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3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0-12-26 澎湃新聞

遵義市3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0-12-23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黨雲麗)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其中,遵義市獲評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赤水獨竹漂,以及赤水曬醋製作技藝、董酒釀製技藝兩項傳統技藝。加上此前獲評的茅臺酒釀製技藝、桐梓苗族服飾、仡佬族儺戲等項目,遵義市有望突破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茅臺斜陽映赤水,殘陽幾葉販酒船。獨竹飛流飄然過,縴夫逆行步步難。」1998年,赤水復興馬鞍山發掘的漢晉時期的古崖墓群中一座墓穴的石棺壁上,發現一幅一人雙手持竿立於一獨木上的石刻圖案,這個石刻文物表明,赤水河流域的「獨竹漂」已有相當久遠的歷史。

赤水獨竹漂

這項獨特的黔北民間絕技,又稱獨竹舟,俗稱劃竹竿。獨竹漂高手們腳踩楠竹,竹竿作槳,漂行水上如履平地,或駕舟乘風破浪搏擊激流險灘,或輕拈竹竿穩立舟上悠閒蕩舟水面,形其態美觀大方,動作協調連貫一致,表演「乘風破浪」、倒退、轉身、繞彎、換竿等絕技,頗有「一葦渡江」之妙。

赤水獨竹漂

經過千年的沉積,赤水獨竹漂逐漸轉化形成每年端午節與龍舟賽齊名的表演項目,赤水市把赤水獨竹漂作為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出臺強制有力的措施,對赤水河、赤水楠竹、赤水獨竹舟民間傳統體育絕技,傳承人進行保護。

赤水曬醋傳統釀造技藝是在赤水獨特生態環境條件下孕育形成的,赤水獨特的自然氣候,給曬醋釀造提供了先天條件。赤水曬醋以傳統手工釀造技藝進行生產,選料考究、製作精良、質量標準要求高,具有不可複製的獨特性。採用固體發酵繁殖產生天然醋酸菌,醋坯和成品醋都在陽光下長久曝曬而成,故稱曬醋。

赤水曬醋 攝/童婧

優質大米、糯米的精選、蒸煮;麥麩、小麥及醋曲與大米粥拌醅;醋醅室內發酵、醋醅裝壇、日光曝曬、醋醅浸淋、產品精釀、滅菌、檢驗、包裝等三十餘道精湛複雜的工藝;100多種純天然中草藥配方製作醋曲;獨特的千年活態傳承方式,赤水曬醋的整個生產周期要經過兩年以上才能完成。

醋醅 攝/童婧

民間傳統手工釀製技藝製作出來的曬醋,具有色、香、酸、醇、濃的風味特點,好在香、絕在藥、妙在曬。原汁曬醋長期保存不變味,不生花,不變質,觀之色澤柔和,釅如菜油,聞之酸香撲鼻、沁人肺腑,食之酸甜可口,濃香味美,回味綿長。

赤水曬醋 攝/童婧

董酒誕生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其獨特的傳統工藝和風格,在中國名牌白酒中獨樹一幟,其工藝被業界稱為「三獨特」。一是用130多味中草藥入曲,大曲大窖制香醅、小曲小窖製酒醅;二是將小麯酒醅串蒸大曲香醅,這一串香工藝五十年前推向全國,卓見成效;三是董酒大小窖池築法獨特,與其他知名白酒迥然不同。

董酒 圖片來源於「爽遊貴陽」

董酒採用優質高粱為原料,以貴州大婁山脈地下泉水為釀造用水,酒醅香醅「串香」而成,風格既有大麯酒的濃鬱芳香,又有小麯酒的柔綿、醇和、回甜,還有淡雅舒適的「百草香」植物芳香。先人們不斷收集民間有關釀酒、制曲配方進行研究、加以改進。對董酒釀造工藝和配方的代代傳承、總結歸納和演進延續,不斷豐富董酒內涵,獲評「董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編輯:夏俊傑 王 琰 魯 禕

