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土匪,北洋政府最後掌權者,看張大帥如何將袁世凱耍的團團轉

2020-12-12 騰訊網

張作霖,漢族,字雨亭,小名張老疙瘩,1875年3月19日出生於奉天省海城縣小窪村(現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逝世於1928年6月4日。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徵剿,就將其招安;早年做過土匪,後來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也是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權者,喜歡別人以「張大帥」稱呼,號稱「東北王」。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火車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毀,史稱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身受重傷,回到奉天后身亡,子張學良接掌東北軍政。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籤訂賣國條約

影視劇《少帥》中,李雪健老師將張作霖的亦正亦邪、亦憨亦滑的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而作為從影幾十年的老演員,孫淳版的袁世凱是最有味道的。

畢竟在宦海浮沉了數十載,袁世凱的手腕遠非半路出家的張作霖可比。前者的鋒芒隱於內,比動輒「媽了個巴子」的後者更有內勁。在屏幕上,兩者的差別一目了然。

然而就是看似老大粗的張作霖其實也是精明似猴子,狠狠地將老道的袁世凱耍了幾次。很多人都喜歡說張作霖是草莽出身,動輒便扣綠林好漢的帽子,其實這並不全面。張作霖最早在宋慶部的毅軍當過差,還參加過甲午中日戰爭。後來回到老家,經人介紹當上了鬍子(東北話土匪的意思)。

但在其他馬匪只圖自己痛快的時候,張作霖已經注意到籠絡百姓,他管轄的隊伍開始有脫離土匪習氣的傾向了。總之,正是他的經歷軌跡讓其有了亦正亦痞的作風。包括1902年,已經成為正規軍營長的張作霖,扔下1500兩銀子連殺3個日本兵的事情,絕不是哪個營長亦或者哪個土匪有膽量幹出來的。

「二次革命」時期,為了集中力量對付革命黨,袁世凱急需安撫北方實力派,以防後院起火。1913年3月31日,袁世凱以發展邊疆商業的名義第一次召見了張作霖。見到袁世凱之後,張作霖竟以過去面見皇帝的三跪九叩的方式給袁世凱行大禮。時值民國,早已不實行這種禮節。但是張作霖說,過去有皇帝我需要叩拜,現在有大總統,我應該還是這樣,大總統就是我的皇上。如此戲就演過了,袁世凱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面對張作霖的表現,雖然加以籠絡,但並不信任。

時間到了1916年,袁世凱稱帝企圖曝光引發全國不滿,南方又蠢蠢欲動,北京電令張作霖連夜進京。風風火火趕到北京的東北王敏銳地發現,袁世凱對局勢的應對已經頗為吃力了。

原來,袁希望張指揮部隊揮師入關,到湖南對戰革命黨,並許以封王侯的承諾。問題是當時早已民國,皇帝那套行不通了。

精明的張作霖當場沒有表態,只是說自己部隊裝備太差,好多士兵還用的是「單打一」的土槍。那種破槍沒法自動退彈殼,打完一槍還得自己用手把子彈殼摳出來。臨時抱佛腳的袁世凱也是傻,根本分不清張作霖是哭窮還是要挾,馬上批了一個師的裝備送到了東北。而且速度快到幾乎和張作霖同時到達奉天。果然,軍餉槍械一到,張作霖馬上給北京拍電報,說奉天局勢不穩,隊伍要彈壓地方不能開拔,結結實實涮了袁世凱一把。

