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諾坎普全身而退,馬德裡競技再次展現出了強隊風範。內戰奪標希望湮滅,西蒙尼的球隊已經將目光聚焦到了歐冠賽場,聯賽成為了鐵血軍團的戰術演練場。
【創世紀以「父」之名,輝煌時代步入拐點】
「在英格蘭,足球比賽都程式化了,如果你不從後場組織進攻,就不算是在用正確的方式比賽,而如果你不是在用正確的方式比賽,那就會被人批評。西蒙尼是防守型足球的傑出代表,他的整個教練生涯都是在馬競度過的。但是認真地說,他在防守方面的才華並不會讓他在英格蘭受到歡迎。防守是門藝術,防守和控球在比賽中同樣重要,但是如果球隊沒有足夠的控球機會,就沒法贏得比賽,而如果球隊沒法取勝,教練就會很快被解僱。」在外界普遍看好利物浦主場翻盤的輿論氛圍中,阿勒代斯對西蒙尼的評價很容易被忽視。可以想像的是,如果床單軍團未能從安菲爾德全身而退,這對「異端分子」之間的共鳴甚至會被扣上「反足球」的帽子。
兩回合雙殺衛冕冠軍利物浦,馬德裡競技時隔三年後重返歐冠八強。床單軍團隊史曾10次進入歐洲冠軍杯/歐冠聯賽8強,而其中的5次都是在西蒙尼任內所取得。從1958/59賽季到1996/97賽季,馬競的前五次晉級歐冠八強總共用了39個賽季,到了西蒙尼時代,他們在近7個賽季中5次殺入歐冠八強。
西蒙尼用自己的理念徹底改造了馬競,也影響了很多西甲球隊。
西蒙尼執教馬德裡競技已9個賽季,是同時期五大聯賽俱樂部中任職時間最長的主帥。作為對比,在馬競崛起後便陷入混亂的瓦倫西亞,已在近9個賽季中已經經歷了13位主帥,期間只有努諾-桑託和馬塞利諾順利地執教完一個賽季。馬競在西蒙尼治下步入隊史巔峰期,他帶領馬競兩次贏得歐聯杯冠軍,兩次贏得歐洲超級盃冠軍,兩次進入歐冠決賽。在西蒙尼執教之前,馬競總共只贏得過3座歐戰獎盃,唯一闖入歐冠決賽的經歷也是充滿了苦澀,阿根廷人堪稱床單軍團的「教父」。
在西蒙尼入主卡爾德隆之前,瓦倫西亞連續數年取得聯賽季軍,但他們只是佔據了「西超」與西甲之間的亞空間而已。2011/12賽季,排名第三的瓦倫西亞隊離降級區(20分)比第二名(30分)還要近得多。馬德裡競技的橫空出世改變了人們對西甲「第三極」的印象,他們不僅贏得了2013/14賽季的西甲聯賽冠軍,還在接下來的數年間保持著對皇馬和巴薩的強大壓力。除了在競技成績上取得了突破,西蒙尼時代的馬競還在風格建設方面取得了成就。
自西蒙尼執教以來,馬競引援總支出已近8億歐元。
在床單軍團改旗易幟之前,西甲曾是歐洲戰術較為單一的聯賽。一些來自巴斯克和加利西亞地區的球隊較為重視身體對抗,但大多數球隊都是主打快速短傳的風格,這種情況在Tiki-Taka時代達到了巔峰。在西蒙尼帶領馬競登頂西甲的2013/14賽季,他們的場均控球率只有49%,這一數據在接下來的幾個賽季中一度降低至46%。在2015/16賽季歐冠淘汰賽連戰巴塞隆納和拜仁慕尼黑的四場比賽中,馬德裡競技的控球率低至22.8%,在不久前對陣利物浦的兩回合較量中,西蒙尼的球隊分別只取得28%和33%控球率,這是一支「踢著西甲的義大利球隊」。
自西蒙尼執教以來,馬競在歐冠當中的零封次數排名全歐第一(38次),在西甲已經用1-0的比分完成了58場比賽,是同期最多的西甲隊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賽季已經結束的27輪西甲聯賽中,馬德裡競技只有三次取得1-0的比分,在前兩輪連續小勝赫塔費和萊加內斯之後,西蒙尼的球隊在接下來的25輪比賽中僅取得過一次1-0,0-0(6次)和1-1(5次)成為了出鏡率較高的比分。「二進位模式」失去了效率,馬競的進攻和防守都遇到了很大的問題。
