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中遇到和同修一樣的夢,聽了住持法師開示,我們才明白

2020-12-14 禪淨密實修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肥。」對我們修行者而言,卻是:「人怕安逸,豬怕肥。」何以故?修行的過程中,環境若太安逸,很容易流於放逸懈怠。《四十二章經》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為洄流所住,……。」順遂如意的環境好比洄流,容易使心好逸惡勞,不再精進,則此「木」,不但無法「入海」,更可能因「洄流所住」而致「腐敗」;也就是說此「心」,不但無法「得道」,更可能因為「耽於欲樂過久」,而致「沉迷造業」。

回想每一次的法會,總帶給我法喜充滿的感受,但往往法會結束後,心卻耽於「樂」中,忘了四諦中的「苦」,不知不覺中,時光又從指間流逝。這一次的佛指舍利法會就是如此。在迷悶中,念及農曆年前,參加寶塔禪寺的梁皇寶懺及普眼精舍的楞嚴經法會,經由這兩次法會的心靈洗滌,這顆久被塵勞封鎖的心,也曾清淨地顯現一些感應:有一晚,打坐中忽然起了一個念頭,就在當下,我的同修也作了一個和我念頭一樣的夢,更不可思議的是,後來此一念頭,恰如夢中境界,實際發生了。

是巧合?是「心轉法界轉」?然而,清淨只有剎那,如夢幻泡影,不復可尋。更而甚之,法會完後,心放縱,身貪睡,覺性沉迷不能作主。還好有住持法師開示我:借著佛指舍利的法會,消除業障,但是業障並非連根拔除,只是好比濁水中的汙泥沉了下來,一回到現實中,心沒有觀照好,汙泥又揚起。當汙泥揚起而各種習氣又來時,不要去對治它,因為一對治,心又懊惱,自己作不了主,又是另一種「障」。此時只有不斷地加功用行,誦經、禮懺、靜坐。

如果心動得連打坐都坐不住,那就增加坐的次數,慢慢心定了,靜坐時間就能延長。心是法中王,凡夫的心,因為不定、不淨、不明,無法成王作主,故需要鍥而不捨地陪練。慢慢地,事與理合一,養成動靜一如的心。最後,雖在動中,也能身動、口動而心不動,就不會每次法會一圓滿,心就放逸,不能作主。於是,我發心要在身心低落中突破。雖沒有頓悟的機緣,靠著「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漸修,誠願覺性能夠分分現,至少能像禪七期間一樣──上床前,心想要在幾點幾分起床,總能在該時刻一到,自自然然地自己醒來。

修行的路,如此漫長,從第一次聽聞到老和尚的無上心法,至今,悠悠已過六年。回首來時路,總是進進退退,究竟走了多遠?心裡實在不免慌慌,隨著年齡的增長,無常的腳步更加逼進。願我永記:「人怕安逸,豬怕肥」,真正達到「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的心境,時時精進不懈!也願同參道友們共勉之!