相關焦點

  • 袁世凱死後,「北洋五虎」的最後歸宿
    清朝滅亡後,在中華民國前期,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在政治格局中佔據主導地位,這段時期的中國政府被稱為「北洋政府」。儘管「中華民國」的國號沒有變,但以五色旗作為國旗的北洋政府時期正式宣告結束,而一個個曾稱霸一方的軍閥梟雄們也將各自面對全新的未知命運。
  • 段祺瑞是袁世凱的接班人,為何沒能掌控住北洋集團
    1月26日,段祺瑞更是聯名北洋集團46名高級將領致電內閣,要求立即確立共和政體,否則將「江海盡失,勢成坐亡」。2月5日,段祺瑞又聯合前線的8名協統以上將領致電清廷,要求立即實行共和,否則將「率全體將士入京」。在段祺瑞的威逼下,清室最終只能黯然退位。段祺瑞為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掃清了障礙,立下了汗馬功勞。
  • 清帝遜位後,統治中國17年的政府,為何被稱之為「北洋政府」?
    清朝是滿族權貴掌權的朝代,存活了268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湧現出了「康乾盛世」,人民生活無憂無慮;但是後來的閉關鎖國政策給當時的清王朝帶來了許多災難;例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辛丑條約》的籤立,無疑造成了清王朝的許多負擔,而這些負擔最後只能在百姓身上來剝削,從而間接性的導致了清王朝的滅亡。
  • 北洋政府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叫北洋政府?北洋的意義
    大家好啊,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北洋,北洋時期王府井大街曾經就改名叫莫裡遜大街,後來我隨之就查了一下,這個莫裡遜是誰呢?是英國一記者,給袁世凱做了皇帝這是幫了特別大的忙,袁世凱就特別感謝,出於感激呢,就把原來這個王府井大街原來叫王府大街改名叫莫理遜。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北洋政府」,別被網上的一些錯誤言論給騙了
    北洋政府本是一個腐朽、破敗的政府,這在我們的教科書中早有定論。都知道,北洋政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繼承前朝疆域的政權,也是中國繼清朝滅亡後的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於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後形成。
  • 北洋新軍從起步到衰亡:大清國運與袁世凱稱帝的歷史縮影
    1905-1916年,北洋軍從起步到極盛時期北洋起家的老底子就是北洋六鎮(師),大約在1905年左右編制訓練完畢,六個鎮(師)共計約7萬人,是當時中國(清朝)最強大的軍隊,被清政府視為看家的底牌,這6個鎮中,袁世凱力量雖然最大,但是並不能一手遮天,比如第一鎮的統領(師長)是滿族人鳳山。
  • 袁世凱被罷官,北洋新軍為何依舊誓死追隨?難道只因他是創立者?
    由於攝政王忌憚袁世凱,所以上臺後就將其免去官職,然後趕回了老家。但是北洋新軍卻表示,要誓死效忠於袁世凱。這種部隊誓死效忠主帥的行為,在古代是大忌。不過如果沒有袁世凱,也就沒有這隻北洋新軍。八國聯軍侵華之後,袁世凱從山東巡撫升任為練兵大臣,在保定訓練新軍,這就是北洋新軍的前身。
  • 袁世凱:太大意了
    北洋軍閥是近代中國政壇上十分有影響力的團體,從袁世凱編練北洋新軍開始,這支軍隊就被打上了北洋的烙印。 袁世凱掌權的時候,張嘴閉嘴喜歡稱「咱北洋團體」,以示北洋一家,但這也沒能阻止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迅速地分崩離析。
  • 清朝滅亡後留給北洋政府多少錢?袁世凱打開國庫時,倒吸一口涼氣
    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覺得,當年清王朝覆滅,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成北洋政府新的一把手後,打開清朝的國庫,裡面還剩多少錢?按常理說,清政府自近代以來,籤了這麼多不平等條約,賠了這麼多白銀,加上後期慈禧奢侈無度,紙醉金迷的個人生活,國庫應該相當空虛。
