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我們還能撐多久?

2021-03-01 自然之友

幾乎全世界都在「沸騰」。

剛剛過去的6月,是有史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個月。

印度新德希達到了48℃的高溫,某些地區還突破了50℃。

入夏以來,已經有超過百人因高溫死亡。

就連一些被視為氣候宜人的歐洲國家,像義大利、法國、西班牙,也總共有7人熱死。

世界氣象組織研究顯示,2015年至今,地球正經歷著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

該組織發言人Clare Nullis指出,今年5月,南極海冰的厚度已降至史上最低。

北極海冰厚度也好不了多少,史上第二低。

冰層融化,意味著海平面每年上升3毫米。

「最恐怖的是大冰層融化,如格陵蘭冰層和西南極冰蓋」,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主任Michael Mann曾說,「全球的沿岸大都市就會被淹沒。

我們總覺得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還很遙遠。

但事實上,災難已經在發生。

今年HBO出品、小李子配音旁白的環保紀錄片《冰上火》,走訪了全球9個國家,畫面如災難片一般可怕:

大片大片的乾旱。

泛濫的洪水。

有些地區的人失去家園,顛沛流離。

北極熊找不到吃的,快要餓死。

野火四處肆虐。

2017年,受大風和乾燥天氣影響,山火在加州多地幾乎同時爆發。

3000多棟住房毀於一旦,每3秒就能燒掉一個足球場。

火災發生初期,大約10萬人必須撤離。

還有些場景,恍如影視劇當中的世界末日。

在冰島的一處跨海大橋,長達一公裡,橋下卻沒有水。

鏽跡斑斑,像被遺棄了好幾百年。

沒有水為什麼要建橋?

這是氣候變遷的結果。

全球變暖,冰河後退,河流改道,橋梁便失去了建造之初的意義,淪為了憑弔過去的紀念碑。

 

再這樣熱下去會發生什麼?

據《冰點周刊》報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達到近300萬年來的最高點。

上一次濃度這麼高時,地球的氣溫比現在高2-3℃,海平面比現在高10米。

這就相當於,上海、紐約現在所在的地方都沉沒在水中。

海陸交界線將挪到河南和陝西的交界處。

「如果人類不能將氣候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到22世紀初,如今50%人口生活的土地將被海水淹沒。

《冰上火》採訪的科學家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

Michael Mann表示,沿岸都市被淹沒,土地面積就會變小,流離失所的「氣候難民」就會出現。

「熱帶熱到無法住人,居民只好離開。」

「那些地方熱得無法耕作,熱帶作物的產量銳減。」

總之,土地會減少,食物會減少,水也會變少,但是人變多了。

「這種組合就會引發國安災難。

同時崩潰的還有脆弱的生態系統。

過高的二氧化碳濃度,將導致海洋酸化,五彩斑斕的珊瑚會白化死亡,包括大堡礁在內的珊瑚礁嚴重瀕危,可能在20年內消失。

「生物對暖化趨勢已經有所動作。」仿生學研究所創辦人Janine Benyus說。

有的植物會向北移動,但它們的授粉者卻可能沒有同行。

有的動物會移居到靠近兩極較涼快的地方,或者從低處移往高處,分布範圍發生了變化。

「如果改變了衍生出這一切(包括人類)的自然條件,我們將面臨天下大亂。

 

有些天災,本質是人禍。

氣溫不斷升高,究其原因,主要跟溫室氣體濃度升高有關。

據科學家監測,直到工業革命前,二氧化碳排放量曾經從200ppm緩慢增長到280ppm。

這80ppm大概花了大自然6000年的時間。

但工業革命後,碳排放數量以每年2ppm的速度一路飆升,如今已是410ppm。

短短170年,130ppm的增量,「這百分之百是源於人類活動。

Janine Benyus對此作了更形象的比喻。

「人類是地球上的新近物種。我們出於好奇把地球封存的碳挖出來,再拿來燃燒,這就等同在門窗緊閉的家裡燒家具。

每年,我們燃燒化石燃料製造了大量多餘的碳,這些碳的量比火山排放的碳還要多。

地球上的環境由此失衡。

科學家研究地質紀錄發現,地球過去的五次大滅絕都與碳量激增有關。

但我們並不知道,照這樣下去會不會出現以前那樣的狀況。

有句話說,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一切的一切,其實緊密相連。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紀錄片列出了科學家研究制定的碳額度。

8年,7個月,29天……

——截至2019年5月。

一旦超過這個額度,生物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

世界末日不僅存在,還比我們想像的要近得多。

 

我們該怎麼辦?

