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寫第十個標題,其中灰色的字體,我是寫過的,你可以看歷史文章。
當然這個比較有個前提,就是你們要在同一個城市,地點不一樣,比較起來沒什麼含義,只能讓你更加鑽牛角尖,以及更加不知如何抉擇。
決定工資高低由哪些因素影響
如何判定我們的工資是否處於市場行情內?
影響工資的第一要素是什麼?
學歷和工作經驗對工資高低有沒有影響?
每年工資的漲幅範圍才是正常的?
長沙月薪1萬,深圳月薪2萬,是不是長沙的哪位混得差?
外資企業月薪1萬,民企月薪1.5萬,是不是民企比外資企業好?
體制內月薪8千,民企月薪1.5萬,是不是民企比體制內好?
工資證明有哪些好處,如何開工資證明?
同樣性質的企業比較好壞,是比較月薪還是時薪?
跟公司談工資,是談月薪還是談年薪?
選擇一份工作,工資構成是選擇基本月薪,還是選擇綜合月薪?
為何很多公司,綜合月薪分兩部分發放,基本月薪發完,另外一部分年底一起發放?
如何通過勞動合同的基本月薪來判定一家公司的好壞?
工資如何超越你的同學,達到你同學的1.5~2倍?
比較企業的好壞,反過來說就是比較工作的好壞,一般而言,比較兩份工作的好壞,全面的比較,會加入更多因素來權衡,比如工資,工作天數,離家遠近,公司成立年數,公司多少人,做什麼產品(公司所處行業),資源積累等等。
本文不談高大上的創業,只是站在職場角度來談,簡單粗暴的講,打工就是賺取高工資,所以那麼多因素裡面,不管你處於哪個年齡階段,工資的維度始終要比其它維度要高,只是不同的年齡段,發展的重心不一樣,所以權重會適當調整,但大方向不會錯,始終要確保一點:年薪大於年齡。(備註:別小看這六個字,如果你打工超過這個數了,你也屬於人群中的前20%。)
所以對於我們走職業經理路線來說,工作薪水的高低,是我們第一要考慮的。
那回到本文的標題,兩家公司的薪水高低,是比較月薪還是時薪呢?
當然月薪高,不用說肯定比月薪低的賺的多,但是不是月薪低的性價比一定比月薪高的低呢?
並不是,這裡我要引入一個詞,就是時薪,我們不僅會要談年薪和月薪,當然也要換算一下我們的時薪是多少?
大道至簡,各行各業都在運用,比如財務方面考慮,通過看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如何判定這家公司好不好,重要的指標,不是看利潤今年賺了多少,而是看這家的公司的現金流表,因為利潤表可以美化,但現金流表比較難,這裡不做太多解釋,讀者可以網上查閱相關知識點。
那如何把月薪換算是時薪呢?我們舉個例子,如下:
A: 老王,月薪25K,工作制為6天制,每天工作14小時。
B: 小王,月薪18K,工作制為5天制,每天工作9小時。
這裡大家計算會有個誤區,很容易計算成如下結果:
老王(時薪)=25000/(26*8)=120.2元/小時
小王(時薪)=18000/(22*8)=102.3元/小時
以上的計算結果肯定不對的,應該按下面的方法計算:
老王(時薪)=25000/(26*14)=68.7元/小時
小王(時薪)=18000/(22*9)=90.9元/小時
表面上看老王是完勝小王的,但實際是小王才是完勝老王的,因為老王的月薪高,是靠犧牲太多加班時間帶來的,老王要麼進了創業公司,要麼就是加班比較多的公司等等,這個現象跟我們讀財報一樣,利潤表上的數據,看起來這家公司盈利非常不錯,但實際你看現金流表,其實慘不忍睹。
所以比較兩家公司的薪水的高低,不是比較月薪,而是時薪。
知道這個有什麼用?
1.比如你入職一家公司,你可以觀察一個周期,比如3個月,半年,1年等,根據自身體驗,計算下時薪的實際值,看自己是真的高薪,還是假的「高薪」,如果是假的「高薪」,同時這份工作沒有收穫任何資源,以及沒有背書作用,那可以開始做下一步打算了。
2.另外你知道自己的實際時薪,跟同城的人比較時,不要只看別人的月薪比你高,要比時薪,這樣才有意義,你加班沒有別人那麼多,那可以你自己開發副業,而不是自怨自艾。
3.知道自己的時薪,如果要做副業,那麼副業的時薪>=主業時薪的2倍,不然意義不大,還不如打工,比如別人找你做個副業,讓你報價,你直接按你目前薪資的實際時薪,至少翻倍告訴他or她價格即可,這樣你才不虧。
以上學會了嗎,希望你下次比較薪水的高低時,不要只看表面,要理性分析,如有疑問,可以寫在留言區。
最後新的一周要開始了,祝大家事業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