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和不運動的人生,差距到底有多大?

2020-09-09 全民跑步



西方有句古話說:人類最好的醫生就是空氣、陽光和運動,它治療的不止有身體,還有內心。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人生變好,往往是從堅持運動開始的

最近上海一位70歲的老奶奶火了,她叫陳繼芳,別看她已是滿頭白髮,可是在健身房中練健腹輪、直腿硬拉、熱浪戰繩……一項項專業訓練,她都信手拈來,熟練駕馭。70歲的她,還練出了馬甲線,手臂和背部的肌肉線條,著實令人驚豔!


你或許會問,這位硬核奶奶是不是已經堅持擼鐵很多年了?然而並不是。2018年小區體檢,68歲的陳奶奶被檢查出脂肪肝、高血脂、膝蓋退化等一堆「毛病」,2018年底她走進了一家健身房,在教練的指導下,從初級的訓練開始,循序漸進增加強度。

2019年陳奶奶天天來健身房鍛鍊,健身三個月就減脂28斤,還學會了如何健康飲食。如今的陳奶奶,人瘦了,體能增強了,高血壓、高血脂等身體各個指標基本恢復正常,脂肪肝也消失了。


看到陳奶奶的故事,不少網友留言說:我不如一個70歲的奶奶。



有句話說得好:「所有你想要的樣子,都得靠自己來雕刻。」每一個光鮮的背後,都有著無數的堅持。

運動這件事,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怕的是,你明明知道它的重要性,總是不敢開始。你羨慕70歲的奶奶有著年輕人的體力,而自己二十多歲的年紀卻天天葛優躺。

人生變好,往往是從堅持運動開始。六七十歲又何妨,只要運動起來,就是不一樣的人生。

去年80歲的羅廣德老爺子,在3月份的東京馬拉松,悽風苦雨中跑完了全程。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從75歲才開始跑步。在短短幾年間,他已經跑過了世界六大滿貫。


2018年的泰興國際半程馬拉松上,一位75歲的張維嬋奶奶完成了比賽。她是從69歲的時候,才開始跑步的,後來老奶奶一天能跑十幾公裡,還各處參加馬拉松,身體好得不得了。


年齡這個東西,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數字。那些一天無所事事、活著就是為了吃和睡、沒有目標沒有追求的年輕人早就老了;而那些有夢想、在追求的中老年人,才是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運動和不運動,過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沒時間運動,早晚有時間生病

有網友看了陳奶奶的故事,留言說:看來70歲運動也不晚,我不急著起床了。


茨威格曾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其實這也是當下不少年輕人的現狀:仗著自己年輕,有著大把的美好時光,肆意放縱自己的身體。

然而殊不知,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已經暗中標註了價格。

上周小編的兩位朋友不約而同地住了醫院,他們都還不到30歲的年紀,卻病倒了,不由有點感傷:



去一趟醫院,所有的任性就都治好了;去趟醫院你就會明白,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一切事業、生活和幸福的基礎。

有人說:摧毀一個成年人,一張體檢報告就夠了。確實如此,人生最揮霍不起的就是健康!

小編曾經採訪過很多減肥達人,他們幾乎都是胖到不行身體垮掉之後,才開始跑步的,毫無例外。

他叫趙信起,曾經胖到260斤,三高、亞健康都隨之而來。痛定思痛下,他開始跑步。堅持了半年,就瘦了80斤。


但是,260斤就算瘦了80斤,180斤的他看起來還是個胖子啊。很多人看到就調侃他,天天跑步,還這麼胖,圖什麼呀。

但你只知道他還是個胖子,你不知道的是,這瘦了80斤的背後,是健康生活習慣的養成,是一個人自律的體現,是肥胖的一去不復返。

他說:「跑步不僅讓我瘦了很多,還讓我與過去萎靡不振的生活告別。」至於現在還是180斤這個事情,他並不擔心,「只要堅持跑步,總會瘦下去的,而且不會有復胖的可能。」


放棄身材可以毫不費力,縱慾可以能給人帶來快樂,而這一切需要健康來付出昂貴代價。

剛開始跑步很苦,想減肥成功也很難,你需要打敗自己的惰性、控制自己的飲食,但自律和汗水背後,你收穫的不一樣的人生。

就想小編的朋友在生病後,所感悟的那樣:那些讓你痛苦的人、事和經歷,才能讓你真正成長!