2015年,《巴黎協定》設立了1.5℃和2℃的雙重目標。

100多個國家支持溫度增高不能超過2℃,「這是最後的界線」。

去年10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發布的《全球升溫 1.5ºC 特別報告》指出,如能實現1.5℃的控溫目標,將比2℃更好地避免一系列生態環境的損害。

比如全球缺水人口將減少一半。

經常遭遇極端高溫天氣的人口將減少大約4.2億。

由高溫、霧霾和傳染病所導致的患病和死亡人數都將下降等等。

對此,紀錄片《冰上火》也給出希望,我們有能力和方法逆轉全球暖化。

「不是減輕,不是穩定,而是能逆轉。

紀錄片也提出了種種逆轉暖化的可能性。

比如要減少碳排放,就要改用再生能源。

陸上風電、太陽能,都是排名前列的解決方案。

在蘇格蘭沿岸,已經建起一排排用於發電的風力機。

在加州,已經有二成五的區域使用太陽能發電。

「太陽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太陽能光電耗費的成本比化石燃料還要低,付費者的電費也沒有增加。」

除了用再生能源減緩碳排放,移除大氣中的碳也有很多辦法。

在南加州有個尤沙紅杉林公司,經營著5萬畝的紅杉林。

紅杉林是全球吸收碳量最高的森林,紅杉的針葉能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裡面的碳,然後儲存於樹幹,樹根或樹枝。

「碳吸存是我們目前的營運重點。」首席林務員說。

城市裡也能種植物吸碳。

在洛杉磯有一座都市農場,自己種食物,吸收空氣裡的碳,同時通過植物讓碳重新回到土壤裡。

「能吸存7輛汽車的排碳量。

都市農場不僅能創造環保就業機會,種出來的有機食物也更健康。

一位農場的園丁說,「你會開始了解,其實我們都是解決方案的一小部分。

一些科技公司也在研究重新利用這些吸收到的二氧化碳。

瑞士科技公司Climeworks研發了一種捕捉器,不僅吸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還把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送去溫室,種植蔬果。

「我們吃掉蔬果後,二氧化碳重新回到大氣裡,我們再重新捕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所以是個密閉循環。」公司創始人Christof Gebald說。

按照計劃,他們將在冰島設廠,把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地底。

這些措施都減緩碳額度耗盡的倒計時。

只要我們決定改變,逆轉就有希望。

就像Janine Benyus說的,「我們看了自己最惡劣行為的後果,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有意識地參與這個療愈(地球)的過程。

 

全球變暖是個世界性問題。

中國當然也不能倖免。

去年年底,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氣候變化海洋藍皮書》顯示,從1980年到2017年,中國沿海海表溫度上升了近0.8度,海平面共上升了12釐米。

這與全球變化趨勢一致。

為了讓更多人參與氣候變化的行動,一些國內的公益組織正在探索解決辦法。

早在2009年,自然之友就發現城中有些老舊小區,因為空間環境規劃和建材陳舊的問題,能源散逸量大。

他們開始籌劃居家建築節能改造項目,讓市民通過專業課程工作坊學習,自己改造自己的家。

在2011、2013及2015年,北京和上海已積累低碳家庭案例近70戶,每戶平均可節能降耗30%-50%,也大幅提升了居家生活質量。

「低碳+」項目去年還打造了「低碳生活館」。

館內不僅有可交互體驗的低碳理念、國際先進的實踐案例,也有可複製推廣的低碳家庭樣本,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創造,找到自己的收穫。

除此之外,在環保教育方面,自然之友也分享了很多。

比如隨手關燈,降低不必要的碳排放。

低碳出行,儘量步行、騎車上班,或搭乘公共運輸工具出行。

在夏天的室內,空調溫度可調至不低於26℃,減少空調耗電量,節能減排。

拒絕一次性杯、塑料吸管,減少塑料、紙材的損耗。

自備餐具,減免吃外賣時的一次性餐具。

……

這些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其實不難實現,但只要從個人和家庭小事做起,環境就能一點點地變好。

正如《冰上火》的科學家所說,「不是說一個方法就能解決(氣候變遷),但是所有的合起來,各種解決方案只要實施八成,就能達成減碳目標。

永遠不要等到末日來臨,才追悔莫及。

趁還有機會,馬上行動起來。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支持自然之友「用行動守護大自然」項目。

我們每個人做的那一點點,都是改變環境問題方案的一種,也能改變世界。


解決環境問題,

就從這一點點開始吧!