編審:鄧應安 邵夢洋

審籤:王雪峰 譚 莉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慈利板板龍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入選公示。(截圖)慈利板板龍燈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公示名單。(截圖)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22日訊(記者 伍文 張潘)12月22日,紅網時刻新聞記者從近日發布的《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公示名單》獲悉,慈利板板龍燈由慈利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打包成龍舞(板板龍燈)項目,入選公示名單。板板龍燈表演。
  •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劉佳)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甘南5項非遺項目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甘南5項非遺項目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單 2021-01-06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雲南保山兩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名錄,雲南省入選23項,其中保山永子圍棋製作技藝、騰衝玉雕上榜。國務院建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將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名錄予以保護,省、市、縣各級政府分別建立地方名錄開展非遺保護,實行逐級申報評審命名。此前,保山市已有苗族服飾(2006年第一批)、佤族清戲(2008年第二批)、騰衝皮影戲(2011年第三批)三個國家級項目,至此保山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名錄將達到5項。
  • 贛州3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落選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盧溝橋傳說、永修丫丫戲、數來寶、詠春拳、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等上榜。此前遭受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同時公布的還有15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 保山永子、騰衝玉雕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武山縣12項非遺項目入選第四批天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武山高蹺)近日,第四批天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在入選的41個項目中,武山高蹺、武山馬社火、姜維黃龍帶把槍、武山春秋大刀等12個項目或技藝入選。至此,我縣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6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8項。
  • 佛山詠春榜上有名,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12月21日,記者從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獲悉,文化和旅遊部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記者了解到,全省共有17項非遺榜上有名,這其中包括佛山詠春拳。據悉,經過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委員會審議後,評審委員會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此次名單的公示日期為20個工作日,從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
  • 阿拉善盟3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推薦名單
    阿盟自治區級非遺項目馬鬃繞線堆繡唐卡傳承人格日勒給遊客講解馬鬃繞線堆繡唐卡製作過程。記者從阿拉善盟文旅廣電局了解到,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官網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阿盟蒙古族唐卡(馬鬃繞線堆繡唐卡)、蒙古族民歌(和碩特民歌)、蒙古族薩吾爾登3個項目入選,其中蒙古族唐卡為新入選項目,另外兩個為入圍擴展項目,這標誌著我盟國家級非遺項目由過去的6項增至9項。
  • 為家鄉點讚|渭南碗碗腔等陝西13個項目擬入選第五批非遺項目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進行公示,共有337項入選(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其中包括13項陝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對外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據悉,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 麗江4個項目擬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麗江官方新聞綜合門戶網站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麗江網】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其中,由麗江市永勝縣申報的「銀胎掐絲琺瑯器製作技藝(永勝琺瑯銀器製作技藝)」、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申報的「三多節」、寧蒗彝族自治縣申報的「普米族拈達則封山儀式」、古城區申報的「童謠(納西族童謠)」4個項目全部入選,進入公示階段。
  •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1-01-06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級推薦名單公示了!滄州一項目入選
    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予以公示。記者從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獲悉,河北省有15個非遺項目入選,其中新入選項目5個,擴展項目10個。 蔚縣打樹花。河北日報資料片記者進一步了解到,5個新入選項目,分別是邢臺市「南路絲弦」、滄州黃驊市「賈氏青萍劍」、定州市「定州緙絲織造技藝」、保定市定興縣「定興書畫氈製作技藝」、邯鄲市大名縣「小磨香油製作技藝」;10個擴展項目,分別是唐山灤州市「灤州地秧歌」、邢臺沙河市「沙河皮影戲」、唐山市灤南縣「樂亭大鼓」、保定市「孫氏太極拳」、邯鄲市廣平縣「盧氏太極拳」、衡水市饒陽縣「
  • 關注|高密新增26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近日,高密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公布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高政字【2020】14號)。第六批高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入選26項,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技藝、傳統醫藥以及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4個門類,極大地豐富了高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資料庫,進一步完善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截止目前,高密市的非遺項目涵蓋10個門類146項,其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1項,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4項。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單今起公示,上海這11項上榜!
    文旅部發布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上海的崇明山歌、二胡藝術、梨膏糖製作技藝等11項上榜!詳見↓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現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公示期20個工作日,從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
  • 運城兩項古老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推薦名單!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深層的文化基因,一個地方久遠的文化血脈。
  • 以潘山廟宇木雕等為代表的泉州木雕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
    晉江新聞網12月27日訊  日前,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以東石潘山廟宇木雕等為代表的泉州木雕榜上有名。據悉,這也是晉江市第七個國家級非遺項目。  潘山廟宇木雕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技藝精湛,以東石鎮潘山村為中心,遍及張厝、郭岑、檗谷、永湖等村,是泉州木雕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