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再次發聲: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別有多大

2020-10-02 跳躍街聚好課

9月20日,在「健康中國說——2020防骨折大會」上,著名中央電視臺評論員白巖松表示,「我強烈倡議中國人開始練力量,進行肌肉力量鍛鍊,這對我們骨骼具有非常有效的保護。」

白巖松在自己的書籍《白說》中也曾介紹自己通過運動使血壓降低的經歷:

三年前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血壓有點兒高,不斷頭暈,去醫院檢查,果真血壓到了一個臨界點。

醫生說你得吃藥了,我問是不是一開始吃藥以後就要一直吃下去了,回答是的。

我說這樣,先給我兩個月時間,讓我自己做一些調整,兩個月以後如果不行,我再吃藥。

我首先去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晚上快走一個小時,後來逐漸發展成跑步。

結果是:血壓很快控制住了,降回正常區間內。其他指標也在向好的方向轉變。血脂從臨界高點向中點回落,脂肪肝由中度轉為輕度,最近一次體檢甚至沒查出來。

網絡上曾有一個問題:堅持運動後,你的生活有哪些變化?

有一條回答深得人心:運動,給了我重生的機會。

運動和不運動,差距究竟有多大

鍾南山:八十多歲還可以承擔所有工作

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大家都被84歲鍾南山院士上臺領獎時堅定有力的步伐刷屏。

在微博上,@骨科康復師呂錚 發文稱:「鍾老的步態可謂是無懈可擊,患者朋友們,要是能夠活得像鍾老這樣,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很多傷病是很難上身的,大家共勉吧!」

鍾老曾說過,鍛鍊和吃飯同樣重要。如今,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鍾院士每周都會抽出3-4天下班後的時間,進行40-50分鐘運動。

幾十年如一日的鍛鍊,使鍾南山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很多,他說:

除了不能再參加大運動量的比賽,感覺年齡對我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我現在還可以承擔日常的所有工作,這跟堅持身體鍛鍊有很大關係。

黃克智:3根心血管堵塞沒動手術,鍛鍊後好轉

2017年12月10日,90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克智教授,在清華大學大禮堂做了一場主題為「健康是成功之本」的主題報告。他說自己的心態還不老,身體健康也還可以。

他說,「目前還可以上班,帶研究生,參加創新的科研項目,我還堅持每天早晨打一場網球,還能騎著電動車,在清華園裡到處活動,這一切都源於有一個比較健康的身體!」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黃克智院士曾3根心血管堵塞,他分享了自己通過運動改善健康的經歷:

2005年,我被查出三根心血管堵塞,堵塞最嚴重的一根已經達到75%,這是要放支架或不放支架的分界線。

許多朋友勸我停止打球,幾位大夫也勸我裝支架。可是我的自我感覺良好,不甘心就這樣變成一個病人。

經人介紹我去看了醫生,他幫我做了系列檢測後說:「如果你打完球感到心理和生理上都很舒服,你就繼續打球。」這個結論讓我非常振奮。

六年後我去醫院複查,掛了300元的特需醫生,見面不到5分鐘,就告訴我:「你的情況很好,以後不必再來了。」當時我就想:這300元真值,頓時覺得一身輕鬆。

自那以後,我每半年檢查一次,一切生活照常。至今13年過去了,我仍每天清早堅持和85歲老伴一起打球40分鐘,出一身大汗,感覺特別舒服。

胡大一:運動逆轉脂肪肝、血脂降低

2019年元旦,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講述了自己堅持走路18年的故事:

原因是做體檢時,發現自己並非「健康人」。身高1.78米,體重93公斤——肥胖,糖耐量試驗異常,甘油三酯高,好膽固醇低,脂肪肝。

父親有糖尿病,父母有高血壓。我清醒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每天走1萬步。

這一走就是18年,體重下降了20~21公斤,並且這些年都保持得很好,脂肪肝走沒了,升高的甘油三酯下降了,至今血壓正常。

李若彤:54歲的年齡,30歲的容顏

8月16日是李若彤的54歲生日。她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境,並配上了自己的照片。


網友們紛紛感嘆:「走在大街上說她30歲都覺得把人給說老了。」

其實,她的「凍齡秘籍」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就是運動。她在微博中曾寫道:

對我而言,身上必須有肉,但只能是肌肉。堅持健身二十年,運動已成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她已經把運動,當做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運動,是最好的良藥

①運動,能降低癌症發生率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發現,與運動最少的一成人相比,運動最多的一成人平均患癌機率降低7%。運動最多的人平均每天快走超過1小時,他們患食道癌的機率少42%,肝癌機率少27%,腎癌機率少23%。患病機率降低超兩成的還有胃癌、子宮內膜癌及骨髓性白血病。

