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銀基金柳世慶: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存 挖掘兩方向優質個股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Wind數據顯示,由民生加銀基金投資部總監柳世慶管理的民生加銀內需增長混合,在2016年11月至今的四年多時間中,為投資者賺取超過166.58%的回報,在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中長期業績可謂不俗。

擁有接近10年研究員經驗、4年多公募投資經驗的柳世慶,從宏觀研究出發,覆蓋過多個行業,不斷積累形成自身兼具價值與成長的均衡投資理念,更打磨出從中觀行業景氣度出發,把握挖掘優質企業的投資方法。在投資中,柳世慶更聚焦於企業長期發展的基本面,追求確定性與合理的估值水平。

展望2021年,柳世慶保持謹慎樂觀,認為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存,將會繼續深入挖掘「高端製造」和「消費升級」兩個方向的優質個股。值得一提的是,由柳世慶擬任基金經理的新基金——民生加銀質量領先混合基金將於12月15日起正式發行。

柳世慶簡介

柳世慶,北京大學金融學碩士,13年證券從業經歷。2013年加入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擔任投資部總監、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基金經理。自2016年8月至今,擔任民生加銀新戰略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自2016年11月至今擔任民生加銀內需增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自2017年3月至今擔任民生加銀城鎮化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自2019年9月至今擔任民生加銀持續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自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擔任民生加銀鑫瑞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

上下相結合 把握行業景氣

2007年,柳世慶在北京大學金融學專業畢業以後,投身二級資本市場。歷經券商、私募的歷練,在正式管理公募基金之前,從事近10年的研究員工作。

在10年的研究員生涯中,柳世慶從宏觀研究出發不斷拓展,覆蓋過很多行業,包括銀行地產等周期性行業。柳世慶坦言,擔任賣方分析師時,研究內容往往涉及行業之間的比較,對於各個行業的廣度上的認知也自此開始積累。

隨著時間推進,2016年柳世慶開始管理公募產品,在多年研究基礎之上疊加投資洗禮,逐漸形成了自身的投資框架,不斷在價值和成長當中尋求均衡,既注重企業的成長性,同時也注重企業的穩定和可持續性。

從投資策略而言,柳世慶坦言自己是一個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投資者。基於未來一年或更長的時間維度,去尋找行業景氣度向上,或者持續維持高位的行業,同時努力尋找最符合這一輪行業景氣度的企業,通過上下結合的方式構建組合。

而從選股邏輯來看,柳世慶的方法論首先是深入研究景氣行業中的上市公司基本面,同時在研究公司基本面的基礎之上,研判估值因素,考量性價比。

「我更希望把握住企業長周期層面的因素。」在選股層面,柳世慶更加注重企業長期基本面的變化,對於短期市場變化,例如資金偏好的變動極少關注。

在柳世慶看來,把握住行業與企業長期基本面「真實的變化」尤為關鍵,這就需要從長期的時間維度,或者行業與企業自身的周期跨度上,來把握基本面上行的基礎,同時觀察這種上行的力度如何。

「對我而言,每時每刻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斷衡量自己持倉的性價比。」柳世慶同時指出,「自身的投資策略,也是天然會選擇相對便宜的優質標的。」

對於估值的把握,是柳世慶投資的關鍵要素之一。他更傾向於找到估值與基本面相匹配的個股,並在相對較低的時候買入。一旦企業基本面發生中長期拐點式的改變,或者估值上漲超出合理範圍上限,則會選擇果斷賣出。

談到對於回撤的控制,柳世慶謙遜地表示,自身還在學習積累的階段,初步而言有兩個方法值得參考:

第一種方法,遵守嚴格的交易紀律,當發現單只個股或者組合淨值下跌到一定比例時,果斷降倉止損。這是較為常見的控制回撤的手段。

第二種方法,通過宏觀策略去做止損。從A股層面而言,發生劇烈調整往往是市場對於宏觀變量影響的反應,例如外部貿易擾動,或者流動性轉向等因素。如果引入宏觀因素的策略,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地指導相應止損操作,應對潛在系統性風險。

追求確定性 優選質量領先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由柳世慶擬任基金經理的新基金——民生加銀質量領先混合基金將於12月15日起正式發行。

對於新產品,柳世慶介紹,所謂「質量領先」,顧名思義「就是希望從質量好的企業中去甄選標的」。

結合自身個人風格,柳世慶始終希望尋找到那些業績能夠長期增長的公司。而在他看來,對於把握企業的成長,無非是做價值投資還是做基本面研究,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看企業的質量。