懶惰、忙碌是從你的健康儲蓄罐往外取錢,取著取著,儲蓄罐空了,健康也沒了。而跑步、運動,是往你的健康儲蓄罐裡存錢,讓你少吃藥、少打針、少受疾病的折磨。

放棄一件事不難,但堅持下來一定很酷。所以,都跟趙信起一樣,開始早早鍛鍊起來吧。要知道,那些沒時間運動的人,早晚會有時間生病。


將運動堅持下去,你將收穫不一樣的人生

今年65歲任達華,一直以來都有跑步的習慣。去年他在一場活動中,意外遇刺之後,傷口稍微好了些,就迫不及待擼了個10km。

任達華自稱,20年來從未間斷運動,也因此保持了很好的身材和容貌。你絕對看不出來,他比趙本山還要大2歲!

上個月「小龍女」李若彤迎來了自己54歲的生日,然而姑姑的6塊腹肌和健美的體態,讓人驚羨。

颯氣有型的身材和年輕活力的背後,是她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鍛鍊和高度自律。她說:「堅持健身二十年,運動已成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他叫王國祥,是之前我們採訪的一位跑者,你看他的樣子,能猜到今年有63歲嗎?他從55歲才開始跑步,首馬350,8個月達標波馬,7年跑了25000公裡,參加了國內外近40場馬拉松,62歲全馬PB314。


跑步8年,他卻越活越年輕,開朗健談、精神健旺、身材健碩,看起來就是40多歲的樣子。他說,這都是運動賜給他的,現在他的生命中已經再也離不開跑步了。

如果說長期跑步有什麼傷害,那麼小編覺得,你會傷害到你的同齡人吧。

身體其實很誠實,你投入多少,它就給你回報多少:一個人贅肉橫飛、步履蹣跚,往往說明這個人不加節制、懶散頹喪;而一個人身材均勻,體態健美,往往得益於他長期合理飲食、積極健身和高度自律。即使結了婚、生了娃,身材還是好到爆。

西方有句古話說:人類最好的醫生就是空氣、陽光和運動,它治療的不止有身體,還有內心。

生命的質量,是由你的生活方式決定的。不管是跑步還是健身,只要長期堅持,你一定會感受到運動對身體日積月累的巨大作用。


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歸根結底屬於那些身體好的。年輕從來不是資本,健康才是。

運動和不運動的人生,也許一個月兩個月看不出差距;可是等到十年、二十年後,過的卻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好好運動,好好雕刻身材,到老都不輸給年齡。跑步運動、合理飲食、自律克制雖然辛苦,但是它會讓你過上一種滾燙的人生:年輕、自信、開朗、幸福。