參考資料:

HBO紀錄片:《冰上火》

冰點周刊: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

2017年,我們新開通了服務號,自然之友的捐贈人及志願者都在這裡,查詢每月捐贈公示、捐贈人專屬福利活動、有意思的志願信息,都在這裡~

相關焦點

  • 天津泰達再次大比分輸球,新帥王寶山還能撐多久?
    以前說大連人是中超最爛的球隊,更有人說廣州富力是送分童子軍,如今這兩支球隊開始慢慢復甦,特別是廣州富力連續取得好幾場勝利,他們實力也獲得大幅度提升,相反老牌中超球隊天津泰達一直不樂觀,成績不理想馬上就換帥,以為換了主帥,球隊會朝好的方向發展,沒有想到最後還是擺脫不了連續敗北的命運,那麼王寶帥還能撐多久
  • 高潮過後,紅極一時的「約會神器」,還能撐多久?
    高潮過後,紅極一時的"約會神器",還能撐多久?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衍生了各行各業的"動蕩",人們在讚嘆科技的魅力之餘,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被譽為"約會神器"的陌陌。1. 陌陌的誕生之初,被冠以"約會神器"彼時的中國城市化的腳步越來越快,彼時的大眾對於外界的認知越來越深,社會活動的缺乏,催生了大家對於陌生人社交的新鮮感,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熟悉人之間的噓寒問暖,反而更加渴望能有個陌生的人來慰藉自己內心的空虛。
  • 兩岸開戰臺軍撐多久?臺學者:問題在民心撐多久
    馬英九基金舉辦研討會(來源:臺媒) 兩岸若開戰臺灣能撐多久?一直以來都是歷任臺當局軍事部門無法迴避的考題。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問題不在於臺軍能撐多久,而是臺灣的經濟、民生、民心可以撐多久。 黃介正指出,現代局部戰爭的特色是「勝敗速決」,1991年波灣戰爭打了42天,2003年伊拉克戰爭打了20天。回到兩岸戰爭,問題不在於臺軍可以撐多久,而是臺灣的經濟、民生、民心可以撐多久。武裝部隊或許還可以打,可是當停水、停電、斷網絡,整個社會支撐力可以撐多久?
  • 嘿,我們多久沒有聯繫了
    在這樣的情況中常常想,要不然就算了吧,總是這樣熱臉貼著人家的冷屁股。但對於那些老朋友,卻仍然捨不得就這樣疏遠。你我本無緣,全靠我死撐。憑著這樣的信念,從沒有放棄過約大家吃飯,也不再計較是不是有人主動找自己。好像曾經情誼又回來了,中間那說不清道不明的尷尬氣氛也消融了。
  • 池子單飛,卡姆被抓,《吐槽大會》還能撐多久?
    除了李誕與池子,誰的脫口秀最有味道?估計很多人都會說卡姆。2020年初,確實是卡姆的巔峰時期,他獲得了脫口秀大會的總冠軍,他極具誇張的表現形式讓更多人記住了他。就像是《快本》裡的謝娜,癲瘋而又酷炫,甚至於自我陶醉,所以也就導致了愛他的人是真的愛,不愛他的人也是真的不愛。
  • 39歲費天王到底還能撐多久?
    30多歲,身上還有傷,還能保持這樣的狀態,不愧是費天王!明年還能拿下大滿貫冠軍嗎?到底還能撐多久?這些都是未知數。註: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 從近期活動看360的迷之運營,戰艦世界究竟還能撐多久?
    從近期活動看360的迷之運營,戰艦世界究竟還能撐多久?長達兩年多的不更新,讓《戰艦世界》的玩家們對於新版本可以說是望眼欲穿。不過在空中網的手中,玩家們還是能夠獲得不少實惠的。這樣的《戰艦世界》國服,究竟還能撐多久?
  • 法國2020年平均氣溫創紀錄 系有史以來最熱一年
    來源:海外網(法新社)海外網12月21日電2020年,法國全年平均氣溫接近14攝氏度,比正常水平高出近1.4攝氏度,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法國氣象局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從年初開始就比往年更熱,法國全國範圍內,今年的平均溫度接近14攝氏度。氣象局的天氣專家讓·米歇爾·蘇貝魯表示,自有氣象記錄以來,今年高居法國最熱年份的榜首,比平均水平高出近1.4攝氏度。法國氣象局預計,在聖誕節之前,法國的天氣將保持溫和,但從25日至31日可能降溫。
  • 高齡、傷病,易建聯還能撐多久?或許40不是極限
    前言:35歲的實際年齡,下賽季方能痊癒的傷病,廣東的內線定海神針易建聯還能撐多久?這不僅僅是廣東球迷關心的問題,更是全國球迷都關心的問題。但我們誰也不清楚,或許是一年,或許是兩年,又或許40歲都不會是他的極限……那麼他能打到40歲嗎?
  • 「趁你病要你命」,美軍這次還能撐多久?大國尖刀直插美國後背
