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 | 她們有個溫暖的名字,「黨員媽媽」

2020-12-16 澎湃新聞

春風送暖,

溫情大後方,

一曲《給女孩》唱響武義「媽媽團」

3月初,人民日報官微發布的一首《給女孩》引來無數人的點讚。歌曲MV中,一幕「壺山幼兒園教師『媽媽團』照顧武義援鄂醫務人員孩子」的溫暖畫面讓人為之動容。

疫情期間,武義縣各學校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組建黨員「媽媽團」,提供線上7點半課堂錯時上課、雲託管,線下結對送教、送陪伴上門等服務。

柳城小學教育集團:

「暖蓮行動」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除了結對幫扶留守兒童之外,柳城小學黨支部重點關懷特殊兒童,確定了6位送學對象,並制定了6組送學教案。

在送學過程中,18位黨員教師針對特殊兒童的不同特點,開展了生活自理能力培訓,幫孩子洗臉、教他們系紅領巾......教授他們一些簡單的語文、數學知識,和孩子一起唱「小星星」一起動動手指做「手指操」,為特殊兒童融入社會打下基礎。同時,黨員教師與特殊兒童家長交談,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化解他們心中的困惑,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動力。

「這種關愛,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黨支部書記雷春偉說,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就是要盡最大努力,給孩子們提供最大幫助,讓這些特殊學生都能感受到黨的「陽光」、黨的溫暖。

連結:

浙江新聞客戶端:武義柳城小學黨員教師送學到家 特殊兒童家庭感受溫暖

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413228&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桐琴小學:「黨員爸媽」有了「新桐琴子女」

桐琴鎮中心小學外來務工子女和少數民族學生較多,隨著企業員工的返崗復工,部分民工子女在家學習無人管、無人教。針對這一情況,校黨支部攜手團支部組建「媽媽團」開展「返工子女線下結對走訪護學」活動,為「新桐琴子女」送去「民族同心」的溫暖。

前期,老師們一一摸查家長復工情況,確定了結對幫扶名單。「黨員爸媽」線上7點半課堂每日準時開課,解答難題,梳理知識要點,給孩子們送上了不一樣的雲服務。黨、團員教師通過建立學習小組實行「雲託管」,幫助、輔導學生線上學習。

伴著春的腳步,「黨員爸媽」走訪了來自江西的陳宇浩,貴州的王少康、龍宗蔚等十幾位學生的家庭,幫助他們調整學習計劃,並送上精心挑選的體育用品和文具書籍……讓「新桐琴子女」感受到溫暖與關懷。

連結:

武義融媒體中心:暖心!「黨員爸媽」幫扶「新桐琴子女」

新宅小學:「留守兒童媽媽」不讓孩子落課

在新宅小學,有34名特殊兒童,他們多由老人監護,缺少現代設備,無法進行線上學習。在這個特殊時刻,他們該如何學習?生活上有沒有什麼困難?他們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媽媽團」的心。

為了讓他們跟上教學進度,全校的留守兒童與「媽媽團」老師一對三結對,老師們行動起來,聯繫村裡有條件的家庭,為孩子們開闢「綠色通道」。結對老師每天都要打電話問候,定期送教上門,同時開展個別心理輔導,用言語傳遞「媽媽」的關愛。

李琪、李鵬飛姐弟倆家在大山裡,全村「下山脫貧」後,整個村只剩下了他們一戶人家。他們的父親李海軍2月中旬就去外地打工了,家裡沒有電視機,也沒有網絡,姐弟倆平日裡就幫爺爺奶奶乾乾農活,看看學校裡帶回來的書。了解到這一情況,新宅小學黨支部書記鍾獻祥和結對黨員教師唐函筱第一時間電話家訪、上門了解情況,送去了課外書、書包等學習、生活用品。3月10日,「媽媽團」又給倆孩子送去了智慧型手機,一步一步指導如何進行網絡學習。這是姐弟倆第一次使用智慧型手機。「老師,我們要怎麼在手機上看網上的課程呢?」「老師,我們要怎麼樣打卡呀?」......崎嶇的山路上灑滿了教育的光芒。

連結:

