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來了,多地氣溫下降!來年有沒有倒春寒,看大雪的表現就知道

2020-12-09 騰訊網

從11月中下旬開始,全國的氣溫就在持續下滑中,東北迎來了大降雪天氣,華北、西北雨雪天氣也頻頻趕來,北方多地氣溫下跌了10℃,不少地方都在零下5℃之間波動,南方不少地方也已降到了個位數。

一、大雪節氣來了!

大雪節氣在每年的12月6-8日出現,今年為12月7日,此時太陽黃經為255°。所謂的「大雪」節氣,也就是雪量加大,降雪範圍也在持續擴大,天氣也會變冷。當然,「大雪」是一個節氣稱呼,並不一定雨雪就一定要變大,只是降雪的概率更大。反而華北、東北地區,12月份降水量並不是太多,西北更是不足1mm。

目前北方的氣溫已降到0℃以下,一旦強冷空氣佔據了上風,那就會降下大雪。此時西北、東北氣溫在-10℃左右,華北、黃淮地區已跌到了0℃,鄭州等地已飄雪。不過華南地區,依舊如同秋天一樣,大家穿上外套就可以過冬。

大雪節氣過後,氣溫一天比一天冷,北方地區呈現出乾冷狀態,南方卻是溼冷,即便是在室內也會感覺到寒冷,需要多穿衣服才行。

二、降雪好處

正所謂「瑞雪兆豐年」,冬天降雪對農作物的好處很多,可以將土地封凍起來,從而將隱藏在土壤中的病蟲卵凍壞,避免病蟲危害農作物,第二年作物就會更好的生長,從而迎來豐收。

當然,積雪融化也會讓土壤中的十分含量更高,避免春旱的出現,來年春季可讓作物吸收水分生長。此外,雪水中的氮元素更高,為雨水的五倍,因此雪水可以很好的壯田、肥田,讓農作物可以更好的生長。

三、來年有沒有倒春寒?

所謂的「倒春寒」,也就是立春後氣溫回升,到了4-5月份時突然大降溫,至於為何會有這種氣候,還因冷空氣的頻繁南下所致。對於農民來說,對「倒春寒」最為關心,一旦春季出現倒春寒,那就意味著農作物必然會減產,可能還會絕收,糧食、水果的品質也會變差。

在古代,如果出現「倒春寒」,必然會導致饑荒來臨,如今的農業技術更強,抗寒抗旱的物種也被培育出來,但碰上了倒春寒,也會有很大受損。

想要減少「倒春寒」帶來的危害,那就需要提前預判,並採取措施才行。其實大雪節氣的表現,就能得知來年是否會出現「倒春寒」,古人言「大雪不凍倒春寒」,意思就是如果大雪節氣天氣比較暖和,沒有太明顯的降溫,河水也沒有結冰,北方多地沒下雪,那就表明是暖冬,來年必然會出現「倒春寒」。

暖冬的特點是冬季比起往年要暖和,雨雪天氣比較少,但冷空氣遲遲不來,並不意味著永遠不來,等到春節過後,冷空氣才姍姍來遲,可能還會推遲到4-5月份才趕來,從而對農業生產造成很大的打擊。

冬天時小麥應該暫停生長,蓄積更多的營養成分,等待來年更好的生長。但暖冬時,小麥會出現徒長,長速快,營養卻沒得到積累,一旦春季降溫,那產量和質量都會大減,因此農民最怕倒春寒。

不過今年的氣溫比較低,從全國的天氣情況來看,全國多數地方的氣溫都比往年低上1-2℃,其中華南西、貴州、江南西、內蒙中西部要低上2-4℃。而在未來10天,氣溫依舊比往年低上不少,貴州、內蒙西、新疆北要低上2-4℃。

今年的天氣相比更冷,未來3天又會迎來一輪雨雪天氣,今年大雪節氣必然會很「凍」,因此來年大概率不會出現倒春寒,相信農民都比較激動。

四、大雪節氣的習俗

1、醃肉

在農村有「小雪醃菜,大雪醃肉」的說法,畢竟在古代保鮮技術不是太好,肉類食材容易變質,小雪節氣時氣溫還不是太嚴寒,不適合肉的醃製。等大雪節氣來臨後,南方地區就開始忙著醃肉,用上香料、鹽進行釀製,近期南方的豬肉價格大漲,就是受西南、華中地區醃肉的風氣影響。

為何在大雪節氣有這個習俗呢?傳說古代有種猛獸名叫「年」,它的長相比較兇猛,頭上長著尖角,平日裡在海底生活,除夕時就會上岸傷害民眾。為了避免被年盯上,大家會提前儲備食物,因雞魚肉蛋的儲藏期限不夠,大家就想起將其醃製長期保存,迎接著新年的到來。