常運動還能將患骨髓瘤、結腸癌、頭頸癌、直腸癌、膽囊癌和乳腺癌的機率減少一到兩成,將菸民患肺癌的機率減少26%。

②運動,能遠離心血管病

運動可以讓你遠離健康的頭號殺手「心血管疾病」。

《英國體育醫學雜誌》刊登的一項國際研究顯示,在保護心血管方面,桌球、網球、羽毛球等揮拍類運動名列第一,其次是遊泳,第三為有氧運動。

研究發現,揮拍類運動、遊泳和有氧運動可以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降低56%、41%和36%。

③運動,能減肥、改善「三高」

運動能減肥也是明確的,而且運動時推薦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相結合。

有氧運動有益於減肥,當體重得到控制,就可以促進對於血壓的控制,以及調節血脂和控制糖尿病,改善身體狀況。

④運動,能改善睡眠

睡眠質量差是目前困擾大多數人的一個問題,而運動剛好可以幫你改善睡眠。

對於常常失眠的人來說,運動是調理睡眠有效的方式之一。失眠患者若能堅持跑跑步、做做操、練練太極拳等,經過一頓時間的體育運動,會對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為恢復正常的睡眠建立良好循環,從而可以從根本上消除失眠。

⑤運動,能改善心肺功能

運動還能改善你的心肺功能,尤其是有氧運動。

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朱瑜琪曾發文稱,有氧運動是提高心肺功能的首選,常見運動包括快步走、慢跑、騎自行車、登山、遊泳等,建議至少每周3次,每次15~20分鐘。

⑥運動,能延緩衰老

《Aging Cell》雜誌的研究顯示,規律運動是對抗衰老最好的選擇。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評估了84名男性和41名女性騎行人士(男性在6.5小時內可以騎行100公裡,女性在5.5小時內可以騎行60公裡),他們的年齡在55~79歲。

結果發現,比起那些不經常運動的人群,這些騎行人士肌肉含量和力量沒有隨衰老而丟失,身體脂肪和膽固醇水平沒有增加,而且免疫系統和年輕人一樣強健。

⑦運動,能讓你更聰明

運動可以改變運動皮層,增強神經活動,改善學習記憶能力,持續鍛鍊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暨南大學張力副教授、蘇國輝院士課題組聯手發文指出,運動會改善學習記憶能力。換句話說,運動可能讓你更聰明,記憶力更好。

⑧運動,能改善抑鬱情緒

經常運動的人應該不難發現,每次運動完都會感覺神清氣爽,心情很好。

運動能夠使有抑鬱情緒的人感覺變好是因為,運動後不再專注於自身的不良感覺,能夠適當減弱抑鬱的感覺;能使血流暢通,疲乏的感覺會隨之減輕;有助於找回自信,發現自己的能力沒有喪失,甚至發現自己其他的潛力;可改善思考能力,恢復對生活的控制能力。

從小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和能力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更是孩子奮鬥一生的前提。健康,才是孩子一輩子最大的資產。

增強孩子體質,除了要關注健康飲食、科學作息、避免網絡成癮等生活習慣細節,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運動起來,「野蠻」孩子的體魄!

下面是孩子各個階段的運動方案,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哦!

3-5歲:此期間的孩子更適宜進行室外活動,如跑步等,也可多選擇以彈跳為主的運動,如跳繩運動。

但要注意的是少兒期的兒童心肺功能並不完整,孩子們做這些運動,不論男女,均不能承受經常性的大強度、長時間的運動。

6-7歲:此時孩子正處在人體第一個生長發育高峰之後的階段,各種形態的生長和機能的發育都相對緩慢,尤其是心血管系統機能的發育比運動系統的發育還要遲緩。

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多做一些全身運動來鍛鍊身體的綜合素質,推薦的運動項目包括各種球類、跳躍等,遊泳、滑冰也是不錯的選擇。

7-12歲:應注重運動多樣性和豐富性,培養運動興趣。

這一時期,孩子更加愛動,跳躍、球類運動技能變得更精細,表現出靈活性、平衡性、敏捷性和力量感等特點,簡單運動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運動可以跑步、遊泳等有氧運動為主,外加一些簡單的對抗項目,比如跆拳道、擊劍練習等,還可以做一些小的負重力量訓練,如仰臥起坐、啞鈴操等。有條件的話,可以嘗試一些器械練習如輪滑。或參與集體運動,如打桌球、籃球、羽毛球等。