如何衡量企業「質量」?如何定義一個「質量領先」的企業?對此,柳世慶從定量與定性角度闡釋。

柳世慶指出,首先從定量角度來看,量化指標層面包括ROE、盈利增長、收入增長、利潤率等。從橫向來看,要在行業內與競爭對手比較,找出盈利能力更強、費用更低的公司。從縱向來看,要觀察比照在同一時間段內,企業的ROE或盈利能否持續向上。縱橫角度兩者結合,都是可以反映企業質量的定量指標。

對於定性層面,柳世慶闡釋,這需要考量更多的綜合因素,包括企業家本身的能力與願景、管理理念與經營理念、公司管理層的敬業程度與專業程度。這其中包含大量的細緻分析工作,例如從內部來看,公司整體管理架構是否能夠適配發展戰略,戰略是否能夠落實到一線,一線對於公司戰略的變化又有怎樣的反饋等。而從外部來看,公司的產品質量,性價比相較競爭對手又有哪些優勢,是否會有更好的售後服務等。

透過這樣的投研方式,「質量領先」的企業是否會聚焦於白馬股?

對此,柳世慶認為,白馬股確實經歷了歷史的驗證,就好像去認定一個人很靠譜,一定是長時間經歷多次考驗得出的結論。判斷上市公司也是一樣,公司歷史沿革、背景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白馬股可能確實天然具有這樣的屬性,讓人相對比較清晰去判斷它的管理質量。

反之,所謂黑馬公司,很多時候或許只是因為上市時間較短,或者公司體量較小,市場關注度並不是很強,但可能它在細分領域中非常優秀。柳世慶認為,這時也需要去觀察分析公司的經營質量究竟如何。但因為沒有太長的歷史,市場挖掘也不一定充分,投資難度也相應加大,這就需要豐富的經驗與厚實的研究深度。

「可能因為我的風險偏好相對較低,所以更希望做確定性相對強一些的行業。」對於確定性的把握,一直是柳世慶追求的目標。

他闡釋,例如面對一個新技術帶來的增長點,確定性強就體現在對新技術的應用有很深入的理解以及很強的信心,可以預見在新技術投入使用後對於企業的盈利能力有較大的改善。這類未來的能見度較高,市場競爭格局清晰的領域,柳世慶可能就會下手投資。而對於還沒有找到清晰的商業模式,競爭格局仍然不明朗的行業,柳世慶則會選擇規避。

在柳世慶看來,價值投資與成長投資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確定性的差異。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研究方法,這需要投資者不斷通過對於企業基本面的研究分析來驗證權衡,最終爭取找到最優解。

聚焦「高端製造」和「消費升級」

「我覺得對2021年市場,期待值肯定不能太高。」談到對於明年的市場觀點,柳世慶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原因在於,回顧近幾年A股市場,從柳世慶自身投資框架出發,2018年底一定是機會最好的時刻,因為市場中很多優質公司被低估。而站在當前時點,經歷了2019年以來接近兩年的指數上漲,與之前相比較,優質公司的估值確實昂貴不少。

以今年為例,柳世慶分析,疫情讓全球的貨幣政策都出現很強的放鬆,但疫情對於國內外經濟的影響是完全分化的:國內在4月份之後基本就開始復甦,海外到現在局勢仍然不明朗。由此,國內的製造業復甦強勁,今年整個全球的供應鏈都在往國內移動,近期中國強勁的出口數據就驗證了這一點,實際上這使得A股的基本面在其中受益。「流動性也受益,基本面也受益,最後的結果就是股票市場上漲,帶來了指數型機會。」

「因此,如果嘗試去預測明年後疫情時代的機會,我覺得一切都是往正常化的角度慢慢去推,收益率或許會向中值回歸。」柳世慶表示。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指數上漲迅猛,但上市公司內在分化已經非常明顯。很多行業基本面都還不錯,但是公司估值較貴,站在這個角度上,基金管理人一定要權衡其中的價值。

「站在當下去看2021年,我認為結構性機會一定更加關鍵。」柳世慶強調,例如市場從7月經歷一段時間調整之後,也不乏優質企業在下調之後,出現性價比,這部分結構性的機會值得把握。

談到後疫情時代的投資,柳世慶認為,或許很值得反思的一點是疫情對很多行業是否存在加速出清的現象。例如家居行業,在疫情之前,行業競爭格局基本慢慢浮現,強者與弱者的差距逐漸拉大。今年的疫情使得行業整體受到影響,部分公司關店節奏加快,這實際上是行業的競爭格局在加速改善,其中頭部企業的領先優勢也在不斷加大,或許就孕育著進一步的投資機會。