2、進補

冬天時天氣比較寒冷,大家的身體也比較寒涼,想要讓自己的身體更壯實,那就需要及時進行進補才行,從而讓機體的抵抗力提升,從而加快新陳代謝,讓身體禦寒能力更強一些。

一般來說,羊肉、豬肉都是很好的進補之品,尤其是羊肉,本身就是熱性食品,可以和山藥等一同燒煮,其營養比較豐富,古代也有「小雪殺豬,大雪殺羊」的說法,借著這2個節氣聯絡感情。還有一些地方有吃狗肉進補的習慣,可以很好的暖胃。

當然大雪節氣前後,柑橘、柚子等水果也會大量進入市場,此時多吃上一些也能避免「冬燥」。

3、吃紅薯粥

在大雪節氣後,人們也會格外注重好保暖工作,紛紛穿上厚厚的衣服,避免凍瘡。在山東有喝紅薯粥的習慣,畢竟每年深秋時節都是紅薯的收穫季節,它的產量比較高,因此家家都會種植,採收後放在地窖裡,冬天時拿出來食用。

紅薯中的賴氨酸成分多,可和蛋白質結合,增加機體抵抗力,冬天吃紅薯也可很好的抗燥,還能很好的養胃。此外,冬天吃「飴糖」也可很好的滋補,此時大家就會將家裡的廢品拿出來,和商販兌換飴糖。

4、滑冰賞雪

北方的冬季比較寒冷,此時河面會被凍得堅如地面,因此不少人也會在此時進行滑冰,大家穿上冰鞋,拄著杖,飛快滑行,還能做出各種花樣動作。乾隆、慈禧就喜歡在冰面上觀賞冰戲。

當然,在飄雪過後,大家也會出來賞雪,孩子們也會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享受著冰雪天氣的趣味。