金華日報:武義「媽媽團」不讓一個孩子落課

https://www.jhnews.com.cn/ms/202002/t20200224_210338.shtml

漠華小學:「臨時媽媽」守護「山裡娃」

漠華小學有學生61名,其中留守兒童就佔了75%,有的家長因為疫情沒有回家過年,有的則在最近復工去了,延遲開學期間只有老人家幫忙照看。為了解決孩子無人看管輔導、線上學習掉隊等問題,學校黨支部聯合坦洪鄉「紅領新青年」,成立了「映山紅」留守兒童關愛小組,結對留守兒童,當起了「臨時媽媽」,每天送教、送陪伴上門。

今年52歲的潘媛珠,紮根山村小學32年,是漠華小學二年級的班主任,也是該縣上坦村4名留守兒童的「潘媽媽」。疫情期間,她和鄉「紅領新青年」詹徐曄,每天都要去孩子們家中轉上一圈,或是改改作業,或是教教防疫健康操,或是陪孩子們聊會天。

為了讓「山裡娃」足不出戶也能了解地方黨史,學校黨支部書記雷欣通過「釘釘直播」,帶著全校學生一起雲遊漠華紀念館,走近革命烈士潘漠華的一生,開啟了新穎的「紅色直播雲遊學」,迎來孩子的一片叫好。

相關視頻報導敬請期待本周六金華電視臺《先鋒廣角》,周日武義電視臺《黨建播報》。

邵宅小學:守護可愛「遷徙鳥」

邵宅小學有1800餘名學生,其中70%為外來務工子女,大部分是來自雲貴川的「遷徙鳥」。

2月初,該校專門開設了疫情防控群,群裡每天都會開一場當天返武學生情況的說明會,要求說明情況細化到家長姓名、返回武義的現居住地址、身體健康情況、交通工具及所持健康二維碼情況。

為解決返工復工一線家長的後顧之憂,邵宅小學黨支部「媽媽團」採用「線上心理輔導」模式,開展線上的抗「疫」心理輔導服務。該校6名具有心理諮詢師資質的一線黨員教師組成公益團隊,分時間段在線值班,為家長、學生提供專業性的線上心理輔導服務。學校還開啟了黨員志願者安心志願平臺,指導孩子們如何在父母不在家的情況下開展自主學習。

壺山幼兒園:「紅柚媽媽」演繹暖心故事

在這場直擊新冠病魔的防疫攻堅戰中,一線醫護、防控人員用自己的雙手守護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這些「英雄」身後,是一個個家庭,有些家裡還有年幼的孩子。壺山幼兒園的老師們當起了這些孩子的「臨時媽媽」,用愛幫他們築起一道隱形的防線。

壺山幼兒園的「紅柚媽媽團」成立於去年,由19名教師組成。疫情期間,「媽媽團」為防疫一線人員子女提供「雲託管」、送愛陪伴等服務。

該園李彥博的爸爸媽媽是醫生,爸爸李淺微作為浙江省第四批醫療隊隊員援鄂,媽媽邱瓊逸也在抗疫一線。得知這一情況後,「媽媽團」成員徐倩欣和金珊成立了兩人組,對孩子進行了幫扶。她們在班級裡組建了「大後方關愛群」,群裡的小夥伴們不定期會給李彥博發送語音,錄製小視頻以表問候和關懷。老師們還特意為李彥博設計了個性化學習菜單和運動菜單,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

武義縣中醫院有一名護士援鄂,女兒迪寶才27個月,由外婆照顧,尚未入園,也沒有學校老師結對幫扶。陳君美老師正好與孩子同個小區,就和隔壁小區的徐紅盈老師代表「媽媽團」定期上門陪伴孩子。「三八」節那天,她們還陪伴著小迪寶一起親手製作插花送給援鄂的媽媽。

除了對援鄂醫務工作者的子女進行幫扶,「紅柚媽媽團」成員還對當地的醫護、公安、鄉鎮、交通、社區工作人員防疫一線的子女進行了幫扶。

連結:

金華晚報:武義「紅柚媽媽團」演繹暖心故事

https://www.96356.in/articles/72669

相關視頻報導敬請期待本周六金華電視臺《先鋒廣角》,周日武義電視臺《黨建播報》。

白陽幼兒園:守護好前線的牽掛

幼兒園黨支部在書記李曉燕、副園長吳美笑的帶領下以小組化、以黨帶群的方式開展了黨員「媽媽團」關愛醫護人員子女行動。

為了讓見面更有安全性,「媽媽團」與孩子們相約湖畔公園、小區健身區等空曠地域。陽光下,「媽媽」們和孩子折起了千紙鶴、玩起了遊戲、交換了彼此的小秘密……

「媽媽團」還引導小朋友們用自己的畫筆為前線的「戰士們」加油吶喊!稚嫩的筆描會出一幅幅「加油打氣」的暖心作品,送去對援鄂醫護人員關心的話語,表達他們的美好期盼。

柳城幼兒園: 「媽媽團」陪伴留守兒童

隨著復產復工潮的到來,許多孩子的父母都回到外地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和爺爺奶奶過日子;伴著春耕採茶季的到來,「孩子們是否有人陪伴、生活有沒有困難」成了柳城幼兒園老師們的牽掛。