13-17歲:此期間可以選擇一兩項運動進行專項練習。進入青春期,孩子的骨骼質量和肌肉含量激增,17 歲時已經接近成年人水平,其爆發力、速度、耐力快速增長。

男孩可以做一些力量、速度、對抗性、爆發性的運動項目,比如跆拳道、擊劍、短跑;另外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類表現型運動也可以。女孩推薦瑜伽、長跑、騎自行車、滑雪等有氧運動。

另外,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這個階段都需要進行一定的力量訓練,以促進肌肉體積與力量增長。

其實不管什麼運動項目,只要我們能夠從這個過程幫助孩子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可以收穫更好的人生!

保持自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說簡單也不簡單,那說難也不難,讓我們一起來守護孩子的健康,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吧!

相關焦點

  • 白巖松發聲再次強烈建議!看看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別有多大
    即使每天運動時間不長,日積月累,運動和不運動的人生,差別真的也會很大。運動和不運動,差距究竟有多大?13年過去了,我仍每天清早堅持和85歲老伴一起打球40分鐘,身體感覺特別舒服。黃院士用他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運動有多重要,當然並不是倡導我們該吃藥治療時就不吃藥了,而是提醒我們:運動是不可丟棄的良藥!
  • 男人運不運動,差別有多大?看看德雲社燒餅就知道了
    對於一個男人來講,健身和不健身,運動和不運動,二者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有的人可能感覺無所謂,只要長得帥,有沒有肌肉又有什麼關係呢?男人健身與不健身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由此可見,健身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身材外形,一定程度上對於一個人的長相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男人健身和不健身,運動和不運動
  • 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到底有多大?
    導讀: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到底有多大?文|二哥談時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到底有多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運動和不運動,20年後的差距有多大?
    小密上網搜尋了一番,發現三位女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堅持運動。01丨李若彤說到李若彤,當年的「小龍女」可是眾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後來也有許多明星扮演過小龍女一角,雖也不差,但給人的感覺就是少了些什麼,甚至有網友評論「只有李若彤版本在我心目中的是小龍女,其他都是小龍蝦。」
  • 長期跑步的人,與不運動的人,二者的身材差別有多大?
    健身運動可以鍛鍊身體,幫我們強身健體,降低體脂率,預防肥胖。而跑步訓練是大多數人能夠進行的運動,門檻比較低。你可以去戶外跑步,也可以選擇跑步機跑步,沒有場地跟器械的人,甚至可以在家進行原地跑,也能達到鍛鍊的目的。
  • 運動與不運動,差別到底有多大?
    健身能有多凍齡?或許剛開始健身的你是比較不出來的。 但當10年後,15年後甚至20年後,那與周遭不健身的相比,健身凍齡的優勢就顯而易見了。
  • 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人相比,差別真的很大嗎?
    運動和不運動的人,最大的差別就是運動習慣的養成。好習慣的養成,能使人受益一生,身體素質好,生活質量高,能保持好身材,精神狀態好,對工作生活家庭非常有幫助。與自己的過去相比,與不運動的同齡人相比,人更顯得年輕自信。堅持運動,容易上癮,一天不活動,渾身難受。
  • 差不多的體重,健身和不健身,差別有多大?
    差不多的體重,健身跟不健身,真的有很大差別嗎?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其實,雖然說體重相同,但是健身不健身的變化還真的是挺大的。體內的脂肪是衡量一個人胖不胖的重要因素,體重它只是一個數字,通過體重不能夠判斷出來。
  • 更年期女人運動與不運動的差別太大了
    一說到這,可能很多人都會說,這種人肯定經常運動,非常自律,才有這麼好的狀態。是的,這就是運動和不運動的差別,真的很大。運動的就是比不運動的無論是身材還有容貌都要年輕好多。就拿我本人來說,我不是自誇,我只是在說明運動給我帶來的好處。我堅持運動10多年了,每天晚飯後運動半小時,有氧和無氧運動相結合。
