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北京市石景山區11月融合教育教研活動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石景山實驗學校開展,此次活動採用線上形式進行,北京教科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陳瑛華博士、王善峰博士、石景山區特殊支持教育中心王麗主任、石景山區40餘位隨讀教師參加了活動。
案例分享
趙立新老師對特殊需要學生進行了詳細的情況分析,並和老師們分享心得感悟:對於特殊學生的教育,我們不能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也不能採用強硬的教育方法,要用愛心去接近他們,用耐心去感化他們,要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和點滴進步, 對他們進行耐心細緻的教育, 使他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高紅霞老師在詳細了解特殊需要學生的障礙類型及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敘述了自己和班級同學如何共同幫助該生,讓特殊需要學生愛上讀書,養成讀書的習慣。從細節入手,逐漸帶動該生整體的變化。
劉東豔老師找尋各種方法,最後通過一對一輔導,讓特殊需要學生在書寫單詞的過程中多一分興趣,少一分厭煩;多一分自信,少一分自卑;多一分生活的樂趣,少一分人格的退縮。
霍文慧老師根據特殊需要學生的障礙類型,為其確定了教育教學目標:樹立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培養良好的性格,使該生樂觀、積極、勇敢地對待學習、生活上的困難。霍老師秉持公平教育的原則及時地幫助特殊需要學生,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的關心,同學的愛護,學校的溫暖。
專家點評
聽完老師們的案例分享,陳瑛華博士逐一進行了點評。她肯定了我校融合教育所取得的成績,認為老師們的工作紮實,注重隨讀學生心理培養,為特殊需要學生創造了歸屬感,也為老師們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專題講座
北京特教中心王善峰博士進行了《融合教育班級建設的幾點建議》專題講座,把自己多年來對融合教育班級的認識「傾囊相授 」。
王善峰博士提到了融合教育班級建設的重要性:當學習環境讓學生專注於學習自然就降低了問題行為的發生;要營造合作的氣氛:無論是教學的安排還要學生互動的方式,要多以合作互助的方式而不是競爭的方式……
王善峰博士的這場及時雨,使參加培訓的老師對融合教育的方向更明確,動力更充足。
區特教中心王麗主任對四位老師的案例分享,陳瑛華博士和王善峰博士的悉心指導表示感謝。她希望全體隨讀教師在融合教育這塊土地上繼續開疆拓土,相信在各位專家的引領下,石景山區融合教育將會邁向新的徵程。
融合教育教研活動為老師們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專家的指引為老師們提供了前進的方向。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認真對待,融合教育,我們將一直走在研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