對於後市關注的方向,以及新產品民生加銀質量領先混合基金的投資,柳世慶表示,將聚焦「高端製造」和「消費升級」。關注高端裝備領域、新能源領域、電子通信領域等中國製造帶來的投資機會。與此同時,積極關注例如產品結構升級、渠道管理變化等消費結構變化帶來的投資機會。未來將堅持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精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且估值具有吸引力的企業,把脈市場長期投資機遇。

相關焦點

  • 民生加銀基金於善輝:敬畏市場,打造長跑型投研文化
    由中國證券報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基金業金牛獎評選結果日前揭曉。憑藉強勁的權益投資綜合實力,民生加銀基金榮獲「權益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獎。民生加銀策略精選混合獲評「五年期開放式混合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民生加銀鑫享債券獲評「三年期開放式債券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
  • 旗下3隻基金年內收益超60% 民生加銀金牛基金經理孫偉新基重磅發售中
    全年來看截至10月底,大盤整體上漲不足6%,創業板上漲47%,成功把握階段性行情的基金經理,管理基金投資收益可觀。民生加銀成長投資部總監孫偉,所管理超過半年的3隻基金年內收益均超越60%,由他掛帥的新基金——民生加銀成長優選股票基金11月23日正式發行。銀河證券數據顯示,孫偉目前管理超過半年的基金共有3隻,分別是民生加銀策略精選、民生加銀新興成長和民生加銀創新成長。
  • 科技興國唯新不破 民生加銀新興產業基金11日發行
    資本市場風雲變幻,卻在近年來逐漸顯現出「唯新不破」的新氣象,以新技術、新消費、新能源等代表的新興產業,政策頻吹暖風,常常成為市場領跑者。在此背景下,長期業績優秀、秉持成長風格的民生加銀基金孫偉,將在9月11日再出新品——民生加銀新興產業混合基金。
  • 民生加銀精選成立近11年收益率4.9% 基金經理「走馬燈」
    也就是說,大約5年以後,該基金才增長了33.8%,平均年化收益率僅超過6%。如果此時該基金能夠對持有人進行分紅也算是個好時機,但民生加銀並沒有這麼做。緊接著的2016年,該基金又下跌了18.76%,累計單位淨值回到1.0870元,即6年來的收益率為8.7%。2017年被市場公認為價值投資元年,但如果以年度來看,至今市場的波動性依然不小。
  • 醫藥主動投資表現亮眼 民生加銀醫藥健康基金正在發行
    當前,正在發行的民生加銀醫藥醫療健康股票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高松表示,醫藥行業長期需求增長穩定,可淡化擇時長期投資。具體來看,2014年之前醫藥是黃金行業,整體是醫保擴容階段,和其他行業相比屬於降維打擊,只要配置醫藥板塊中漲幅前30%的股票,每年都會處於全市場同類基金排名第一或第二。
  • ...民生加銀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更新...
    、民生加銀內需增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民生加銀景氣行業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民生加銀中證內地資源主題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民生加銀紅利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民生加銀平穩增利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民生加銀現金增利貨幣市場基金、民生加銀積極成長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民生加銀轉債優選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
  • 民生加銀柳世慶:基於中觀行業β的投資框架
    來源:點拾投資導讀: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基金經理的「出身」,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他的投資框架。民生加銀的柳世慶屬於宏觀分析師出身,入行也看了許多偏周期的行業,導致他的投資框架比較自上而下,通過把握行業和個股的景氣度向上周期獲得超額收益。
  • 最終判決落定 民生加銀基金踩雷違約債款何時歸?
    對此,民生加銀基金表示,將及時啟動執行程序,以最大限度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那麼,判決落定之後,違約債的相關資金何時能回歸;作為管理人的民生加銀,又將如何維護持有人的利益也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終審維持原判近日二審判決文書的下發,使得民生加銀基金與華安集團之間持續超1年的債券交易糾紛歸屬「靴子」落地。
  • 嘉實基金總經理經雷:怎樣抓住資本市場的結構性機會?
    嘉實基金總經理經雷近日接受了時代周報記者的專訪。他表示,資本市場的結構性特徵在行業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四個方向:一是科技;二是以醫療及醫藥為核心的大健康;三是消費;四是先進位造業。嘉實很早就開始布局這些高成長方向:2017~2019年,以申萬28個一級行業為標準,嘉實基金過去3年連續超配的有11個行業。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等5個行業連續3年相對標準行業配置比例實現超配,這種超配是嘉實對結構化方向的前置努力。
