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黨雲麗)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其中,遵義市獲評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赤水獨竹漂,以及赤水曬醋製作技藝、董酒釀製技藝兩項傳統技藝。加上此前獲評的茅臺酒釀製技藝、桐梓苗族服飾、仡佬族儺戲等項目,遵義市有望突破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茅臺斜陽映赤水,殘陽幾葉販酒船。獨竹飛流飄然過,縴夫逆行步步難。」1998年,赤水復興馬鞍山發掘的漢晉時期的古崖墓群中一座墓穴的石棺壁上,發現一幅一人雙手持竿立於一獨木上的石刻圖案,這個石刻文物表明,赤水河流域的「獨竹漂」已有相當久遠的歷史。
赤水獨竹漂
這項獨特的黔北民間絕技,又稱獨竹舟,俗稱劃竹竿。獨竹漂高手們腳踩楠竹,竹竿作槳,漂行水上如履平地,或駕舟乘風破浪搏擊激流險灘,或輕拈竹竿穩立舟上悠閒蕩舟水面,形其態美觀大方,動作協調連貫一致,表演「乘風破浪」、倒退、轉身、繞彎、換竿等絕技,頗有「一葦渡江」之妙。
赤水獨竹漂
經過千年的沉積,赤水獨竹漂逐漸轉化形成每年端午節與龍舟賽齊名的表演項目,赤水市把赤水獨竹漂作為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出臺強制有力的措施,對赤水河、赤水楠竹、赤水獨竹舟民間傳統體育絕技,傳承人進行保護。
赤水曬醋傳統釀造技藝是在赤水獨特生態環境條件下孕育形成的,赤水獨特的自然氣候,給曬醋釀造提供了先天條件。赤水曬醋以傳統手工釀造技藝進行生產,選料考究、製作精良、質量標準要求高,具有不可複製的獨特性。採用固體發酵繁殖產生天然醋酸菌,醋坯和成品醋都在陽光下長久曝曬而成,故稱曬醋。
赤水曬醋 攝/童婧
優質大米、糯米的精選、蒸煮;麥麩、小麥及醋曲與大米粥拌醅;醋醅室內發酵、醋醅裝壇、日光曝曬、醋醅浸淋、產品精釀、滅菌、檢驗、包裝等三十餘道精湛複雜的工藝;100多種純天然中草藥配方製作醋曲;獨特的千年活態傳承方式,赤水曬醋的整個生產周期要經過兩年以上才能完成。
醋醅 攝/童婧
民間傳統手工釀製技藝製作出來的曬醋,具有色、香、酸、醇、濃的風味特點,好在香、絕在藥、妙在曬。原汁曬醋長期保存不變味,不生花,不變質,觀之色澤柔和,釅如菜油,聞之酸香撲鼻、沁人肺腑,食之酸甜可口,濃香味美,回味綿長。
赤水曬醋 攝/童婧
董酒誕生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其獨特的傳統工藝和風格,在中國名牌白酒中獨樹一幟,其工藝被業界稱為「三獨特」。一是用130多味中草藥入曲,大曲大窖制香醅、小曲小窖製酒醅;二是將小麯酒醅串蒸大曲香醅,這一串香工藝五十年前推向全國,卓見成效;三是董酒大小窖池築法獨特,與其他知名白酒迥然不同。
董酒 圖片來源於「爽遊貴陽」
董酒採用優質高粱為原料,以貴州大婁山脈地下泉水為釀造用水,酒醅香醅「串香」而成,風格既有大麯酒的濃鬱芳香,又有小麯酒的柔綿、醇和、回甜,還有淡雅舒適的「百草香」植物芳香。先人們不斷收集民間有關釀酒、制曲配方進行研究、加以改進。對董酒釀造工藝和配方的代代傳承、總結歸納和演進延續,不斷豐富董酒內涵,獲評「董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編輯:夏俊傑 王 琰 魯 禕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