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北海市委政研室、改革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立足工作職能,努力改革創新,統籌推進文稿服務、調查研究、讀物編發、智庫建設和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以文輔政,當好決策參謀
(一)認真起草綜合文稿。堅持把搞好文稿服務作為發揮和彰顯政研部門作用的重要工作來抓,學習領會中央和黨委重大決策部署精神,準確把握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積極做好文稿服務工作。組織業務骨幹參與起草市委十一屆九次、十次全會報告,《關於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提升北海治理能力水平的實施意見》以及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等重要文稿。
(二)紮實開展調查研究。疫情發生後,迅速開展調研並形成《新冠肺炎疫情對北海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及對策建議》《應對疫情衝擊促進北海經濟穩增長對策建議》等報告,助力北海經濟社會加速回到正常發展軌道;圍繞改革發展遇到的堵點痛點,深入基層一線、徵地拆遷一線開展調研,形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調研報告》等報告;圍繞產業發展、項目建設開展深入研究,形成《發揮北海優勢打造廣西特色大健康和文旅產業高地》《北海市關於推動「三企入桂」調研報告》等報告,服務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赴江蘇無錫、浙江杭州、四川成都等地考察調研當地改革發展經驗,將可借鑑推廣好經驗推送到有關職能部門。今年截至11月中旬,本單位累計形成各類調研報告、理論文章40餘篇,供各級各部門決策參考,部分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為市委、市政府決策。
(三)持續推進智庫建設。組織開展北海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調研,形成系列專題調研報告。多次組織有關部門召開智庫工作推進會、調研座談會,廣泛徵集意見建議和凝聚共識。完成智庫建設制度起草,以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關於加強北海市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智庫聯盟管理、特聘專家管理、內部運轉管理、經費管理等4個配套工作制度,把智庫建設納入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發展軌道,搭建起北海特色新型智庫聯盟「四梁八柱」,有關工作紮實有序開展。發揮政策研究職能,參與市直各單位重大政策文件的論證、評審工作,提升制度政策含金量和科學性,獲得有關部門一致好評。如參與北海市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通用航空裝備、能源裝備、醫療器械裝備、軌道交通裝備五個產業樹全景圖的編制論證、評審;對北海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實施方案、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等擬出臺制度政策提出意見建議。
二、聚焦重點,推動改革落實
市委改革辦在市委深改委的堅強領導下,持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破解發展難題,為加快北海發展作出了貢獻。
(一)積極服務市委抓改革。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統籌協調工作,服務開好市委深改委會議,審議年度工作要點、面上改革清單、督察計劃等改革文件,以及基層治理、激勵幹部擔當作為改革集成試點實施方案等重要改革文件,聽取專項改革工作推進情況的匯報。建立領導領銜推進改革任務制度,在121項年度改革任務中,17名市領導分別領銜推進一項重要改革任務,確保重點改革任務的落地見效。
(二)不斷優化工作推進舉措。將年度改革任務明確列入各部門、各縣區的年度績效考評範圍,進一步明確各專項小組、改革辦、牽頭單位、配合單位的工作責任。在發揮績效考評「指揮棒」作用的同時,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指導督促,一方面,健全督察機制,對推進慢、落實難的改革任務開展督察,找準堵點難點,提出意見建議,跟蹤落實情況,有力推動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另一方面,針對重點改革任務尤其是列入自治區績效考評和督察計劃的改革任務,不定時召開工作協調推進會,及時掌握工作進度,確保涉及多部門的改革任務協同推進、按時完成。同時,注重全年改革任務的系統性、協同性安排,注重各項相互關聯、相互作用改革的系統集成,壓茬拓展改革廣度和深度,最大限度發揮和利用改革集成協同效應,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深入。
(三)推動一批重要改革落地落實。全國首創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智能秒批,實現企業開辦所涉及的設立登記、印章刻制、申領發票、社會保險登記、醫保備案登記、住房公積金繳存開戶登記、銀行開戶等7個事項一網通辦、智能秒批,企業開辦由4個環節壓縮為1個環節,時間由0.5個工作日提速為智能「秒批」。制定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招商實施方案,培育新興金融業態。進一步簡化外商投資企業辦理手續,取消外商企業備案制度,實施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縮短辦理時間。持續開展農村垃圾治理,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設施設備覆蓋率、清收轉運率、無害化處理率「3個100%」。出臺《北海市加強農房管控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農房「按圖報建」激勵獎勵機制和農村房屋產權制度。著力推進基層治理制度創新,以城市黨建為引領,集中推進全科政務、綜合執法等改革集成,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體系。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建成市、縣兩級衛生健康部門應急網絡。印發《北海市解決老百姓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行動實施方案》,持續解決好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構建選人用人、獎懲並舉、關心關愛、容錯糾錯、考核評價、能力培養和作風建設「七大體系」,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市紀委監委出臺《關於監督關口前移強化「不能腐」制約的實施辦法》,建立力量整合聯動機制、線索處置協作機制、以案促改落實機制。
三、統籌兼顧,抓好信息服務
加強組織協調,注重整合力量,積極為各級黨委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決策信息。辦好市委機關讀物《北海開發》和「北海市深化『兩學一做』提效能爭先鋒『十個一』活動」載體《北海發展論壇》,全年編發《北海開發》6期約40萬字、《北海發展論壇》12期約60萬字,呈送市四家班子領導,分發到全市各級黨組織和有關單位,為各級領導從不同角度掌握上情、了解外情、知曉內情,做好決策,發揮了重要作用。《北海開發》還與國內300多個大中城市黨委政研室和其他研究機構進行交流,為擴大北海與各地的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辦好《北海全面深化改革簡報》,今年編印31期、6.4萬字,向上級改革辦、市領導反映本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進情況。運營好「北海政研」微信工作號,推送各類政研、改革信息231條,有效提升部門公信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