相關焦點

  • 大雪節氣馬上要到了,「大雪大凍,倒春寒」啥意思?冬季偏冷嗎
    早晨的農村特別的靜謐,野外白白的霜預示著昨晚天氣變化強烈,由露水凝結成白霜,我們當地還是沒有等來小雪降雪,雖說氣溫在下降,雨水也在下,就是還是沒有達到下雪的境界點。大雪節氣馬上要來了,今年的大雪節氣是在12月7號,如今滿打滿算都不到十天了,當然,這十天的小雪節氣繼續進入深冬時節,氣溫怎麼變化,全靠冷空氣強弱的問題。如果冷空氣強,冷空氣頻繁南下,那麼給所到之處就是帶來降溫或者有降雪。如果冷空氣弱,那麼氣溫下降很慢,意味著冬季很溫暖了。
  • 今日大雪,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啥意思?
    一、大雪不凍倒春寒一般來說,到了大雪這一天,各地氣溫會明顯下降,雨雪也會隨之增多,而當氣溫低至零度以下就會出現「上凍」的現象,但是如果在大雪這一天沒有出現「上凍」,那就表明氣溫不到零度,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大陸的冷空氣暫緩南下,使得大雪這一天不會很冷。
  • 大雪下大雪來年雨不缺,大雪無雲百姓苦,明年年景是好是壞呢?
    明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大雪,這也是冬天裡的第三個節氣。大雪節氣並不是一定就會下大雪,主要是說在大雪節氣裡,氣溫會更低,降雪的可能性也會更高。大雪的天氣變化對於今年冬天的冷暖以及來年的旱澇有很重要的關係。
  • 大雪節氣到,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啥意思?今冬是暖是冷?
    我們知道,古代以農為本,而農業種植又跟氣候息息相關。而古代有沒有科學的天氣預報,古人就不斷總結經驗、規律,用二十四節氣來大致預測未來的天氣走向,從而為農業活動提供準繩。然後古人把這些經驗,總結出俗語、諺語,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間口口相傳,流傳至今。現在時間臨近大雪節氣。大雪節氣是一年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
  • 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1、大雪下雪,來年雨不缺  2、大雪不凍倒春寒  3、大雪紛紛是豐年  4、大雪不寒明年旱  5、大雪晴天,立春雪多  10、今冬大雪飄,來年收成好。  11、初一東風六畜災,倘逢大雪旱來年, 若然此日天晴好,下歲農夫大發財。  12、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石 麥澆小,谷澆老,雪蓋麥苗收成好。  13、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麥子好  14、今年麥子雪裡睡,明年枕著饅頭睡。  15、今冬麥蓋一尺被,明年饅頭如山堆。雪在田,麥在倉。
  • 「今日大雪」「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今年大雪冷嗎?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12月6—8日。大雪和小雪、雨水、穀雨、小滿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大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氣溫顯著下降,下雨或下雪增多。
  • 今日大雪,大雪晴天有啥說法?對農作物有什麼影響?
    今天是入冬後的第三個節氣,雖然今天是大雪,但今天沒見一片雪花。現在來說一下我們當地今天的天氣,雖然說今天沒有下雪,但是今天的最高溫度是5度,最低溫度已經到了零下4度,可以說是入冬以來比較寒冷的天氣。雖然有幾分寒冷,但上午有暖洋洋的太陽照著。
  • 大雪節氣到|大雪兆年豐,無雪來年兇,啥意思?大雪會下雪嗎
    大雪節氣到,習俗早知道,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冬季進補不能少,明天大雪會下雪嗎?大雪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1個節氣,是冬天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氣溫將更低,白晝將更短,降雪的可能性更大。有道是「大雪紛紛是豐年,大雪不寒明年旱」,這是許多人都明白的事理。
  • 大雪將至,大雪節氣有何說辭?大雪對農業和生活有啥影響?
    在物候學上,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大概的意思是說,節氣進入大雪之後,由於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會再鳴叫了;此時正是陰氣最盛的時候。但所謂盛極而衰,陽氣也同樣會在此時有所萌動。因此,老虎會在這一時間內,開始出現求偶行為;蘭草中的「荔挺」,因為已經感受到了陽氣的萌動,同樣會慢慢地抽出自己的新芽。
  • 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寒明年旱」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是大雪節氣了。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於每年公曆的12月6日-8日交接。大雪節氣的到來,標誌著仲時節的開始。大雪節氣和小雪節氣一樣,同樣是反映氣溫和降水變化趨勢的俗語,大雪節氣後,氣溫會明顯下降,降水量也會明顯增加。
  • 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你那裡現在上凍了嗎
    但是從我們這裡的天氣來看,現在每天的平均氣溫還在7-8℃,最低氣溫也還沒到零下,根本還沒達到上凍的程度。在農村,老人常說「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現在不冷,明年春季就會冷嗎?這樣一來,對農業生產又有什麼影響。
  • 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準確嗎?
    下大雪的機率增強,像前段時間小雪節氣期間的零星小雪,隨著大雪節氣的到來後,下大雪的機率明顯的增強,在北方地區也將會迎來真正的天寒地凍季節。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很多都是關於天氣變化的,這也很容易理解,一個好的年景才能有好的收穫,在民以食為天的前提下,還有什麼比一個風調雨順還更好呢?
  • 小雪到來,農村俗語「小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啥意思?
    人們常說「瑞雪兆豐年」,小雪下雪對於來年農業也有很大影響。而在農村,人們還常說「小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這是什麼意思?今年小雪不下雪,來年天氣會怎樣?小雪節氣的到來也說明了我國已經進入一個氣溫比較寒冷的時段了。而這個時候天氣如果反而比較高,其實對於農村莊家來說是不利於它們的生長的。這也就是正如俗語「小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所說的一樣。
  • 今日大雪,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老話有道理麼?
    今天的半夜12時10分的時候,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很多人說到了大雪節氣是不是就會天降大雪,萬物皆成冰,其實這個大雪只是一個氣候特徵,而不是自然現象,在咱們實際的生活中,真正下雪量大的時候是在春季的時候,而大雪節氣最大的特徵只是降溫,當然了也不排除一些特殊地區的降雪量會增大
  • 今日小寒,俗語「小寒雨濛濛,明年春天倒春寒」,早知道早準備
    當然對於東北地區以及我國西北等北部地區是雪花飄飄,到處是大雪漫天飛是因為北方地區的緯度比較高,導致的氣溫相對比較低的原因。其實對於好多的農村俗語基本上是對著黃淮之間來描述的,因為這些地區每年四季分明,能夠體現出我國24節氣的節氣變化。小寒節氣不應該是大雪紛飛,不應該是下雪的節氣嗎,怎麼大冬天下起了雨了?村裡莊稼漢老李發起了愁。
  • 今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下雪,牛馬不敢歇」,老話有道理麼?
    大雪不下雪,牛馬不敢歇大雪節氣氣溫已經下降至零下,這個時候在北方幾乎是看不見降雨,其實在小雪節氣的時候,氣溫就已經下降的非常明顯,而且在小雪節氣的時候,很多北方地區已經迎來了第一場雪,因為是第一場雪,很多都沒站住,最後都化成了水。
  • 「大雪」無雪,北京城氣溫持續低迷
    今天迎來大雪節氣,最高氣溫僅2℃,加上北風呼嘯,體感溫度在冰點以下。本周,冷空氣強勢,但沒有水汽配合,應與雨雪無緣。資料圖,吳鏑 攝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但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小雪和大雪節氣。
  • 大雪節氣將至,「大雪不寒,明年旱」啥意思?冬季不寒冷不好嗎?
    導讀:大雪節氣將至,「大雪不寒,明年旱」啥意思?冬季不寒冷不好嗎? 時間過得真快,據說今年的大雪節氣是在12月7號,掐指一算也不到十天,這大雪節氣有多冷哦,如今是小雪節氣期間,到處在下雪,下雨,氣溫下降也很快,人們也都穿上了自己的保暖驅寒的衣服,準備迎接更冷的冰雪天氣。
  • 今日大雪|點點揚花,片片鵝毛
    大雪有「三候」一候鶡鴠不鳴大雪節氣的寒、暖、風、雪等異常天氣現象的出現均對未來的天氣有影響從各地的民宿諺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傳承自農耕文明的生活智慧大雪不凍倒春寒(桂)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 「大雪」大雪三白,有益菜麥
    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即氣溫與降水量。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舉例說明:2088年大雪日期=[88×0.2422+7.18]-[88/4]=28-22=6,12月6日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