小二班的雷小朋友,家裡有十幾畝茶山,爺爺奶奶最近忙著製作春茶,根本沒時間管他,白天只好把他和哥哥「散養」在家裡;大一班的葉小朋友,在媽媽外出工作後,就很少參與學校的雲上活動,錯過了很多學習機會;小三班的玉迪小朋友,家住在離鎮十幾公裡的半塘村,陪伴他的只有爺爺和奶奶,學習和生活都很不方便……這些孩子是留守兒童中的困難兒童,也是柳城幼兒園黨員教師們心中最大的牽掛。於是,大家很快組成了一個臨時「媽媽團」,由園長、支部書記雷餘紅任「團長」。

雷餘紅「團長」帶領著其他「媽媽團」成員來到這些孩子家中,為他們送去點心、圖書等慰問品,更臨時扮演起了媽媽的角色,為他們送去了「媽媽般」的陪伴和溫暖。有的「媽媽」陪孩子看書、畫畫,有的「媽媽」和孩子一起做遊戲,有的「媽媽」傾聽孩子心中的小秘密。

在雷子琪小朋友的家中,黨員「媽媽」和他一起閱讀了有趣的繪本故事,還耐心傾聽了老人的心聲。針對老人的困境,兩位園長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並表示如果有需要學校幫忙的,一定義不容辭。

