持親子閱讀6年,我和孩子怎麼做到的?又收穫了什麼呢?
    我本想說,沒啥區別,都是陪孩子讀。可嘴還沒張開,我接著就意識到,孩子在不同年齡的心理不同,能力不同,自然閱讀的過程肯定不會一樣。可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根據孩子心理和能力的不同,兒童認知與發展心理專家周育如把親子閱讀劃分成這樣四個階段:翻書期、圖片期、故事期和文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