  • 奔跑中的交銀施洛德基金
    在科技領域的投資上,擅長挖掘優質公司標的的田彧龍,自2019年5月間擔任交銀數據產業基金以來,任職回報高達137.78%,表現遠超同期滬深300的32.04%(截至2020年8月28日數據)。投資進階的邏輯當前,A股市場正在內需大循環的新市場宏觀環境與戰略新興產業領軍發展的中觀機遇驅動下,進行結構性變化與「慢牛」主張的市場趨勢延展。基金公司也開啟了新一輪產品線布局。
  • 上銀基金徐靜遠:緊盯成長投資主線
    摘要 【上銀基金徐靜遠:緊盯成長投資主線】進入下半年,市場風格切換加快,且投資主線不明朗。
  • 基金經理展望2021: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收益預期應適當降低
    但目前看,不管是中國還是海外,都遠遠沒有達到過熱導致的緊縮,不必過於擔心明年市場的風險。  農銀匯理基金趙詣:更加關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術進步帶來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5G應用;一是國產替代、補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發動機、半導體、北鬥為主的高端製造業。
  • 穩健理財再添優質工具 浦銀安盛穩健豐利正在發行
    來源:新浪基金在無風險利率持續走低背景下,投資者對穩健理財工具的配置需求愈發強烈。據悉,浦銀安盛穩健豐利債券型基金正在發行中,為投資者再添「固收+」優質投資工具,投資者可通過各大銀行、第三方平臺以及浦銀安盛基金官方直銷平臺認購。
  • 諾承投資曹龍:私募基金行業在多方面存結構性問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諾承投資曹龍:私募基金行業在多方面存結構性問題12月17日,由珠海市人民政府、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導、21財經APP主辦的「第10屆中國創新資本年會」在珠海仁恆洲際酒店舉行
  • 冠軍基金經理看好哪些機會?
    兩大主要類別的冠軍「閃亮登場」:混合型基金冠軍為2020年業績達到166.56%的農銀匯理工業4.0,其基金經理為趙詣,而股票型基金冠軍——滙豐晉信低碳先鋒基金經理陸彬,該基金2020年獲得了134.41%的收益。趙詣和他管理的績優基金「霸屏」 一人包攬前四2020年是見證奇蹟的一年,公募基金業績榜單出現一家公司、同一位基金經理包攬前四席的新紀錄!
  • 陳光明旗下爆款基金重倉股首次大曝光,八大明星基金經理買了...
    萬家基金莫海波:藍籌(房地產、建材、家電、家具等板塊)+成長(計算機、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  農銀匯理付娟:長期競爭優勢明顯的個股或許是建倉良機。優選代表國內細分行業內的優質企業,其核心競爭力一定程度上能幫助企業抵禦經濟周期波動和外需不確定性。未來將繼續尋找好的長期投資機會。  季報顯示,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基金二季度重點配置了立訊精密(002475)、科倫藥業(002422)、東方雨虹(002271)等優質白馬股,其中,立訊精密、隆基股份(601012)、萬華化學(600309)等個股一直是傅鵬博擔任基金經理期間長期持有的個股。
  • 前11月23隻債基漲超20% 光大保德信南方等旗下基金領漲
    民生加銀嘉盈債券以49.77%的漲幅居首,但除此以外,受益於今年A股的整體上漲,排在漲幅榜前列的均為混合二級債基。比如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債券A、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債券C、南方昌元轉債A、華夏可轉債增強債券A、南方昌元轉債C這5隻債基的前11月收益率均超過了30%,分別為31.54%、31.15%、30.66%、30.10%、30.08%。
  • 7位知名基金經理展望2021年: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收益預期應適當降低
    但目前看,不管是中國還是海外,都遠遠沒有達到過熱導致的緊縮,不必過於擔心明年市場的風險。  農銀匯理基金趙詣:更加關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術進步帶來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5G應用;一是國產替代、補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發動機、半導體、北鬥為主的高端製造業。
  • 【調研快報】天齊鋰業接待民生加銀基金等10家機構調研
    天齊鋰業2020年01月09日發布消息,2020年01月06日公司接待民生加銀基金產品、優質客戶, 專注於細分高端市場, 通過在先進鋰電材料上的戰略性參股投資,快速觸及全球前沿技術信息,理解核心材料技術趨勢。
  • 華安集團申請破產 民生加銀踩雷涉訴本金達13.5億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4日訊(記者馬先震)近日,民生加銀基金公司旗下的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券單日淨值下跌超過2%引發市場關注。根據公司公告,此次淨值下跌系公司對該基金旗下持倉債券進行估值調整,而調整原因與其此前踩雷安徽省華安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名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安集團」)旗下債券有關。