相關焦點

  • 第二次參加八關齋戒的深刻體會,住持的開示十分應機
    其實有相當大的體悟,特別是受完戒後,終於明白了很多以前忽略的事情及存在心中的疑惑,聽到  導師與住持和尚的開示,更加明了受戒的意義,乃至每一戒條的細節。受戒期間,看到大部分的護戒菩薩是山上的法師,想到法師們要忙於繁重的法務,真是不舍,但是他們依然直下承擔,完成每一件事,而且過程之中皆秉持著對事以真的態度,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 萬行開示:被我們歪解錯修了幾百年的念佛法門
    這是幾百年來法師們犯的一個嚴重的錯誤,就像「光頭不一定就是和尚」的道理一樣,表象怎麼能代表實質呢?過去古人修「淨土法門」是不念佛的,只念「阿彌陀佛」絕對不是淨土法門。因為打坐打錯了,沒有見到佛菩薩,所以要打瞌睡。為什麼有的人越打坐越精神、越歡喜呢?因為他坐對了,見到了佛菩薩。還有一種人坐在這裡,一直沒有上路。就像我們做事沒有做對一樣,很吃力。
  • 打坐的方法
    ◎妙祥法師一、逆境中坐為坐禪選自《二〇〇八年三月為海城道源寺尼眾開示》昨天我在大悲寺跟他們大戒師,還有沙彌講坐禪的問題。我說:坐禪哪,不是吃飽了喝足了,身體非常好的擱那兒坐,那不叫坐禪。坐禪,什麼叫坐禪?就是克服一切痛苦來坐禪,包括眼睛紅了,眼眵出來了,耳朵疼、嗓子疼、腰疼、上火乾燥,甚至有的還便血等等。必須得從這裡克服出去,這才行。
  • 聖嚴法師用3句話,開示身心秘密,詳解參禪實修法門
    聖嚴法師用3句話,開示身心秘密,詳解參禪實修法門 | 文 青衫文齋當代高僧聖嚴法師作為禪宗曹洞宗第50代傳人,具有不同於其他宗師們的豐富生活閱歷。聖嚴法師13歲出家,19歲服兵役,39歲時赴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深造,並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 103歲的高僧夢參老和尚珍貴開示:我們學佛修行究竟有沒有竅門?
    103歲的高僧夢參老和尚珍貴開示:我們學佛修行究竟有沒有竅門?夢參長老畢生的精力都是致力於恢復傳統佛教的僧伽教育,主持建寺安僧,長老弘法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夢參老和尚歷經坎坷磨難,他在剛建國的時候,由於信仰的原因被判刑十五年,加上勞動改造十八年,夢參老和尚入獄長達三十三年。夢參老和尚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和磨難中,靠著《華嚴經》中的一句詩度過了難關,這句詩就是「假使熱鐵輪,在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 海濤法師開示:遇到車禍或是意外死亡的動物要如何幫助它?
    一般畜牲聽不懂我們所念的內容, 所以也無從生起真正的皈依心。 如果嚴格地說, 並不能說它們真的得到了正受皈依, 但念誦皈依之過程卻肯定在它們的心識中種下了皈依的善種子, 所以仍然是很有意義的事。    我們宜對放生的對像念誦各種真言、 諸佛之贊文及經文等, 這能令它們與佛法結下因緣, 令它們於未來來生得遇佛法, 我們同時亦種下了佛法布施的善因。
  • 淨空老法師臺南極樂寺7月7號餐後開示:兩個世界 自己選擇
    我們常常懷念的是就希望見阿彌陀佛,就希望到極樂世界,沾一點邊;一步跨過去,這就對了,不要再猶豫,不要想這個想那個。機會來時候匆忙,走了也匆忙。不容易不退轉。你想想看,在這個世間,五欲六塵誘惑人,有幾個人能不退轉、不動心?我們就知道,那是很大的善根、很大的福報,真正做到不退轉。不退轉,問題解決了。平常也要放下,這個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佛教:103歲夢參老和尚的幾句開示,助您開智得福
    夢老了不起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是上面這三點就足以讓各位師兄明白他的偉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頂禮,此外他老人家還很長壽,這也是佛緣深厚的象徵,若是這樣的高僧現在能有十位的話,我們國家的佛教絕不會是如今這樣子,許多假披袈裟的魔子魔孫也不敢這麼猖獗。
  • 老法師最新開示:今天全世界到處有災難,我們如何應對?
