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太多的焦慮、有關年齡的、身體的、情感的,等等。只要有思想、有追求有比較,就會有焦慮。急劇擴張的城市中,焦慮也以極度誇張的方式擴展著、延伸著。只要是認真地活著,焦慮就如影隨形。我們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把焦慮變成動力而非壓力。
有一位名人說過:「生活中的事情,既非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也非一切都是那麼糟糕,生活是由好與壞組成的混合體。」它或許沒那麼好,但其實也並不那麼糟糕。所有的不公平,都是因為你還不夠好,而你應該相信,你的潛力是無窮的,逼迫自己搏一搏,進步的空間還有很多。
所以,若現在放棄,恐怕還太早。很多對世界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都曾被老師或他人認為在某方面不聰明。例如,因為做了好幾個醜板凳而被老師譏笑的愛因斯坦,後來卻成了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這就說明成功的標準不止一個,別人覺得糟糕沒關係,只要你覺得還有希望,那麼一切就都還有轉機。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乍一看陰雲密布,但如果此時就自暴自棄,對自己的人生喪失信心的話,未免也太早了。等到雨過天晴,露出生活的本來面目時,你再想回頭恐怕就來不及了。因此,富蘭克林勸導年輕人,要排除極端情緒,這能幫助我們避免許多感情上的大風大浪和情緒上的大起大落,還會讓我們保持對生活的熱情。
蘇格拉底開始和朋友住在一個環境惡劣、嘈雜的小屋子裡,然而他並沒有因此悶悶不樂,而是每天笑對生活。人們不解地問他為什麼,蘇格拉底回答道:「這間屋子雖然小,但是我可以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在一起學習、討論,這有什麼不值得我高興的呢?」
不久之後,朋友們逐個找到更好的住所,便搬走了,這時蘇格拉底依然笑對生活,沒有因為朋友的離開而感到煩惱。人們便又問他為何這麼高興,蘇格拉底說:「我的朋友雖然都走了,但是我真摯的書友還在這裡,這些書籍一輩子都不會離我而去,有它們陪伴,我又有什麼不值得高興的呢?」蘇格拉底的聰明之處,就是從來不會從消極的方面看待問題,他懂得用智慧的眼光看待周圍的惡劣環境,而不是一味抱怨。如果蘇格拉底和世俗人一樣,因為一點點不滿而怨天尤人,否定自己的人生的話,那麼他就不會如此快樂。
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要以最美的姿態活著,這樣就不會令自己陷入極端的痛苦,從而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請記住,心存希望,未來就有希望,心中若是陰雨連綿,生活就會跌入谷底。
在電影《監獄風雲》中,名叫亨利的男子是一個笑口常開的人,沒有任何事情能夠破壞他的心情,沒有人能以任何方式奪走他的快樂。當亨利被誤判入獄時,所有獄官都看他不順眼,常常找他麻煩。
有一次,獄官用手銬將亨利吊起來,這是一種令人非常痛苦的虐待方式。但是,亨利卻沒有大喊冤枉,也沒有義憤難平,而是笑著對獄官說:「你們對我太好了,謝謝你們治好了我的背痛。」
之後,獄官又將亨利關進一個因日曬而高溫的錫箱中,本以為這樣的折磨一定會讓亨利痛苦求饒。可是,當他們放亨利出來時,亨利竟然還能在臉上掛上一個大大的笑容,說道:「喔,拜託再讓我待一天,我正開始覺得有趣呢。」
最後,獄官將亨利和一位重300磅的殺人犯古斯博士一同關進一間小密室。古斯博士心情抑鬱,他的兇惡在獄中十分有名。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亨利居然和古斯博士談笑風生,還無比快樂地玩起了紙牌。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壞事,事情的好壞往往只是由我們的心態所決定,自己的快樂掌握在自己手裡。亨利只不過是選擇了從好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處境,以快樂作為自己的守護神,而沒有讓自己的情緒受外在因素影響。
試想一下,在面對這些不公平的對待時,如果亨利鬱結於胸,抱怨不斷,那麼會改變什麼嗎?不,不會,除了讓自己沉浸於悲傷和痛苦,逼自己不停重複傷害之外,他無法改變任何事情,也得不到任何慰藉。所以,當遭遇悲傷的事情時,與其抱怨,不妨試著轉換心態,讓自己擁有陽光般的明媚心情。
生活中,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孩子的頑皮就否認他的天真和可愛,同樣不能因為一個人在某方面的缺點就否定他整個人。這是對別人應有的態度,更應該是對自己應有的態度。我們本身所擁有的就不多,因此自己更應該對自己好一點,不管處在什麼環境,別人如何看待我們,我們自己都要善待自己,一切向前看,向好的方面看,人生才能走向好的方向,我們才能勇往直前。
就算人生路上有很多的坎坷荊棘,這都只是暫時的,不過是人生長河中的一處小小的淺灘。我們會在那裡稍微停留一下,但不會久居,因為我們的目標永遠是無垠的大海。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抱怨,趕緊讓自己強大起來,當你足夠好時,世界也不得不向你微笑。那些曾經的不公平,終將會給你一個公平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