西蒙尼正在被&34;折磨。
【晚期風格若隱若現,馬競教父畫地為牢】
隨著年齡的增長,西蒙尼似乎已經出現了與穆裡尼奧、溫格相似的問題,即執著於捍衛特權,過去成功的經驗使他變得愈發自負,功成名就讓他怯於競爭和改變,不知不覺地落入固步自封的陷阱,變得有些固執和不易改變,這成為了日後取得成功的羈絆和晚年無法掙脫的枷鎖。
西蒙尼與克魯伊夫代表足球的兩個極端。
在做客梅斯塔利亞的比賽結束後,西蒙尼曾坦言「當看到1-0比分時,慌亂焦慮的感覺就隨之而來」,安菲爾德之戰的勝利讓他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當然,馬德裡競技在內戰中表現糟糕,對陣利物浦時亦暴露出很多問題,西蒙尼的危機並沒有解除,輿論對其足球哲學和戰術風格的質疑還在延續。或許是連續失敗帶來的打擊太大,或是感受到了「晚期風格」對自身的侵襲,西蒙尼在近兩個賽季以來明顯加快了主動求變的步伐,馬德裡競技的戰術也經歷了大幅度的動蕩。
保持陣型的緊湊,壓縮空間割裂對手的進攻,馬競的打法對體能和執行力要求極高。
【442戰法陷入瓶頸,兩種路徑絕境求生】
古典442體系在當今足壇頗為稀缺,西蒙尼對進攻球員防守貢獻度又有著苛刻的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冠軍賽季(2013/14)的主力班底逐漸分崩離析,西蒙尼並沒有改變主打442的意思,新援全部要被打磨後塞入「薩基鏈條」,很多成名的邊路和鋒線球員來到馬競後都表現掙扎。從曼朱基奇、勞爾-希門尼斯、切爾奇和比耶託,到傑克遜-馬丁內斯、蓋坦和加梅羅,馬競在2014/15賽季和2016/17賽季遭遇的挫折,皆與新援集體萎靡有關。
啟用吉梅內斯打後腰,嘗試三中衛體系,西蒙尼為遏制球隊下滑的趨勢做出了很多努力。
2018/19賽季,馬競龐大的鋒線儲備依然沒有發揮出應有作用,迭戈-科斯塔狀態跌落谷底,卡利尼奇和熱爾松-馬丁斯幾乎沒什麼存在感,傳統442打法已經進入死胡同。在這個三中衛打法全面復闢的時代,西蒙尼也曾有意搭上三後衛潮流的末班車。三中衛體系結構靈活、變化較多,非常適合淘汰賽的戰術博弈,可以最大限度地彌補後場肋部/腰位的漏洞。在2018/19賽季對陣布魯日的歐冠小組賽中,西蒙尼變陣352/532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為其接下來打造「三個半」後衛的防線奠定了基礎。
為了實現在家門口捧起歐冠獎盃的目標,西蒙尼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他不惜在賽季中期否定了夏窗的引援方略(放棄卡利尼奇和熱爾松-馬丁斯),圍繞莫拉塔和盧卡斯-埃爾南德斯打造了一個442切換433/424的陣型,四前鋒打法的威力在對陣尤文圖斯首回合中體現了出來。令人遺憾的是,在次回合做客都靈的比賽中,馬競失去了菲利佩、盧卡斯-埃爾南德斯和迭戈-科斯塔三員大將,不期而至的傷病潮打亂了他的計劃,為歐冠淘汰賽準備的「秘密武器」尚未來得及展示威力便夭折。
三名關鍵球員受傷,西蒙尼的戰術試驗偃旗息鼓。