    進入2020年以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駐外美軍在一段時間內進入了短暫的休眠期,但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表面看起來滿血復活的美軍,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大肆開展軍事行動,俄羅斯作為其「假想敵」受到的關照非比尋常,美國組織其他北約成員國在俄羅斯附近海域進行聯合軍演,目的不言而喻,但戰鬥民族除了跟蹤尾隨外沒有其它辦法。面對美國的種種挑釁行為,俄羅斯想到了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
  • 美國還能撐多久?頭號對手已逐漸顯露,這次不是日本和俄羅斯
    美國現在還能撐多久?美國的頭號對手已經逐漸出現。不是日本和俄羅斯。那會是誰?每個人都知道美國的實力,但是還有誰能使美國這朵盛開的花凋謝呢?實際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無論經濟,軍事還是社會發展,都可以看到美國的迅速發展。
  • 網際網路衝擊下,紙媒接連停刊,滿屏廣告的電視臺還能「撐」多久?
    回顧80後和90後的童年,雖然沒有那麼多的高科技產品和玩具,但有很多孩子在一起玩,一起做遊戲,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那時我們唯一的電子產品娛樂項目就是看電視了。飯後以爭搶遙控器為樂的時光,距今日都不知過了有多久,似乎家裡的電視也落下了灰塵。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除了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也讓我們無法重現美好的童年。
  • Yeezy,Nike 撐起了夏天排面的幾款鞋!
    天氣越來越熱了,涼鞋、拖鞋壓根不足以撐起鞋頭身份,很多場合也不適合穿拖鞋及其露腳趾的涼鞋。因此,小編今兒將為大家帶來幾款最具牌面的夏天籃球鞋。不但能夠 滿足夏天穿上拉風籃球鞋的願望,與此同時還能合理避免雙腳的悶熱!
  • 歡瑞還能靠「成毅」撐多久?
    歡瑞又能靠他撐多久呢? 一、成毅恐成清IP工具人 老實說,《琉璃》的確不錯,可成毅並沒有火成頂流,頂多算是當紅小生。 長此以往,成毅還能繼續保持熱度嗎?這其中的不穩定因素太多,而明年的古裝劇扎堆,《夢醒長安》不一定能殺出重圍。
  • 這些國家還能撐多久?
    美國家底厚,還能扛,那其他以旅遊為生的國家,還能撐多久呢?一、太慘了,這和世界末日有什麼區別?國際旅遊已停滯近八個月,世界各個地方都是空心的。以前最受遊客喜愛的奈良,失去了投餵的小鹿,也從肥美可愛,變得骨瘦如柴。日本學者推斷,如果再這樣惡化下去,日本的經濟損失可能要超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其實,日本也在很努力的調控和恢復,但效果甚微。
  • 中國的夏天到底哪裡最熱?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的夏天到底哪裡最熱?01 「火爐」城市是真的嗎?每年七八月,長江流域備受夏季熱浪的「寵愛」。長江沿岸上自四川,下到江蘇,氣象地圖上一片火紅,局部地區還會發紫。▲ 玄武湖公園,是江南地區最大的城內公園,也是南京市民納涼好去處。
  • 臺灣經濟的「畫皮」還能撐多久?
    臺灣經濟的「畫皮」還能撐多久?(圖片來源網絡)新冠肺炎衝擊臺灣經濟,也造成基層勞工面臨生活困難。臺灣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4月21日指出,目前臺灣減班休息勞工達1.6萬人、600多家企業,而2月到4月資遣通報人數比同期多1.7萬人、總計4萬多人。
  • 建業還能撐多久,人心散亂軍心渙散,對陣魯能輸得毫無懸念
    柿子專門挑硬的捏,這是對曾經的河南建業最真實的描述。甚至是在中超開賽之前的熱身賽上,河南建業的每一場比賽都能受到球迷的格外關注。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與中甲球隊長安競技的比賽結束之後,王寶山突然選擇了下課。而建業的俱樂部高層,竟然在他下課之後並沒有選擇緊急為球隊招募一名主帥。
  • 俄羅斯不買帳,土耳其還能撐多久?
    埃爾多安用難民威脅歐盟要說到埃爾多安用難民去威脅歐盟,其實最開始是因為埃爾多安一直都想要加入歐盟,但是屢次遭到了歐盟的拒絕和排斥,再者,土耳其還有歐洲之間都有著很深的矛盾。這其實也在給拖起下最後一個通牒,也不知道土耳其在這麼大壓力的壓制之下能夠撐多久。
  • 太陽壽命大約只剩50億年,一旦消失後,人類還能撐多久呢?
    人類之所以能夠在地球上生存數萬年的時間,其實除了地球必備的資源外,太陽所釋放的光和熱也成為了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只要有太陽存在的一天,那麼地球上的萬物就能夠繼續繁衍下去,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數據來看,目前太陽的壽命或許只剩下50億年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到了未來太陽消失後,人類又能夠撐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