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有一種動物能夠向外界展現中國的形象,那莫過於大熊貓了,大熊貓這種動物為中國特有,而且因其黑白相間的毛色和憨態可掬的外表使其深受人們喜愛,在全世界亦有大量粉絲,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時就以大熊貓為標誌,大熊貓儼然已成為了瀕危物種保護最重要的象徵。
大熊貓現在毫無疑問是中國的國寶,每年都能為我國帶來大量的經濟甚至政治收益,目前熊貓僅僅分布在102°00'~108°11'E,27°53'~35°35'N之間,即中國四川、甘肅和陝西的崇山峻岭(從長江上遊到青藏高原邊沿,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但是根據化石記錄,大熊貓曾經分布在東南黃河、長江和珠江流域,北及北京周口店,南達越南、泰國和緬甸北部的廣大地區,只是後來由於地質、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其活動範圍大大減小了。
化石顯示的曾經的大熊貓分布地
近代熊貓被西方人發現從而大受歡迎以來,已經可以完全確定現在全世界的大熊貓只有中國西南地區有分布,然而1987年,在我國的臺灣島卻發生了一起險些引起全世界大驚的新聞——臺灣發現熊貓了,而且還是野生熊貓,這就是「臺南真假熊貓事件」。
1987年12月24日,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工業區內的一家私人動物園「臺南動物園」突然對外做起了廣告,其宣傳自己這有一隻「黑白熊」,它「吃竹葉」、「毛色黑白相間」,而且動物園還故弄玄虛地宣傳「這不是大熊貓,而是花了十多年時間從兩種黑熊(馬來熊和臺灣黑熊)雜交繁殖出來的黑白熊」,然而在宣傳過程中,卻有有意無意地暗示這就是只大熊貓。
消息一出,立刻在臺灣引起極大震動,26日,當時臺灣唯一曾製作大熊貓標本及觸摸大熊貓皮毛的專家夏元瑜(祖籍浙江,出生於北平,後遷臺)到臺南動物園玻璃窗外實地觀察後,初步鑑定園方展出的應該就是大熊貓;他說,如果能再做牙齒及糞便鑑定,即可完成確認。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張豐緒表示將邀集專家南下徹底追查處理。
這可是不得了的新聞,如果臺灣出現了野生大熊貓,那可是要改寫歷史的,動物園算是火了,來的人越來越多,增加了三道鐵欄。各路專家均不允許接近該熊,只能從三道鐵欄外眺望,所有專家幾乎都認為展出的應該就是大熊貓,並一致否認雜交繁殖出來的可能性,為吸引遊客注意,園方在熊宮外豎立一張一人高正牌大熊貓的畫像,但沒有任何文字說明,顯然,動物園有故意宣傳的嫌疑。
但是,臺灣真的有大熊貓分布嗎?
很快,事情有些不對,29日,多次前往參觀的民眾表示自己看到的熊與先前的不一樣。民眾們表示24日的黑白熊頭胸之間有明顯的V形白紋,而25日換了一隻體積較大的母熊,28日出現的第3隻熊,體型和24日那隻相仿,但V形紋已消失了,也就是說,事實上是有很多隻熊。
難道這動物園有一堆「熊貓」?這顯然是不可能,除了大陸的動物園外,哪家動物園手眼通天有那麼多熊貓啊,園主洪滄海也堅決否認擁有三隻黑白熊的說法,堅持只有一隻。
事情越來越怪了,大家基本也猜出來怎麼回事了:熊貓是假扮的。於是官方介入,臺南地檢署首席檢察官黃勤鎮決定派人搜集資料,深入了解園方是否構成詐欺刑責。一位染色專家和一位畜試所新竹分所所長均表示有方法可以實現完美染色。
1988年1月3日,臺灣的行政院農委會官員與臺大動物系主任李琳琳、師大動物系教授呂興洋前往鑑定這隻熊,而恰巧動物園主上臺北參加華視節目《頑皮家族》(動物園算是徹底火了,該節目也大肆宣傳熊貓),而飼養負責人也恰巧不在,官方決定破門而入,經過近距離觀察後,他們初步鑑定這不是大熊貓而疑似馬來熊。
熊貓雖然也是熊,但差別可太大了
這下子能確定這就是鬧劇了(順便說一下,原本準備在《頑皮家族》出現的「熊貓」,園主表示出現嚴重腹瀉,於是節目被改以猩猩婚禮。園主首次承認他擁有三隻黑白熊,另兩隻亦因為狀況不太好而未予公開),臺灣人的熱情也開始降溫,後來基本知道怎麼回事了:該私人動物園的效益一直不好,所以就策劃了這起鬧劇,給熊人工染色冒充熊貓,後來目的也達到了,好奇民眾在元旦三天的假期中爭相湧入該園欲一睹它的真面貌,該園受益無窮。
而追責呢?也不了了知,因為私人動物園到底歸哪個部門管,省政府也在扯皮。
不過,臺灣一些動物專家的臉可是丟大了,比如夏元瑜就被諷稱「老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