往後餘生,身上無病,心中無事,便是最好的光景。

相關焦點

  • 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到底有多大?
    導讀: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到底有多大?文|二哥談時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到底有多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張鈞甯微博表白賈靜雯、陳意涵:運動和不運動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賈靜雯素顏照)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天差地別。四十多歲,從不運動的人,不但身材嚴重走形,身體也很孱弱,爬個樓梯都費勁。 2運動是最好的整容有句話說得好,你永遠不知道一個胖胖的女生瘦下來到底能有多美。就那麼癱在地上,再也不去想變瘦變美的事情,接受自己,多麼輕鬆愉悅。但是她心中始終有那麼一股執拗:憑什麼我23歲就要被認作大媽?我也想擁有更美好的人生!第九周,狀況開始出現好轉,Sunny漸入佳境。
  • 運動和不運動,20年後的差距有多大?
    小密上網搜尋了一番,發現三位女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堅持運動。01丨李若彤說到李若彤,當年的「小龍女」可是眾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後來也有許多明星扮演過小龍女一角,雖也不差,但給人的感覺就是少了些什麼,甚至有網友評論「只有李若彤版本在我心目中的是小龍女,其他都是小龍蝦。」
  • 運動和不運動,差距到底有多大?
    連續六年不間斷。擁有健康體魄。做任何體力活,爬樓梯,沒有感覺一絲疲憊,和累。平時爬個5樓6樓,都要休息好一段時間,才會感覺不累了。休假時朋友約爬山耍,還剛走到半山腰自己已經累的不行了。氣喘籲籲,完全不想動了。最後在朋友的鼓勵加油下,並牽著我往上爬,才到達了終點。晚上回到家裡,已經感覺整個人廢了。躺沙發上完全有氣無力的樣子。現在才明白過來,平時運動和不運動的區別有這麼大。
  • 「中年男人」蘇有朋、「長跑少女」陳意涵:運動和不運動,十年後差距有多大?
    爬個樓梯都要氣喘籲籲,更不要說唱歌跳舞……在你胡吃海塞不知節制,沉溺手機遊戲卻抱怨沒時間運動的時候,那些正在奔跑著的人,早已把你遠遠甩在了身後……不禁感慨: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真的太大了。因為他們明白,健康的身體是打拼事業的基礎,也是對工作和家庭的負責!愛因斯坦曾在鼓勵自己兒子的信中說:生活就像騎自行車,要想保持平衡,就要不斷運動。想要保持優秀,亦是如此。 05 運動不運動,人生截然不同。
  • 運動和不運動,10年後差距到底有多大?
    但有少數幾個人,竟在隔離期間給自己制定了運動計劃,每日做操、練瑜伽,幾個月過去,不僅瘦了七、八斤,精神狀態還比以前好了。不得不感嘆,運動和不運動的人生,真的不一樣!運動不運動,真的不一樣最近,一則關於「阿黛爾減肥」的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作為十九歲就憑藉自己的才華和聲音出道的女歌手,阿黛爾收穫了不少崇拜和讚美。除了這些,一直圍繞在她身上的話題還有一個——體重。
  • 38歲韓寒跑5公裡平均配速3分43秒:運動和不運動,差距到底有多大
    運動,讓你擁有更好的人生運動和不運動,差距到底有多大?曾經看過一個視頻《人生最後十年》,裡面的寫實畫面,讓人不禁唏噓。在人生最後的十年,你是健步如飛地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吃好睡好身體倍兒棒?這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深思探討的人生課題。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別是肉眼可見的巨大。提到鍾南山院士,人們湧入腦海的第一印象,估計都離不開他83歲高齡依然奮戰在病情一線的身影。
  • 30歲之後,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到底在哪
    30歲之後,拼的就是你的身體素質,為了能夠讓自己擁有更多拼搏的能耐,運動就自然而然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而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到底在哪?,經常會見到他們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發布自己的每日訓練目標和完成度。而前段時間劉奕君和周冬雨的德芙廣告裡那迷人的背影,又給了不少50+大叔們一次沉重的打擊,原來,中老年人,不一定就是步履蹣跚、大腹便便的。
  • 陳意涵孕照:運動和不運動的差距真心大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莫問大叔(ID:mowends) 運動和不運動的差距比人和狗都大她卸下運動裝備,擦乾汗,換上一襲新裝時,完全沒有孕期的鬆弛感和慵懶感,反而會讓你覺得歲月靜好,青春年少。再看看我身邊那些同齡人,多少人連爬個樓梯都覺得吃力,更別說爬山了;又有多少人早就滿身贅肉,滿臉鬆弛,更別說保養了。不禁感慨: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真的太大了,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
  • 堅持運動十年前後對比,差距有多大?