    悟道法師最新開示2020/3/5臺灣臺南極樂寺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1976年2月,任臺灣中國佛教會(第十一屆)大專佛學講座之講師,講習內容為《佛說八大人覺經》,該講座為總講座道安長老舉辦,淨空法師主講《仁王護國般若經》。  1978年,華藏圖書館和華藏精舍成立,皆出自華藏法施會之延伸。  1978年,受圓覺禪寺住持靜定法師之邀請,擔任該寺外當家。  1979年3月5日,正式接任華藏佛教圖書館館長一職,五月圖書館竣工啟用。
  • 宏度法師榮膺靈巖山寺住持升座典禮圓滿
    隨後,學誠法師為宏度法師掛珠、送座,並開示「一佛出世,諸佛護持,宏度升座,大轉法輪。」宏度法師發願「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最後,宏度法師上佛供。學誠法師向靈巖山寺新任住持贈賀禮(攝影:妙梵)法會結束後,升座典禮在大雄殿前舉行。秋爽法師主持典禮。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向靈巖山寺新任住持贈賀禮。
  • 弘恩法師教你這樣聰明避開災禍
    垃圾人到底是像垃圾一樣的人還是像人一樣的垃圾似乎都不準確,倘若生活中你遇到那些自私自利、胡攪蠻纏、道理講不通、蠻不講理的人,都可以定義為垃圾人。排隊時遇到那些理直氣壯插隊的人,吃飯時遇到那些沒事找事的人,開車的時候遇到那些不遵守交規的司機,看電影時遇到大聲打電話不顧其他觀眾影響的人等等,生活中各個場合都能遇到「垃圾人」。
  • 萬行法師開示丨入定的層次,太神奇了...(視頻)
    中國有一種彈指的方法,同修看到對方入定出不來了,就在他的耳邊三彈指叫出定。後來發明了引磬,「引磬」,顧名思義,就是從深禪定中把人喚醒引出而使用的磬。你們現在可以通過一種想像力,來想像一下入定的過程:先想著自己的身體空掉了,接著呼吸由粗變細,漸漸沒有了,念頭也沒有了。只有靈明的覺知存在。
  • 聖嚴法師:默照禪的三篇開示
    而日本曹洞宗的源頭是中國天童如淨禪師(一一六三~一二二八年)及日本道元希玄代,其第十代真歇清了,是宏智正覺的同門,同出於丹霞子淳座下。  基本上,日本曹洞宗的只管打坐,和中國曹洞宗的默照禪,是有差別的。  宏智正覺的默照禪是開悟以後寫的,它是從悟境中,告訴我們什麼是默照禪?
  • 【大德開示】宣化上人開示三車祖師──窺基法師
    玄奘法師也就沒有事找事幹:「我叫他出定,好同這個老修行談一談。」於是打了一下引磬,啊,這個老修行在這幾千萬年來,都沒有人來到這兒給他開靜,現在他出定了,但是身不能動彈了!身雖然不能動彈,可是能說話,說:「你是從哪裡來的啊?」這就好像那個尤孝子問我似的。但玄奘法師可就和他老老實實的說:「我是從唐朝來的,我想到印度去取經。你在這兒這麼裝死有什麼意思呢?」
  • 參加第70屆楞嚴實修講經法會,聽聖空法師分享徒步九華山最新體悟
    人生短暫得令我們措手不及,仿佛一切還都沒有準備,就得去面對。還覺得自己是個孩子,實際上已經步入中年。苦苦追尋五欲之樂,早已忘記了自己是誰。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想要尋求答案:如何才可以活得灑脫自在?佛陀當年身為太子時,目睹百姓疾苦,生老病死,捨棄王位的繼承權逾城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麥,後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得悟無上正等正覺,為人們尋找到了解脫生死的根本方法。
  • 13歲出家、23歲當住持,這位中國90後法師,長相清秀如同女子
    2003年寂源於黔明古寺剃度出家,初次進入寺廟的寂源就像魚兒回到水中一樣,似乎這裡才是他一生最好的歸宿。願望得以實現,寂源倍加珍惜。每日在黔明古寺中早起誦經打坐,與寺廟住持和師兄們探討經文,時常整日獨自捧書苦讀。
  • 廣東一家三姐妹先後出家為尼,兩個成為寺院住持,父母也是無奈
    妙樂法師的母親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吃齋念佛,日日做功課、從未間斷過。自妙樂法師懂事起,她就經常跟隨母親一起去廟裡叩拜祈福、聽經學道,雖然聽不懂誦經僧人所誦經文的內容,但大殿中的香菸繚繞、木魚聲聲讓她覺得內心安寧又倍感親切。每每跪拜佛祖像前,妙樂法師都覺得內心十分歡愉,有時又會悲傷痛哭,當時她雖然不知道是為什麼,之後她才明白了因為自己是一個非常有佛緣的人。
  • 一家三姐妹年紀輕輕都出家,兩個住持
    妙樂法師我是2015年認識妙樂法師的。釋妙樂,俗姓譚,1988年出生於廣東省雷州市,2012年任中山市三角鎮普賢寺住持。法師一出生就有著許多神奇的地方,一歲就能誦心經和大悲咒,八歲皈依,一家三姐妹出家,兩位當了住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