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過輕和體重過大同樣對健康不利,那麼該如何科學增重呢?增重與增肥的意義並不一樣。因為「增肥」顧名思義是增加身體組織的脂肪比例,而「增重」除了脂肪的增加之外,應還涵蓋肌肉組織的成長。人體的重量,大致上是來自於骨骼、肌肉、脂肪、水分以及其他內臟器官,有意義的「增重」應著重在肌肉、脂肪的比例增加。
以營養幹預為核心,結合人體全面營養素和個性化的飲食、針對肌肉的力量型運動等服務指導,讓人養成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從而達到終身受益的作用。
人的體重是維持在一個代謝平衡點上的,在這時攝入與消耗基本是持平的,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體重不會有太大變化.當每天額外攝入能量500kcl ,一周大概是3500kcl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體重能增加1—1.2斤,當體重達到一個理想體重時,逐漸停止能量的額外增加,體重就會停止上升,這時會有一個新的代謝平衡點和新的基礎代謝,在不改變生活方式的情況下,人體基礎代謝會上升一些(通常會上升200kcl左右),需要諮詢專業營養師的,這樣才知道如何來優化自己的飲食結構(高能量高營養密度),攝入和消耗還是維持平衡,體重會維持,這樣就可以達到增重的目的了。
科學增重就要指定合理的計劃,其目地是為了使體重達到正常值。增重計劃是針對消瘦人群提供的一項有針對性的體重管理計劃,它以營養幹預為核心,通過對人體的飲食、運動、生活指導,達到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可以達到體重的維持,還對自身健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具體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制定不同的增重計劃和方案。
增重計劃三部曲:檢測階段、增重階段和鞏固階段。在檢測階段,進行體制和健康分析,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有效溝通和科學儀器的檢測,查出人體消瘦的原因,然後又針對性的進行確定增重計劃。
在增重階段,在了解人體的消瘦原因之後,有針對性的對人體進行營養幹預,提供每日的飲食計劃和特殊的全面營養物質如營養流質粉的支持,得到能量的有效補充後,科學健康增重。在增重階段,對人體的各項指標進行監督和檢測,以便隨時進行調整。
最後進入鞏固階段,通過上一階段的努力,達到了增重的效果,使得人體新陳代謝處於一個新的平衡點,需要慢慢的調養鞏固,體重才不會降下來。
增重運動,以「重量訓練」為主要方式,而非減重者所強調的「有氧運動」。因為「有氧運動」是促進能量消耗的,而「重量訓練」則是用來增加肌肉比例的。藉助啞鈴、槓鈴與訓練器材的使用,配合大肌肉群的完全收縮與放鬆,可以達到肌肉的建造工程。
大肌肉群就是我們所謂的下肢肌群(小腿三頭肌、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臀大肌、胸肌、腹肌、背肌、三角肌、二頭及三頭肌(手臂)。經由重量訓練與飲食補充,可使大肌肉群成長,相對的便會累積一些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