2019夏窗,馬競在「8進8出」的過程中步入了全新時代,西蒙尼也在戰術層面繼續開拓新邊疆。&34;建隊策略失靈,西蒙尼開始有意圍繞核心球員打造體系,向進攻端傾斜更多的資源,努力地在442體系內融入三前鋒元素。在賽季首戰對陣赫塔費的比賽中,新援洛迪、特裡皮爾和菲利克斯進入首發,三名球員恰恰處於馬競進攻體系的關鍵位置(影鋒&助攻型邊後衛),菱形442(4312)架構就是這種理念的產物。
賽季初,西蒙尼推出了442/4312體系。
在這個全新的體系中,馬競的陣型重心相對靠後,主打邊路進攻的傳統並沒有改變。當迭戈-科斯塔失去了巔峰時期的衝擊力和壓迫力後,西蒙尼希望菲利克斯和勒馬爾能夠近距離為其提供支援,順便起到銜接中前場兩線的作用,中路的球員牽制防守,邊後衛就能夠獲得輕鬆傳中的機會。可惜的是,莫拉塔&菲利克斯組合沒能打出應有的效率,勒馬爾持續低迷,馬競在幾場比賽後又回到了「四中場」架構內,他們很快就退出了對聯賽冠軍的爭奪。
西蒙尼認為「四中場能夠帶來平衡,待局勢穩定後就可以讓邊衛參與到進攻中。」
衛線球員能力下降,中衛與邊衛之間的結合部總會被利用,西蒙尼只能壓榨薩烏爾和科克來保護防線。
自阿爾達-圖蘭離隊後,馬競便失去了圍繞核心中場組織進攻的能力,對鋒線球員個人能力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邊中皆宜」的前鋒球員成為推動442向433切換的關鍵球員。西蒙尼曾將比託洛視作圖蘭的替代品,西班牙人卻存在著攻強守弱、執著於盤帶的缺點,終究不是邊前衛的理想人選。馬競在防守端投入的兵力很多,兩道防線往往會被壓制在己方禁區附近,邊前衛會退到衛線上參與防守,這意味著他們的中鋒必須兼具支點和大範圍拉邊接應能力,二前鋒需要用速度衝開縱深,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守轉攻。
能不能把科克和科雷亞擺在合適的位置上,就是西蒙尼在布陣階段的關鍵。
2017/18賽季的歐聯杯淘汰賽是馬競雙前鋒戰術的最後輝煌,此後,迭戈-科斯塔迅速下滑,格列茲曼離隊,當年冠軍賽季的成功路徑已走到盡頭。當雙前鋒組合不足以打開局面的時候,馬競還需要一名兼具邊鋒和前鋒屬性的邊前衛來參與進攻,這就是西蒙尼必須堅持非對稱442體系的原因。在對陣利物浦的兩回合較量中,西蒙尼沒有重蹈都靈之戰的覆轍,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振奮的信號。
做客諾坎普,馬科斯-略倫特出現在中鋒位置。近7場比賽,馬科斯-略倫特製造了6粒進球,效率極佳。
馬科斯-略倫特閃耀安菲爾德,這似乎激發了西蒙尼的靈感。在複賽後的幾場比賽中,西蒙尼都將馬科斯-略倫特擺在了鋒線,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考慮到本年度的歐冠缺少絕對熱門,很多球隊都有難以克服的陣容結構性缺陷,馬競自身的問題並非完全不能解決,疫情結束後的壓縮式賽程充滿了不確定性,他們有望像當年的「老男孩」切爾西一樣衝擊歐陸之巔。
【總結】
自西蒙尼入主馬德裡競技以來,西甲聯賽的整體風格變得愈發多樣,球路直接、立足防守且注重效率的球隊越來越多,馬競的打法逐漸被對手摸透,進攻效率低下的問題被逐漸放大。隨著英超諸強的崛起,歐冠的競爭趨於白熱化,戰術知識的更新周期大幅度縮短,西蒙尼意識到了主動求變的必要性。從西超杯擊敗巴塞隆納到雙殺利物浦,西蒙尼的球隊重拾遇強則強的氣質,馬競以犧牲聯賽成績為代價換取了歐冠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