  • 「中年男人」蘇有朋、「長跑少女」陳意涵:運動和不運動,十年後差距有多大?
    「這是46歲的人嗎?他是不是吃了防腐劑啊,怎麼一點都沒有老?」哪有什麼防腐劑、不老藥,讓「五阿哥」躲過歲月摧殘的秘密其實很簡單,不過就是「運動」而已。爬個樓梯都要氣喘籲籲,更不要說唱歌跳舞……在你胡吃海塞不知節制,沉溺手機遊戲卻抱怨沒時間運動的時候,那些正在奔跑著的人,早已把你遠遠甩在了身後……不禁感慨: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真的太大了。
  • 運動和不運動,差距到底有多大?
    連續六年不間斷。擁有健康體魄。做任何體力活,爬樓梯,沒有感覺一絲疲憊,和累。平時爬個5樓6樓,都要休息好一段時間,才會感覺不累了。休假時朋友約爬山耍,還剛走到半山腰自己已經累的不行了。氣喘籲籲,完全不想動了。最後在朋友的鼓勵加油下,並牽著我往上爬,才到達了終點。晚上回到家裡,已經感覺整個人廢了。躺沙發上完全有氣無力的樣子。現在才明白過來,平時運動和不運動的區別有這麼大。
  • 健身與不健身的差別有多大?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越來越多人發現了健康的重要性,也為了擁有更好的身材,讓自己變得自信起來,越來越多人開啟了健身訓練。 健身與不健身是一種選擇,而不同的選擇註定了不一樣的人生。健身不僅是為了擁有更好的身材,更是 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 運動和不運動的人生,差距到底有多大?
    :人類最好的醫生就是空氣、陽光和運動,它治療的不止有身體,還有內心。那些一天無所事事、活著就是為了吃和睡、沒有目標沒有追求的年輕人早就老了;而那些有夢想、在追求的中老年人,才是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運動和不運動,過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 健身與不健身二者的差別有多大?
    健身與不健身,二者的差別有多大?健身是為了什麼?健身與不健身,短時間內或許看不到太大的差別,但是長期堅持下去,二者的差別是越來越大的。首先是身材方面的區別,堅持健身鍛鍊的人,身體的卡路裡消耗會提高,自身的體脂率會逐漸下降,身材會逐漸瘦下來。
  • 長期堅持運動,對人的外貌影響有多大?
    與不鍛鍊的同齡人人相比,能減緩衰老的速度,外貌特徵上的差別會越來越大。一、長期堅持運動,能保持標準的好身材堅持運動鍛鍊,能提高人體新陳代謝,降低體脂率,加速脂肪燃燒,消耗更多熱量,減去腰腹部,大腿臀部,多餘的贅肉,身材保持的好,穿衣更加好看。
  • 經常跑步運動的人有什麼好處,與不經常運動的人什麼差別
    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運動的人和不經常運動的人在一起,其實很容易看出來哪個是經常運動的人的。經常運動的人,身上會有不一樣的氣質。常常運動的人,可以獲得運動帶來的好處。那麼經常運動的人,可以獲得什麼好處呢。,身上有不一樣啊的氣質。
  • 健身與不健身的人,二者的差別有多大?健身過來人告訴你
    ,他們之間有哪些方面的差別呢?第一個方面的差別,身體的代謝能力的差別長期不運動的人,身體的代謝能力,會隨著年紀的上漲而出現下降的趨勢。當人到了25歲的時候,肌肉開始流失,身體的代謝能力已經不如以前旺盛了。如果此時的你,依舊放任自己的欲望,對自己的身材管理絲毫不理會,不到30歲就可以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胖子大叔/大媽。
  • 健身與不健身,二者的差別有多大?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健身與不健身,二者的差別有多大,你知道嗎?下面讓健身過來人告訴你答案:1、健身人的綜合體能素質,一定會強化不健身的人。無論你是進行有氧運動還是力量訓練,在鍛鍊的過程中,我們的心肺功能都會獲得提升,身體的肌肉得到激活。
  • 從科學的角度回答:堅持運動真的能比不運動的人長壽嗎?
    截圖來源:JAMA Network Open官網身體活動、運動和鍛鍊的差別多大與有氧鍛鍊適應能力最強的人相比,有氧能力最低的患者心血管死亡風險高出了4倍以上!而在這項研究中,吸菸者的死亡風險比非吸菸者高出41%,對比之下,可見鍛鍊對長壽的影響之大。考慮到過量運動得不償失這一常見的擔憂,這項研究還嘗試探索了能帶來獲益的鍛鍊活動量上限。
  • 38歲韓寒跑5公裡平均配速3分43秒:運動和不運動,差距到底有多大
    運動,讓你擁有更好的人生運動和不運動,差距到底有多大?曾經看過一個視頻《人生最後十年》,裡面的寫實畫面,讓人不禁唏噓。在人生最後的十年,你是健步如飛地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吃好睡好身體倍兒棒?這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深思探討的人生課題。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別是肉眼可見的巨大。提到鍾南山院士,人們湧入腦海的第一印象,估計都離不開他83歲高齡依然奮戰在病情一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