  • 袁世凱練兵的小站並不小,看完如何練兵就知道北洋新軍為何強大
    清廷很快頒布上諭,將袁世凱調到軍務處,職位是「溫處道留京兼充軍務處」,意思就是溫州道員,但留在京城的督辦軍務處工作。這是一種「虛實結合」的職位安排——前者為虛職,是為了解決官員的實際待遇,後者才是實職。後來,袁世凱赴小站練兵,他的虛職是直隸按察使和工部右侍郎。袁世凱駐朝鮮期間,曾因協助朝鮮練兵,獲得「知兵」之美譽,軍務處會辦榮祿也聽到同僚們稱讚袁氏善帶兵。
  • 張大帥去世後,他的家人都做了如何處置,結果真心讓人佩服
    不過他前半生也比較坎坷,出身貧苦,後投身綠林參加了土匪,勢力不斷壯大,成為了一方霸主,清政府內憂外患無力徵剿,便將其招安任命為北洋政府首領。後來擔任奉天督軍,掌管東三省一切事物,人送外號「東北王」。在日本進駐東北後,時刻周旋於日外交官之間,牢牢地守著東北,不讓日本人前進一步。
  • 袁世凱練兵,將北洋新軍變成「袁家軍」,清政府為何不採取措施?
    甲午戰爭後,由於急需加強充實國防力量,於是清廷便耗費重大財力打造了一支非常有實力的軍事部隊,也就是後來的北洋軍隊。北洋新軍大規模招收新兵,從招收士兵到一切的章程制度的制定,全部都是袁世凱親力親為。同時袁世凱也懂得掩人耳目,主動請滿洲權貴共同練兵,而這些權貴都帶著清末的腐敗氣息,對比之下袁世凱在軍中的威望就更大了。
  • 袁世凱是如何掌握北洋六鎮新軍的?
    1895年,袁世凱奉旨在天津小站督練新軍,在原來定武軍的基礎上又招足至7300人,正式開始清末的新軍之路。1905年5月,北洋六鎮新軍全部練成,每個鎮大約有12000人,總計72000人。北洋陸軍第一鎮(駐守北京北苑仰山窪)北洋陸軍第一鎮是以八旗子弟為主要兵源,這支軍隊相當於是清末新式陸軍中的「御林軍」。
  • 精明的日本政府是如何被北洋政府騙走一億四千萬的?
    1916年至1918年,北洋段祺瑞政府與日本寺內內閣籤訂的一系列貸款協議,總金額高達一億四千五百萬日元。由於經辦人是日本首相寺內正毅的親信西原龜三,因此史稱「西原借款」。
  • 人人都說北洋集團,北洋集團如何形成,僅是靠清政府的北洋軍?
    北洋軍閥作為一大派系,其重要支柱就是北洋軍隊,能掌握北洋軍隊就能為非作歹?這絕對是錯誤的,證據就是袁世凱在攝政王載灃時期仍被奪官歸鄉,那麼袁世凱又是如何重新攫取並徹底主導中國的呢?可見從兵制上完全學的是西方那一套,以此證明清政府革新的決心。北洋軍右鎮是最早編練的北洋常備軍,即北洋軍一鎮,其後袁世凱又逐漸擴軍,共編練出北洋軍六鎮。袁世凱在編練北洋軍過程中,除了憑藉直隸總督的政治地位,更是積極利用手裡的槍桿子,成為清廷舉足輕重的力量。
  • 瘋狂的外星人:特工被市井小民耍得團團轉,背後到底有多諷刺?
    而在這個無聊漫長而又心驚膽戰的假期裡,我終於有機會把我想看的電影一「補」為快了。話不多說,還是聊聊這部電影。《瘋狂的外星人》這部電影是寧浩執導,沈騰黃渤主演,還有徐崢的加入,這三大喜劇大咖集齊,陣容還是非常強大。而導演寧浩呢?之前有過《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等佳作,口碑十分討喜,可以說是喜劇導演中的翹楚。
  • 魏說北洋⑥:袁世凱建自己的「軍機處」,「龍、虎、狗」三傑出場
    感謝各位朋友繼續關注本號的北洋系列文章,上文我們說到八國聯軍侵華,袁世凱耍了心機。榮祿的武衛四軍力戰崩潰,獨袁世凱的武衛右軍得以保存和壯大。榮祿落幕,李鴻章去世。袁世凱取而代之,成為清政府的一號實力人物。
  • 先大棒後甜棗,北洋政府時期,沙俄對中國的策略,令人悲憤
    北洋政府時期,非法入境的俄人不僅取得了新疆全省、蒙古鄂爾河地區金礦的開採權,還強行佔領了東北全境的金礦及煤礦資源。此外,俄國人還在中國境內如額爾古納河等地區私墾土地,利用此地良好的種植條件發展農業。據統計,北洋政府初期,俄國已在額爾古納河地區開墾了20萬餘畝的肥沃土地。
  • 袁世凱被罷官後,北洋新軍為何還誓死效忠他,他到底做了什麼
    載灃當了攝政王之後,立刻處置了袁世凱。由於戊戌變法的原因,載灃對袁世凱非常痛恨,成為攝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凱的官職,袁世凱回老家去了。不過袁世凱雖然走了,但北洋新軍卻還是誓死效忠於他,在武昌起義之後,只有袁世凱能掉的動這支部隊。那麼,這支部隊為何在袁世凱被罷官後還效忠他呢,袁世凱究竟做了什麼?先看一下北洋新軍的來源。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清政府決定訓練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