    》的視頻,為我們展示了堅持運動與不運動的人,所過上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他曾經是汶萊業餘籃球隊的隊長,至今也都保持著堅持運動的習慣。 三島由紀夫曾說:「人生只有這麼一回,為何不多加珍惜短暫無常的身軀?」 自然老去不可逆,自我管理卻是一種能力。很多時候,人與人的差距,就是差在自律這兩個字上。
  • 8.8全民健身日|運動和不運動的人,人生到底差在哪?
    :人類最好的醫生就是空氣、陽光和運動,它治療的不止有身體,還有內心。」 運動和不運動的人,人生到底差在哪?因為運動和不運動的人,過的其實是兩種人生。  運動能夠強身健體,這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一句話。長期堅持運動和從不運動的人,差距最大的地方就在於身體素質,而這個差距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拉大。  有人剛過而立之年就長出了啤酒肚,多走幾步路就要喘上好一會兒。而有人年近百歲,還可以在田徑賽場上一展身手。  壽命延長、體格健壯,這就是常年堅持運動後的收穫。
  • 運動和不運動,20年後的差距有多大?三位女神來告訴你
    沒想到三位姐姐站在一起,真的讓人挪不開眼睛。三位女神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堅持運動。網友的彈幕基本都是:常年健身,人的狀態真心不一樣啊。都還是那麼美,不愧曾驚豔時光!她們為何能從容老去?有什麼凍齡秘訣嗎?人人羨慕的好身材,到底是怎麼練成的?
  • 《圍爐夜話》第十五期:運動和不運動,十年後差距有多大?
    希波克拉底說:人類最好的醫生就是空氣、陽光和運動。如果你生活中總是感到迷茫、難熬、焦慮、負能量爆棚;我建議你不妨試著去運動一下,去健身、跑步、爬山、騎行.當你愛上運動之後,你會發現——運動和不運動,過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 白巖松再次發聲: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別有多大
    運動和不運動,差距究竟有多大鐘南山:八十多歲還可以承擔所有工作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英國體育醫學雜誌》刊登的一項國際研究顯示,在保護心血管方面,桌球、網球、羽毛球等揮拍類運動名列第一,其次是遊泳,第三為有氧運動。研究發現,揮拍類運動、遊泳和有氧運動可以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降低56%、41%和36%。
  • 運動和不運動的血糖,差距有多大?糖尿病人不妨來了解一下
    導語:當患上糖尿病之後,在制血糖的過程中,其中有三個要點是必須要重視的。那就是飲食運動藥物。不過一般患者制定了自己適合自己的飲食計劃後,按照醫生的囑咐要求進行藥物治療後,很多人忽視了運動對血糖的重要。我們知道糖友配合飲食和運動,能幫助實現更好降糖。
  • 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大,快來看看吧
    有很多同學甚至父母認為運動是浪費時間和體力,還不如省出時間來多學會習。事實上,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真正有遠見的家長都願意孩子花精力在運動上。運動對孩子的成長幫助有多大不論是在家寫作業感到乏味枯燥時,解不出難題心煩意亂時,或者心情不好時,可以試著起身活動一下身體,多運動是很好的宣洩管道,能讓大腦分泌多巴胺,使孩子擁有正向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壞情緒,而運動就是最好的宣洩口。
  • 36歲陳意涵孕照刷屏:運動和不運動的差距,比人和狗都大
    三個月後,我才真的發現,運動和不運動,真的過得是不一樣的人生。從前那個元氣少女顏小姨又回來了!就這樣,我堅持運動好幾年,從來都只覺得精力滿滿,再也沒有為什麼狗屁愛情故事喪裡喪氣消沉自己了。所以當我看到陳意涵頂著孕肚跑步的時候,我真是覺得這樣的姑娘活得漂亮極了,所有的女孩子都應該這麼美好!
  • 看看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別有多大
    即使每天運動時間不長,日積月累,運動和不運動的人生,差別真的也會很大。運動和不運動,差距究竟有多大?13年過去了,我仍每天清早堅持和85歲老伴一起打球40分鐘,身體感覺特別舒服。黃院士用他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運動有多重要,當然並不是倡導我們該吃藥治療時就不吃藥了,而是提醒我們:運動是不可丟棄的良藥!
  • 堅持跑步和堅持健身的人,身體都有哪些差距?哪種運動更適合你?
    說起運動,到底跑步好還是健身好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很多人都說過跑步和健身是兩個矛盾體,跑步純屬為了減肥,健身為了增加肌肉,但其實並不是的這樣,它們兩個相互依靠,相互學習。雖然同為健身,但是兩者健身方式不同,這也最終導致這兩者的肌肉差距和身體素質方面等都會出現些許的差距和不同。
  • 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孩子,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
    有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以為運動是浪費時間和體力,完全不放在心上。 事實上,更有遠見的父母願意花精力在孩子的運動問題上,因為他們知道,從運動中學到的東西,可以讓孩子一生受益。 柏拉圖曾說過一句話:「神給人進化的兩種管道——教育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