最美人間三月天

黨員媽媽,以愛之名

陪伴見證每刻成長

來源:武義教育

原標題:《春風送暖 | 她們有個溫暖的名字,「黨員媽媽」》

相關焦點

  • 春風送暖 愛心義剪進社區
    93歲的老黨員彭華娭毑來到現場進行理髮。老人看到乾淨利落的新髮型露出滿意微笑。正在認真為社區老人理髮的志願者們。紅網時刻3月26日訊(通訊員 沈靜妍)春風送暖,萬物復甦。為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傳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3月24日,長沙市芙蓉區文藝新村社區居委會聯合長沙銀行文藝支行開展了一場愛心義剪活動,雙方黨支部結對共建、服務社區,為社區老人送上溫暖。本次活動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肯定和歡迎。
  • 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
    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時間:2020-05-03 08: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 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春風送暖入屠蘇裡的屠蘇指的是什麼,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正確答案吧,選對答案的話就可以領取
  •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一種酒還是茅草屋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
    一種酒還是茅草屋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時間:2020-05-03 08: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種酒還是茅草屋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 一種酒還是茅草屋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春風送暖入屠蘇裡的屠蘇指的是什麼,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正確答案吧
  • 春風送暖入屠蘇,屠蘇是什麼意思?
    「春風送暖入屠蘇」出自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是王安石初拜相併開始改革時的作品,描寫了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 「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
    「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時間:2020-05-03 09:01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考驗你腦細胞的時候到啦!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 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以上是螞蟻莊園5月3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官方提供的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
  •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春風送暖入屠蘇,《古劍奇譚》百裡屠蘇,你知道屠蘇是什麼意思嗎
    春風送暖入屠蘇出自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自從《古劍奇譚》大火,百裡屠蘇這個名字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可細心的你有沒有想過「屠蘇」是什麼意思呢?
  • 春風送暖沁人心
    立春有一段時間了,天氣還是照舊不溫不暖,有時,讓人感到春寒料峭不輸於嚴冬,立春後,人們對溫暖的期待,都是比較急切而熱烈的,恨不得一立春,就想脫掉臃腫的冬裝,穿上輕便、靚麗的春裝,撲向春的懷抱。然而,最近幾天,無端風雨未肯收盡冬日威嚴,冷空氣變本加厲地襲來,於是就有人埋怨起春天來。
  • 螞蟻莊園今天5月3日莊園小課堂答案 「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
    螞蟻莊園今天5月3日莊園小課堂答案 「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時間:2020-05-03 17:28   來源:川北在線綜合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今天5月3日莊園小課堂答案 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是什麼 今天支付寶螞蟻莊園2020年5月3日莊園小課堂的答案是什麼呢
  • 「春風送暖入屠蘇」中的「屠蘇」到底是什麼?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看到各家各戶新貼的春聯,不由得讓人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洪橋社區有位熱心的「王媽媽」
    2015年初,以王翠華名字命名的「翠華愛心志願服務隊」正式成立,在王翠華的感召下,這支愛心隊伍逐漸擴大,目前已有成員66人 在蕪湖市馬塘街道洪橋社區,77歲高齡的退休老黨員王翠華被鄰居們親切地稱為「王媽媽」。
  • 國網大連莊河供電公司:春風送暖 電力服農
    東北的節氣雖比南方稍晚些,過了穀雨,也到了春風送暖的時節,路邊的柳樹綠了,山上的杏花開了,田地裡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農民趁著適宜的農時,又開始了一年的農作。讓農民用上及時電4月15日,在位於遼寧大連莊河青堆鎮範家村,看著供電所黨員服務隊在杆上杆下緊鑼密鼓地忙活著,剛流轉了100多畝土地的朱大哥緊皺的眉頭終於放輕鬆下來。青堆鎮水田較多,每年春季提水灌溉復電業務量大。
  • 60位下沉黨員媽媽愛心接力 讓她的晚餐每天不重樣
    愛心媽媽們準確的晚餐。  最終決定整合社區所有下沉黨員媽媽資源,每天給孩子提供飽含「母愛」的晚餐。通過發布「愛心媽媽」招募令、微信建群、開展線下會議、黨員分組、商定送餐機制等一系列事宜,只用了一周左右的時間,這個由老師、醫生、職工等各行各業組成的「愛心媽媽晚餐隊」就正式成立了。
  • 春風送暖萬物蘇,正是農耕好時節!
    春風送暖萬物蘇,正是農耕好時節! 出品:靈臺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原標題:《春風送暖萬物蘇,正是農耕好時節!》
  • 食物語春風又送暖小兒先來飲是什麼?像耳不是耳白面裹了館答案
    最近玩食物語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華燈盛會春風又送暖小兒先來飲答案是什麼?目前還有很多玩家不知道這道題的答案,下面就是為大家呈上這個燈謎的謎底吧,感興趣的話就來看看。》》》食物語華燈盛會猜燈謎答案大全《《《  食物語春風又送暖小兒先來飲答案是什麼  春風又送暖,小兒先來飲。
  • 寒冬送暖有溫情 棉被暖身更暖心 | 金秀縣民政局冬日送溫暖
    寒冬送暖有溫情 棉被暖身更暖心 | 金秀縣民政局冬日送溫暖 2020-12-21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等一場春風,念一人安暖
    春風初拂,春水初生,瀲瀲了一湖闌珊,光陰繾綣,隨風漫了拂堤柳煙,風是甜的,煙柳也是甜的。想在甜甜的春風裡,等一場相遇,就像與一位故人重逢,就像一片荒涼沙地長出內心柔軟。等一場相遇,等一位故人重逢如若,要在春日裡,寫一箋故事,我不會寫暖陽,而更喜這多情的春風,我希望故事中有你,有我,還有風。
  • 疫情當前,她們變身送菜隊、廚娘、代購員、無人機女飛手……
    「穩」住了一片片社區村落「暖」到了一戶戶家庭把關懷和安全感送到每個人的身邊在不同的地域和戰線抒寫著同樣的堅守她們,為抗疫人員家庭送菜「感謝婦聯的暖心活動,有你們在,我們不孤單!在杭州,市婦聯啟動了「你守護『大家』,請讓我為你守護『小家』」活動,攜手杭州女企業家,為杭州市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家庭,送去了「婦聯暖心禮包」。周亞君在河莊街道經營著自己的種養殖基地,她的企業是杭州的菜籃子工程基地和農業龍頭企業。得知杭州市婦聯要為醫務人員家庭送菜,她馬上送來了自己基地生產的綠色蔬菜。「如果有需要,我會一家一家送,持續送!」周亞君說。
  • 井口街道南溪村寒冬送暖活動
    {"title":"井口街道南溪村寒冬送暖活動",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shapingba/shapingbaxinwen/2020-12-23/3463141.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